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
2022-11-23王洪川孟文科
王洪川,孟文科
西安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积极使用报刊媒介的传播优势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中国共产党逐步构建起全国范围的报刊宣传网络,并将《人民日报》确定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为党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提供了重要力量。近十年来,学界对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历程开展了初步探研,本文拟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为进一步的研析工作提供文献依据。
一、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研究
第一,认为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开展建设工作的时代需要。刘霞认为,中国共产党新生政权的巩固面临着诸多挑战,国内国民党反动派与封建残余势力在做苟延残喘的挣扎和安排,谋求扰乱还不稳定的社会统治秩序。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采取经济制裁、政治孤立、军事包围等手段试图颠覆各国共产党政权。因此,新中国初期党所面临的复杂局势及艰巨任务迫使全党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1]。刘长军认为,由于中国共产党长期活动在农村,新中国建立初期民众对党的历史、纲领以及指导思想还缺少认识[2]。中国共产党使用大众媒介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利于提高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进而从根本上认同新政权[3]。谭彩玲认为,新中国初期在全国宣传历史唯物主义可以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和理论水平,帮助党员干部掌握开展群众工作的规律,更好地团结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这对于凝聚力量建设新社会是十分必要的[4]。
第二,新中国初期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混乱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使用媒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刘长军对此详细论述到:从中国共产党自身来看,党在接管城市的过程中发展了大量党员,在1948-1950年间党员数量扩大了近1倍,这些新增补的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程度并不太高,因而较短时间内已有部分基层党员受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做出腐化堕落的行为。从全社会来看,封建思想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影响根深蒂固,集中体现在婚姻和迷信问题上。同时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也给老解放区的农民带来了思想上的波动[3]。知识分子阶层则普遍接受资本主义教育,长期受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对马列主义多持旁观的态度。当时国际上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也加剧了新中国思想与舆论的混乱和冲突。刘霞认为,新中国初期知识分子的多元思想不能有效地适应经济恢复工作的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肃清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这一时期党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的根本任务,其中引导知识分子在《人民日报》上开展自我批评是重要的一个环节[1]。谭彩玲把部分群体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消极态度大致分三种情况:一是长期“耳濡目染”地经受反动思想的教育,并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二是因马列主义与自身阶级利益相对立而极端抵触先进意识形态的传播;还有一部分人处于两者之间的游离状态,随情势变化而左右摇摆[4]。
二、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行性研究
第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使用党报的媒介优势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信息的根本和首要前提。刘霞认为,在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不仅在军事、政治上围剿共产党,而且在文化思想领域制定一系列查禁政策阻挠共产党运用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致使马克思主义在全国广大地区尤其是国统区没有得到合法有效的普及。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为其执政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可靠保证[1]。刘长军认为,人民民主政权建立时,广大民众把爱国情怀与对和平的持久渴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3]。取得执政地位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领导规范宣传工作制度、发挥文艺作品的教育渗透功能等措施控制了宣传领域的主导权,为传播官方意识形态提供了先决条件。成美玲特别指出,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法理依据[5]。
第二,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出版为新中国初期党报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提供了丰富的文本。成美玲具体谈到,人民出版社的成立为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提供了组织保障,12种“干部必读”满足了党员干部和不同层次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需求。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大量翻译与发行对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5]。刘霞指出,《毛泽东选集》的出版为《人民日报》充分发挥报刊媒介的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支撑[1]。
第三,《人民日报》的建设改进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同频共振”效应。作为主流权威媒体,党报本身的质量与传播指导思想的效度呈直接正相关。学者刘长军详细回顾了《人民日报》的发展历程,指出在1948年创刊的《人民日报》虽然在隶属关系上属于华北局,但在党报的功能发挥上己经初步确立了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地位[3]。到1949年8月,《人民日报》正式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负责引领全党和全国舆论。与此同时中共中央汇集了一大批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工作者以《人民日报》为阵地撰写理论文章。徐建飞指出,中共中央为了更好地发挥报纸的理论教化作用,颁布《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等文件,指导了《人民日报》的工作开展,使其发行量逐年增加,由1949年年底的90550份提高到1952年的48万份,舆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6]。
三、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研究
第一,坚持理论宣传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刘长军指出,过渡时期《人民日报》刊发了大量理论联系实际的文章,既宣传理论又报道在理论指导下开展的实践活动,帮助民众分析身边发生的具体事件并找出背后蕴藏的深层次原因和规律性的内容,形成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正向反馈机制[7]。《人民日报》在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中,注重引导民众认识到理论对于实际工作的重大指导意义,一方面积极刊登承载毛泽东思想精髓的原始文献;另一方面安排知识丰富的专家学者撰写文章解读阐述毛泽东思想在社会建设语境下的新指导意涵[8]。刘洁指出,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紧紧围绕新旧政权的更迭和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从干部群众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大大彰显了理论自信[9]。魏茗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注重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贴合人民的生活实际。新政权初期《人民日报》社论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进行理论普及,且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朴实的文风,深入浅出地阐发马克思主义,增强了理论对民众的感染力[10]。
第二,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采取多种形式体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刘长军指出,《人民日报》坚持以社论为主导,辅之以其他多样形式如通讯、副刊、标语、与其他媒介互动等,发挥组合宣传优势推进毛泽东思想融入实际工作[8]。刘霞强调《人民日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导读文章为重要传播载体,使深邃的思想更加通俗易懂地被不同阶层的人理解掌握[1]。刘洁还指出,单纯的理论灌输容易使受众产生枯燥感,《人民日报》通过以纪念活动为重要契机发表系列纪念文章、推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出版信息等方法,主动营造宣传热点,激发干部和群众学习理论的兴趣和热情[9]。魏茗在文章中指出,《人民日报》社论是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平台,也是人民大众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权威途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人民日报》社论通过宣传解读党的政策积极推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理论、经济理论和文化的大众化,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进程[10]。李明在其专著中作出提纲挈领的总结,《人民日报》社论在国内外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上代表中共中央发言,统一思想、引导舆论,是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与新闻报道相比,社论是《人民日报》最直接、最集中的意识形态建构手段[11]。
第三,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采取正面宣传与负面批判相结合的方式,使民众确立了积极统一的价值观。刘霞讲述到,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成为讨论非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阵地,马克思主义工作者队伍发表了大量的批判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文章,有时覆盖报纸的整个版面[1]。刘洁特别提出,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曾推行“一个政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的思想论调来塑造合法性,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使用报刊媒介大力宣传马列主义和中国化理论成果替代国民党的所谓“一个主义”,以期全面清除专制思想残余[9]。
四、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局限性研究
第一,对非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具有片面性。新中国成立后的后头三年《人民日报》作为主要阵地积极参与了对各界知识分子和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这些活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刘长军指出,批判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思想和政治问题的界限,给思想文化领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使得之后对文学艺术的讨论失去了独立的地位,给本该处于转型发展阶段的文艺事业尤其是电影事业以沉重打击[3]。成美玲认为,在对非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中,《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把政治斗争和学术研究等同起来,伤害了很多知识分子的感情,使他们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同时也损害了新闻媒体自身的形象[5]。王晓梅和钱江从具体事例出发,重点考察了《人民日报》在批判《武训传》运动中承担的角色。王晓梅研究指出,《人民日报》在整个批判事件中不仅发挥基础的宣传作用,而且充当“思想管理者”为建立新的意识形态服务,几乎由毛泽东重写的《人民日报》社论吹响了全面批判《武训传》的“集结号”,批判《武训传》运动也开创了“由《人民日报》发动、引导,并以它为‘场所’进行‘表达、检验、相识’”的批判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模式[12]。钱江结合新发现的史料披露,《人民日报》社论发表后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在报刊上的自我检讨和揭露《武训传》的“真面目”是在重压下的无奈选择,《人民日报》编辑部也是在猝不及防的状态下被卷入《武训传》批判漩涡的[13]。
第二,《人民日报》的办报模式没有与时俱进。刘霞指出,在社会转型时期《人民日报》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依旧沿用战争年代的宣传模式,并没有随着共产党生存环境和具体任务的变化而调整适应,仍以资本批判与政治宣传为主旨,更加强化了新闻舆论的一律性[1]。刘长军表示,由于缺乏在城市办报的经验以及在意识形态领域二元对立的模式下,《人民日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党性”,忽视新闻事业的社会属性[3]。袁晞从批判《武训传》运动的角度总结出《人民日报》从三个方面违背了新闻规律:领导意志左右舆论,以政治压力强行造成“舆论一律”;讨论批判不尊重事实;调查研究按图索骥[14]。这之后党报的理论传播范式虽曾有过短暂的尝试性变革,但一系列社会运动使得宣传理念越来越“左”倾。直到改革开放后,党报媒介才吸取经验教训,开始系统性地调整工作模式,由单一的理论宣传灌输向沟通、共享转变。
第三,《人民日报》在学习苏联经验过程中存在教条主义倾向。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非常注重学习苏联的新闻工作经验,尤其是模仿《真理报》的运行模式。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与中国实际脱节的教条主义做法,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刘霞、成美玲、刘长军对此的看法大同小异,认为这种教条主义倾向具体体现为:一是宣传苏联的消息过多;二是偏见性地报道国际局势;三是认为《真理报》没有错误,生搬硬套苏联报刊的版式,每天在头版头条放一篇质量得不到保证的社论。
五、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研究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刘洁提出,新形势下党的主流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坚守底线意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牢固占领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勇于并善于批判错误思潮,更好地引领全国人民的思想健康发展[9]。王肖风强调,要在准确定位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作用,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15]。刘长军指出媒体的行政级别越高,人民对其的可信度评价也就越高,因此要继续发挥党报的权威作用,掌握宣传思想领域的主动权。同时提出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使全体人民坚定“四个自信”,这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8]。谭彩玲指出,西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冲击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加强唯物史观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动权的重要手段[4]。
(二)《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刘霞提出,党报的理论宣传工作只有以实现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最终使人民群众理解、接受、认同并运用马克思主义[1]。刘长军指出,新时代《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适应社会阶层关系复杂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回应不同群体的利益关切,更多更好地建立与群众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渠道[8]。成美玲指出,理论宣传要与人民的心理相接近,引起受众的共鸣,引导其自觉学习理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将抽象理论细化、柔化和实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把科学真理讲近、讲实、讲活[5]。魏茗强调,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民日报》社论要与时俱进,学会使用符合大众口味的网络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10]。
(三)新时代党的主流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注意方法创新
刘洁指出,在融媒体环境下,传统纸媒要与网络新媒体、大数据有机融合,现代呈现,生动表达,党政干部要发挥好新媒体在宣传理论方面的强大优势[9]。但必须要注意抓好党在网络媒体方面的控制权建设,加强对政府网站的管理运维。谭彩玲表示,除继续重视传统报刊外,还要千方百计占领互联网宣传阵地,运用多种社交软件,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地加强对唯物史观的宣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根据时代变化适合人们的心理需求,不断拓宽宣传教育渠道,丰富宣传教育方法,才会大放时代光彩[4]。刘长军指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通俗化、普及化与信息化的有机结合,积极构建适合信息化技术背景的话语体系[8]。王肖风认为,当前不能只注重理论上的学习,还要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新思想。通过组织参观革命景点、开展党建团建主题活动等方式将理论转化为具体行动,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掌握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