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机补贴政策在振兴乡村战略中的意义和内涵

2022-11-23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2期
关键词:农机补贴农民

万 隆

(江苏省平江县畜牧水产农机综合服务中心,江苏 平江 410400)

近些年,国家经济的迅速提升带动了我国各类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占国家总人口一半左右比例,所以,农业发展一直备受国家的重视。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全面发展,吸引更多农民群众积极购买、使用农机设备,国家依据各地区的农业的实际发展水平,在农业发展政策及农机补贴政策上不断“推陈出新”,大力普及各种机械设备的技术使用,扩大农机补贴范围,完善农机补贴的政策程序,进一步加强了相关体制的建立和监督。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机补贴政策在实现乡村振兴中的有效落实,促进我国农业实现全面的机械化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产量和水平,需要我们在农机推广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1.农机补贴政策在振兴乡村战略中的内涵和背景

1.1 农机补贴政策的内涵

农机补贴政策是指国家对农民群众、农机专业户及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组织,在购买和更新农机设备器具时,给予的相应补贴政策,其中包括产品补贴和资金补贴等不同形式。农机补贴政策的提出旨在全面提高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水平和质量,改善我国农业开发过程中的产品经营模式,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实现全面发展。

作为一项切实改善我国农业发展的惠民政策,农机补贴只需要按照国家要求的申请程序对相关的农机补贴费用进行申领即可,随着国家及各级政府对农机补贴政策宣传的不断重视,通过不断简化各项流程,改变农民群众对农机补贴“申请难,申请门槛高”的偏见,进一步提高农民以及农机制造业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由手工业时代向机械化时代的转型发展,同时,国家对乡村振兴的大力扶持和重视,更加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绿色发展。所以,农机补贴政策的完善和落实不仅能有效推动我国乡村振兴的发展速度,也切实提高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1.2 农机补贴政策的发展背景

2004年,国家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开始在全国实施农机补贴政策,随着政策在各地区的进一步落实,推动了我国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推广和使用,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向着机械化、现代化的方向迅速发展。并且,随着我国近两年对农机补贴政策力度的逐渐加大,补贴资金从机械设备、劳动力以及农业成本等各个方面为广大农民群众减轻了经济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振兴乡村是国家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旨在通过乡村的生产技术、经营模式、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提升国家经济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农机补贴政策的良好制定和实施就是推动我国乡村振兴的润滑剂,从农用机械设备入手,到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再到农业开发的产业化经营方式的转变,农机补贴政策都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助力我国农业生产向着全面实现机械化时代进行转变。

2.农机补贴政策在振兴乡村战略中的作用和意义

2.1 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及土地利用效率

国家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提出,要通过质量兴农、乡村绿色发展来全面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那么,这就需要全面提高农业产品及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农机补贴政策的良好实施,可以将更多先进的农机耕种、收割设备引进到我国乡村的土地耕种的过程中,让更多的农机设备解放农民群众的双手,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从而进一步扩大和保证国家粮食的种植面积和单位产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让我国农业告别传统的手工业时代,大大降低人力投入,减少农作物的收割时间和种植时间,加快农业的发展速率。同时,很多地区都将农机设备扩展到畜牧业、水产业以及果园种植业等多方面的设备投入中,加强了农业开发。另外,一些牲畜粪便处理设备、秸秆粉碎设备的使用,也对农村生活环境进行了改善,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了农业的发展速率,为乡村振兴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2.2 改善居民收入,实现互利共赢

传统的农业生产手工时代,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普遍偏低,经济来源主要以土地农作物的生产和种植为主,导致很多贫困地区的发展非常缓慢。农机补贴政策的提出就是要通过农机设备的全面普及,提高农民对农机设备的使用效率,效率的全面提升切实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促进了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的增长,让广大农民群众的钱包鼓起来,日子富起来,生活水平提上来。另外,因为农机设备的大量投入使用,解放了农民的双手,让农民有时间去进一步规划农业生产的其他方向,拓展其他经营渠道,改变经营模式,从传统的土地种植进一步拓展到牲畜、水果、水产品的多元化养殖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增加居民的经济收入。

2.3 促进乡村振兴及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机补贴政策从农业生产工具到生产模式都对农业的发展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同时,由于农机设备的大规模引进和普遍应用,使得我国农业生产模式从传统化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进行转变,实现了农业的高质量、高标准、绿色无污染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这对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实现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2.4 优化合作组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农业补贴政策的全面落实和实施促进了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机专业合作趁势发展起来。农机合作社是依照农机服务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发展需求,把各地区分散经营的农机大户有效组织起来的新型合作组织。农机补贴政策的良好实施,从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农机合作社的组织结构,有效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和作业效率,是推动我国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3.农机补贴政策助推振兴乡村的具体途径

3.1 完善农机补贴政策机制,加强监督管理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针对农机补贴政策不断出台相关的管理方案和监督管理条例,在各地区启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延伸。通过绩效管理,规范农机补贴产品的经营行为,针对不同地区的土地及环境情况,补贴不同种类的农机产品,制定并完善农机补贴政策机制,规范农机补贴流程,助力农机补贴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有效发展。

同时,农机补贴政策机制的良好建立,可以完善乡村振兴的管理机制,促进乡村振兴的长效发展。另外,在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各地区农机管理部门要注重农机管理工作的细节处理,进一步规范农机产销企业的供应及售后问题,对农机生产企业以及农机补贴政策的有效落实进行公正规范监督,杜绝农机生产企业在国家农机政策的大背景下,打着农机补贴产品的幌子,强买强卖。农机部门要切实考虑各地区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筛选出更多有利于农业产业提升、有利于增产增量的优质农机设备,对农机设备生产厂家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对不法产销企业,予以严惩。对农机设备的使用、售后维修等方面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切实保障农民使用的合法权益,在农机补贴政策机制的不断完善中,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的快速发展。

3.2 加强农业开发,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农业开发是我国农业实现机械化发展的根本保障,同时,农机补贴政策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农业开发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业开发分为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方面,其中,很多地区为了改善农业土地环境,引进农田水利工程设备改善土质,或者通过对土壤结构和性质进行改良而满足更多农作物的种植,这促使了农机设备的不断丰富化和多元化发展。另外,在农业开发过程中的产业化经营不仅可以拓宽农业发展经营的模式,还能应用更多的农机设备来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种类。如新疆皮山县在农机补贴政策的不断落实中,当地农机设备由传统的小型拖拉机逐步拓展到大型的农耕机、播种机以及水果、牲畜养殖等多元化的机械设备。如安徽省将部分农机补贴资金应用在林果机械、果品加工设备的购置中,促进了农业经营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也保证了农机化新机具的推广与广泛使用。

同时,目前很多贫困地区依据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在当地办起了食品加工厂及养殖场等,各种食品的采摘、包装、加工设备的进一步推广使用,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这样的举措不仅有效地加强了农业的开发建设,促进了农机设备的宣传使用,同时,各地区依靠线上、线下不同渠道开展经营销售,提高了当地的经营收入,在脱贫攻坚中进一步实现了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

3.3 提高农机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促进农机设备的推广使用

农机补贴政策是以国务院、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主导制定、修改、颁发,由各省、各市级地区农机管理相关部门予以落实、开展和宣传。同时,农机补贴政策的良好宣传是政策有效落实的关键环节,通过实现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的宣传推广,有效地将农机补贴政策“落实到户,实施到人”,提高农民购买、使用农机设备的积极性,促进更多农机设备的推广和投入使用。

为了深入改善农机补贴政策的宣传推广,很多地区的农业管理部门及农机站通过定期举办“农机设备交流会”“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会”等,进一步落实国家最新的农机补贴政策,同时依据、参考各地区的农业基本情况,筛选适合的农机设备,从思想意识上助力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改变,从而提高农机设备的使用。

另外,很多农民群众文化水平有限,对农机设备的技术使用存在畏难情绪,农业相关部门会安排“农机技术讲座或培训”,以及厂家上门技术指导等方式,对一些农机设备的使用、维修、故障处理等内容进行讲解,这不仅是对农机补贴政策的有效宣传,也是农机补贴政策推行“落实到户,宣传到人”的具体体现。同时,农机管理部门通过线上官网的信息发布、农机补贴政策的宣传以及设置专属客服热线,并有效结合线下的广告条幅、宣传标语以及农机车辆流动宣传展示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机补贴政策的宣传效果,让农机补贴政策有效落实,实施开展。

3.4 做好农机设备使用的实地调查走访工作

农机使用的实地调查走访不仅有利于国家农机相关管理部门第一时间了解农民群众对不同农机设备的需求程度,同时有利于农机生产企业了解农机设备在田间的使用情况,进一步对农机设备的技术进行改良,促进农机设备的良好应用和发展。

如湖南省平江县在认真落实农机政策补贴的过程中,我们的相关工作人员每个月都会抽出固定时间到乡镇进行农机补贴机具使用的抽查,对农户购买使用农机器具的真实性进行有效核查,确保农机补贴应用到实处,同时保证国家的补贴资金真实有效地发放到农民手中。

除了要核查补贴的落实以及有无骗取补贴的情况外,做好农机使用的实地调查走访工作,还能收集更多来自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机器具的真实反馈,如农机需求种类、农机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缺陷、故障维修以及供应商售后的服务质量等。由于各地区的农机管理部门对农机设备生产厂家及供应商存在监督管理的职能,因此,通过对实地走访信息的有效整理,与厂家及时沟通农机产品的技术、结构优化和改进,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与此同时,农机管理部门要督促农机生产厂家定期做产品售后回访调研,同时鼓励厂家销售及技术人员到实际的田间土地中,与农民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农机在使用过程中,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问题,做好农机设备的售后服务流程,出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换新处理,不能影响农业生产的正常使用。这些农机补贴政策落实过程中的工作细节,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农机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为国家对农机补贴政策的调整和更新提供更加详实的数据参考。

3.5 进一步简化农机补贴政策的程序,开展更多便民服务

农机补贴政策的申请,也是农机补贴政策有效落实的重要环节。

首先,农机补贴政策的申请落实要透明化和正规化,各有关部门要秉承公正的组织纪律、及时兑现补贴工作的落实,加大政策补贴的落实力度。

其次,针对很多地区在农机补贴申请的过程中存在手续繁杂、操作不规范、申请流程较长等问题,农机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申请流程,简化农机补贴政策的申请程序,为农民群众提供一站式申请流程。同时,结合互联网的信息科学技术,大力推广线上申请及相关补贴APP的推广使用,助力农民群众通过手机就能在家里办理补贴,并且通过线上办理,清晰地了解办理进度,出现任何问题,可以由线上客服进行沟通解决,促进了农机补贴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最后,在农机补贴政策落实开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政策补贴的监督管理工作,接受群众的监督和反馈,通过设立监督服务热线、群众意见箱等形式,规范农机补贴工作的管理,让农机补贴政策真正做到惠农惠民,促进乡村振兴建设,推动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结语

农机补贴政策的良好推广与使用对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改善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农机补贴政策切实改善了农业开发过程中的产业化经营,同时,加大对农机补贴政策的宣传推广、规范申请程序、开展线下调研、实地走访、严格监督制度执行等多种工作渠道及形式,都能切实推动农机补贴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助力我国农业经济的迅速提高,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现代管理,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加快脚步,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猜你喜欢

农机补贴农民
智慧农机护航小辣椒种出新花样
针对农资价格上涨,中央已累计发放500亿元一次性补贴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王小虎:“土”专家与“新”农机的不解之缘
耕牛和农民
轻简小农机解决设施蔬菜大问题
农民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
3 000万元支持海口灾后种植业 补种橡胶1亩补贴600元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