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区域推进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基于B市M区101所学校的调研分析

2022-11-23谭琳姜丽莉高磊刘天华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34期
关键词:学期双减课程体系

●谭琳,姜丽莉,高磊,刘天华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要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称“双减”),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提高课后服务质量[1]。

按照国家和B 市要求,M 区在区域整体推进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工作中,坚持以提高课后服务课程的“三率”(即学生参与率、课后服务满意率、课后服务时段学生作业完成率)为着力点,整体考量课后服务安排,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参与度和获得感。区域内学校通过开展前期调研,全面了解学生课后服务需求,坚持面向人人,制定了学校课后服务方案,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提升课后服务课程的品质,对课内课程和课后服务课程进行一体化建设,发挥协同作用,强化学校的育人职责。

到目前为止,“双减”工作已经持续一年多,适时调查研究区域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现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后续区域整体推进学校课后服务课程一体化建设提供方向,是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的现实需求。

一、研究设计与调查研究整体情况

(一)研究设计

笔者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国内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现状,为此次调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其次利用NVIVO 等工具对B 市M 区中小学2021-2022 学年度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两版学校课后服务方案文本材料,进行至少3 人的独立编码分析和同一所学校两版方案的纵向对比分析,初步了解当前区域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的开展现状及两学期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些需要详细了解的内容或方案中呈现较模糊的部分,开展基于问卷调研的实证研究以进行补充,力图通过数据与文本分析的结论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二者的差异和契合点,精准诊断区域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优势与问题,为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课程一体化建设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二)方案文本和问卷调研的整体情况描述

通过对区内36 所中学、65 所小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的课后服务方案分别进行文本分析和对比分析,从整体的课后服务方案、课业辅导、学科拓展类课程、综合素质类课程、课内课后课程一体化设计等方面,发现了目前区内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普遍存在的一些优势与可改进点。

分别设计主管干部问卷和教师问卷,下发给区内中小学填写。主管干部问卷的填写人为学校课后服务的主管干部,每所学校填写1 份;教师问卷的填写人为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的教师或干部,每所学校填写8-12 份,要求覆盖中层干部、班主任、语数英教师、其他科任教师、骨干教师、非骨干教师6 种类型。共回收91 份主管干部问卷、947 份教师问卷,详见表1。将表1中的学校数量(即主管干部问卷数)与课后服务方案的学校数量进行对比,此次问卷调研覆盖了全区约75%的中学和约88%的小学,调研结果基本上能够代表目前该区域整体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现状。

表1 主管干部问卷和教师问卷覆盖的学校类型分布情况

二、区内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区内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成效

1.课程管理不断规范

从第二学期的课后服务方案文本看,区内所有中小学都对照国家、市区文件精神和具体指导意见,对第一学期课后服务工作(如服务内容、管理制度、人员职责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第二学期的工作,反映出区内各中小学对区级“双减”工作统一部署的认真落实,以及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延续和升级。在第二学期课后服务方案中,能够看到很多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更加细致、严格和规范,整体统筹规划的能力增强,制度建设更加完善,对领导小组、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等更明确具体。德育处、教学处等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年级组、教研组教师负责具体实施,体现了管理的规范性和层次性。例如,A 中学研究制定了《志成课程·初中版》《A 中初中部安全教育读本》以及规范的社团活动方案等制度性文件;B 中学完善了安全制度,调整了各部门的职责,对工作步骤、合同范本、经费使用等要求更加具体明确。调研结果也显示,有72.53%的主管干部和86.69%的教师认为学校课后服务的特色是“学校有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保障课后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与方案中体现出的规范管理基本一致。

2.课程系统性不断增强

从方案中能够看出,区级课后服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对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有的学校按照区课后服务指导意见中的课程体系对本校的课后服务课程进行梳理和归类,形成了学校整体有规范、具体显特色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有的学校参考了区级指导意见,对原有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使之更系统化、结构化;还有的学校具有整体的课程育人意识,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努力尝试构建学校的课内课后一体化课程体系。如A 小学将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纳入课后服务课程体系中;C 中学在初步形成了学校“阳光七彩”课后服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学校现有的学科课程、主题活动等内容进行统筹,设计课内课后一体化课程体系。

3.课程丰富性特征明显

调研结果显示,有80.22%的主管干部和87.86%的教师都认为,当前学校课后服务的最大特色是“学校有丰富的课后服务内容,吸引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高”。这与方案中呈现的丰富的菜单式综合素质类课程内容相吻合。从方案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中小学的综合素质类课程(包含体育、美育、劳动、科技、传统文化)内容整体比第一学期丰富,开设的具体课程门类增多,每周开设的频率也有所提高。如D 中学初步统计开设了约60 门的综合素质类课程,每周开设4 天,每个时间段约10 门课程;E 中学在初二年级每天都安排社团活动,供学生选择。区内有近10 所小学,每所小学每个年级每天都安排有5-10 门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综合素质类课程。这不仅保证了区域统一要求的“学生参与率”的落实,更体现了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给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满足了学生成长和个性发展的需求。

4.课业辅导和学科拓展类课程有所突破

调研结果显示,有70.96%和54.17%的教师分别选择了参与课业辅导和学科拓展类课程的课后服务,这两项内容为学校的课后服务工作提供了基本保障,为后续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从方案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中小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第二学期的课后服务对学生的课业辅导和学科拓展类课程开设的方向更加明确,操作要求更加细致。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作业,安排了巩固练习;三至八年级也基本上每天都安排有答疑辅导和学科拓展类课程;九年级开设晚自习,巩固学生学业和拓展学习空间。如B 小学的学业巩固类课程包含作业辅导答疑和学科加油站两部分内容,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实行分层分类辅导,夯实基础,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数学沙龙、国学与阅读素养提升、学科融合探究(英语)等课后服务课程,促进其学科综合素养提升;F 中学各年级根据实际安排,制定三修(增修、辅修和精修)课程方案和自习答疑方案,巩固学生课上所学,还开设阅读课程、学科社团、吟诵课程、学习方法指导课程等拓展学习空间。

5.对课程资源开发有初步探索

调研结果显示,学校开展课后服务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是用于课后服务的师资资源(难度系数为5.38),且难度系数远远高于课程规范开设、学生管理等其他影响因素(难度系数均小于3.34)。为了缓解师资不足的问题,有83.52%的学校引进了第三方机构作为课后服务工作的参与人员。同样,从方案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区内中小学做出的努力和有益的尝试,部分中小学在广泛动员、挖掘本校在职教师潜力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师资、家长、学长等资源,丰富课后服务课程内容。如H 中学在初一年级安排干部讲堂、骨干教师讲堂、家长讲堂、学生讲堂,把教师、家长、学生资源都利用起来,调动大家的力量来开展课后服务;C 小学充分利用好美术馆、社会优质机构、直升校资源、法治副校长等校外资源;D 小学作为大学的附属小学,有效利用大学师资及教学资源,丰富学生课后综合素质类课程内容;E 小学开设了学长课程,让学长及毕业生分享学习方法和成长心得。

(二)区内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容开发缺乏迭升力

从整体课后服务方案来看,部分学校为体现第二学期在第一学期工作的基础上有所变化,课后服务方案中的一些内容较第一学期有所改动,但是改动点也主要在后勤保障和管理工作方面,而真正体现学校课后服务质量的课程内容方面的改动较少,且少有的改动也缺乏系统性、关联性,未能实现在之前工作基础上的递升性发展。

2.体系设计缺乏统整力

从区域整体来看,区内中小学的课后服务课程建设和课内课后一体化设计的专业水平和能力还有待提高。调研结果显示,尽管有62.64%的主管干部和71.28%的教师认为学校的课后服务特色是“学校将课后服务作为学校整体课程建设的一部分,进行课内课后一体化建设”,但是只有23.08%的主管干部认为“学校有比较完善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对方案的文本分析发现,一是部分学校的课程虽然参考区级课程体系有整合、有分类,但目前还是平铺直叙的呈现,这些课程与学校育人目标、办学理念等相关联程度未陈述清楚,课后服务的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课内课程与课后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同一课程在不同年级开设这种纵向上具有的进阶性均未体现出来;二是部分学校尽管在方案中提及课内课后一体化建设,但是具体如何构建以及所构建的学校整体课程体系具体样态均未呈现;三是少部分学校还较为缺乏课程意识,虽然课后服务课程安排表中呈现了具体的课程名称,但是缺乏对这些具体的课后服务课程的梳理、分类并进行系统化和结构化统整。问卷调研的结果和方案的文本呈现之间存在的差异也显示,学校有课后服务课程建设和课内课后一体化设计的需求,但同时也是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核心困难之一,需要有专业的指导。

3.课程设置缺乏攻坚力

从方案整体来看,区内中小学综合素质拓展类课程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各领域课程的丰富程度参差不齐,美育、体育、传统文化领域的课程较多,而科技领域的课程不够丰富,劳动课程最为薄弱。如科技领域的课程,有的学校开设的课程数量少,有的学校只开设了科学知识介绍的理论课程,而没有开设动手实践探究类的课程。劳动课程,一方面是有的学校在方案中没有劳动教育,而有的学校方案中虽有劳动教育,但也只是周五大扫除或班级、公共责任区清扫等,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很少有学校将校内、校外以及家庭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另一方面是学校虽然每天都安排劳动教育,但是时间只有放学前的5 分钟或10 分钟,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劳动教育、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考证。

调研结果也显示,在区域整体构建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中,学校认为开设劳动课程的难度(难度系数为4.82)最高,其次是科技课程(难度系数为4.6),且难度系数明显高于体育课程(难度系数为3.78)、艺术课程(难度系数为3.73)和传统文化课程(难度系数为3.8)。其中,学校开发劳动课程希望得到的支持呼声普遍较高,均超过50%,详见表2。

表2 学校开发劳动课程希望得到的支持情况

4.资源开发缺乏内生力

目前学校能高质量实施课后服务课程的师资资源比较短缺。调研结果也显示,学校开展课后服务面临最主要的困难之一是师资资源,而教师每周参与课后服务的频率是1-3 天不等,有65.47%的教师认为课后服务延长了工作时间,有64.31%的教师认为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在开展课后服务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是“教学任务重,时间和精力不足(占54.28%)”“学生学习时间长,积极性不高(占48.68%)”和“家长对课后服务的要求过多,期望过大(占42.56%)”。因此,在希望得到支持方面,有87.54%的主管干部和83.52%的教师都希望“加强区内外资源的协调,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如少年宫、科技馆、集团化学校”等。这一需求位列首位,远远高于得到其他方面支持的需求。

三、区域整体推进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建议

(一)坚持政策引领,引导精准发力

M 区教育行政部门于2021年8月和2022年1月分别出台了《M 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提升方案》和《M 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两个文件,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让学校有章可依,在获得具体的操作性指导的同时,能将国家和市区层面的政策在学校实践层面进行有效落实。调研结果也显示,对于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有41.76%的主管干部和31.89%的教师希望区域或学校出台相关文件进行指导。一方面,随着学校课后服务的开展,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某些节点上再与时俱进地出台相关政策,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指引方向;或针对学校的难点出台专项指导意见,切实解决学校在课程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另一方面,要组织学校强化相关政策的学习与贯彻。如引导学校要认真学习与“双减”相关的国家、市区政策文件,研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从学校整体课程规划、构建、实施、评价出发,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课后服务课程建设和课内课后一体化课程建设,结合学校实际,采取具体措施保证政策文件精神和课标精神充分、有效地落地。

(二)强化专业指导,促进科学发展

区域教科研机构要充分发挥专业作用,将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相结合,形成区域推进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整体思路和具体路径。一方面深入开展课后服务课程建设方面的研究,探索学校进行课后服务课程建设以及一体化课程建设能够实际操作的具体路径和方法,为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关的课后服务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另一方面要对全区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建设进行深入摸底,发现学校的亮点,了解学校的痛点、难点,对区内学校课程建设提供专业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持续跟踪,指导学校边实践、边总结、边提升,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课后服务的升级,以及课后服务课程化和学校课程整体规划。还可基于学校实际,指导学校分阶段推进课后服务课程建设,在丰富供给阶段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门类,在精品供给阶段关注课程的品质和效果,在整体供给与个性供给阶段依据办学定位和育人目标,从本质上、规律上做出全面、深入、系统的思考和探索,进行课内课后一体化课程设计,构建符合学校特色的整体课程育人体系[2]。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内生能力

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服务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都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结合当前区内中小学普遍面临的师资问题,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大高学历、高素质、适合担任教师的人才引进力度,为提升区域整体的师资水平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的中青年教师、非骨干教师的培养,充分挖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潜力,发挥其带头作用,让教师不仅具有高超的课程实施能力,还具有集课程开发、实施、评价为一体的课程建设能力,以及一专多能的组织跨学科学习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教师轮岗、科研驻校等机制,形成跨校课程共建机制,培育课程开发团队,从而挖掘培养任课教师,丰富课程门类。

(四)搭建交流平台,助力经验推广

区域要创新机制体制,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形成抓典型、促特色、成精品的思路。一方面在前期学校课后服务方案文本和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发现并选取一些课后服务中的难点、热点、痛点,如学科拓展类课程、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内课后一体化课程建设等方面,面向区内中小学征集优秀案例,并通过各种平台在区内外展示交流,为其他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课程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形成具有可推广的区域课后服务课程特色和模式。另一方面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常规视导、干部教师轮岗等方式,加强集团化办学的优质资源共享,发挥优质资源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利用中学附属小学、直升校、一贯制学校等模式,促进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衔接性和贯通性,把区域课后服务课程及课内课后一体化课程建设做优做强。

猜你喜欢

学期双减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