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开四关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再发眩晕
2022-11-23陈韵龙黄春梅朱彦龙
陈韵龙 黄春梅 朱彦龙
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 广东,佛山 528200 2.广州中医药大学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外周性前庭疾病,又称“耳石症”。据统计,因眩晕就诊的患者中24.1%诊断为BPPV,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更高[1]。该病由重力方向相对的头位改变诱发,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特点[2],是眩晕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BPPV的发病机制除壶腹嵴帽耳石症与半规管耳石症两种学说外,近年研究发现代谢因素如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影响耳石矿化[3],也会导致BPPV的发生。目前该病的治疗以传统手法复位为主,但部分患者耐受力差,复位治疗效果不明显[4];且复位后仍有一定概率再发,或遗留残余症状如昏沉、走路不稳等[5]。研究表明,针刺治疗BPPV较有优势[6],如姜和等[7]运用眼针治疗BPPV复位后残余头晕,较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疗效更显著。近期笔者运用针刺开四关治疗BPPV复位后再发眩晕疗效颇佳,现选择验案两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验案举隅
1.1 病案一 患者叶某,女,42岁,2021年8月4日初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眩晕,左侧卧位时症状加重,视物旋转,伴恶心,每次发作持续5~6 s,仰卧或右侧卧位时症状缓解,伴左耳听力稍下降,无耳鸣耳聋,无头痛、呕吐等不适。多次在当地医院行手法复位治疗,症状可缓解,但反复发作。近日患者因家庭纠纷争吵后自觉头晕,呈昏沉感,遂来诊。刻诊:头晕,呈昏沉感,伴头顶部胀闷、恶心,舌红,苔薄白,脉弦,左关浮大。专科检查:Dix-Hallpike(+),滚转试验(-),叩顶试验(-),转颈试验(-),霍夫曼征(-),双耳外耳道干洁,双侧鼓膜完整,未见明显充血,光锥标志清,未见穿孔及流脓。西医诊断:BPPV;中医诊断:眩晕(肝郁阳亢证),治则:疏肝解郁、息风止眩。取穴:主穴选四关穴,辨证配穴选行间(双)、风池(双)、内关(双)。操作:常规皮肤消毒后,选用0.30 mm×40 mm毫针,四肢穴位均常规直刺0.5~0.8寸,风池穴向鼻尖方向斜刺0.5~0.8寸。先开四关,得气后施提插泻法;余穴行捻转泻法。所有穴位每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1次/d,3 d为1个疗程。
2021年8月7日二诊。患者诉眩晕较前明显好转,头顶部胀闷感及右侧胁肋部不适感消失,无恶心,当日脉诊发现左关脉已不浮,遂维持原针刺方案治疗3次。后患者左侧卧位时眩晕亦无再发,余症悉除,临床告愈。
1.2 病案二 患者邓某,女,35岁,2021年8月16日初诊。患者7 d前自觉眩晕,视物旋转,头部右转时明显,头位改变时加重,闭眼静止时缓解。自诉曾于外院行手法复位治疗,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平素嗜食肥甘厚腻,体型偏胖,纳可,眠欠佳,小便正常,大便溏。刻诊:眩晕,眉头紧锁,闭眼不敢外视,胸闷不舒,行走不稳,面色稍青,舌红,苔黄腻,脉洪,寸如滑珠。专科检查:Dix-Hallpike(+),滚转试验(-),叩顶试验(-),霍夫曼征(-),双耳外耳道干洁,双侧鼓膜无充血、凹陷,光锥标志尚清,未见穿孔及流脓。西医诊断:BPPV;中医诊断:眩晕(痰热壅盛证),治则:清热化痰、开窍醒神。取穴:主穴选四关穴,辨证配穴选丰隆(双)、阴陵泉(双)、行间(双)。 操作:穴旁皮肤常规消毒,选用1.5寸毫针,所有穴位均常规直刺。先开四关,得气后施提插泻法;丰隆、阴陵泉、行间行捻转泻法。每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1次/d,3 d为1个疗程。
第1次针刺操作3 min后患者不再皱眉;10 min后缓缓睁眼,诉转头眩晕感无明显加重;15 min时患者诉头部感觉轻松,面色稍转红润;30 min时诊其脉,整体已不洪,脉势不强,唯寸部重按仍稍滑。
2021年8月19日二诊。患者已无胸闷,纳眠均较前改善,唯头部右转时仍有轻度眩晕,继续针刺1个疗程,后患者未再复诊。
2 讨论
BPPV系西医病名,根据其临床特征可归为中医“耳眩晕”“眩晕”“目眩”“冒眩”等范畴,肇始于内经,《灵枢·口问》指出:“上气不足……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则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后世又多有发挥,如元·朱丹溪力倡“无痰不作眩”,主张治痰为先;明·张介宾认为“无虚不作眩”,主张治虚为先。现公认的是该病病位在脑,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病性分虚、实两端,亦见虚实夹杂。
“四关”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但未指出具体位置。后世医家对四关的认识有所分歧,如杨上善认为四关指代“四肢”;张介宾认为是“肘膝关节”;吴昆记载乃“四肢末端”;而罗美则指出位于“踝骨之上”等。明确指出四关位置的是《针灸大全》中对《标幽赋》的注释:“四关者……十二原出于四关,太冲、合谷是也。”[8]杨继洲沿用此文,并将此两穴录载于《针灸大成》的“经外奇穴”篇中。当代针灸大师王居易[9]及名老中医高式国[10]等均将“合谷、太冲”视为四关穴。至今,四关穴已被默认为“合谷、太冲”这一固定配伍的代名词。
针刺开四关具有调整经络气血、调整五行生克以及调整气机左升右降的作用。合谷、太冲分属手阳明经及足厥阴经之原穴,是大肠与肝的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原气,系人体生命之原动力,《难经》曰:“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11]故针刺四关穴,可调动先天之气,以治大肠与肝两脏腑之疾。另外,阳明经多气多血,厥阴经少气多血,故合谷穴偏于调气,而太冲穴偏于调血[9]。合谷隶属大肠经,大肠属金;太冲隶属肝经,肝属木。由于大肠与肺相表里,且肺经分支经过合谷,因此针刺四关穴,既得肝木之疏泄,令肺金宣降有度;又得肺金布散精微之助,使肝木柔和调达,故临床上有“木性发散,敛之以金气,则木不过散”[12]698“金得木以宣之,木赖金以养之”[13]等说法。升降是气机主要的运动形式之一,《素问》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上者右行,下者左行”,为左升右降论奠定了基础。后世代表医家黄元御[12]735认为:“血性温暖而左升,至右降于金水……气性清凉而右降,至左升于木火……中气健运而金木旋转,积聚不生,癥瘕弗病也。”而合谷位于手部,上举应天,穴性秉属阳明燥金,应以降为顺;太冲位于足部,下踏应地,穴性秉属厥阴风木,应以升为顺,因此针刺合谷、太冲,可引导木气左升、金气右降,从而沟通气血,调整阴阳。两穴相合,一气一血,一阳一阴,一升一降,相互为用[14],可发挥开窍苏厥、疏通经气、解郁安神、调和升降、行气活血的功效[15],与眩晕“风、火、痰、瘀”的病理特点十分切合,故较多医家将开四关运用于眩晕的治疗,如许建阳教授以四关穴为主穴治疗一发作性眩晕的八旬妇女,初次针刺眩晕感即大幅减轻,连续治疗7次后痊愈[16]。
中医现代化是当今中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解剖学、影像学及神经内分泌学的发展填补了针刺治疗眩晕机制研究的空白,为古典经穴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合谷位于虎口,即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太冲位于足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此穴区组织下小血管、神经束或神经丛以及神经末梢等较丰富,因而针刺起效可能与调节大脑皮层相关机能投影区域相关[17]。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发现,针刺穴位对应的脑激活区具有特异性。同时针刺双侧穴并非等同于单独针刺左、右侧穴位所引起的脑激活区的简单叠加,而是产生了新的特定脑功能区域,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脑血流动力学和葡萄糖代谢重新分布有关[18],这有可能是针刺开四关明显改善BPPV患者症状的重要原因。研究还发现,电针刺激四关穴能够调节海马体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从而起到对情绪的调控作用[19],故能改善BPPV复发导致的焦虑抑郁情绪,与中医的“疏肝解郁”“调神治神”思维不谋而合。
另外,人体内部具有整体统一性,表现为各脏腑、器官、组织之间的相互关联[20]。首先,在肝与脑关系方面,肝经从巅顶入络脑,《辨证奇闻》言“肝气足而脑气亦足也”[21],《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有研究者测定了不同证型中风急性期患者血浆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s,BGP)水平,结果发现肝阳上亢型和风痰火亢型患者的BGP水平显著升高[22-23]。其次,肝是大肠与脑沟通的桥梁。早在《医学入门·五脏穿凿论》中便提出了与传统的脏腑表里不同的“脏腑别通”[24]理论,其中“肝与大肠相通”,即肝与大肠具备脏腑气化相通的联系。《伤寒论》下焦蓄血证伴有“发狂”的脑系精神障碍、肝失疏泄而“血自下”及肝经循行少腹部“急结”疼痛的表现,其治法正是通过桃核承气汤通腑泻下。而最新研究亦支持,承气汤起效的核心可能是调整“肝-肠-脑”轴[25]。因此,笔者认为针刺四关穴也可能是通过调整“肝-肠-脑”轴而产生了止眩作用,至于三者之间通过何种途径及方式联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则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3 结语
BPPV是一种复发率高的自限性内耳疾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传统手法复位难以避免症状再发,而复位后再发眩晕不仅影响到患者健康,更进一步加剧了身心负担。研究证实,针刺开四关治疗眩晕具有独到之处[26-27]。在临床上,先开四关,以太冲主升与合谷主降的特性,沟通气血,调整阴阳,得气后施提插泻法,泻“风、火、痰、瘀”之邪,余穴结合辨证行补泻之法,共奏开窍苏厥、疏通经气、解郁安神、调和升降、行气活血之功,令眩晕悉除。法从证出,治法得宜,疗效确切,针刺开四关治疗BPPV复位后再发眩晕可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值得临床推广。现代医学的发展为古典经穴赋予了新的内涵,脑的神经内分泌调节通路可能是针刺开四关起效的关键。同时,中医古籍和现代研究均证明,肝、肠、脑之间关系密切,因而探究针刺四关穴的止眩机制,可从“肝-肠-脑”轴的角度继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