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百年斗争精神的历史诠释与实践研究

2022-11-23颜国军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斗争中国共产党精神

颜国军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1]38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无论是从一叶红船到如今的巨轮,还是从一大的56名党员到到现在九千多万名党员,无一不是在斗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斗争理论的科学继承,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艰辛探索的经验总结,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现实需要。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3]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克服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正是因为有精神作为我们民族的脊梁,斗争精神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基因和品格,又经过血雨腥风、千难万险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的砥砺,熔铸为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优良品格和政治优势。

二、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铸就斗争精神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4]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将斗争精神作为其理论品格,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时,其中必然蕴藏着斗争意识,即使现存世界革命化。中国共产党是在近代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深重灾难之中创建的,从诞生之日起注定需要担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建党最初的二十八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人一往无前,英勇斗争,在不断斗争中铸就着斗争精神。

(一)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和成长的“引发剂”

国之大兴,其道维艰。我们党是在斗争中成长起来逐步发展壮大的,斗争精神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基因,又经过血雨腥风、千难万险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历程的砥砺,熔铸为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优良品格和政治优势。

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引发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5]从十八世纪爆发的巴黎公社运动,再到二十世纪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和世界其他国家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哪个不是纷繁复杂、鲸涛鼍浪重大斗争!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各类势力的诽谤、围剿、歪曲,都是在重重阻力中前进发展的。就中国共产党自身而言,成立之前,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进行了无数次斗争,从农民阶级到封建地主阶级再到民族资产阶等等,虽然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打不倒的中华民族始终都在为救亡图强不断地斗争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以五四运动为契机,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勇气创立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救亡找到一条崭新的新路径。毛泽东指出“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6]

在国内外复杂的斗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建立,最初党内存在错误思想路线指导斗争工作,党的成长较为艰难曲折。大革命时期,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但后期我党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其他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给党造成严重损失。毛泽东在此期间写著《中国佃农生活举例》一文,在此基础上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明确斗争目标,同错误倾向作斗争。伴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开始长达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斗争,抵达时遵义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找到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如毛泽东所说“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7]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不是一帆风顺、水到渠成的过程,而是在一次次血与火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斗争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和成长的“引发剂”。

(二)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敌人的力量源泉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看,马克思认为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分析法便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坚持矛盾分析法首先需要承认世界是充满着矛盾的,社会主义也是一样。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斗争也就一直存在着,斗争是促使新矛盾代替旧矛盾的根本力量。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也是这样,在旧社会中始终不断的存在新社会的萌芽,新社会的萌芽一开始便同旧社会的东西相互冲突,有时新萌芽被消灭了,其他萌芽又长出来,有时旧社会的某些体制被改变了,就在这此消彼长的过程中,新社会萌芽在旧社会的胚胎中成熟,便会产生新旧社会交替,从而又产生出新的矛盾。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中国革命科学理论指导,在近代革命中不断的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力量。

从历史过程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共产主义组织的产生和生存、列宁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都充满着艰辛的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1]225中国共产党从一产生便面临严峻的国内环境,只能通过武装斗争的形式反抗反动统治。革命战争年代的中国,就是一部血泪史和斗争史,斗争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各种困难的力量源泉。

三、改天换地: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斗争精神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但刚成立的新中国面对着国内国外双重压力,国内既要彻底清除旧势力,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又要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国外面对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后来中苏关系恶化等一系列问题,要求共产党人必须发挥斗争精神,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将斗争精神贯穿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

(一)斗争精神是过渡时期的“催化剂”

马克思、恩格斯针对东方落后国家提出过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但怎样实现这一跨越,不得而知。同时,中国有着自己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的国情和现状,一切只能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探索和斗争,中国革命采取了“两步走”的战略,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同志有过这样一句话“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8]共产党人面对这样一张崭新的白纸,斗争精神应该就是一支“神笔”,帮助共产党人去抒写、去描绘出新中国的美好愿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摆在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如何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刚建立的新中国是一穷二白的中国,如何快速发展壮大,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从1949到1953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需要稳定新生的政权,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族人民与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于是在1953年到1956年开展了“一化三改造”,以解决当时国内主要矛盾,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采取了进行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期间,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领导新中国取得了胜利。在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无论是农业上采用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还是手工业上采用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都是体现为改造方法上的不断斗争,渐进的让被改造者接受。这一时期,斗争精神是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催化剂”。

(二)斗争精神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力量

李大钊说过:“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当我们从历史兴衰的规律上去观察时,会发现一个国家在两种情况下是压力最大最容易崩溃的,一是处于严重的积贫积弱时,二是在发展振兴时。在这两种时期,若如没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做支撑,国家必然时刻处在危险之中。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生的中国各方面既不成熟也不完善,国外面临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力封锁,国内百废待兴,再加之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专家。这时的中国既没有国外直接的经验可借鉴,也没有现成的理论可运用,一切都需要自己去探索,导致中国走了很多弯路,犯了不少错误。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经济方面,本着“与天作战”的精神,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方面,虽然基本限于停顿状态,但在斗争精神的引领下实现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获得成功、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等,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中日关系正常化等;在同重大自然灾害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一次次战胜自然灾害,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在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方面,我们作为大国,既挑明我们原则和底线,也不侵犯和干涉他国内政。这取得的一系列可喜成绩,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发扬斗争精神奋斗的结果,从斗争精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四、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中发扬斗争精神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也不断加快。但国内各项体制机制革新的助力仍然较大,国际苏东剧变、东欧解体等大事件频发,注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继续进行新条件下的伟大斗争。

(一)斗争精神是稳定局面的“镇定剂”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国内出现诸如“大跃进”、“文革”等历史事件,走了很多弯路,经济发展压力大,人民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固化,体制机制改革阻力大。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9],如何打破目前的局势,扫清改革道路上的阻碍,对于反对改革的势力如何进行斗争等一些列问题亟待解决。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带领导集体在政治上与“四人帮”开展斗争,最终粉碎“四人帮”;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思想上,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为契机,邓小平批评在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问题上“两个凡是”的错误态度,号召“一定要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对政治、经济和思想上开展的全面斗争,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开启了一个良好开端。同时,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一国际上的重大事件影响,国际上发展社会主义的力量受到重大挫折,中国将担负起坚持继续发展社会主义的重任,国际敌对势力把中国作为他们对付的主要目标,这就加重了对中国的压力。改革开放刚起步的中国面临着国内国外的双重压力,导致转型中的中国必须通过同各种不稳定因素相斗争,在一次次的斗争中使得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稳定向前推进。

(二)斗争精神给予改革开放勇气和魄力

改革开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经济方面,关于是否搞市场经济的问题在一开始争论较为激烈,认为市场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社会主义不能有市场,只能是计划。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一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393“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10]285而后又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0]393从而我国市场经济建设逐步走入正轨;在政治方面,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我国各方面青黄不接的时期,腐败在党的内部滋生,国际上发生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当时还面临着严峻的反腐斗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政建设,惩治腐败。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决不能自己毁掉自己。”[11]在外交方面,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2001年中、俄、哈、吉、塔五国加上乌兹别克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同年,中国终于在极其艰难的斗争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打开了中国与世界贸易联系的大门。在对外发展方面,中国也是屡次遭受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重重阻难,中国共产党正是在继承和发扬斗争精神得到基础上,不断攻坚克难,才能够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到达新台阶。

五、惊天动地:新时代共产党人创造性运用斗争精神

进入新时代,需要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同时,面对新发展格局我们必须更加充分发扬和运用斗争精神。习近平同志强调新时代要“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12]

(一)以斗争精神推动自我革命

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13]习近平同志指出:“社会是在矛盾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14]新时代,党内形式主义、奢靡之风、享乐主义、官僚主义仍然存在于党内,深深毒害着我们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久久为功”的韧劲,在“打虎”、“拍蝇”和“猎狐”等方面共同发力,无论是坚定贯彻执行八项规定,严格约束党员干部作风,还是严惩腐败、“苍蝇老虎一起打”,这些都能体现出党中央对待腐蚀党的各类因素坚决斗争的决心和信心。处在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的,我们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长期、复杂、严峻的四大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等四大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所以我们党面临的斗争将是复杂而漫长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有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自我革命是铲除党内严重隐患的利刃,共产党人讲斗争必须首先刀刃向内,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也就是自我革命的精神,共产党人才能保持先进性,共产党才能保持纯洁性,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

(二)以斗争精神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贫困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始终将人民富裕看做是一件大事。回看我们的中国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不断斗争的历史。从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的感慨,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憧憬,再到孙中山“治国安民儿辈事,博施济众我公徽”的夙愿,都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深深渴望与追求。近代以后,由于腐朽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内无民主和自由,外无独立和主权,中国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摆脱贫困,自然而然成了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消灭贫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我国拥有十几亿人口和九百多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基本国情下,实现脱贫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将“二谋”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带领人民不断朝着美好生活进行艰苦奋斗。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同贫困开展斗争之路上,既有绝壁上凿出一条八千米长的“绝壁天路”的毛相林,也有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的张桂梅,更有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最后因公殉职的青年党员黄文秀等等共产党人。在无数为脱贫攻坚默默努力着的人中,都能够看见背后展现出的斗争精神,不仅是与恶劣的环境相斗争,和落后的思想相斗争,也在和虚假脱贫、数字化脱贫等有关的事情相斗争,广大共产党员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立下一个个“军令状”,签订一份份责任书,倒排时间表,充分展现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决胜全面小康社会。“从2012年到2020年,短短八年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15]这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永恒丰碑。

(三)以斗争精神直面国内外复杂局面,破解百年未有之变局

处在新时代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但国内国际局势并不平静,国内疫情发展迅猛,自然灾害频发,国际上部门国家政权颠覆,中美贸易战全面爆发等,整个世界处于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的时期。世界越动荡,中国就越需要发扬斗争精神,运用好斗争精神破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对中国而言,2018年特朗普政府单方面发起了对华贸易战,中国并没有退缩,而是同美国开始贸易争端的斗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面临香港局势动荡,习近平总书记就香港当前局势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坚定的斗争精神和斗争意志,顶住压力、克服困难,止暴制乱、恢复秩序,与妄图把香港拉入深渊的一切破坏势力做坚决斗争,确保国家长治久安。2020年爆发的全球性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传播速度之快、涉及人数之多,对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号召党员干部发扬敢于战斗、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冲到第一线,于一线作战,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与之进行斗争。用汗水甚至生命来建造抗击疫情的“长城”,取得疫情防控重大阶段性成果。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确认识国际形势,准确把握战略机遇,合理定位内政外交的发展方向,处理好大国关系尤其是中美关系,对于我国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应对外部挑战与促进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国当有远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这是中国领导人对当今时代的国际形势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符合国际局势发展的客观现实。而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人民破解这个百年未有之局,将是我们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

六、结语

面对世界战略格局的大变动、人类发展方式的大转型、当代中国社会的大变革,中国共产党始终充满信心、决心和耐心,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为指导展开伟大斗争,既要经受住党自身存在的“四大考验”和“四种风险”,又要能够在这前所未有的百年大变局中育先机、开新局。那么,斗争精神就是永葆中国共产党事业兴旺发达的政治法宝;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财富;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共产党人要积极投身新时代伟大斗争中,敢于迎难而上、善于攻坚克难,在有力有效地斗争中推动各种矛盾问题的解决,从而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猜你喜欢

斗争中国共产党精神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领导干部要勇于斗争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强迫症患者的孤独斗争
革命者的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