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2022-11-23白瑞华中国共产党莘县委员会党校山东聊城252400
白瑞华(中国共产党莘县委员会党校,山东 聊城 252400)
重农固本,国之大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让亿万农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因此,地方在农村建设上要重视“三农”问题,只有这样,农村存在的实际矛盾才能得以化解,其对于农村的长久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乡村和城市都是构成国家的重要部分,必须要协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去避免国家畸形的发展。该文重点阐述一些地方传统乡村建设上存在的不足问题,探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在新时期背景下实现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
1 传统乡村建设上存在的不足之处
1.1 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足
以前,有不少人反映农村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的问题,尤其体现在生产生活这两个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农产品加工方式和技术过于落后,农业发展方式较为分散、不集中化,农产品加工技术、设备、人才建设上较为欠缺,没有一个标准化的农业体系,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1.2 政府、社会资本投入不够
地方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中资金、技术等都投入不够,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农村基础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很大,大到建设乡村公路、公共厕所,小到街道路灯、垃圾桶的设置等改造工程,这些基础设施都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持。目前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非常多[1],但是财政上的缺口依然很大。
1.3 乡村人才流失严重
据调查,在许多落后的乡村地区,基层领导组织没有发挥出引导作用,出现了无人管事、无人干事、无钱办事、无路可走的境地。与此同时,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很多有能力的年轻人都在城市里面打工,农村只有一些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体力、脑力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难以独当一面去建设农村,这种趋势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是越来越大。
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要性
2.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选择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而“三农”问题事关乡村的发展,在中国,农业是经济的基础,农村是生存的基础,农民是群众的基础,三者缺一不可。协同好农业、农村、农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实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有重要的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本目的是促进农民生活富裕,增加农民收入途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不仅仅有利于推动社会的稳定,还有利于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使得每一个农村人都能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去实现社会主义强国的梦想。
2.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延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方法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此刻“三农”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战略转向乡村振兴战略。中国由古至今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创造了使我们受益终身的农耕文明,它需要一代代人继续传承下去。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由此可见乡村振兴的发展离不开农耕文化,要以农耕文化来提升乡村建设的活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精神食粮,有利于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独具乡村特色的乡村文明,从而可以继续延续中国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2]。
2.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发挥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作用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指出,中国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开启了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局面。这当中离不开国家正确的政策决策,而国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强调要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及协调性,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有力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3 新时期背景下实现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
3.1 以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振兴。要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立足于农业,以农民为主体,挖掘出农业特色优势,以先进的科技手段为辅助支撑,带动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带动乡村农业产业的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第一,做现代产业,要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运用科技手段去挖掘乡村土地、种子、肥料的增值潜力,全面保障农业粮食的产收[3]。第二,做特色产业,利用农产品独特的资源优势,整合产业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第三,做基础产业,完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同现代城市网络发展接轨。
3.2 以人才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国家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科技创新团队,着重培养乡村本土人才,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力量;落实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倾斜政策,吸引人才投入基层事业当中;在大学教育里,要优化教育专业结构,定向培养建设乡村所需要的人才;颁布下乡政策,鼓励大学生、社会志愿者到基层服务。
3.3 以文化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说过:“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因此乡村振兴要牢牢把握住乡土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挖掘乡村文化特色,开展各式各样的乡土文化活动;创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的培训,使之成为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推动乡村数字化建设,将乡土文化资源以数字化形式转化,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呈现乡村文化遗产,使优秀的乡村文化可以创新性呈现,大大增加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4 结语
综上所述,要坚持国家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完善乡村产业建设、乡村人才建设,厚植文化建设等,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从根本上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就是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达到城乡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