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保护区农田生态补偿农户受偿意愿分析

2022-11-23黄国良白林忠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2期
关键词:管护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黄国良 白林忠 孙 萍

(云南省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仑管护所,云南 勐腊 666303)

为遏制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20世纪90年代,我国启动了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工程,在陕西、甘肃、四川等地试点成功后,2002年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成效显著。到2013年,我国已完成退耕还林2098.91万公顷,退耕面积之广、补偿金额之最、农林户参与程度之高创世界之最。为了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2014年,国家下发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启动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工程,推动生态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在生态工程建设中,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十分重要。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因工程建设的需要,将部分农田纳入保护区中便于统一规划和管理是经常遇到的,倾听农户的心声,分析农户的受偿意愿,顺利签订补偿协议,推进退耕还林工作的长远可持续尤为重要。

1.勐仑子保护区基本概况

勐仑子保护区是版纳五大自然保护区之一,地 理 位 置 在21°52′42″N~21°59′30″N,101°05′48″E~101°20′48″E之间,始建于1958年,位于勐仑城镇周边,1986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人与生物圈(WAB)”保护区网络成员,保护区内共有绿石林景区和雨林谷景区2个生态旅游景区,保护区由勐仑管护所进行管护工作。勐仑保护区位于西双版纳自治州东部,涉及景洪市基诺族乡、勐罕镇、勐腊县勐仑镇、象明乡、关累镇5个乡(镇),1个国营农场,9个行政村(村委会)28个自然村、农场连队,总面积164000亩。勐仑子保护区位于澜沧江右岸、罗梭江下游,属于低、中山、浅丘宽谷型组合地貌,西部、西南部较高,东部较低,海拔高差大,保护区属北热带季风气候,保护区主要保护结构完整的石灰山季雨林、热带季节性雨林、江河岸热性丛生竹林等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以及一些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2.勐仑子保护区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林的必要性

勐仑自然保护区是版纳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省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之一,对保护西南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自然保护区是原始自然状态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建设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的自然保护事业、科教文卫事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勐仑子保护区属国家级保护区,在众多生态保护措施中,退耕还林,尤其是核心区和过渡区的退耕还林,对保护区的管理、生态建设意义重大。

2.1 进一步推进勐仑子保护区的退耕还林工作,有利于勐仑子保护区的生态系统保持原始状态,减少人类干扰和破坏,有利于加强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2.2 勐仑子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有利于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表明,一种植物消灭,依附于该种植物的10~20种动植物会随之消失,推进保护区保护工作,加强生物物种的研究与保护十分重要。

2.3 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减少人类活动,保持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便于更好的研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为更好地开展保护工作、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条件。

2.4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的基因库,保护区内丰富的生态系统、生物种群及其生态系统都是良好的实验基地、科普天堂,进一步推进勐仑子保护区的退耕还林,解决保护区的历史遗留问题,便于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为物种保护、物种繁殖、生物研究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5 勐仑子保护区是西南自然保护的屏障,是靠近边境的重要区域,加强子保护区的退耕还林,不仅具有涵养水源、改善环境、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2.6 勐仑子保护区“一地两证”是历史遗留问题,很多荒地位于保护区核心区和过渡区边缘,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将荒废耕地和现有林地集中连片起来,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方便了管理,能极大地减少勐仑子保护区的人力物力消耗,对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保护区管理质量的提升具有直接意义。

3.勐仑子保护区退耕还林工作成效

3.1 一地两证历史遗留问题必须解决

勐仑管护区位于西双州东部,边缘村寨多,民族、民情复杂,习俗不一,辖区内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人类活动频繁,林区治安管理和防火工作任务繁重,“一地两证”历史留遗问题突出,更为区内的生态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在勐仑管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泽陡、电站、亚莫、纳模拉地理位置现有农户共16户,19宗地块,合计38亩,在划定自然保护区之前农田世袭沿用,在2008年林权改革期间,国家给颁发了土地经营权证,承包期限为2008.1.1—2028.12.31,产生了“一地两证”问题。18年来,该地域荒芜至今,近年来,随着茶叶价格走高,土地价值上升,不少农户有意种植茶叶,给保护区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影响了保护区正常的管护工作,“一地两证”问题的解决摆在了现实面前。勐仑管护所经过充分的调研分析,决定通过土地补偿方式,全额兑现补偿款,永久收回16户农户手里持有的农村经营权证19宗地块38亩,以减少保护区管理难度,促进保护区生态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一地两证的结束与征地补偿工作成果

2018年到2019年,由勐仑管护所牵头,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实际运作,开始了《亚诺、巴卡新寨保护区内农地退耕补偿项目》,基金会和管护所用了一年时间对管护区内的亚诺、巴卡新寨保护区等开展了认真的调研工作,对区域内农户经营权证地块、面积进行摸底、土地权属核查,充分收集和征集农户意愿。经过一系列的协调处理,最终以5000元/亩的补偿标准与16户农户签订了退耕还林补偿协议,并兑现了补偿款,让该地区农户自愿退出了勐仑子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解决了历史遗留的“一地两证”问题,完全收回了区域内的19宗共38亩耕地,让其纳入了勐仑子保护区,极大地方便了保护区的管理。

4.勐仑子保护区农户受偿意愿和影响因素分析

4.1 分析方法

笔者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利用效用最大化原理,采用问卷调查,模拟市场情况等,将农户看作消费者,对其失去农田接受补偿的意愿进行了研究,发放问卷100份,收回88份,排除乱答、漏答、未成年答等无效问卷18份,剩余有效问卷60份,问卷是匿名问卷,充分保护填卷人的基本信息,主要调查区内16户相关农户对自己在勐仑核心区或缓冲区的土地面积、土地使用情况、土地征用对家庭的影响、年龄、性别、年均收入、家庭人口、主要收入来源、文化程度、最小受偿意愿、最希望受偿的方式、受偿落实期限等。

4.2 影响农户受偿的因素

经过对有效问卷的分析,发现影响农户受偿意愿的主要是年龄、家庭人口、家庭收入、文化程度、最小受偿意愿、受偿方式。

4.2.1 年龄

根据调查分析,年龄越大的,受偿意愿越小,60岁以上的老人绝大部分不愿意失去土地,但该年龄段占比非常少,35~60岁之间的人中,受偿意愿和不受偿资源各自占比差不多,18~35岁的年轻人,有强烈的受偿意愿,这部分年龄段的农户占比最大。

4.2.2 家庭人口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发现家庭人口多,家庭生存压力较大的家庭受偿意愿相对低一些;人口越少,生存压力较小的农户受偿意愿越高,亚诺、巴卡新寨平均人口为4~5口,愿意流转的农户占绝大多数。

4.2.3 家庭收入

经过对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家庭收入越高的家庭,受偿意愿越高;收入越低的,受偿意愿更低。亚诺、巴卡新寨的16户居民,除了在勐仑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土地之外都还有别的土地,收入来源除了橡胶、茶叶、香蕉种植外,旅游、外出务工等也是重要的收入来源,来源多、收入高的村民受偿意愿较高。此外,所有16户村民的38亩土地,18年来无人耕种,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土地被征对家庭几乎没有重大影响,具有受偿意愿的村民基本都持有“反正空着也是空着,被征收了还能得到一笔收入”的思想,所以愿意被征收的农户占绝大多数。

4.2.4 文化程度

调查发现,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受偿意愿更高。未上学、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户受偿意愿相对较低。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越具有远见,更能理解国家和自然保护区的各项政策措施,有更多的生存手段,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越低,加上这个区域,18年来都是荒地,无人耕种,所以总体上,农户土地被征收享受补偿的意愿更高。反之,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户,传统的“土地大过天”“靠天靠地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的传统观念比较浓厚,土地是其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他们不敢轻易失去土地。但是,由于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西双版纳的教育发展很快,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占绝大多数,加上属于“一地两证”的土地长期无人耕种荒废多年,所以总体上受偿退耕的意愿占绝大多数。

4.2.5 最小受偿意愿

最小受偿意愿直接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由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实地走访、市场调查,邀请专家评估等一系列严格的程度,管护所根据农户意愿和科学评估,给区域内农户得补偿标准为5000元/亩。虽然随着市场茶叶价格走高,不少农户想要种植茶叶,但由于农田长期荒废,复垦种植的成本很高,农户不愿意再次开荒耕种,所以对5000元/亩的补偿标准,农户比较满意。

4.2.6 受偿方式

在实物补偿、现金补偿上,所有愿受偿农户都选择了现金补偿,在分期补偿、一次性全额补偿几种方式上,几乎所有的受偿农户都选择了一次性全额补偿。

5.讨论

二次退耕时代,为了更好地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工作,巩固退耕还林还草的成果,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勐仑子管护所不得不请求政府将保护区相连的一些荒地收回,便于保护区的统一规划及落实保护措施。实行退耕还林,农户的受偿意愿直接体现着农民的基本利益诉求,认真调查和回应农户的受偿意愿,对退耕补偿协议额签订,顺利开展退耕还林工作、保护农户利益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版纳自然保护区勐仑管护区的《亚诺、巴卡新寨保护区内农地退耕补偿项目》,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将受偿行为模拟为市场行为,对影响农户受偿意愿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年龄、家庭人口、家庭收入、文化程度、最小受偿意愿、受偿方式是影响受偿意愿的几大因素。这一调查研究结果,为版纳勐仑子管护区针对性地开展农户思想工作,顺利和亚诺、巴卡新寨保护区内的16户农户签订了退耕还林补偿协议,让该地区的农户自愿退出版纳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解决了这些地区长期以来的“一地两证”问题,顺利收回了19宗地共38亩,大大方便了勐仑子管护区的统一管理,促进了版纳生态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勐仑子管护区的这种先深入调查农户受偿意愿,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工作、顺利签订协议的工作方法,保障农户利益,未引发矛盾的工作态度、方法值得其他自然保护区学习,应积极参考和借鉴,促进二次退耕时代我国继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促进生态、社会、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管护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西部两地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
湄公河淡水鱼类保护区
谈如何做好海伦市天然商品林管护工作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
内蒙古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