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数学课堂“应教尽教”的价值及实践路径

2022-11-23余小芬刘成龙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34期
关键词:双减数学课堂教学

●余小芬,刘成龙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相比以往减负政策减少教学内容、降低学习难度的做法,此次“双减”政策力图打破“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怪圈,将减负工作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密切联系,联动政府、学校、社区、家庭等多方力量,形成校内外双管齐下的减负思路。尤其明确强调了“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做到应教尽教,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1],把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作为落实减负工作的重要举措,将“应教尽教”作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改革新思路。

一、课堂教学“应教尽教”的内涵

课堂教学“应教尽教”针对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以及课堂教学短视化、功利化的问题,从根本上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以此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一方面,教师要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尽心尽力地引导学生在学校课堂完成所在学段应学内容,充分保障学生学足。另一方面,教师要挖掘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引导学生学好。

二、课堂教学“应教尽教”的价值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是人才培育的主渠道。教育改革只有深入课堂,才能真实深刻地推动教育发展。“应教尽教”抓住“双减”的政策导向,立足课堂这一核心地带,引领教育回归初心。从宏观上看,“应教尽教”是贯彻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是依法施教的路径和方法;从中观理解,“应教尽教”是回归学校教育主阵地的根本之策,是学校教学的目标和方向;从微观认识,“应教尽教”是教师坚守岗位职责的重要保障,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与担当。课堂教学“应教尽教”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对“双减”政策的落地生根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

(一)“应教尽教”是贯彻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教师义务”中也明确提出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这是对课堂教学的法律要求和责任约束,是“应教尽教”的法律解释。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等还出台了系列文件规范课堂教学。比如,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要求通过优化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管理、完善作业考试辅导、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等方式,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4]。由此可见,“应教尽教”是依法从教的基本要求[5],它推动着教学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保护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合法权益,维系着教育的公正与平等。

(二)“应教尽教”是立足学校教育主场的根本之策

学校是教育生态的载体,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学校教育是学生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能否获得健康、活泼、全面的发展,与学校是否能成为教育的主阵地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在“唯分数、唯升学”的导向下,增加课外作业和参加校外培训是多数人优选的应对策略,这种追求短期利益、强调结果导向的短视化、功利化教育导致学校教育边缘化,限制着学生全面发展的可能,背离了教育的初心。“应教尽教”的课堂教学坚守教育的公益属性,聚焦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真切期盼,通过加强校内教育的供给能力,提高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助力教育回归初心、立足学校教育主阵地[6]。

(三)“应教尽教”是坚守教师岗位职责的重要保障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是落实减负任务的“主力军”。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与能力直接关系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课堂教学的“应教”体现了教师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的职业理念,展现了教师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的职业操守。“尽教”表现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魅力和终身学习的职业追求。总的说来,“应教尽教”是教师对师德规范的朴实践行、对岗位职责的默默坚守,是教师肩负起教书育人重任、专注于教学改革探索、谋求教学不断改进的最好表现。

三、数学课堂教学“应教”的范围

减负不仅要做“减法”,更要做“加法”,并且“减”的关键取决于课堂学习质量的“加”,即只有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才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可能。“应教尽教”不仅对教学内容进行要求和约束,也强调对教学路径的探索和创新。“应教”,是保障学生学足的基础;“尽教”,是引导学生学好的前提。要做到“应教尽教”,首先需要确立“应教”的范围,再在此基础上探讨“尽教”的路径。

确定“应教”的范围,需要回到“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教育择取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知识进化和个人发展两方面的需要,也是在人与知识之间建立有效关系的需要[7]。对数学学科而言,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是数学学科体系的三个层次,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依存[8],综合体现了数学的学科本质,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基础。对学生发展而言,数学教学承载的任务不仅要让学生扎牢“四基”、形成“四能”、发展素养,还要在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发挥独特的育人价值。而数学知识是学生认识、理解及应用数学的基础,是形成、发展数学能力及素养的载体。数学方法为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和数学知识的获取提供了可能[9]。数学思想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8]。同时,在数学学习与应用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理性思维和价值观念。可见,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及数学思想不仅是数学学科进化中的重要知识,也是学生形成数学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核心知识。但要将学术形态的数学体系转化为适合个体学习、利于个体发展的“应教”内容,还需要为知识找到教学的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考试评价以及课程实施管理的直接依据[10],课堂教学内容的确立必须以课标为准绳、为尺子。

综上,确立“应教”的范围,教师应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以教材为蓝本,教足课标中所要求的学习内容,并达到相应水平。二是超越表层知识的学习,梳理数学知识的发展脉络,构建知识的网络结构;归纳数学方法的应用原则,提炼问题解决的步骤策略;挖掘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讲清数学思想反映的数学本质;介绍数学文化及发展前沿,发挥数学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三是把握课标对学习质量评价的标准作用,围绕考试要求和内容,结合典型试题,从试题立意、知识考查、解法探究、问题变式等视角展开试题分析,以此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现象,让深度教学成为教师的教学日常,让有效学习成为学生的学习常态。

四、数学课堂教学“尽教”的路径

要让知识的学习生根落地并转化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行动力,教师须尽心尽力地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高效学习。那如何有效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课堂中学足学好,切实减轻学业负担和考试压力呢?我们知道,学生数学方面的能力、素养、情感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11],因此,应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基于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导向、落实“育人”“应试”的有效对接的教学路径。

(一)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美国著名代数家阿尔贝特认为,数学,就是结构的科学。而数学学习,就应充分依据结构、生成结构、拓展结构、发展结构。布鲁纳强调,越有结构的知识,越接近学科本质。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样才有助于把握事物间的联系,增强对学科知识的记忆,促进学习内容的迁移。单元整体教学应基于数学学科逻辑体系、原理与方法体系,站在宏观指导的视角,统摄性、前瞻性地把握“应教”内容,构建数学学习框架,将零碎知识和孤立信息形成有意义的关联,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系统化,引导学生从宏观上认识和规划课程学习,帮助学生学会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12]。例如,在“函数的基本性质”学习中,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构建如图1所示的单元整体教学框架,从思想、知识、方法三个层面提取核心概念,将零散孤立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有鲜活意义的学习逻辑,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函数性质学习的价值与意义,把握函数性质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明晰函数不同性质的联系与区别,提炼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和手段,认识数学思想方法对知识建构及问题解决的指导意义,积累数学学习及研究的活动经验,有效引导学生学足学好。

图1

(二)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

数学问题解决是对数学本质和学习过程的回归,是检验数学应用的一种形式[13]。问题解决既是发展思维的工具,又是认知世界的目的[14]。在学生主动参与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仅能有效提高他们发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探究意识,形成科学探索精神,这恰好是智能时代机器所不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是适应未来学习生活的重要素养。因此,开展基于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学好的重要路径。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需要强化问题情境与探究活动的设计,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1.问题情境

如果知识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载体,那情境就是知识产生的载体。任何知识要具有生命力,都必须作为一个“过程”存在于一定的生活场景、问题情境或思想语境之中[15]。另一方面,素养也是在特定情境中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和品质[16]。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有以下作用:可以有效刺激学生,使学习过程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也有情感共鸣;让枯燥乏味的知识有丰富的附着点和切实的生长点;增加学习活动的生动性、趣味性、直观性[17]。因此,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是问题解决的起点,也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师为学生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或合作探究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案。

2.探究活动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事实性的学习内容可通过图书、网络、媒体等各种渠道获得,将人的大脑看成是贮存事实的“仓库”,教学就是用知识去填满“仓库”的教学理念已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发展学生驾驭知识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应成为课堂“应教尽教”的趋势。数学问题解决实际是学生展开的一项探究活动,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解决教学不是将知识直接位移到学生脑海里,而是带领学生参与具有丰富价值的体验、感悟、反思活动。当然,这一过程需要教师提供具有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开放性、层次性、可参与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经历观察分析、猜想实验、推理论证、交流反思等活动,体验知识抽象、方法提炼、模型构建的过程,以此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科学思维习惯,增强实践探究能力。

例如,在“椭圆的定义与性质”复习课中,通过改编教材习题,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折纸活动—结论猜想—猜想证明—交流讨论” 的问题解决过程。

(1)折纸活动:在圆形纸片上取圆心为O,除圆心外,在圆面上任取一点F,将纸片折起,使得圆周经过点F,出现折痕记为L,用铅笔和直尺画出折痕(如图2),多次重复这样的折叠,并画出每一条折痕,并观察、猜想由折痕围成的图形。

图2

(2)结论猜想:圆片大小不一,但最后折痕形成的图形都为椭圆(如图3)。

图3

(3)猜想证明:利用椭圆定义解释猜想。

(4)交流讨论:互相观察折纸形成的椭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椭圆的扁平程度不一。

该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数学现象,提出数学问题,验证猜想结论,展开交流讨论,不仅让学生了解我国折纸文化的精粹,提高学习探究的兴趣,还让学生加深对定义法解决问题的理解,体会椭圆定义及其性质在解释现象、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同时,通过对结论猜想的探究证明,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研究精神,增强数学推理、数学表达的能力,发展直观想象、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

(三)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导向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指出:“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习总书记的讲话明确了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强调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使命,为“应教尽教”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应教尽教”的课堂不仅要教学问,更应教做人。尤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智能时代,人们往往关注于生存和竞争,忽视了对人的情感关怀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导致青少年容易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迷失自我。因此,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导向,首先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情怀,要能利用教师行为的示范性和影响的深远性,努力成为学生的模范和表率,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的重任。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科育人的能力。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利用数学学科的独特性,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育人价值点,找准数学教学立德树人的切入点,充分发挥数学教学“文道合一”的作用,不仅教会教好学生数学知识,更要帮助他们塑造人格操守,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实现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情境创设中,展示我国数学研究的卓越成果,讲述我国数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我国数学文化的魅力,汲取中华民族的数学智慧,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再比如,在数学问题解决中,鼓励学生要有谦虚谨慎、敢于担当的责任态度,有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有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实践创新、终身学习的意识理念。

(四)落实“育人”“应试”的有效衔接

考试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尽管不是唯一的,但它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衡量教师教学质量、进行人才选拔的一种较为有效且公正的评价方式。尤其像学业水平考试、中高考等规范化、标准化的考试,能较好地解决学生教育机会上不平等的问题。为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选拔功能,近年来国家从考试制度、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双减”背景下,人们对考试的期望再次回归到课堂教学中,希望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来减少学生考试压力,落实以学定考。的确,如果课堂教学对学生应试方面的作用较小,不能满足学生应试需求,那减负无异于纸上谈兵,升学的压力也必将学生推之校外,何谈立足学校教育主阵地? 只有在教学和应试上取得平衡,结合互补,才能将减负工作落地生根。周序博士认为,课堂教学的“应教尽教”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将“育人”的初衷和“应试”的需求合二为一,让课堂教学足以满足学生“应试”的需求,让“提分”不再依靠“负担”的堆砌实现[18]。因此,为有效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教师一方面要领会命题精神,围绕考试内容,帮助学生夯实“四基”,增强“四能”,提升实践创新意识。尤其是针对考试的重难点,引导学生透彻理解核心概念的内涵外延,把握定理公式的应用,学会识别数学原理模型,理解试题解决的通性通法等。另一方面,教师要关注考试动态,把握考试规律,做好试题研究。认真研究试题,挖掘立意深刻、构思巧妙、背景丰富的试题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试题命题意图、考查要点、解答方法、变式拓展等,以此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减少死记硬背、机械重复训练,有效提升学生的试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19]。“应教尽教”的课堂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坚守教师教书育人的初心,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学生的学习质量作为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尽心尽力地引导学生学足学好,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全面地成长,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和需求。当然,无论是课堂变革的“变”还是减负工作的“减”,其初衷和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真正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看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相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理解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教育工作才能更有温度和厚度。

猜你喜欢

双减数学课堂教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