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干预进展研究

2022-11-23莫正茂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用药冠心病

莫正茂

冠心病是一个广泛的疾病类别,包括多种疾病,最常见的是心肌梗死和心绞痛。冠心病影响供应心肌的血管系统,可归因于覆盖冠状动脉内膜的粥样斑块的形成。在高度发达和工业化的西方国家,冠心病是长期的主要死因。在我国,冠心病是仅次于恶性肿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不断发展,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冠心病为常见疾病,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患者常见合并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和胸闷[1,2]。因此,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需加强护理干预,以缓解其病情。本文主要从发病、危险因素对CHD 的影响途径、护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了解最新的护理研究,希望能够为临床冠心病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借鉴。

1 发病概述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壁内腔狭窄或血栓栓塞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阻塞了流向心脏的血液。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脂蛋白驱动的疾病,可通过内膜炎症,坏死,纤维化和钙化在动脉树的特定部位导致斑块形成[3]。尽管大多数斑块仍无症状(亚临床疾病),但有些斑块阻塞(稳定心绞痛)会引起急性血栓形成,并可能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薄囊性动脉粥样瘤破裂和随后的血栓形成可能会自发发生,在某些情况下,情绪或身体压力的暂时增加是该事件的最终诱因。英国和瑞典的研究表明,低SES类别通常表现为不良的健康行为,例如吸烟率高、饮食不健康、肥胖、缺乏体育活动等。据估计,在十年(2006 年至2015 年)期间,由于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的综合作用,中国将从国民收入中流失5580 亿美元。冠心病会导致严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为它是一种慢性疾病。人们普遍认为,冠心病的有效管理是多模式的,包括适当的血运重建、药物治疗、心脏康复(CR)。

2 危险因素对CHD 的影响途径

与CHD 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可通过刺激神经内分泌、自主神经和免疫过程产生影响,其中低SES 个体的心理社会特征。长期高水平的皮质醇(Cort)是一种典型的糖皮质激素,由于其糖异生作用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长期高水平的皮质醇会增加脂肪,从而增加血压。Cort 还会增加氧化应激,从而增加冠心病的风险。由于长期高水平的Cort 导致低阻力,Cort 停止发挥对靶器官的有效作用。这反过来又可能刺激免疫系统,引起免疫系统紊乱。另一方面,SAM 系统的增强会导致Adr 和NA 升高血压、血糖和胰岛素兴奋性反应。因此,长期高水平的Adr 和NA 增加了CHD 的风险。在心理因素方面的研究,很多前瞻性队列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抑郁是冠心病的独立病因和预后因素。研究发现,患有抑郁症的患者体内的生物标志物增加,在外周和大脑中都有安眠作用。重度抑郁症患者暴露于心理应激源后血浆白细胞介素-6 水平高于非抑郁健康对照组,从而解释了抑郁症患者易患冠心病的原因。冠心病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也升高,因此,炎性细胞因子对冠心病有协同作用。此外,抑郁还与血压升高和行为任务不适应有关。敌对、愤怒和冠心病的升高之间也有联系,敌对会增加血压,茶酚胺、血小板活化、Cort 的分泌。因此,HPA和SAM系统都是CHD恶化的途径。

3 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进展

3.1 常规护理 在患者入院后除了用药干预外,需要加强生命指标的监测,日常加强生活方面的指导、卧床姿势的护理干预。

3.2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能够对冠心病发挥效益的因素,工作场所的支持通过降低睡眠、工作和休闲时的心率来降低冠心病的风险。社会支持也是对抗工作场所外压力和抑郁情绪的缓冲因素,因此社会支持应间接降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3.3 心理护理 如上所述,心理社会因素可以通过SES 的作用影响CHD。因此心理方面需加强对于患者个人在治疗期间的心理问题进行观察、评估、分析。在住院期间,强化其心理干预,主要对精神障碍、心理障碍护理展开干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精神、心理状态紧密相关,护理人在进行干预时需要有足够的细心、耐心、责任心以及爱心,协助其缓解不良情绪,加强和患者间的共情沟通,理解其内心,建立起互信互亲的关系。加强其健康教育,注重其心理状况,协助其调整情绪,保障其处在乐观、良好的心理状态中。

3.4 安全护理 在科室中强化护理干预,护士长需带领急诊科的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医疗事故处理、护理应急预案学习,指导护理人员加强风险事件预防。护理人员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科室所有人员及时进行急救技能的学习,并向患者、家属双向讲解安全管理,鼓励患者、家属主动参与查对环节。加强病房巡视,充分应用专业知识正确认识猝死危险以及猝死征兆的识别以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若出现症状,需要告知医生,备好急救药物、仪器,协助医师配合治疗,加强心电监护、吸氧气以及建立起静脉通道等,保障干预工作可顺利实施。如病情进一步发展,则需要应用心电除颤仪以及心脏起搏器。

3.5 前馈症状干预 强化评判思维,对心律失常的前馈症状进行观察、判断,对心悸发作时的血压、心电图、心率以及心律等指标变化进行密切监测,评估患者是否可能会发生阿斯综合征。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心悸时的指标变化进行护理措施的制定,并加强指标的持续观察。若患者心悸频繁,需要引导其绝对卧床休息,判断正确时机并给予其吸氧,经过面罩、双鼻孔导管进行吸氧,每分钟4-6 L,正确掌握停止吸氧时机,在缺氧症状缓解后需停止吸氧吸入以降低吸氧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需要正确操作心电监护仪,定时记录好心电图的变化以及特征,加强生命指标的监测。

3.6 用药状况护理 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较长与心律失常复发和不良事件风险增加相关,因此早期诊断、心律控制和转诊到专科中进行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定期监测心律失常,即使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也是管理的一个关键方面。主要策略包括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导管消融和外科手术,驱动起搏、抗心动过速起搏器植入、除颤器置入或移植快速心律失常的一线治疗方案,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导管消融术应被视为补充治疗。除此之外,在恶化之前考虑。由于常见的肝淤血和肝损伤风险,必须谨慎地开始抗凝治疗。评估用药疗效、不良反应,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药物应用主要是为了改善其心律失常症状,加强用药时的用药干预。用药之前,需要做好药物、剂量应用的核查,准确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了解用药后的疗效。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用药冠心病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儿童用药“痛点”多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之:冠心病可能与颈椎有关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第五届百姓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