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大庆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十一

2022-11-23吴齐强丁怡婷

奋斗 2022年2期
关键词:大庆油田大庆油田

吴齐强 丁怡婷

“出油啦!成功啦!”1959 年9 月26 日,位于松嫩平原上的松基3 井,喷射出一股黑色油流,在场的人兴奋呐喊。我国勘探发现了大庆油田,一场波澜壮阔的石油大会战由此打响。“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正是这场4 万多人参与的石油大会战,铸就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大庆精神。

2019 年9 月26 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大庆油田发现60 周年强调,“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大庆油田全体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断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肩负起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重大责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国分忧 艰苦奋斗

“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

石油,被称为“工业血液”。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原油年产量仅12 万吨,还不如今天一座大型油田的日产量。戴着“贫油国”的帽子,我们的石油消费基本靠进口,大城市的公共汽车因为缺油只能背着煤气包。

松基3 井喷出工业油流的好消息,召唤来自四面八方的石油大军挺进松嫩平原。头顶青天、脚踏荒原,一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石油工业面貌的大会战拉开序幕。

1960 年,王进喜请缨带领1205 钻井队从甘肃玉门来到大庆,一下火车,他一不问吃、二不问住,先问“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纪录是多少?”

钻机是到了,没有吊车怎么办?人拉肩扛!

钻井开钻了,没有输水怎么办?端水打井!

60 多年来,从第一口油井到现在7 万多口油井,从第一列原油外运到产油24.3 亿吨,从第一支钻井队伍走出国门到进入54 个国家和地区……在大庆精神的激励下,大庆油田有力维护了国家能源安全、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

科学求实 勇于创新

“许多禁区既然是人设定的,人就可以打破它”

找到石油并开采出来,只靠冲天的干劲是不够的,更需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这是大庆精神的又一闪光点。

百万次的分析对比——上世纪60 年代,在勘探开发中,大庆人为了判明地下情况,每口井都取全取准20项资料、72个数据,在当时没有计算机设备的情况下,为求数据准确,地质人员对地下的48 个油层、698 个油砂体进行了超100 万次分析对比。

5毫米的“锱铢必较”——上世纪60年代,因为钢筋混凝土大梁的少数部位比规定的质量标准宽了5 毫米,大庆油田开了一场几百人参加的现场会,油田建设指挥部负责人代表全体干部在会上检讨:“要彻底铲掉磨掉的,不只是5 毫米混凝土,而是马马虎虎、凑凑合合的坏作风!”

60 多年来,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发扬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三老四严”优良传统,在石油人中代代传承、熠熠闪光。

油田开发出来,如何确保高产稳产是又一道难关。第二代“铁人”王启民把目光瞄准厚度只有0.5 米的表外储层,带领团队对1500 多口井进行地质解剖分析,经过7 年反复实践,成功摸索出一套“薄差层”开发技术。

上世纪90 年代,经过地压“顶”油和注水“驱”油两个阶段,大庆的主力油田采出10 吨液体只有1 吨是油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伍晓林经过5600 多次反复实验,终于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表面活性剂。

“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依靠强大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撑,大庆油田保持5000 万吨以上高产27 年、4000 万吨以上稳产12 年,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跨越时空 历久弥新

“爱国让我们克服一切困难”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座油田,总有一天会枯竭;但大庆精神永不会枯竭,宝贵的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如今,大庆精神正在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内外并举、稳油增气。“石油工人硬骨头,哪里困难哪里走!”在国内,从冰天雪地的海拉尔到炎热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到低洼泥泞的沿海滩涂,到处都有石油人奋战的身影。漂洋过海,走进南苏丹、深入伊拉克,面临着疾病肆虐、武装袭击等生死考验。

2020 年,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好消息不断,我国原油产量1.95 亿吨,连续两年企稳回升;天然气产量1925 亿立方米,连续4 年增产超过100 亿立方米。

——深化改革、降本增效。以往井口漏油,更换圆筒状盘根盒的密封圈,采油工要拿螺丝刀顺着方向一点点抠取,螺丝刀经常别弯不说,产生的小碎块在底部根本就抠不出来。“有一次涂口红,我就想,密封圈能不能像口红一样转出来呢?”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高级技师刘丽突发奇想。10 多年来,她不仅让盘根更换时间从过去的40 多分钟缩短为10 分钟,还使单井日节电11千瓦时。

——胸怀全局、无私奉献。“为了口罩,我们拼了!”2020 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石化举全集团之力,12 天建成一条熔喷布生产线,76 天从零开始建成全球最大的熔喷布生产基地,快速打通口罩产业链;中国石油迅速投产22 条口罩生产线,超计划完成建设任务;中国海油快速建成投产2 条口罩生产线,日产口罩达20 万只。不仅是助力疫情防控,面对汛情、全力保供;聚焦扶贫、出人出力……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大庆精神在石油行业薪火相传,石油人履职尽责、甘于奉献。

新征程上,大力弘扬大庆精神,必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大庆油田大庆油田
新形势下油田党群工作思路的探索和研究
讲价
油田工人
艰难创业 气壮山河——纪念大庆油田开发建设60周年
一滴油的后面
送你一块砖
光泽or油光?向夏日“大油田”sayno
大庆转型正途
大庆油田企业文化创新思考
大庆油田27 985例女工生殖健康体检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