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村振兴战略的功能地位
2022-11-23普布央拉西藏山南市职业技术学院西藏山南850000
普布央拉(西藏山南市职业技术学院,西藏 山南 850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它是指要通过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个维度的目标。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在推动中国发展的道路上有着关键的功能地位。
1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奠基石”
总书记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它提出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为起点,以100年为一个时间单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以100年为一个时间单位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在中国还在第一个建设阶段,并且已经呈现出了较大的建设成果。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呈现出城乡发展差距大的一些问题。当前,如果要顺利达成第一个时间单位的阶段目标,就必须应用乡村振兴战略来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1]。
2 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事业的“指向灯”
2.1 让农村“强”起来
当前,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为弱势群体,大量农村青年在农村看不到发展的希望,不能得到较高的经济收入,也难以得到更多发展的机会,于是纷纷离开农村去城市工作。中国部分农村已经没有青壮年劳动力,而只有老年人带着留守儿童生活。由此乡村振兴提出了让农村“强”起来的战略。
2.1.1 靠科技
如果要减少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就要依靠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当前中国已经把生物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以此让土壤变得肥沃起来,适合开展农业生产,这就是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案例。
2.1.2 提质量
当前中国农产品的生产数量已经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然而中国的产品质量与国外相比,还缺乏竞争力。为此,中国需要以形成品牌为方向,优化产品的质量,让中国的农产品被国内外消费者认可。
2.1.3 抓管理
为了使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相关部门要做好管理工作。比如中国部分地区的农产品卖不出去,而消费者买到的农产品却价格过贵,这就是没有做好产业链管理造成的。中国需要通过优化管理,形成健康的供求市场[2]。
2.2 让农村“美”起来
物质文明发展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使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政府也对农村的发展提出这两个方向的要求。“生态宜居”是物质文明的要求。过去,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导致中国环境恶化。在总结经验教训以后,中国提出了要在开展农业生产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发展方向。中国要通过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做法,一边做好环境保护,一边发展农村经济。“乡风文明”是对精神文明提出的要求。中国政府要求通过落实“24”字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使农村群众不再出现传统陋习,展现出现代文明的面貌。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能让农村群众向往美,愿意通过生活创造美。
2.3 让农民“富”起来
“三农”问题是否解决,其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就是农民的收入水平是否提高。当前农民不愿意留在农村发展,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农村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城市收入水平。政府部门要通过开展农村经济建设来提高农民的收入。
2.3.1 保住农民的土地
农村经济的发展依赖土地,农民如果没有土地,那么农业活动开展将失去基础。中国当前提出了一系列政策,让农民能够拥有土地。比如中国开展了“集体经济”,它将生产资源分类,一部分生产资料为集体公有,它为集体创造价值;一部分生产资料为农民所有,农民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资源创造价值,提高经济收益,而生产资料中包含着土地。
2.3.2 提供发展的动力
农民的差异较大,中国政府要求农民能够抓住国家和政府地供的机遇,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需求,开展农业生产活动,让自己从中获得经济收益。比如中国开展了“电商助农”活动,电商将帮助农民在网络上销售农产品,而农民要借此机遇开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以此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而获得更多经济收益。
2.3.3 建立人才梯队
经济的发展要依靠人才来推动。当前中国应用两种渠道帮助农村建立人才梯队。一方面,鼓励农村开展特色教育,农村需要结合产业发展的需求,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将在农村发挥自己的才干,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利用一些扶植政策,鼓励城市的人才进入农村,帮助农村发展经济。比如部分城市的人才发现城市人才竞争激烈,而农村则有更好的发挥机会,于是他们到农村来工作,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助推器”
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彼此促进的。比如当农村发展水平落后于城市发展水平以后,大量农村居民离开民村,而去城市发展,导致第一产业难以顺利开展,而城市则存在着人口噎于密集,导致行业“内卷”,社会治安动荡的问题,城市的经济发展此时也难以持续。只有让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彼此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才能够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让城乡融合起来的重要助推力量。
3.1 助推产业发展
马克思的空间和生产关系理论中说明了农村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发展。而当城市飞速发展,农村的发展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导致农村经济衰退以后,城市的经济也难以持续发展,只有让农村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相匹配,让农村和城市各自发挥经济发展优势,协调发展,国家的经济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我国政府已经非常重视发展农村经济的问题。当前党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目的,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助推中国产业的发展[3]。
3.2 解决发展难题
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发展不平衡就是整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呈现之一。中国的农村现在产业质量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自我发展能力弱。提高农村的发展水平,让城乡发展平衡,是解决中国社会矛盾的关键。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问题,解决中国“三农”问题,便能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对立的矛盾。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发展农业,振兴农业产业、优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形成农村特色文化。这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内容,促进农村的发展,可以让城乡关系发生变化,这是党和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中国城乡发展规律后,形成的深刻认知,从而提出促进农村发展,振兴乡村是城乡和谐发展的关键。
4 结论
农村振兴战略实施,能够推动中国的产业发展,使中国经济发展可持续进行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它能缩小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差距。农村的发展将是中国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促使中国现代化建设实施。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功能地位,将这一战略任务落实,能够让中国五个维度目标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