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2022-11-23吴晓燕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品牌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行政财务

文/吴晓燕(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共享已经成为热门的模式,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了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重要性,纷纷采取措施进行管理方面的创新,使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早日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实现政府公共管理的绩效目标。不仅如此,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也有着诸多优势,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思维方式创新、管理方式变革的重要体现。

一、行政事业单位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现状

(一)管理模式过于传统,难以促进信息整合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太过零散和重复,这就很容易降低简单业务的处理效率,尤其是重复性业务较多的事业单位,更难以从低附加值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因此各个单位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管理模式,紧跟时代的潮流,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推动财务信息的整合,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二)部门信息质量不高,财务核算不够准确

传统的财务工作方式早已不适应政府会计制度的发展,如果忽视财务共享,就势必会导致各个部门的信息质量得不到提高,从而影响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因此财务共享是全面推进政府会计改革的必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通过统一的会计核算标准、工作标准来保证信息质量,保证单位的财务核算准确度。

二、行政事业单位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可行性

(一)降低管理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在实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不仅可以加强财务信息整合,提升工作效率,还可以随着业务的集中,不断压缩财务岗位、减少财务人员,从而加强单位的中心工作岗位,使人力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推行重视起来,真正做到节约财政资金、优化资源配置。

(二)推广创新模式,加强集中管控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往往不善于加强内部控制,不能集中管控资金及核算,这就很容易导致单位内部出现财务风险,甚至滋生腐败。因此推行创新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很有必要的,财务共享中心可以加强单位的预算和收支控制,增强单位的整体管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腐败的事件发生,降低财务风险。

三、行政事业单位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相关人员素养,从容面对模式创新

财务共享服务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包括了多种管理手段,但想要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进行会计变革,真正转变管理模式,还需要使相关财务人员克服畏难情绪。只有促使财务专业人员转变思想观念、汲取新思想,才能够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创新。因此各个单位要对此加以重视,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使他们从容地面对管理模式创新。

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鼓励财务人员参加一些会计培训,从培训中汲取新的会计思想与理念,从而促使他们提升专业素养与自身能力,认识到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重要性。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人员的工资发放一般是由财政部门拨款,缺乏考评制度,更难以激励他们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主动进行会计学习,这也就导致了单位内部存在着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不到位的情况。在原有的管理模式下,财务人员尚且不能提高会计执业水平,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他们更难以转变原有的思想观念,推动信息的公开透明。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从相关的财务人员入手,建立一些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财务人员进行会计学习,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参与感。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单位内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工作能力得到提升,也能够形成好的学习风气,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这对于构建“学习型”的会计队伍是非常有帮助的。在行政事业单位原有的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与道德水平参差不齐,更是由于工作性质的相对稳定,逐渐丧失了主动学习、提升自己的动力,这对行政事业单位有着诸多不利影响,更阻碍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推行,因此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忽视财务人员的作用,而是要建立适当的考评机制,不断激励财务人员学习会计技能,转变传统思想,促使他们从容地面对单位内的管理模式变革,规范会计核算的基础性工作。

(二)充分整合信息资源,进行信息化的建设

作为新型的管理模式,财务共享服务主要依托信息技术,也正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才推动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改变以往的“信息独立”局面,在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充分整合资源,实时交互、共享数据信息,从而完善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打造全新的管理模式。

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设置统一的财务制度、模板,使预算、支出进度等有价值的财务信息通过相关的业务数据自动生成,以加强单位的预算控制和收支控制,提高单位的整体管控能力。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基础就是信息技术,行政事业单位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去分析单位内部的业务信息,合理地确定预算目标,不断提高预算质量与预算分析的准确性,从而达到行政事业单位节约财政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在以往的会计模式中,政府会计改革还不到位,信息化建设和内部控制建设都不理想,这就使单位内部形成了潜在的财务风险,而单位预算不够准确、财政资金使用情况不够清晰也造成了单位内腐败事件的发生。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单位要对此加以重视,有效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建立,提高整体的管控能力。同时,信息化也是财务与业务之间的纽带,做好了信息化的建设,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都会大大提高。单位可以逐渐推动审批过程电子化,把作为附件的原始单据扫描,上传到财务共享中心,突破传统的审批限制。当报销费用超出预算或者不符合常规时,系统会自动报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为的干预,减少了误差。总之,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还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创新单位管理模式、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还能够不断提升管理效率,减少人工干预。

(三)通过相关制度建设,保障模式平稳运行

越容易进行标准化与流程化处理的业务单位就越容易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因此制度的保障和规范化的流程操作都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一定要做好相关的制度建设,并不断优化、衡量管理模式,使新模式发展得越来越平稳、越来越高效,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

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制定标准化的流程体系,制定操作手册、人员权限,保证单位内部人员的操作规范,从而保证数据信息真实与广泛。更重要的是明确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职责、报账流程以及各种权限,确保有章可循。在公布新标准后,也可以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转变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使他们理解、支持单位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并充分掌握新标准和新规定。通过持续的监督来不断完善流程体系,保证各个部门能够按照标准正常运转。这样一来,不仅便于数据的比较与分析,也能够防范系统风险,使各部门之间有一个平衡。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也应该科学地划分职责,分别建立不同的考评体系,建立有效的考评指标,将考核的结果与个人的奖励相挂钩,激发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管控能力与管理效果。对于财务类的岗位,在考评时要重点关注成本费用控制,其他岗位则侧重于每月工作完成程度、跟踪平台运行的情况等,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深度融合与配合。只有使每个部门都有一定的工作动力,才能够促进单位工作的标准化与流程化,从而进一步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另一方面,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中,也要注意标准化,包括凭证粘贴的标准化、签批的标准化、财务处理的标准化等,做到一系列的标准化流程,才能够为财务集中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对制度建设重视起来,努力促进流程的标准化,不断降低人为工作的差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会计的基础核算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四)通过不同单位试点,汲取优秀建设经验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往往不善于汲取优秀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推行经验,这就很容易导致单位内部的模式推行不顺利,从而不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对此重视起来,充分借鉴国内公司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经验,以不同的单位为试点,不断积累经验。

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先从国内优秀的集团公司入手,了解一些公司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建设经验,再加以借鉴,促使单位内部的管理模式创新更加顺利。行政事业单位也可以进行试点,从试点中总结普遍经验。不同区域、不同性质的单位都可以作为试点的主体,通过在这些单位中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总结出一定的方式技巧,再从局部的试点推进到整体,利用以往的经验,更轻松地变革管理模式。根据传统的管理模式经验,单位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以往的会计模式下,单位的会计、财务人员都从事简单的账务工作,重复性较高,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也导致了他们缺少精力去从事管理会计等业务。另外,各个单位之间相对独立的进行账务处理,也导致了单位横向、纵向之间难以形成信息共享,不利于财务决策的精准化。这都是行政事业单位传统会计模式下的弊端,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对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加以重视,积极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正视借鉴经验的问题。实际上,在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集团公司中,财务共享中心兴起和推广都比较早,有一定的建设经验,也有了相对完善的运作流程,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多多汲取优秀经验,并结合单位自身情况,总结出适合本单位的做法。如做好指定人员进行的业务凭证粘贴、做好审批流程的内部审核、及时扫描业务凭证、通过软件系统统一上传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指定人员做好审核完毕业务凭证的会计处理等,只有熟练掌握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运作流程,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考虑模式推行的可行性,促使管理模式变革的效果最大化。

(五)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得到高层人员支持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从财务的角度出发,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但无论是什么创新,都需要得到单位管理层的支持,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对高层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重视起来,通过得到他们的支持,真正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财务架构,推动信息的公开透明和“阳光财政”的建设。

例如,行政事业单位要使单位高层人员意识到“电子化审批”的重要性与优势,改变他们固有的传统思想,改变签名、审批依赖手工操作的传统习惯。在以往的经验中,财务信息得不到整合,不仅使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也十分浪费人力资源,导致岗位重复、复杂。更重要的是,手工操作非常容易出现误差,产生错误的可能性也较高,是各个部门潜在的隐患。因此,要想保障信息安全,就必须建立一个财务共享信息平台,大力推广电子化审批,使财务部门的人员得到精简,节约人工成本,提高财务核算效率。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也要使单位高层人员认识到“阳光财政”的重要性,让他们改变害怕信息公开透明的心理,转变传统的观念。信息共享可以从根本上预防腐败的滋生,大大减少腐败事件,打造“阳光财政”,还可以提供更精准、更广阔的信息数据,大大提升管理效率,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做出相应的努力,得到各个部门人员,尤其是单位高层人员的支持与理解,从而减轻变革对于单位原有模式带来的冲击。在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单位能够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使各级、各部门的财务信息暴露在监督之下,还能够促使单位调整传统的财务制度和操作流程,能够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对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重视起来,多加研究,用有效的实践措施去创新管理模式,从而加强各部门的信息管理,促使单位的财务核算更加精准。这不仅是大数据时代下的必然举措,也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机遇和挑战,对提高单位管理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行政财务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