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MRI表现

2022-11-23刘欣灵吴玉珍徐炜伟吴慧敏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20期
关键词:轴位颗粒细胞囊性

刘欣灵 吴玉珍 徐炜伟 吴慧敏

1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医学影像科 (福建 福州 350025)

2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放射科 (福建 福州 350025)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对其影像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例均为单侧发病,类圆形,最长径6.7~28.2cm,边界清楚;5例为囊实性肿块。其中囊性部分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实性部分在T1WI分别为1例等低信号、4例等信号,其中2例肿块内夹杂条絮状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为主混杂信号,DWI/ADC示实性部分明显扩散受限,增强扫描中度强化;1例多房囊性肿块。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MRI表现多样,其中囊实性肿块表现典型,熟悉本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

卵巢颗粒细胞瘤(ovarian granulosa cell tumor,OGCT)属于性索-间质肿瘤中的一种,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该肿瘤早期手术切除患者预后良好,但具有复发倾向,且在复发患者中病死率占70%[1]。近年来,影像学检查在肿瘤诊断治疗及监测复发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MRI因具有良好软组织分辨率,在诊断卵巢肿瘤的准确性优于多普勒超声及CT增强检查[2,3]。因此如何通过磁共振检查对OGCT早期准确诊断和分期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为OGCT的病例,结合文献,总结其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OGC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搜集2019年1月~2022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OGCT的6例患者临床资料,年龄49~56岁,平均(52.16±11.78)岁;因腹部包块就诊1例,因腹胀或腹痛就诊2例,因异常阴道出血就诊3例,术前常规肿瘤标志物检查,除1例CA125轻度升高外,其余均正常;按照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所有病例均属于Ⅰ期。

1.2 MRI检查方法及技术参数

采用GE Discovery MR750 3.0T磁共振成像仪器,经常规定位后分别进行T1WI,T2WI及DWI扫描。扫描序列及参数设置:T2WI抑脂矢状位:TR9205ms,TE95ms,FOV280×280mm², 层厚4mm, 层间距0.5mm;T2WI抑脂轴位:TR5355ms,TE65ms,FOV380×380mm², 层厚5mm,层间距0.5mm;T2WI冠状位:TR3605ms,TE80ms,FOV260×260mm²,层厚4mm,层间距0.5mm;T1WI轴位:TR815ms,TE 10ms,FOV380×380mm2,层厚5mm,层间距0.5mm;DWI轴位:TR2400ms,TE70ms,FOV:380×380mm²,层厚5mm,层间距0.5mm,b值为50、400和800s/mm²。增强扫描采用T1WI LAVA序列行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对比剂为钆喷替酸葡甲胺注射液(Gd-DTPA),注射方案:经肘静脉,按照0.1mmol/kg、流率2mL/s注射对比剂。

2.结果

2.1 MRI表现

6例OGCT均为单侧卵巢发病,其中左侧4例,右侧2例;肿瘤大小约6.7cm×5.6cm×6.6cm~28.2cm×16.3cm×8.5cm,均呈类圆形,边界清楚。5例为囊实性肿块,1例为多房囊性肿块。

MR表现:5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囊性部分在T1WI序列上均为低信号,T2WI均为高信号。实性部分在T1WI序列上分别为1例等低信号、4例等信号,其中2例肿块内夹杂条絮状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为主混杂信号,呈蜂窝状改变(图1~4)。DWI(b值800s/mm2)序列上呈高信号,平均ADC值约为(0.81±0.16)×10-3mm2/s。增强扫描后表现为实性部分中度强化(图5~6)。1例表现为囊性肿块,内见多发分隔,厚薄不均,囊腔大小不一,T1WI为低信号,T2WI则为高信号,多个囊腔内见分层现象,下部T1WI稍高信号,T2WI低信号,增强扫描后囊壁及分隔明显强化(图7~9)。6例OGCT中有3例表现为子宫内膜不同程度增厚,1例既往子宫术后缺如,无法观察,1例合并盆腔少量积液,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腹盆腔肿大淋巴结。

图1-4. 女,49岁,左侧OGCT 图1-2轴位及矢状位T2WI示肿块混杂高信号,为典型蜂窝征象;图3-4 DWI及ADC示实性成分明显扩散受限

图5-6. 女,52岁,右侧OGCT 图5轴位T1WI示肿块内少许高信号,提示出血(白箭头);图6轴位T1WI增强示肿块中度强化,弱于子宫肌层强化

图7-9. 女,56岁,左侧OGCT 图7-8分别为T1WI、T2WI,肿块呈多房囊性,实性分隔厚薄不均,部分囊腔见分层,形成液液平面(白箭头),提示出血;图9轴位T1WI增强示肿块分隔及囊壁明显强化

2.2 手术及病理结果

所有病例行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或单、双侧附件切除术后。6例OGCT患者中,均为单侧,最大径线为7.0~28.0cm,呈类圆形,见包膜结构,表面光整;切面观察5例呈囊实性,质地稍软,实性部分呈灰黄色,其间夹杂多发形态各异的囊腔,且多个囊内见暗红色粘稠液体或血凝块。1例呈囊性,内见多发厚薄不均分隔,无壁结节或乳头状实性结构,部分囊腔内见暗红色液体流出。镜下6例OGCT均见典型的Call-Exner小体,核淡染。免疫组化:Vim、Inhibin- 、S-100、CD99均为阳性,Ki-67不同程度表达,CK、EMA、Syn、CgA均为阴性。最终诊断为成人型卵巢颗粒细胞瘤。2例子宫内膜呈增生性改变,1例为子宫内膜癌。

3.讨论

3.1 临床特征概述

OGCT临床少见,发病率低,占所有卵巢肿瘤的比例不足5%,约占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70%。按其临床特征和病理分为成人型颗粒细胞瘤和幼年型颗粒细胞瘤,以成人型多见,好发年龄50~55岁[4]。本组病例与既往报道一致。与上皮性卵巢肿瘤类似,OGCT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或腹部包块,无明显特异性,但部分患者可分泌高雌激素,呈现功能性肿瘤,在不同年龄阶段可有不同表现,以绝经后异常阴道流血更常见。本组中有3例表现为此症状,与既往报道相符[5]。文献报道[1-4,5]OGCT常见于早期患者,大部分为Ⅰ期,占71%,Ⅲ-Ⅳ期少见,具有早期手术切除预后好,晚期复发特点。本组6例均为FIGO Ⅰ期,与文献报道一致。目前临床上CA125检查已广泛用于卵巢肿瘤的诊断,Michalak M研究报道,CA125水平与OGCT无明显关联[6]。本研究中有1例CA125水平轻微升高,推测为腹腔少量积液刺激间皮细胞产生CA125,经腹膜吸收后导致。

3.2 OGCT的MRI表现

国内有学者[7]认为成人型和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在MRI表现上无明显区别,笔者根据既往研究报道[8-10],总结OGCT影像学特点如下:①单侧多见,形态规则,呈卵圆形或浅分叶状,境界清晰,本组6例符合文献报道;②多数肿瘤体积较大,常>10cm,但临床实际观察中其跨度较大,可以从3~24cm不等,且肿瘤的大小与囊实性构成比及血供相关,结合病理观察多数学者认为,肿瘤早期较小时为实性,后期因不断液化坏死,导致肿瘤体积逐渐增大[5]。本组病例肿块大小与文献报道一致,其中有一例最长径甚至达28cm;③肿瘤多为囊实性肿块或实性肿块内夹杂多发小囊变,类似蜂窝状改变,完全囊性或实性罕见。其中囊性肿块可表现为单房或多发实性组织分隔而成多房结构,房的大小不等,分隔常厚薄不一,囊壁内外无明显壁结节或乳头状实性结构突起。本组有1例为多房囊性肿块,其余5例为囊实性肿块,与Ko SF等报道一致[11];④肿瘤信号强度:囊性部分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有时病灶内夹杂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呈现分层现象,提示为出血。实性部分表现为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混杂高信号,DWI/ADC示实性成分明显扩散受限,本组ADC值(0.81±0.16)×10-3mm2/s,目前有关该类肿瘤的ADC值研究不多,且样本量小,有待进一步研究[12]。增强扫描实性成分中度或明显强化;⑤其他征象:OGCT可出现淋巴结肿大,腹膜及远处器官转移特点,本组病例均未见上述征象,可能与本组病例发现较早,均处于FIGO Ⅰ期有关。另外由于该类肿瘤为功能性肿瘤,其所分泌的雌激素,常可导致子宫内膜增厚,在MRI上亦可以清晰显示,本组中2例为子宫内膜增生,1例子宫内膜癌。

3.3 鉴别诊断

OGCT影像表现多样,不同表现类型需与不同疾病鉴别:①囊性为主的OGCT主要需与卵巢囊腺癌鉴别,二者在影像上表现重叠较多,鉴别困难。笔者通过观察认为后者在单房或多房肿块内更常见实性囊壁结节,且肿块边界模糊[13,14],而前者边界大部分清晰,囊内常见出血,结合部分患者高雌激素表现,有助于前者诊断;②当OGCT表现为囊实性或实性肿块伴多发囊变时,影像征象相对典型,术前诊断准确性高,但有时仍需与其他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如纤维瘤、卵泡膜细胞瘤相鉴别。少数纤维瘤、卵泡膜细胞瘤因囊变或富含卵泡膜细胞在常规T1WI、T2WI及增强图像上容易与OGCT混淆,但纤维瘤、卵泡膜细胞瘤体积较OGCT小,平均ADC值更高,常伴发腹盆腔积液[15];③实性为主OGCT尚需与子宫阔韧带肌瘤及卵巢癌相鉴别,子宫阔韧带肌瘤T2WI呈低信号,双侧卵巢正常显示,增强扫描多数可见流空供血血管的特点有利于鉴别。而卵巢癌表现为实性肿块时其形态常不规则,DWI明显高信号,常伴腹膜转移及淋巴结转移,腹盆腔大量积液多见,CA125值明显升高为两者主要鉴别要点。

综上所述,OGCT以囊实性肿块最常见,MRI图像上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临床实践中,应加强对囊性及实性为主要表现的OGCT认识,诊断时需认真分析T2WI图像和功能成像特点并结合增强及临床是否有高雌激素表现,避免误诊。

猜你喜欢

轴位颗粒细胞囊性
体外诱导猪颗粒细胞黄体化方法的比较研究
食管癌颈部巨大囊性淋巴结转移1 例报道
双氢睾酮对小鼠卵泡颗粒细胞增殖与抗苗勒管激素表达的影响
TGF-β对水牛卵泡颗粒细胞的影响
髌骨轴位X线片的结构化报告:诊断和定量测量要点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虹膜纹理引导的飞秒激光囊膜标记法在Toric IOL植入中的应用
褪黑素抑制玉米赤霉烯酮诱导的猪卵巢颗粒细胞凋亡
屈光不正误诊为弱视49例视光学因素影响
腺样囊性癌细胞雪旺细胞化在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