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三线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时代价值

2022-11-23柴菁铭张熊玲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城成渝中国共产党

柴菁铭 ,张熊玲

(西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内江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内江 641100)

一、引言

三线建设是1964年至1980年间党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开展的一场以战备为中心,以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为重点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运动。在这场伟大的建设事业中,孕育了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三线精神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是新时代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深入挖掘三线精神科学内涵,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有助于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三线精神,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本文基于三线精神的形成来源,结合三线时期在四川(包括重庆)地区的布局,对三线精神的历史传承和时代价值进行探讨。

二、三线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备战时期实践的思想产物

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伟大的精神来源于伟大的实践。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曾说:“历史开始的地方,就是思想启程的地方,思想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对历史过程前后一致的反映”。[1]因此,三线精神归根到底源于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三线建设的伟大实践。20世纪60年代,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外部风险挑战,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了一场以战备为中心,以工业交通和国防科技为基础的“三线建设”。所谓“三”是依据战争时期容易遭受攻击的程度,将我国领土划分为三个区域,即沿海和边疆地区为“一”,内陆腹地为“三”,介于两者中间的为“二”。三线建设的具体区域范围包括中西部的13个省区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这场如火如荼的三线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三线地区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建设历史画卷,不仅改变了东西部不平衡的工业布局,促进了西部地区工业的快速发展,而且直接孕育了历久弥新的三线精神。

(一)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孕育了艰苦创业精神

在三线建设初期,国家按照“靠山,分散,进洞”方针选择三线企业落户地址,三线建设项目大都建立在信息封闭、交通落后、经济不发达的的穷乡僻壤地区,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然而,三线建设者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充分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艰苦创业精神,克服了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用辛勤的汗水和实干的精神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伟大的成绩。从1964年至1980年,三线建设者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建设了1100多个项目,建立了包括电子、兵器、船舶、航空、航天、核能在内的现代国防工业体系,极大地发展了我国国防现代工业,改善了我国国防工业布局。四川作为三线建设的核心和重点区域,国家投资比例较大。据统计,“除1964年国家对四川省三线建设投入7.44亿元外,1965-1980年国家累计向四川省三线建设投资达414.03亿元,分别占全国三线建设总投资2052.68亿元、全国同期基本建设总投资5261.76亿元的20.17%和7.87%。”[2]在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作用下,四川在三线建设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形成了以能源交通、国防工业等独立完整、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在我国西部地区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奠定天府之国的现代化工业基础。

(二)顾全大局的政治担当孕育了无私奉献精神

无私奉献就是指多做奉献、少求回报,舍“小我”成就“大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3],体现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质特征和精神境界。三线建设归根到底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一心向党无私奉献的优秀人才来建设,面对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且人才资源匮乏的问题,数百万三线建设者顾全大局、挺身而出,舍小家顾大家,积极奔赴三线,用实际行动为年轻的新中国挑起了国家的民族脊梁。据统计,三线建设中的四川参与者共计1033.09万人,他们在自然环境最为恶劣、交通条件最不便利的荒凉贫困地方安营扎寨,默默支援三线地区建设,为国家建功立业。“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铁不回家”“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成为三线人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三)齐心协力的制度优势孕育了团结协作精神

三线建设本质上是将沿海地区的企业逐渐搬迁到内地,调整我国不平衡的工业布局。三线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这种制度优势下,一线地区齐心协力将人力、财力和物资设备转移搬迁到三线地区,鼎力支持和协助三线地区企业项目的发展。据统计,“1964年至1970年,有500 个项目和 2 万台套设备从一线搬迁到三线,同期从一线迁出的职工将近20万人”[4],为中西部地区三线建设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四川三线建设项目就是一线各大企业职工团结合作和积极支援的成功典范。“在攀枝花钢铁项目建设早期,全国各地选送几十万工人、干部,其中知识分子有 10 万;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抽调约 50 万优秀的熟练工人、科技人才和管理人员支持重庆市的三线建设”[5]124。正是一线各大企业的团结协助,在三线建设时期中西部才建成了1100多个大型项目,8000 多公里的铁路干线和40多个大型生产科研基地,为中西部地区发展奠定了工业基础、交通设施基础和人才基础,也为四川建立起一大批骨干企业和技术人才,为今天四川的“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人力资源。

(四)拼搏进取、攻坚克难孕育了勇于创新精神

三线建设本身就是一部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历史。在三线建设初期,当时面临着物资匮乏、技术落后、人们吃饭都成问题的重重困难,三线人充分发挥了敢于探索、勇于拼搏的创新精神。从简单应用到复杂设计,从整体设计到投入生产,无一不体现三线人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而成昆铁路的成功修建就是三线人勇于创新的最好见证。原因在于成昆铁路沿线多为地势险峻的高山峡谷,沟壑纵横,地形和地质极为复杂,加上地质灾害频繁,其建造难度是当时普通铁路的4倍以上,被多国专家称为“铁路禁区”。而三线建设者们勇于突破“铁路禁区”,最终建成了全长1096公里的成昆铁路,打通了西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保障了物资的正常运输。“成昆铁路的修建开创了18项中国铁路之最,13项世界铁路之最”[6],是三线建设时期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被称为人类征服自然的奇迹,充分体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正是依靠拼搏进取、攻坚克难的创新精神,三线建设者克服了当时我国经济能力和技术能力之外的种种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三、三线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的重要成分

百年风雨兼程,百年沧桑巨变;百年栉风沐雨、百年砥砺前行。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经历了28年浴血奋战的革命战争年代,走过了29年艰苦卓绝的建设探索年代,跨过了49年生产力低下的贫穷落后年代,如今迈向了繁荣富强的幸福时代,迎来了举国同庆的百年华诞。在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岁月中,是什么让中国共产党能克服艰难险阻奋斗不息?是什么能让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的多重压力下突破险境绝处逢生?是什么让中国共产党从贫穷落后的大国逐渐发展成为繁荣富强的强国?答案是红色精神,百年岁月中形成了很多可歌可泣的红色精神,而孕育于备战时期的三线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的重要成分。

(一)三线精神传承了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的精髓

红色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品格,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克服困难、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产生于革命年代,传承和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奋斗百年的历史征程中,形成了很多可歌可泣、永垂不朽的“红色精神”。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为灵魂的井冈山精神,以“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为核心的长征精神,以“改变作风、提高素质”为目标的延安精神,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又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时刻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的焦裕禄精神等等。这些红色精神所具有的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义无反顾做奉献的文化基因,坚持为国家、民族、人民而奋斗的使命担当,始终把党和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爱国思想等,为三线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精髓。从本质上看,三线精神的科学内涵与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的核心思想是相一致的。因此,讲好三线建设故事就是宣传红色文化故事,弘扬三线精神就是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二)三线精神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的内涵

三线精神与红色精神是个性与共性、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长达16年的建设历史中,三线建设为我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素材、红色遗址遗迹和革命文物等众多红色文化资源,其中蕴含的“三线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精神的内涵。为了缅怀老一辈三线人的艰辛创业历程、牢记和弘扬三线精神,三线地区开始利用文化遗产,筹备建设陈列展示馆,打造三线军工红色文化旅游项目。目前,四川广安建立了全国首个三线工业遗产陈列馆——三线工业遗产陈列馆,馆中收集三线遗产实物多达6000余件;攀枝花建立了第一家中国字头的三线建设博物馆——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全面展示了全国13个省区三线建设的历史面貌;遂宁射洪市在三线军工遗址上建成了3536三线军工文创园,该园以三线文化旅游为主题,打造了多功能多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创意园区。无论是陈列馆、博物馆还是创意园区,其目的都是保护三线遗产、宣传三线建设历史、传承三线精神。目前已成为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基地,弘扬红色精神的传承之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的内涵。

四、三线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使命的价值诠释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在红色精神的支撑下不断实现初心和使命的光辉历史。党从成立之日,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筑牢了中国共产党的血脉根基,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三线精神就是党在特殊时期践行初心使命的时代阐释,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精神凝练,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一)三线精神体现了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从宏观层面来说,三线建设是基于国家整体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其初心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的繁荣景象,曾在世界上独领风骚千年,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近代以来,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华民族却遭受了战乱纷纷、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从那时起,中华儿女就产生了实现民族复兴的美好夙愿。中国从共产党成立后,浴血奋战28年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后的中国人民深刻地意识到,国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前提。然而,建国初期我国国防并不安全。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当时我国70%的工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东北的重工业完全处于苏联的轰炸机和中短程导弹的射程之内,沿海地区又完全暴露在美国航空母舰的攻击范围之中。一旦与苏联美国发生战争,中国的工业将很快陷入瘫痪。因此,面对国际敌对势力的重重包围,党中央迅速作出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向三线地区布局生产力的战略决策,主要目的是在西部地区建设战略后方基地来抑制战争爆发,并把军工建设作为三线建设和加强总体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实际上,这种战略思想为我国国防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保存了国防实力,体现了几代三线人特别是军工人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二)三线精神彰显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

从微观层面来说,三线建设的使命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三线建设的出发点是为了国防安全,而国防安全是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它是人民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基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三线建设可以说是我国备战时期的西部大开发,实现了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奠定了产业、技术、物质和人才基础,使得西部地区的交通设施基础得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文化教育程度、思想价值观念、医疗卫生保障等得到显著提高,切实维护和发展了西部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长期关注和关心西部地区建设,曾在1991年对三线建设作出高度评价:“三线建设使西南荒塞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现在西南、西北的工业基础”[7]。特别是修建的成昆铁路,改变了当时西南地区沿线2000万人的命运,谱写了新中国铁路史上的壮丽诗篇,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充分体现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五、三线精神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精神动力

2020年1月,党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下简称“成渝地区”),“成渝地区成为中国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后的‘第四极’,并且成为中国经济的重心区域”[8],肩负着引领西部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承载着国家重大战略责任。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国内环境,如何肩负历史使命?既离不开物质层面的经济基础,更离不开精神层面的上层建筑。三线建设虽已完成历史使命,但其孕育的三线精神却能穿越时空岁月依然催人奋进,能为新时代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引领双城经济圈建设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9]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大历史经验排在首位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说明党百年来取得的辉煌成绩首先离不开党坚强有力的正确领导。三线建设的布局、组织、推进到落实等一系列工作,都是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的,充分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当前,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程中,一方面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全面领导。坚持统筹谋划,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空间布局,促进战略协同,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成渝地区各方面各环节,引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另一方面,要发挥三线建设项目的带动优势。如四川的攀枝花钢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重庆的嘉陵机器厂、北碚仪器仪表研发生产等项目,在历经改革后,呈现出发展壮大的态势。尤其是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攀枝花钢铁项目,在三线精神的引领下,科技创新多项指标实现了新突破,其部分核心技术和特色产品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其产品畅销国内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内最大的钒钛原料基地和钒钛钢生产基地。因此,要在坚持和完善党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这些三线企业的带动优势,不断推动成渝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发挥科技创新精神,推动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10]。只有抓住创新,才能抓住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四川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在创新精神的引领下,建成了“两基一线”重要项目。“两基”就是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和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它是战时军工业生产的核心。“一线”就是修建成昆铁路干线,解决西南地区交通问题,满足工业的能源、原材料、零部件以及产品运输。“两基一线”奠定了成渝两地的工业发展格局,为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今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更要将三线精神中的锐意进取、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融入到双城经济圈建设之中,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寻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依托川渝红色文化资源,增添双城经济圈建设文化魅力

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红色旅游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和可持续发展产业。成渝两地由于地理相近文化同源,在三线建设时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资源。依托两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川渝红色旅游走廊,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文化动力。第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能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从历史和现状的角度来看,目前三线建设的项目主要分为发展壮大型、搬迁转产型、废弃型、交通设施型四大类[5]120-122。这些项目所留下的资源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能满足游客精神上的文化需求,为打造川渝红色旅游走廊提供了良好素材。第二,自然环境优美,能满足游客的视角审美。四川的三线建设企业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山区,要充分依托山区开发红色旅游景区。山区自然生态环境宁静优美,可打造舒适旅游环境。既可建造林中民宿,让人感受自然的气息;又可种植花草果树,让人赏心悦目。总之,要使山区优美的自然景色与川渝独特的红色文化相互交融,打造具有川渝地区地域特色的红色旅游走廊,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增添新的文化魅力。

六、结语

三线精神虽然是在特殊的三线建设时期孕育出的思想产物,但却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的精髓,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仍能穿越时空岁月激发我国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它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精神引领,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支撑,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新时代,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永放光芒的三线精神,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和改变精神面貌,用思想自觉引领实际行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双城成渝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轨道上的“双城”之路
成渝中线高铁开工 建成后50分钟通达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