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幹与高公极、李大方交游考述
2022-11-23刘涛
刘 涛
张元幹与高公极、李大方交游考述
刘 涛
(1. 龙岩学院 闽台客家研究院,福建 龙岩 364012;2. 肇庆学院 肇庆经济社会与历史文化研究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围绕张元幹《送高集中赴漳浦宰》《赋漳南李几仲安斋诗》二诗进行考证,从中发现,张元幹故友“高集中”即南宋绍兴初年漳州漳浦县令高公极,张元幹曾前往漳浦探访高公极,经其介绍,与“漳南李几仲”即漳浦名士、黄庭坚后学李大方交游,并下榻李大方安斋。张元幹与挚友胡铨交往见载岳飞之孙岳珂《桯史》,与岳珂外祖母杨宜人是漳州龙溪县人杨汝南之妹有关。杨汝南恩师高登,与张元幹及其挚友胡铨、李弥逊均反对秦桧而获罪。
张元幹;高公极;李大方;胡铨;李弥逊;岳珂
张元幹,一作张元干,字仲宗,号芦川居士,宋代福州人,极具家国情怀,与漳州名宦胡铨、李弥逊交往密切,又与漳浦名宦高公极以及漳浦籍名士李大方相交。目前,学术界对张元幹与“高集中”“漳南李几仲”交游未有研究。王兆鹏[1]《张元干年谱》一书考述张元干交游情况,却未考证“高集中”其人其事,也未考辨张元幹到访“漳南李几仲安斋”的历史背景。谭燕[2]《张元干考论》一文增补与张元幹交游六人,却未对张元幹与“高集中”交游进行考证。周泥杉[3]《张元干退居福建时期交游词研究》一文述及张元幹与胡铨、李弥逊交游,但未考证张元幹与“高集中”交游以及到访“漳南李几仲安斋”。
本文将广泛搜集正史、地方志、文集等史料,通过考证张元幹挚友“高集中”其人其事,还原张元幹“宿”于“漳南李几仲安斋”的历史情境,并分析其原因。
一、张元幹与漳浦名宦高公极交游
(一)张元幹挚友“高集中”即高公极
张元幹诗作《送高集中赴漳浦宰》[4],“漳浦宰”指漳浦县令。“高集中”其人,史志族谱均未记载,只能从正德《大明漳州府志》所载宋代漳浦高姓两名县令进行考证。《永乐大典》辑佚南宋《清漳志》未载高公极[5],正德《大明漳州府志》、万历元年《漳州府志》虽是明代所修府志,却参考南宋漳州地方志,万历元年《漳州府志》“修志引用书目”有“《嘉定志》《淳祐志》”[6],正德《大明漳州府志》所载宋代漳浦县令名单具有代表性,可据此考证“高集中”。
正德《大明漳州府志》所载宋代漳浦高姓县令分别是“高公极,以右承议郎来知”[7]143,“高稷,以通直郎来知”[7]146。
正德《大明漳州府志》虽未记载高公极、高稷到任漳浦时间,但可从高公极、高稷的前任到任时间考证他们的到任时间。与高公极相关的漳浦县令有记载到任时间的,此前为“陈贯通,绍兴间任”,之后为李锡、黄安国、施珪[7]143,最后是高公极,可知高公极在“绍兴间任”。高稷之前先后是“叶才老,以朝奉郎来知,庆元初到”[7]145,之后是黄自求、沈造、陈舜申、李钦、[7]145-146,最后是高稷,可知高稷是在庆元初年(1195)之后到任。
张元幹是在绍兴年间去世的,与之交游的只能是高公极,张元幹《送高集中赴漳浦宰》所题“高集中”应是高公极,字集中。
(二)高公极是南宋名宦
高公极其人事见《宋会要辑稿》:
绍兴四年(1134)八月二十四日,户部言:“右宣教郎高公极,前任福建路提刑司检法官,任内拘催起发过经制钱三十五万二千四百余贯,即无隐漏,乞行推赏。”诏高公极与减一年磨勘[8]。
高公极由福建路提刑司检法官升任右宣教郎,在任期间恪尽职守,宦绩突出,户部曾奏请宋高宗为之嘉奖。
此“高公极”是否为漳浦知县“高公极”?判断依据有三:其一,从任职时间来看,先后担任福建路提刑司检法官、右宣教郎的“高公极”在绍兴四年(1134)任职,而先后担任右承议郎、漳浦县令的“高公极”也在“绍兴间任”,两人均在绍兴年间任职,以陈贯通在绍兴元年(1131)到任,李锡在绍兴二年(1132)到任,黄安国在绍兴三年(1133)到任,施珪在绍兴四年(1134)到任来看,“高公极”约在绍兴四年(1134)到任漳浦县令,符合由漳浦县令升任福建路提刑司检法官,继而升任右宣教郎的任职时间。
其二,从任职地点来看,“高公极”曾任福建路提刑司检法官,在福州办公。淳熙《三山志》记载:“检法官:一员。熙宁六年置,元丰三年罢,元祐五年复置。”[9]即福建提刑司检法官在北宋熙宁六年(1073)设置,元丰三年(1080)罢,元祐五年(1090)复置,直至淳熙九年(1183)修纂《三山志》时仍然设置,可见,淳熙《三山志》虽然未列提刑司检法官名单,但是《宋会要辑稿》所载高公极曾任“福建路提刑司检法官”是可信的。
其三,从政绩来看,高公极漳浦县令任内以“催科”见长,其福建路提刑司检法官任内仍以“催科”见长。张元幹《送高集中赴漳浦宰》述及高公极在漳浦任内催科宦绩:“君今业已临民社,办取催科时下下”[4],《宋会要辑稿》记载:高公极在福州任上“经制钱三十五万二千四百余贯,即无隐漏”[8]。
因此,先后担任福建路提刑检法官、右宣教郎的“高公极”与先后担任右承议郎、漳浦县令的“高公极”是同一人。高公极历任右承议郎、漳浦县令、福建路提刑司检法官、右宣教郎等官职。
张元幹《送高集中赴漳浦宰》记载:高公极原本生活清贫。张元幹于此述及高公极在宦游漳浦之前生活贫困:“高郎高郎君莫嗔,举世未有如君贫”[4]。高公极担任福建路提刑司检法官却依然能够继续保持公正廉洁,可见其是名副其实的清官廉吏、一代名宦。张元幹诗云:“一行作吏去漳水,敛版趋廊参刺史。”[4]此“漳水”指漳江,“刺史”指漳州知州。
二、张元幹曾到访漳浦李大方安斋
(一)张元幹挚友“漳南李几仲”即漳浦名士李大方
张元幹曾因探望漳浦县令高公极,下榻漳浦名士李大方安斋,有诗文《赋漳南李几仲安斋诗》[4]流传。
郑永晓《黄庭坚年谱新编》一书曾围绕黄庭坚《答李几仲书》作出考证,认为“山谷在宜州,交游中可考者尚有李几仲”,邹浩《道乡集》中《跋漳浦李大忠徽叔所藏书画尾》所载“漳浦李大忠徽叔与兄大方几仲皆从山谷游”的“大方几仲”即李几仲。黄庭坚“是在到达宜州一年后才结识”李几仲,黄庭坚《答李几仲书》撰于“崇宁三、四年间”[10]423,即北宋崇宁三年到四年(1104—1105),然而在黄庭坚年谱中列在“徽宗崇宁四年”[10]414。
然而,邹浩《道乡集》又有《书省恕二斋诗铭后》述及“临漳李大方几仲”[11]1a,为何郑永晓《黄庭坚年谱新编》一书未曾引用?“临漳李大方几仲”是否与黄庭坚交游的“李几仲”以及邹浩所云“漳浦”“李大方”为同一人?郑永晓《黄庭坚年谱新编》一书也未针对张元幹诗作《赋漳南李几仲安斋诗》进行考证,论述“漳南李几仲安斋”是否与黄庭坚交游的“李几仲”以及邹浩所云“漳浦”“李大方”为同一人?
由于黄庭坚《山谷集》所载《答李几仲书》未载“李几仲”籍贯[12]11a—11b,有必要对其翔实考证。
此“漳南”是否是指“漳浦”?与黄庭坚相交的李大方是否就是张元幹所云“漳南李几仲”?
“李几仲”其人仅见宋人文集记载,正史、地方志未见记载,漳浦以及由漳浦析出的南靖、平和、诏安、云霄、东山等县李姓族谱均未记载“李几仲”。首先,“漳南”指漳浦县,“漳南”为漳浦县古时别称,由于位于漳州南部而得名。邹浩《跋漳浦李大忠微叔所藏书画尾》述及:“漳浦李大忠微叔与兄大方几仲皆从山谷游,得书不知几何,必谨藏之。微叔归自中都,道由晋陵,出此集示予。且曰:此乃山谷为叶尉时所书也。然与予平昔所见绝不相类,岂其少年作字,若此而二晚年异此乎?必有能辨之者[11]9。”此“山谷”指黄庭坚,号山谷。漳浦李大忠,字微叔,并非郑永晓《黄庭坚年谱新编》一书所云“徽叔”;李大忠之兄李大方,字几仲。李大方、李大忠兄弟均与黄庭坚交游,由此得到黄庭坚丰富的赠书。
李大方籍贯“漳南”又被称作“临漳”,即漳州的古称。邹浩《书省恕二斋诗铭后》述及李几仲省斋、恕斋:“临漳李大方几仲既以省、恕名斋,又为铭为诗以见意,可谓君子之用心矣。”[11]1a李大方其时有省斋、恕斋两个斋名,有诗铭流传。
邹浩《书省恕二斋诗铭后》仅载李大方有省斋、恕斋两个斋名,并未记载李大方有“安斋”斋名,此“安斋”之名从何而来?
(二)张元幹曾到访漳浦名士李大方所居安斋
虽然目前除了张元幹《赋漳南李几仲安斋诗》以外,尚未发现宋人文集述及李大方另有“安斋”,但是不能排除李大方确有斋名“安斋”。李大方“安斋”之名应与南宋建立有关,南宋偏安一隅,经历北宋、南宋之交的李大方期盼社会安定,由此取斋名为“安斋”。此“安斋”是否是“省、恕二斋”改名而来,抑或另辟书斋,具体待考,但是“安斋”之名确曾存在。
邹浩与黄庭坚有交,与黄庭坚交游的李大方由此与邹浩相识顺理成章,可见张元幹所云“漳南李几仲”与黄庭坚《答李几仲书》的“李几仲”以及邹浩《跋漳浦李大忠微叔所藏书画尾》所云“漳浦”“大方几仲”、《书省恕二斋诗铭后》所载“临漳李大方几仲”是同一人。
张元幹曾到访李大方安斋。张元幹《赋漳南李几仲安斋诗》有诗句“宿君斋屋亦偶尔”[4],此“宿”字指住宿,“君”字指李大方,可知张元幹曾宿于李大方安斋。
张元幹与李大方是否有交?这可以从李大方的生年时间说起。黄庭坚《答李几仲书》述及:“李几仲”“春秋未三十”[12]11。根据黄庭坚在崇宁四年(1105)称李大方其时未满三十,以李大方时年二十九岁,由此逆推其生年为熙宁十年(1077)。虽然张元幹未载其诗作《赋漳南李几仲安斋诗》具体创作时间,但是从李大方安斋位于漳浦,从张元幹与漳浦县令高公极有交来看,张元幹应在绍兴四年(1134)前往漳浦与高公极相会。张元幹漳浦之行与“旧友”高公极相会,又与“新朋”李大方相交,并由此下榻李大方安斋。其时,李大方约五十八岁。
李大方其人,黄庭坚《答李几仲书》述及:
庭坚顿首几仲司户足下:昨从东来,道出清湘、八桂之间,每见壁间题字,以其枝叶,占其本根,以为是必磊落人也。问姓名于士大夫,与足下一游归者皆曰:“是少年而老成有余者也。”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今者乃蒙赐教,称述古今,而归重不肖。又以平生得意之文章,倾囷倒廪,见畀而不吝[12]11a–11b。
李大方既题字于“清湘、八桂之间”,可见其曾宦游“清湘”“八桂”,曾任“司户”,即司户参军。黄庭坚所云“龙水风土比湖南更热,老人多病眩”[12]12a,此“龙水”为宜州古地名,黄庭坚所云“湖南”即所称“清湘”,于此提及与李大方的共同记忆。
三、张元幹与胡铨交往为岳珂所知
(一)岳飞之孙岳珂外祖母杨宜人是杨汝南之妹
张元幹与胡铨交往得到抗金名将岳飞之孙岳珂的关注。岳珂《王芦溪送胡忠简》述及“胡忠简铨既以乞斩秦桧,掇新州之祸”[13]133,称张元幹为之饯行而得罪秦桧:“时又有朝士陈刚中、三山寓公张仲宗,亦以作启与词为饯,而得罪,桧之怨忠简。”[13134]此“三山寓公张仲宗”指张元幹,字仲宗,“三山”乃福州古称。张元幹为胡铨送行作词《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谪新州》[4],“胡邦衡”指胡铨,字邦衡。
岳珂记载此事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岳飞与张元幹遭到秦桧陷害有关。其二,与岳珂的漳州渊源有关。岳珂的外祖母是漳州人,岳珂在《黠鬼酝梦》述及闽地渊源:
汝南,余外祖母杨宜人之兄,外家能诵之。嘉定庚午,余官故府,与胜之为僚,皆亲闻其言[13]20。
此“汝南”指“清漳杨汝南”[13]19,岳珂仍能述其事迹。杨汝南是漳州龙溪县人,“清漳”是漳州的古称。“杨汝南,字彦侯。龙溪人[14]961”。杨汝南与漳浦名士高登亦师亦友,“尝与高东溪相友善”[7]1519,“高东溪”即高登,号东溪。“杨汝南、陈景肃皆师之[15]”。高登曾触怒秦桧,“坐首事送容州编管卒”“及朱熹为守,奏乞褒录,特赠承务郎”[14]965,“朱熹为守”指朱熹担任漳州知州期间,奏请褒奖高登,高登由此获赠承务郎。“胡澹庵铨尝为《忠辨》”[7]1497,此“胡澹庵铨”指胡铨,号澹庵,曾为高登作《忠辨》。
(二)张元幹事迹在漳州传播
杨汝南早年深受福州连江县名士李弥逊赏识,后来成为福州古田县名宦。杨汝南曾因“守李弥逊奇其才,勉试词学[14]961”。李弥逊为漳州名宦,“以徽猷阁直学士、左朝请大夫来知,绍兴九年到,有传[7]104”。李弥逊与张元幹交往密切。张元幹《访亲于连江因过筠溪叩门循行叹其荒翳不治有怀普现居士口占此章》[4],此“筠溪”“普现居士”均是李弥逊别号。
张元幹挚友胡铨在南宋初年曾任漳州知州,正德《大明漳州府志》对此曾作考证:
胡铨,《宋志》谓:绍兴年间任。《宋史》本传又谓乾道初任。铨,宋名臣也。其知漳州不久,即改知泉州以去。前志不书治漳事迹,无从考证,而为之传[7]103–104。
此“《宋志》”“前志”均指南宋所修漳州地方志,根据万历元年《漳州府志》所载“修志引用书目”列有“《嘉定志》《淳祐志》”[6],可知分别指南宋嘉定《清漳志》、淳祐《清漳志》。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可归纳为以下三点结论:
第一,张元幹曾与漳州名宦高公极、漳州名士李大方交游。李大方与北宋名人黄庭坚关系密切,到南宋初年仍健在,由此与张元幹有交。张元幹与李大方有交,不仅与李大方深受黄庭坚奖掖,在闽籍士人中颇为难得,具有一定知名度有关外,还得益于李大方的桑梓漳浦父母官高公极。张元幹正是在高公极的引荐下,前往漳浦探访高公极,在与故友高公极相会的同时,还由此结交新友李大方,并下榻李大方的安斋,为之题诗。张元幹关注李大方,李大方承蒙黄庭坚教诲,为其时人尽皆知,张元幹与李大方交游,并下榻李大方家宅,从李大方在北宋末年与黄庭坚有交来看,张元幹此行势必促李大方追忆北宋,激发其家国情怀。
第二,李大方曾获黄庭坚点拨见载朱熹高足真德秀《西山读书记》[16]、朱熹《朱子语类》[17]等朱子学著述,对张元幹诗文《赋漳南李几仲安斋诗》在漳州的传播多有裨益。张元幹与漳州名宦胡铨、李弥逊以及漳浦名宦高公极等人交游,有利于张元幹《送高集中赴漳浦宰》在漳州传播。杨汝南伯乐李弥逊是张元幹挚友,其恩师高登,与张元幹、胡铨均遭秦桧迫害,促使杨汝南关注张元幹。张元幹的漳浦之行,不仅填补了以往漳浦及其隶的漳州地方志对此未曾记载的不足,而且从地域文化交流来看,也促进了张元幹故里福州闽都文化与张元幹到访地漳浦闽南文化的交流。
第三,新时期张元幹研究,应重点进行文本分析,重建史实。考订历史名人交游既要回到历史现场,又要置身于更广阔的时空;还原文本的书写过程,分析其成因与目的及其产生的历史影响,揭示文本记载背后的历史情境;要从历史名人籍贯、家世、思想、生平事迹等方面出发,揭示其交游产生的历史影响。
[1] 王兆鹏.张元干年谱[M].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2] 谭燕.张元干考论[D].杭州:浙江大学,2006:11–18.
[3] 周泥杉.张元干退居福建时期交游词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23–30.
[4] 张元幹.芦川归来集[M].抄本.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四:别集类三:宋.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卷1,11;卷1,11;卷1,11;卷1,11;卷1,14;卷1,14;卷5,1;卷3,3–4.
[5] 章大任. 清漳志[M]// 马蓉,陈抗,钟文,等.永乐大典方志辑佚: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1154–1159.
[6] 罗青霄,陈叔侗,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万历元年)漳州府志:上册[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31.
[7] 陈洪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漳州市委员会.(正德)大明漳州府志[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
[8] 徐松.宋会要辑稿:第138册:食货三五[M].影印本.国立北平图书馆《宋会要》编印委员会.北京:国立北平图书馆,民国二十五年(1936):21b.
[9] 梁克家.(淳熙)三山志[M].中华书局编辑部.宋元方志丛刊:第8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8004.
[10] 郑永晓.黄庭坚年谱新编[M]//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文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11] 邹浩.道乡集:卷32[O]//钦定四库全书:集部三:别集类二:宋.抄本.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12] 黄庭坚.山谷集:卷19[O]//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卷一万五千一百四十:集部.抄本.清乾隆四十一年(1781).
[13] 岳珂,吴企明.程史[M]/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1.
[14] 黄仲昭.(弘治)八闽通志:上册[M]//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史部:地理类:第33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15] 闵梦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漳州市委员会.(万历癸丑)漳州府志:下册[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1406.
[16] 真德秀.西山读书记:卷25[O]//钦定四库全书:子部一:儒家类.抄本.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23.
[17]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0[O]//钦定四库全书:子部一:儒家类.抄本.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13b–14.
Research on Zhang Yuangan's Friendship with Gao Gongji and Li Dafang
LIU Tao
(1. Fujian-Taiwan Hakka Research Institute, Longyan University, Longyan Fujian 364012; 2.Zhaoqi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Society and Historical Culture, Zhaoqing University, Zhaoqing Guangdong, 526061, China)
Based on the textual research of Zhang Yuangan’s two poetries of Sending Gao Jizhong to Zhangpu for Ruling and Poetry for Li Jizhong Settling in South Zhangzhou, it is found that Zhang’s old friend Gao Jizhong is Gao Gongji, the magistrate of Zhangpu County, Zhangzhou, in the early years of Shaoxing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Zhang once went to Zhangpu to visit Gao Gongji, and Gao introduced him to “Li Jizhong of South Zhangzhou ”, known as Li Dafang, a Zhangpu celebrity and Huang Tingjian’s student, who homed Zhang in his house. The contact between Zhang and his close friend Hu Quan was recorded in Yue Fei’s grandson, Yueke’s History of Ting, related to Yue Ke’s grandmother, Yang Yiren, who was the sister of Yang Runan, a native of Longxi County, Zhangzhou. Yang Runan’s teacher, Gao Deng, along with Zhang and his close friends Hu Quan and Li Mixun were persecuted because they opposed Qin Hui.
Zhang Yuangan; Gao Gongji; Li Dafang; Hu Quan; Li Mixun; Yue Ke
K244.05
A
2095-9249(2022)01-0054-05
2021-11-25
刘涛(1985—),男,福建漳平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历史人类学与闽学研究。
〔责任编校:王中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