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导学案的使用技巧
2022-11-23斯钦高娃
斯钦高娃
(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蒙古族中学 内蒙古赤峰 025150)
语文学科在初中这一教学阶段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教学的效果,影响着初中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初中语文学科的教育受到教育界和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诞生并应用了一种导学案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让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并且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劣势,尊重了初中生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提前依照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导学案内容,在初中语文课堂开始以前,教师需要将导学案内容下发给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让学生通过对导学案的查看与预习了解教师讲解语文课堂的节奏,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专注度,让学生能够跟上教师讲解的节奏,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初中语文导学案使用的意义
1.体现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导学案需要在教师开展教学课堂以前进行编写,并且导学案与教案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导学案不仅是给教师作为教学流程的指引,还需要给学生浏览,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在设计、编写导学案的时候,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当下的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主体思想,以学生接收的形式开展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已经被当下的教育环境所摒弃。
在导学案教学法下,教师在导学案中会将教学课堂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在不同阶段之中设置不同的教学问题,学生通过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及问题进行思考,来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完全做到了依照个人的主体思想进行初中语文知识的学习。导学案本就属于新兴的教学形式,其与传统教学方式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地位发生了转变,教师从教学课堂中的主导者变为了引导者,初中生从教学课堂中的被学习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这一身份的转变给予了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的主动性地位得以体现。
2.创新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
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仅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会导致初中生出现教学排斥的心理,对于初中生来说,其虽然没有形成成熟的思维想法,但是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这个年纪的学生来说,其对单一、刻板的事物很难建立兴趣,反而会喜欢一些新颖、有创意的事物。在导学案引导下的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学形式会不断地进行创新,由于教师给予了学生自主预习的空间,那就给了学生自主向教师提问和随意采取预习方式的机会,学生有自我选择空间的时候,每位学生的想法都不相同,教学课堂的形式也完全不统一。并且,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感受,从而在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会对教学的形式进行创新,随着导学案教学法的应用,已经出现了情境教学、故事续写、情境再现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初中生对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有较高的积极性[1]。
3.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质量
根据应用导学案开展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导学案的应用可以明显提升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学习质量。首先,因为导学案在设计的时候就要不断地对内容进行创新,学生在具有创新的内容形式下,会表现出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的课堂中也有更高的专注度,自然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其次,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考虑了学生的需求,学生在导学案教学法下有充分的思考空间,自主思考、探索的效果肯定比被动学习的学习效果更好。无论从哪个方向上来说,学生的课堂状态、思考深度及学习质量都比采用传统教学形式的时候有所进步。
二、初中语文导学案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案中的习题过多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思考,或是直接采用问题引导的教学方式,会让导学案中存在较多的习题设定,其中包括开放性的习题以及客观性的习题这种习题模式的导学案无疑会将学生预习和课堂学习的过程变成完成作业的样子,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习题的完成,没有对课堂内容和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地位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凸显。习题并不是教会学生的唯一渠道与办法,应试教育理念也有已经被教育行业所摒弃,在教学的过程中用大量习题来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程度的教学方式并不适用于当下的教育环境。习题教学法并不能做到让学生对教材有自身的理解,并且在学习的时候只能够学会对习题的解答,没有真正做到对问题做出思考。
2.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初中的学生经过了小学阶段的教学以后,其会产生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上的差异性,即使在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效果都大径相同,不同的学生在父母遗传方面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思维能力。但是,教师在采用导学案教学法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专注度都没有相应的了解,在课前给所有学生下发的导学资料内容完全相同,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导学案的内容过于简单,其在跟着导学案预习、学习的过程中缺少学习的难度,导致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没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另外,还存在着一部分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这类学生对导学案的学习感受便是导学案难度过高,在思考的时候难以通过自身的探索达成导学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师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没有意识到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导致初中语文的课堂并不适合在教室内的每一位学生,依旧会出现学生学习效果差的状况[2]。
3.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引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味地对教材内容、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以及教材的拓展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中会得到较为良好的学习效果,因为教师很少会出现讲解内容偏题的情况,基本上都能够很好地做到围绕教材内容开展,这就意味着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并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出现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引,对于当下的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来说,重要的不仅仅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习方法上缺少指引,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以及课外内容拓展学习的过程中,仍旧难以依靠自身去实现阅读理解效果的提升。
4.导学案的编写内容繁杂
初中语文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时候存在着导学案设计过于复杂的状况,导学案不仅仅可以给教师提供教学上的提示和引导,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就了解到课堂教学的内容、目标以及重点难点。一旦导学案的内容设计得过于复杂,则很难将教材知识通过文字进行清晰的讲解,并且,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对流程的忽视或是遗忘,可以通过观看导学案了解既定的讲解内容和流程。大段的文字无法让教师在第一时间内就瞥到关键性的内容,停下课堂教学观看导学案也是不合适的行为。因此,导学案的内容设计过于繁杂不仅不利于导学案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其大段的解释也不一定能够做到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提高理解[3]。
三、初中语文导学案的使用技巧
1.合理设计与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的设计与编写是初中语文导学案使用的基础要求,只有合理的编写,才能保障其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合理控制导学案中的习题量。设计导学案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让教师与学生进行合作,实现教学课堂的完成。而合理的设计导学案中的习题数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教材有关的问题或是完成导学案中的其他环节。对于学生来说,做题能力并不是其在学习生涯中唯一需要学会的能力,需要从多个角度上进行培养,实现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3.精简导学案中的内容。导学案过于复杂并不利于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开展,初中语文的教学课堂只有40-45分钟,其教学时间较短,教师在设置导学案的时候应该预留部分的时间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就进行思考,并且,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大脑活跃能力,对导学案的内容进行精简化处理,减少浪费课堂资源,给教师的教学开展提供了更多的课堂时间。并且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即使出现教师对导学流程有遗忘迹象,也可以通过即使瞥一眼导学案会议其教学的具体过程。
4.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
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需要依照学生的不同特性、不同的要求来制作出不同类型的导学案,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教学行形式。
从学生个人差异上来说,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需要对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学习提问等进行分层设计,在设计目标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基础目标、一个进阶目标、一个拓展目标,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求实现前两个目标,对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要求高质量做到左后一个目标,这种分层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自身能力以内进行有效的学习[4]。
比如,在学习课文《春》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熟读课文、对朱自清进行了解”、“充分了解课文写景的手法”“理解作者融情于景的写作方式,并用这种方式完成短篇写作”,这种难度不同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应用,不同层级的学生在进行导学案浏览和学习的时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5.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在应用导学案的时候,需要用引导替代教育,在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下,有不少的教师习惯了在课堂中反复对教材知识进行传递,实际上,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师来说,其教学的核心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还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就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导学案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不断强化每一个思考的环节,对学生的思维做出引导,在学生习惯导学案所引导的思维模式以后,在今后面临其他文章的阅读也能够进行自主的分析。
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不要直接的将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可以引导学生从具体哪一方面入手进行思考,或是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分组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进行自主的探索,这对于学生来说,其有单独思考的环节,教师也告诉了学生其学习的具体方法。
6.创新导学案的使用形式
导学案的应用并不是将同一种教学方式一直沿用下去,在导学案中,也存在着各式各样不同教学方法,其只是一个具体的教学形式,并不代表其中的内容不能创新。教师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在导学案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形式非常多,其中情境创设、课文续写、以及课文朗诵等,这些新颖的课堂就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导学法进行结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导学法的应用效果。
比如,在讲解《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分别对裁缝、国王、路人和小孩这些角色进行扮演,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学生会对人物的形象和人物的思想进行深入的思考,在解读人物的时候自然能够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并且在表演的过程中更能够对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进行有效的理解。对于导学案来说,表演也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并且表演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其不仅能够对自身有很好的审视,对他人亦是如此,在课后自评与互评的环节中,也会让评判结果具有更强的客观性[5]。
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在初衷语文教学课堂中应用导学案是较为常见的教学方式,其纠正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提高了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创新了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教学形式,让初中语文教师有了全新且优质的教学形式。但是在导学案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效果,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对自身班级内具体发生的情况进行深入的思考,结合班级特性制定一系列的可使用策略,让导学案与初中语文的教学有更强的适配度,让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都能够得到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