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战略的传统文化渊源探赜
2022-11-23杨钊
杨 钊
(华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一、引言
2020年年初爆发了举世震惊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都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噩梦中,广大民众的身心健康遭受了极大的摧残。值得幸运的是,有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力统筹,各族各界人士的全方位共同努力,中华民族一路高歌,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力地控制。基于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健康中国”建设放在了“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设极其醒目的战略位置,彰显了在“健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的重要作用。2021年,全国两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党和国家的有力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下,“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系统性铺开。
“健康中国”战略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自从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开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1]以来,关于人民健康的话题热度一直不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当前国内和国际健康事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结合我国当前健康领域的实际现状,多次发表关于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逐步形成了以“提高全体人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的,以“大健康、大卫生”思想为战略理念,以构建全方位和全周期的健康保障机制为战略重点,以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保障等5个主要环节为基本框架,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基本路径的新时代战略——“健康中国”战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健康战略。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健康中国”战略的理论渊源显得愈发重要。继承是发展和创新的前提,全方位探索该战略的中国源头是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
“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卓越典范,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充分体现,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更新和更高的历史高度进行审视的有效展示,是彰显中华文化底蕴和凸显文化自信的生动表现。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在人们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源远流长的健康养生文化是构建现代健康思想的重要理论源头,是“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厚理论渊源。一直以来,人们对健康状态的忠实追求是使健康养生文化得以更加丰富和广为流传的强大内生动力。
在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典籍中,有关“健康”的概念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但是对这一理想状态的畅想和研究却不断深入且经久不衰。诚然,在记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载体中,关于健康养生这一方面的理论和思想主要出现于传统医学典籍、诸子百家的诸多论著和众多传统文学作品中,以各式各样的笔法共同抒写了传统的健康养生之道。
二、传统医学典籍中的理论渊源
健康养生问题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领域探索和研究的一个经典问题。在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传统健康养生文化的核心观念——“治未病”思想,被称为传统医学领域的最高境界,充分展现在《黄帝内经》的全书之中。其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2]63。简而言之,真正的圣人不会等到病情发生的时候才采取治疗措施,而是在发病之前就开始着手医治和疗养;就像圣君不会等到天下不太平即发生叛乱的时候才去治理国家,而是在发生叛乱之前就进行有效治理。如果等到疾病真正发生之后再去寻求方案进行治疗,病情已经存在并引起了一些不良反应,就如同口渴了才去开挖水井取水来喝,战乱发生了才想起来去制造兵器,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晚了。对疾病的预防和管理就像治理国家一样,要防患于未然,才能生于忧患;要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预防病毒侵入,维持身体健康,平时做好对身体的养护更胜于疾病发生后的全力救治,且“是药三分毒”,相比于疾病发生后进行全力医治,平时强化对于身体的关注与管理显得更加重要和有效。其二,《灵枢·逆顺》强调“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2]243。任何一个高明的医生,都是在疾病还没有完全浮现之前就开始着手防治,而不是等到疾病全面浮现之后才进行救治。总体而言,“治未病”这一传统医学核心观念主要涉及了三个方面,即病前先行预防、病中防止变化、病后防范再发,从病前、病中、病后三个阶段对人提出相应要求,主张广大民众应该从保重身心健康、养成浩然正气、增强抵抗力等方面着手。这种注重“治未病”的观念,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传统医学领域强调“病前预防”的思维模式。几千年以来,人们健康养生也一直承续着这一观念,在理论和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导致人们亚健康现象日益突出,“治未病”思想对于在日常生活中调控生活节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达到全民健康状态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对于建设“健康中国”具有显著的针对性效果。
此后,东汉张仲景编著的《伤寒杂病论》,作为一部论述外感病症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卓著的中国传统医学典籍,对伤寒的发生原因、发病症状、发展过程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论述,创造性确立了对伤寒病“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不言而喻,关于健康养生的思想也贯穿全书。其一,张仲景在书中强调要注重饮食的合理配合,平时饮食习惯要注意季节变化,随季节改变而做出相应改变,提醒人们春天不吃肝脏、夏天不吃心脏、秋天不吃肺脏、冬天不吃肾脏、全年不吃脾脏,这是源于对各大脏类在不同时节的主要特征的总结而得出的精辟结论;其二,提醒人们注重对于脾脏和胃的保养,要熟知脾脏和胃在人的疾病疗养和健康养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三,提醒人们不要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注意节食和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将维持健康的习惯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常态中。《伤寒杂病论》作为传统医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虽然书中记录的一些内容已经过时或存在不合理性,但是其对当今时代广大民众保障身心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是专家学者们立足时代发展前沿,深入研究人民身心健康状况的正确维持所一直学习借鉴的传统医学蓝本,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传统医学理论支撑,使实现全民健康具有更专业性的学理支持。
大致在东汉同期,著名医学专家华佗创立了《五禽戏》,从实践锻炼的方法视角为维持人的体质进而保持健康状态创立了新的科学模式。华佗在以庄子创立的“熊经鸟伸”为特色的《二禽戏》基础上,根据自己对于人体筋骨活动的理解,创造出了“虎鹿熊猿鸟”为主的《五禽戏》。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练习五禽戏一直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五禽戏也逐渐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还分成了不同的流派传承至今,2011年被命名为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将保持健康的观念融入到了每个人都可以身体力行的日常锻炼中,通过实践操作保证身心机能的良好运行,也成为了实现健康状态的一个重要法门。直到后来,晋代著名的道教理论家葛洪在整理和总结古代导引术并立足于华佗《五禽戏》的基础上,精心创造了以“内修”和“外养”相结合的众多健康养生方法。
唐、宋、元、明、清时期,传统的养生术在传承的基础上又不断创新,形成了以养心为主的文八段锦功和活动四肢为主的武八段锦功;更进一步形成和创造出了“易筋经”“太极拳”等养生术,其中太极拳分为杨氏太极、张氏太极、陈氏太极,极大程度上完善了我国传统健康养生文化系统。
“健康中国”战略中的“健康”作为一个重要的医学名词,从专业角度上批判继承了传统医学文化中的众多健康养生观念,在传统医学文化的“根”上结出了累累硕“果”。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健康中国”战略,就是在继承传统医学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世情、国情和民情发展的需要,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创新和发展。不言而喻,首先从传统医学典籍中去探索“健康中国”战略的传统文化渊源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思路,全面、系统掌握其传统文化源头就水到渠成、全面精深了。
三、诸子百家论著中的理论渊源
“健康中国”战略不仅是一个事关人民身心健康的医学性战略,而且是一个事关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社会性战略,是一个针对整个中国社会广大民众身心健康得以完全保证的历史性概念。因而,这个战略的提出不仅继承了传统医学领域关于健康养生的先进观念,而且吸收了诸子百家论著中蕴含的健康养生的丰富宝贵理念。这些不同领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各自主张的角度出发,为传统健康养生文化的聚合提供了丰富养分,充实了传统健康养生文化的宝库。
道家向来主张道法自然、无为变化和应物变化,老子和庄子的众多思想中都凝聚着丰富的健康养生思想。《道德经》中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113,老子始终认为人应该根据大地状况进行生活劳作和繁衍生息,始终要依据季节变化孕育万物,只有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人的身心才可能达到通畅,才能实现人生对理想状态的追求和向往。此外,老子还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3]92的健康养生观点,认为一个人要看到事物的原始状态以保持自己朴实无华的天性,减少利己的私心以削弱对利益的欲望,遵循自然本身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减少私欲,更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维持。庄子在继承老子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道家特色的身心健康养成方略,在《庄子·让王》中,庄子号召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顺应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阐明了遵循自然规律对于调适身心状态的重要性;《庄子·刻意》一篇中为了满足人们对于长寿的向往,编制出了一整套极富特色的引导和吐纳的养生气功方法,“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土,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4]。这套气功方法在被很多人运用于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为锻炼养气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是庄子的重要成果之一。
儒家作为诸子百家中影响力最大的一家,对健康养生也有多样化的见解。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就对人的身心健康的维护和保持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主要体现在记录他个人言行的著作《论语》一书中。《论语·乡党》一篇中对于如何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这样写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5]。对比今天的饮食标准不难发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对饮食选择的标准和今天大致趋同,不禁为他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而惊讶感叹。吃粮食要舂得精细,切鱼和肉都要切细,不吃发霉发臭的粮食和腐烂的肉食,不吃颜色不正常的食物,不吃气味难闻的食物,不吃没有烹饪好的食物,不吃切割方式不正确的食物,不吃蘸料调和不合理的食物等。虽然孔子对食物质量的要求比较苛刻,但是其中有一部分关于保证饮食消化和饮食卫生进而保持胃部健康的言论具有突出的科学性,对“病从口入”的预防具有较显著的效果。并且在当今时代,“病从口入”这一现象显得极为普遍,一方面源于商家职业道德的低下,另一方面由于很多人没有养成较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从而导致了较多疑难杂症,严重者甚至夺去了人的生命,因此对于“病从口入”的宣传和警示显得愈发重要。
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发展繁荣景象的充分体现,各式各样的健康养生主张都为了达到一个最终目的:保持身心健康。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滥觞,这个时期的丰富健康养生文化,无论是主张亲近自然的道家、还是主张入世的儒家,都为现今健康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来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渊源。这也体现了对于传统文化渊源的探索要直击滥觞和源头的基本原则,从始至终全方位探讨,才能更加全面了解“健康中国”战略的中国源头。
四、传统文学著作中的理论渊源
“健康中国”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思想的载体,思想创造和表现文化。除了互有交叉的传统医学典籍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传统文学著作中源自于社会各阶层的健康养生思想也形成了另一类型的理论源头,正是这三者一道融合而成的丰富的传统健康养生文化,为新时代的新战略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在“根”的基础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魂”的基础上全面塑造完善战略。
有“诗三百”美称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巨著中《鲁颂·駉之什·泮水》的“永锡难老”[6]125,《击鼓》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6]804,《豳风·七月》的“为此春酒,以介眉寿”[6]1033和“称彼兕觥,万寿无疆”[6]1033都共同体现了那个时期广大民众对保持身体健康、渴望长寿的向往和期盼。其实,当今时代的情况也有相似之处,随着新时代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逐渐形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就是一种明显表现,尤其是在即将遭受老龄化威胁的我国,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显得十分重要。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7]。《吕氏春秋》作为秦国名相吕不韦组织编纂的一部恢宏巨著,熔百家之学。在《吕氏春秋·尽数》一篇中的著名观点“流水不腐,户枢不蠹”[8],用一直流动的水才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才不会被虫蛀掉的生活事实,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运动的重要性,生命在于运动,不运动的生命不会长久。只有动起来,才会让身心充满活力和昂扬的内发驱动力,这样的人才是充满生机的人,身体机能才会更强,人才会更健康。简而言之,运动的人是充满生机的人、富有朝气的人、健康长寿的人。
唐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高峰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和作家,他们以诗词和其他文学形式为载体,提出了多样的健康养生观点。陆游《午梦》中“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9]584生动刻画了他渴望见到华山处士“睡仙”陈希夷,向其讨教睡觉的方法,陆游对午睡的高度重视在现今时代被得到了充分论证。现代医学证明,午睡作为人体保护生物节律的一种方法,有消除困乏、调节心情和预防冠心病的效果。苏轼《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中“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10]描绘了睡前浴足对保持身心健康的必要性,因为人的衰老首先是从脚开始的,经常睡前浴足对调节神经和延缓大脑的衰老作用巨大,能够增进睡眠、益寿延年。陆游《食粥》中“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9]2948也论述了一个科学的客观事实,长期吃粥有利于消化且不伤肠胃,能够益寿延年。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学著作更能反映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习惯,更能凝聚传统健康养生思想。源自不同社会生活实践的传统文学著作以多样的刻画笔法和各具特色的描摹风格阐述出了具有传统中国特色的健康养生思想,从《诗经》到《吕氏春秋》,从《吕氏春秋》到唐宋诗词,表现手法可能会千差万别,但是对健康养生的执念从未改变。这些千年未变的观念和准则,更加活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奠定了传统文化的牢固基础。
五、结语
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健康既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11];也是人们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是广大民众长期追求的宏伟夙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12]。“健康中国”战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战略,不但具备新的时代烙印,而且展现出了源远流长的传统健康养生文化发展发展至今的卓著成果。不难发现,新时代的“健康中国”战略体现出的全新风貌在于——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健康养生精髓,继承于中国共产党一百年以来的人民健康思想,扎根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时代要求,对标于《世界卫生组织法》的国际“健康”标准,共同影响了这一幅综合性、系统性、时代性、人民性的新时代蓝图的擘画。在这其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必然要求和关键一环,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精神品质和形象特色,展现了对深厚文化底蕴的高度文化自觉和坚定文化自信。
回顾5000年中华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蕴含者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心全意贯彻党的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党和国家的心坎里、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提出“健康中国”战略,更加显示出人民健康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注重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尤其是在对传统健康养生思想的提取和研究,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理念的充分展现,更是“两个结合”思想的题中之义,深刻体现了铭记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有效创新。
无论是传统医学典籍中的健康养生文化,还是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健康养生文化,或者是传统文学著作中的健康养生文化,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源于历史实践的优秀文化,虽然其中不乏一些经验主义认识的不足,但是通过对这一系列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提炼,得出的是科学的、人民的、历史的战略思想,更加充分验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性特征,也正是有这种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风格,中华民族才显得更加独树一帜,以独特姿态屹立于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