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植物遗存看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

2022-11-23刘鑫桐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2期
关键词:炭化旱作遗存

刘鑫桐

(陕西省西安事变纪念馆,陕西 西安 710001)

农业起源的问题从18世纪末期开始就被学界关注,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就已经以农业的起源来划分蒙昧与野蛮时代了。真正关于起源理论的研究开始于1928年柴德尔的“绿洲”学说(即环境决定说),之后著名的学说还有20世纪60年代路易斯·宾福德的“人口压力说”,布雷伍德的“文化自然演进说”,以上学说各有侧重。农业起源是多因素综合之结果,任何单一因素都不能说明清楚。综合将其方法总结来看就是:强调自然环境对农业起源的限制,同时关注人类自身改造自然实践经验的积累与跨越发展的动机。

1.中国早期旱作农业起源模式研究

对于我国旱作农业的起源,目前学界主要存在两种看法,即单一起源地模式和多元分散起源模式。关于前者,严文明先生曾指出,黄河中游可能为粟作农业的起源中心,后来逐步发展为以粟、黍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体系。另外,有学者根据植物生存环境提出:我国原始农业与其他地区类似,皆为从山地农业向低地农业发展。即起源地不同于其发展地,并且旱作植物的祖本与其他灌木乔木激烈地物竞天择,造成祖本植物的边缘分布。根据杂草多发起于贫瘠的边缘地区,可证实:农业并非在“适于”农耕地区发生,进一步缩小了起源地的研究范围。

2.我国旱作农业早期植物遗存

2.1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农业植物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黄河流域新时期时代初期的若干古遗址除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外,尚未发现更多可靠的栽培植物遗骸。东湖林遗址位于北京西部山区,C14测定距今11000-9000年,按四期法可将其归入新石器时代初期。

目前从东胡林遗址中共选取了95份东胡林土样进行过研究,从中鉴定出非常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共计2000余粒炭化植物种子,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粟和黍的遗存。东胡林的炭化粟尺寸非常小,直径仅1.5mm左右与野生祖本狗尾草相似,但其形态已初步具备了栽培粟的特征。赵志军先生分析过这些特征后认为:“粟在其驯化过程中最有可能引起古代人类注意的形态特征上的变化,不是谷粒尺寸大小的变化,而应该是整条谷穗的丰满和增大,这也许是造成粟的谷粒增大这个进化特征有些滞后的因素之一”。他据此进一步指出,东胡林的粟很可能是由狗尾草向栽培粟进化过程中的过渡类型。

植物驯化与其野生祖本的分布区域联系紧密,从新石器时代初期的植物遗存和生产加工工具来看,栽培作物的驯化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与之相应的农业生产条件也是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积累的。由于实物资料限制,现推测新石器时代初期旱作农业在中国北方已经起源,从而将新石器时代早期及以后的史前农业看作驯化大体完成后的另一个发展阶段。目前已知最早的谷物遗存发现于老官台文化、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其中,以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出土的谷物遗存最为丰富。

2.1.1 磁山文化

磁山遗址两期发掘共清理了476座灰坑,其中发现了86座储粮窖穴,谷物遗存堆积厚约0.2-2.9m。遗存呈灰绿色,外壳纹理清晰,圆润饱满,部分已经粉末化,直径 为2mm左右,与现代粟粒基本相同。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灰像法鉴定确认无误,粗略估计这些炭化遗存约相当于10万斤新鲜粮食。另外发掘出土的植物果实有炭化的榛子、胡桃、小叶朴等。

2.1.2 裴李岗文化

裴李岗文化与渭水流域老官台文化同时,分布范围以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典型遗址统计不下40处。这一带第四纪黄土分布广泛,史前气候适宜,且黄河冲击的次生黄土非常适合农耕,单一起源论多据此认为此区间为旱作农业的起源地。

新郑裴李岗遗址于1977~1979年经过三次发掘,共计发掘面积2633m2。1978年发掘时出土了少量炭化谷物,可能为粟。近年来对裴李岗石磨盘淀粉残留的分析证实了粟黍确实存在于裴李岗人的食物结构中,值得注意的是栎属植物在裴李岗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中占据了相当比例,是当时人们最重要的植食之一,这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考古遗址中是共同的现象。相比之下粟黍所占的比例较低,看来传统采集经济仍是裴李岗文化主要的产业经济形式。

20世纪80年代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分别进行了6次发掘。根据浮选结果统计,在125份土样中共发现了4121粒炭化植物种子,其中禾本类植物最为丰富,占比一半以上,多属于常见的田间杂草;野大豆数量较多,占比百分之14;炭化稻谷占十分之一,经鉴定属早期栽培稻。该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稻作农业的早期的传播范围,本文暂不多做转述。

2.1.3 老官台文化

老官台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支流渭河流域,豫西北和晋西南也发现一些老官台文化遗址。早期影响主要集中于甘青秦安大地湾一期、天水西山坪一期、渭水流域临潼白家村遗址、渭南北刘下层等。

秦安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五营乡境内的邵店村东侧清水河谷及南岸山坡上,堆积层大致可分为五期文化。在大地湾一期堆积编号为QDH398的灰坑样品中,分检出8粒黍的颖果。米粒近球形,顶端沿宽轴方向有爆裂状长裂隙,其内容物向外爆胀,较正常米粒厚度增大。米粒长为1.6-2.07mm,宽为1.44-1.6 mm,厚为1.5-1.69 mm,胚区长为0.92-1.08mm,宽为0.75-0.96 mm。而未胀裂的小型米粒长约1.44 mm,宽约1.21 mm,厚约1.01mm。另外第四发掘区03F374房基西南角下面叠压有一个较大的坑H398,坑底部有两处红烧土残迹,还有许多木炭和少量炭化的植物种子,植物种子经鉴定分析,分别属于禾本科的稷和十字花科的油菜。根据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不同层位出土的农业植物遗存的鉴定及量化统计,表明遗址中最早出现的旱作农业作物是黍,尔后黍减少粟增多。

2.1.4 后李文化

后李文化首次发现于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后李遗址。文化分布范围主要集中于泰沂山系北侧的山前地带。经过正式发掘的遗址主要有临淄后李、潍坊前埠下、张店彭家庄、章丘小荆山、西河、邹平孙家、西南村、长清月庄等。

在月庄和西河遗址中发现几座装有水稻的灰坑,月庄的H124、H146和西河的H358皆出土了炭化水稻遗存,其中H124共26粒,H358共73粒,H146只有2粒,与稻米相比,H124、H146还发现了粟、黍、大豆属和紫苏属的种子。以H146包含黍的数量最多,似乎有这种现象,即月庄遗址稻谷与黍共出的后李文化遗迹中,稻谷与黍的数量是成反比的。出土稻谷多的,出土黍的数量反而少;而出土黍多的单位,出土稻谷数量则少。从粒形特征看,月庄遗址的黍属种子应该不是糠稷。以此看来后李文化受长江中下游稻作农业影响较大,似乎旱作农业与稻作农业在此交汇。

2.2 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农业植物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辽河流域可分为西辽河与下辽河两个小文化区,前者在新石器时代初早期以小河西文化和兴隆洼文化为中心,文化发展自成体系;后者以沈阳新乐遗址为中心。

2.2.1 小河西文化

小河西文化是东北地区南部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主要遗址点包括小河西遗址、榆树山遗址、西梁遗址、大新井遗址。

在南湾子北遗址发现3粒炭化的黍。似乎小河西文化时期农业已经出现。另外遗址还浮选出猪毛菜和大籽蒿植物种子,它们应该属于田间杂草,但同时也可能是小河西文化先民采集的野生食物资源之一。小河西文化发现的黍种是否为栽培作物尚未确定,但该发现至少可以证明这一地区黍的野生祖本非常丰富,采集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

2.2.2 兴隆洼文化

兴隆洼文化主要分布于西辽河、大凌河流域,分布地域较广,延续时间较长,甚至与赵宝沟文化并存过一段时期。目前经过正式发掘的遗址有:敖汉兴隆洼、兴隆沟、北城子、克什克腾旗南台子、林西白音长汗、阜新查海等。

2003年社科考古所在敖汉兴隆沟遗址发掘中,在第一地点31号及第10号兴隆洼文化房址居住面和堆积中发现1500粒炭化谷物样本,其中90%为黍类,10%为粟类。赵志军先生分析,这批粟黍的颖果形态保留了浓厚的祖本特征,粒形长、尺寸小,非常原始。以此认为兴隆洼文化时期种植谷物未完全进化,生业方式应以采集经济为主,并称之为“似农非农”阶段。

2.2.3 新乐文化

新乐遗址发现于沈阳北郊,又称新乐下层文化,为下辽河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较晚阶段遗存,现已了解的大遗址除沈阳新乐遗址外还有8个遗址点。

新乐遗址二次发掘时,在F2东南角柱的盆形坑里与西南地面上发现较厚的炭化谷粒堆积。这些炭化谷粒粒大饱满,直径为0.15-0.2cm。经辽宁农科院育种研究所鉴定,这批谷粒与东北大葱黍相近。另外还发现有两种炭化果壳,一种是炭化榛子壳,另一种为某种浆果之果壳,径为0.3-0.4cm。

3.粟黍的生长习性与分布规律

粟,也称“糜子”即是先秦古籍中的“稷”,也就是北方的谷子,其米称为“小米”。禾本科狗尾草属,其祖本在埃及、印度、中国均有着广泛的分布。狗尾草属的生长多分布在低纬度、高温、潮湿的热带地区,但从实际发掘情况来看,粟分布的北界已经到达高纬度地区。其营养生长期耐寒抗寒,生育适温20-30°左右,喜高温,在海拔1000m以下皆适合栽培。

黍,其米称为“黄米”。禾本科黍属,在热带和亚热带分布广泛。与粟相比,黍的生长对热量的需求较低,耐旱抗寒,现有资料显示,我国北方许多较高纬度的新石器早期遗址发现的粮食遗存多是以黍为主的,粟含量很少。

粟黍的生长习性决定,粟黍在中高纬度地区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与粟相比,黍更可能在更北的高寒地区大面积种植。由于粟黍皆是喜温作物,暖期可能会随着等温线的变动而使适宜生长区逐步扩大。目前我国粟的主要分布区在华北东部半湿润地区,黍的主要分布地则位于西北气候相对干凉的地区。由此可见,与粟不同,黍在干凉的气候环境下,有可能促使其野生祖本在某一区域内大量聚集,生态与气候不稳定性的“边缘”地区最有可能优先驯化抗风险能力较强的黍类作物,而中国北方广大区域内具有这种条件的地区皆在高纬度地区,原始旱作农业极有可能从这些地区产生。

4.总结

4.1 植物的驯化与其野生祖本地理分布的联系较为紧密,从新石器时代初期的植物遗存和生产加工工具来看,栽培作物的驯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农业生产条件也是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积累的。

4.2 华北磁山文化食物结构以粟为主,黄河中游裴李岗文化早期仍以采集经济为主,粟作农业为重要辅助手段,淀粉分析证实粟黍存在于裴李岗人的食物结构中。裴李岗后期,长江中下游稻作农业已经渗透入裴李岗文化的边缘地带;

4.3 在纬度接近的甘青老官台文化与东北辽河文化早期人类的饮食结构中,黍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大地湾一期、兴隆洼和新乐文化,均发现较多炭化黍粒,值得一提的是,小河西文化早期也有黍粒的发现。

4.4 黄河下游后李文化受长江中下游稻作农业影响较大,似乎旱作农业与稻作农业在此交汇。

4.5 粟黍的野生祖本在我国北部地区广泛分布。粟黍喜温抗寒,适宜中国在中国北方大面积种植。与粟相比,黍对热量需求较低,更适宜高纬度地区农耕的需要。

4.6 随着人类文化不断积累,农业从山地农业过渡到低地农业,自然对人类在育种上的可选择性限制逐渐减弱,特别是前仰韶升温期粟作农业向北的扩展,粟在高纬度地区逐渐取代了黍成为仰韶最暖期的主要旱作农业作物。

5.结论

粟作农业在黄河流域的起源,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单中心论高估了前仰韶时期的文化传播与采集经济的积累,栽培粟的起源很可能是多元化的,同一纬度线、同一时期的不同遗存均发现栽培粟的实物遗存,虽然其旱作农业发展不完全平衡,最早出现地有可能集中于太行山东侧,但这并不能证明粟作农业曾跨区域传播。如果不同的起源地放在北方若干独立的文化区范围内,彼此间新石器时代初期的生业方式完全可以是各自独立发展的;

不同于粟作农业的多元化起源,“辽河流域对黍的栽培而言则不完全是一个接受者而可能是一个创造发明者”黍的遗存大有集中出现于辽河流域特别是西辽河流域的态势。以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西辽河地区气候干冷,物种具有多样性和不稳定性,农耕线随气候变动而南北推移的范围很广。由于“农业并非在‘适于’农耕地区发生,而是在环境相对更恶劣之地区发生”,这样,西辽河一代就很可能就是黍类最早驯化的地区,栽培黍起源后可能迅速向西南和东北挺进。

猜你喜欢

炭化旱作遗存
山西:有机旱作农业迈出坚实步伐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有机旱作落地生根 实用技术推广见效
工业遗存的活化——叁伍壹壹的时光与鲜花
污泥内热式炭化技术探讨
污泥内热式炭化技术探讨
蓝天与麦地 千阳万亩旱作梯田
我国东北地区秸秆炭化气态产物的分析
不同动物粪便炭化特性比较
明代俗曲文献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