APP下载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73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11-23任丽艳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辽宁沈阳110006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20期
关键词:成角四肢X射线

任丽艳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 (辽宁 沈阳 110006)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73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设置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行X射线拍片检查,确定患者骨折部位、严重程度、骨折类型。为牵引、手术治疗等做好定位和指导。对出现肿胀的骨折患者,需及时进行复位牵引,并配用药物进行消肿处理,待患者肿胀消除后,再行手术治疗。对开放性骨折患者,做好窗口防感染处理,术前对患者做好全面检查,确保患者符合手术指征。其中对照组有21例采用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52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愈合率、并发症及Johner-Wruh功能评分。结果:采用锁定钢板加压的观察组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愈合率为90.48%,观察组愈合率为100%,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进行Johner-Wruh评分,其中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66.67%,显著低于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94.23%),P<0.05;对照组中2例感染,1例脱落,1例肌腱严重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观察组中2例感染,1例固定脱落,无肌腱严重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5.7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后可以看到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Johner-Wruh评分与常规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相比均得到有效地提升,锁定加压钢板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安全性更高、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目前,临床中治疗四肢骨折主要将患者的连续性和运动性功能作为主要治疗方向。传统的石膏外固定方法,对除开放性创伤之外的骨折患者,曾是临床中最为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但须固定时间较长,肢体常常因缺乏运动影响骨折肢体肌肉的功能,不利于血液循环、并发症较多等。而开放性复位内固定,虽然复位效果可视,但是对骨折部位机体组织和肌肉损伤较大,出血量较多,恢复效果也比较慢。随着骨科固定技术与耗材的不断革新,新一代的内固定器材不断取得突破,其中钢板加压内固定就是一种弹性固定器材,固定方法较为稳定,对患者骨头的再生愈合效果良好[1],为明确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本文特选取73例患者分组进行对比研究,全文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73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入选的73例患者均经影像学确诊为四肢骨折,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设置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传统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52例采用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16~74岁,平均(37.4±7.2)岁;交通事故10例,机械钝挫伤8例,高处坠落伤3例;骨折部位:肱骨骨折9例,桡骨骨折4例,胫腓骨骨折8例;骨折性质:闭合性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18例;年龄17~71岁,平均(38.2±7.1)岁;交通事故24例,机械钝挫伤18例,高处坠落伤10例;骨折部位:肱骨骨折21例,桡骨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21例;骨折性质:闭合性骨折37例,开放性骨折15例。患者均知情本次临床研究,且自愿参与;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议批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原因、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对比上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行X射线拍片检查,确定患者骨折部位、严重程度、骨折类型。为牵引、手术治疗等做好定位和指导。对出现肿胀的骨折患者,需及时进行复位牵引,并配用药物进行消肿处理,待患者肿胀消除后,再行手术治疗。对开放性骨折患者,做好窗口防感染处理,术前对患者做好全面检查,确保患者符合手术指征。

对照组采用传统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在骨折部位根据骨折情况做适当切口,暴露骨折断面,并进行可视复位,根据患者骨折情况选择合适大小的钢板,做好骨折部位的骨膜剥离工作,并固定好钢板,并确保钢板位置正确后进行螺钉固定。随后对患者采用抗生素进行防感染治疗。做好创口清洁工作。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合适的锻炼。

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依据术前X射线检查结果,选择合适患者骨折部位的钢板,并对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对上肢骨折患者行臂丛麻醉,再行复位。观察复位情况及骨折周围组织,对小块骨折需选用克氏针进行固定复位,最后植入钢板,在骨折近端和远端做小切口,清楚断裂间的损伤组织,在可视情况下进行解剖复位,并进行X射线透视复查复位情况和钢板位置。待复位满意后,再进行螺钉加压固定,最后缝合窗口,做好预防感染。视患者恢复情况,鼓励患者进行伸屈锻炼。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愈合率、并发症及Johner-Wruh功能评分(患肢等长,成角<5°,膝关节伸屈活动差15°以内,踝关节跖屈背伸各差1°~5°以内,X射线片显示解剖复位或成角<5°者,则可判断为优;患肢缩短<1cm,成角<10°,膝关节伸屈活动差16°~30°,踝关节跖屈背伸各差6°~10°,X射线片显示侧移位<骨折面1/4,重迭<1cm,成角<10°,则可判断为良;患肢缩短1~2cm,成角<15°,膝关节伸屈活动差31°~45°,踝关节跖屈背伸各差11°~15°,X射线片显示侧移位<骨折面1/2,重迭<2cm,成角>15°,则可判断为中;不能达到上述要求者则判断为差)。愈合标准:以X射线检查可见骨痂生长连续,骨折线模糊不清,骨折端无异常反应,施压后有痛感,视为愈合。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愈合情况对比

采用锁定钢板加压的观察组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愈合率为90.48%,观察组愈合率为1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愈合时间、愈合率对比

2.2 Johner-Wruh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66.67%,显著低于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的94.23%,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Johner-Wruh评分

2.3 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中2例感染,1例脱落,1例肌腱严重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观察组中2例感染,1例固定脱落,无肌腱严重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5.77%,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四肢骨折是骨科临床中十分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随着现代化工业及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得机械伤、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伤、交通事故越来越多,导致四肢骨折的发生率也逐步上升。由于四肢骨折会严重影响患者患肢部分的功能,并损害周边神经组织,引发剧烈疼痛,如果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甚至可能引起患肢坏死,威胁患者生命,即使治疗,也容易留下终生性的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做好四肢骨折患者的恢复骨连接是骨折治疗中的基本原则,骨折发生后,会对骨折部位周围的血管及组织造成严重损伤,从而引发多种并发症,给救治增加难度,但选择何种治疗方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是当前患者和医生们关注的重点。

目前治疗四肢骨折的办法较多,其中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为最常用的治疗方式,该方法即通过在患者完成复位后在骨折处植入钢板,并通过加压和置入螺钉的方式使钢板固定在骨折位置[2]。该方法能够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皮肤造成的伤害,减少手术的时间,使得患者在手术时不必承担较高的风险。但经多年临床表现上看,该治疗方法存在预后性差的情况,如手术时容易破坏骨膜周围的软组织,导致后期出现骨缺血,引发骨头坏死的情况;或者在手术时若钢板或螺钉长度或放置位置存在差异,则其会与周围组织发生摩擦而引起患肢部位出现炎症和水肿等[3]。

受到现代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与发展影响,临床研究人员发现将锁定加压钢板运用到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方式的不足,将治疗效果水平提升到新高度[4]。这主要是由于锁定加压钢板是一种螺帽钉带有螺纹的骨折固定装置,与外固定架相对应,能够作为内置外固定架,并依靠钢板自身的交锁结构来实现对骨折断端的固定,从而避免拔钉,促进骨折的愈合及软组织的修复;治疗采用锁定孔及一般加压孔设计,近端螺钉孔采用锁定螺钉孔设计,并且孔的方向为成角设计,使钢板与螺钉之间形成角稳定性,允许术后较早功能锻炼[5];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不将骨折断端皮肤切开,在远离断端部位作切口,通过骨膜外皮下隧道进行骨折固定,借助拉力螺钉的使用,达到骨折间接复位目的,可充分尊重骨软组织活性,通过间接复位,减少对骨膜血供破坏;通过钢板经皮插入,形成桥接固定,从而充分保护骨折部位的生物环境,促进骨愈合,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让患者尽早下床[6]。此外,锁定钢板将加压孔设计作为基础,能够避免治疗给患者造成创伤,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满意的治疗方案。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置入钢板,所需的手术切口较大,置入的钢板对患者骨折区域的血管造成一定压迫,影响血液循环,不利于骨折的愈合,增加患者疼痛感。在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基础下,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加压内固定,能避免传统钢板依靠骨摩擦来实现骨折肢体固定,减少了钢板对骨折部位及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减少愈合时间,提升了患者的愈合效果和运动功能。

猜你喜欢

成角四肢X射线
实验室X射线管安全改造
成角近段旋磨对严重钙化成角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价值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
天鹅座X-1——最容易看到的黑洞迹象
跟踪导练(四)
2018年高考立体几何命题预测
利用空间向量求角
浅析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