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在大学生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22-11-23桂雪松
桂雪松
(通化师范学院 吉林通化 134000)
高校体育教学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不仅能使学生拥有健康体魄,还能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学生能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释放压力、调节情绪,并能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但以往的各高校体育教育者却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本文将针对此展开具体探讨,构建出一条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1]。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体育教学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体育教学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只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中不断地提升自身身体素养,才能得到一个强健的体魄,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学习及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首先,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大学体育教学中能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运动能量转换”的原理,人体在安静状态中的生理及心理活动方式能让身体机能系统始终保持应激状态,这也正是体育运动项目的作用。学生通过参与体育运动,能提高身体机能。神经系统和身体机能系统的稳定化、良态化,不仅是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也是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标准化状态的前提条件[2]。
其次,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大学体育教学中能帮助大学生调整自身情绪,走出心理障碍。相关研究显示:人在运动中所呈现出的表情及行为能客观地反映人内心深处的心理问题。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做出客观的判断,并在后续的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强某方面的锻炼,以达到弥补学生心理欠缺的目的。适当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障碍,还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宣泄负面情绪的平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运动是改善学生心理状态、预防心理疾病的有效途径。
另外,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大学体育教学中能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养。大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学生能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体育选修科目的选择,也能在不同的体育竞技项目中进行自我突破。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对参与者的耐力有一定的要求,而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大学体育教学中能让学生在坚持完成体育竞技项目的同时形成坚定的品质,在日后遇到挫折及困难时也能有持之以恒、敢于面对的意志和勇气。学生能在参与竞争性运动的过程中感知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意义,也能由此而形成良好的抗压能力、规则意识及自控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
二、体育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
体育一直被认为是能促使学生得以健康发展的学科,但“健康”的本质意义并不仅仅指体格方面的健康,健康的体魄及健康的心理都是身心健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开展普遍偏向于加强学生身体健康素质方面的教育,但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却并不高,甚至有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并不相关,因此也根本没有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意识。但近些年来,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推进,使得各高校的体育教师也逐渐开始注重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相较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而言,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会更为全面化、多样化,功能也更加齐全,学生能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形成健全的人格,也能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总而言之,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1.体育运动能起到健脑益智的作用
运动能够有效缓解大脑疲劳,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专注力和反应能力,运动后所产生的核糖核酸也能促进学生的大脑思维发展。学生进入大学阶段以后,学习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大学阶段的学习是一种自主式的学习,教师不会像高中那样严格监督学生,这也就使得一些学生出现了懒散、堕落的心理,逐渐沉迷于网络游戏无心学习,通宵打游戏的情况屡见不鲜,尤其是男大学生群体中的这一问题最为明显。长期的不健康生活状态不仅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阻碍,还使得他们的记忆力逐渐衰退,思维也始终集中不到课堂上,甚至还有学生出现了逃避现实的问题。而体育运动中的益智类项目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能在参与乒乓球、篮球等比赛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反应能力,也能使大脑得到放松,发现生活中的乐趣,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及判断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2.健康运动能帮助学生改善人际关系
大学阶段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生活、学习、饮食、性格方面的差异都很大,大学阶段的人际关系也十分复杂。一些学生常因为难以适应新环境的人际关系而产生负面的心理,逐渐形成孤僻的人格。但体育运动中有很多的合作类项目,学生只有借助同学间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运动任务,就算是独立类的体育项目也是在室外进行的,必要的互动与交流是一定会产生的。大学不像高中那样能与同学们成天待在一起,学生往往只在上课的时候坐在同一个教室,下了课便彼此没有往来,这也使得班级学生间的关系并不密切,班级凝聚力也不强。而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互动、交流能有效提升班级学生间的互动性,让学生在共同完成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帮助性格孤僻的同学得到更多的信任及肯定,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稳固的基础。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大学体育教学中的途径探索
1.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强化身体素质、培养环境适应力、促使学生得以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各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应围绕着运动参与度、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身心健康等领域来开展工作。教师应在全面了解班级学生客观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明晰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并确立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及自我认知能力。教师应促使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帮助学生构建良好、和谐且稳定的人际交往关系;应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提升学生的心理适应力;应帮助学生释放负面情绪,提升学生的自我情绪控制力;应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得到自我认知、自我认可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让学生感知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并逐渐形成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2.积极创新教学模式
不同的教学方式带来的教育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就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而言,大多数的教师都采用先讲解、再示范、后练习的传统方式来开展教学,将体育技能的训练放在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位置。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弊端尤为明显,已不再适用于当下的体育教学。新时代背景下的各高校体育教师需针对班级学生的综合心理特性及生理特征来创新教育方式,促使自身教育水平得以科学化发展。
教师需积极调动班级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机会。教师可借助小组合作运动的方式来加强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借此来培养其责任意识及协作意识。教师还可借助中高强度的体育运动来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和坚定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调节控制能力,并借此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总之,各高校体育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感知到体育运动的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质。
3.全面丰富课堂内容
各高校体育教师应秉持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性原则来选择教学内容,并在掌握班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心理、生理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渗透。教师还需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观察学生的情绪及情感变动,并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价值取向和身体素养来进行教学路径的实践探索,科学地、合理地去选择教学内容,让体育教学活动更富针对性。教师还需有计划地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渗透更多的重点知识,也可组建班级体育课群,课余时间与学生在微信、QQ群内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更愿意与教师倾诉情感问题。
体育运动是让学生走出心理健康障碍的重要举措。高校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出体育教学的作用。教师应针对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来进行运动项目的安排。例如:针对性格较为孤僻的学生应加强其与班级其他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可组织学生参加足球、接力赛、篮球等合作性体育运动项目,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针对性格较为胆怯、腼腆的学生可组织武术、体操等运动项目,让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提升胆量,敢于表现自我;针对易怒、性格急躁的学生可组织太极拳、跑步、游泳等运动项目,让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处理生活中的事情;针对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可组织俯卧撑、跳绳等简单的运动项目,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感,逐渐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意愿;而针对较为自负、自我的学生可组织跳高、健美操、跨栏等运动项目,在此过程中磨炼学生的意志,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并正确地认识自己。
总之,各高校体育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因材施教地帮助学生补齐性格上的短板,让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全化发展。
4.组建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运动应是一项遍布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项目,仅依附于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来完成教学任务是不现实的。而借助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来拓展体育教学,能大大缓解体育运动项目的复杂性、枯燥性,让学生在参与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得到身心的全面放松。教师应注重,不能采取强迫的方式要求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而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意愿来选择参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和参加什么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学校需为学生的安全提供保障,并借助内部资源优势来安排适宜的活动项目,将体育运动强心健体、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发挥到实处。学校也可借助学生会体育部等部门的组建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让学生自主组建体育活动项目,在丰富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间的相互交往,进一步帮助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健康状态。
四、思考与建议
高校体育教师是体育学科教育中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教学决定性因素。在体育教育改革的今天,各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履行好自身的职责,明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这一举措的正确性和价值,并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让学生在大学阶段得到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学生未来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各体育教师应积极迎合教育事业的改革来提升自身文化修养,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根本保障。
首先,各高校体育教师应积极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在进一步提升自身体育知识积累量的同时加强文史及哲学知识的学习,在了解中华传统文学内涵的过程中吸收其中宝贵的营养,并借助文化素养的提升来丰富自身创造性,使自己形成能根据实际情况变更体育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文化素养的提升能让体育教师各项教学活动的安排更富合理性、更具有实用价值。
其次,应切实提升自身心理素养。要想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工作落实好,要想让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得到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就必须先加强体育教师自身的心理素养。教师应首先对体育工作保持高度的热忱,并具备优良的意志和品质。有了这些心理素养做支撑,体育教师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主动地去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并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来开展教学,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去感染学生,有创造性地去开展工作。
另外,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各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提升自身职业道德,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及责任意识,积极投身到体育事业的建设中去。体育教师应具备高尚的社会道德素养,诚实守信、谦虚谨慎,作风正派、团结友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将“为人师表”的职责履行好。总之,教师只有切实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教导学生正确地为人处事,才能帮助学生学会处理生活中问题的正确方式,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让学生得到更好发展。
结语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重要的建设性工作。各高校必须明晰在体育学科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保障。本文针对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展开了详细分析,希望能为相关问题的解决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