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2022-11-2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科学小学生

艾 欣

(鸡西市铁路小学 黑龙江鸡西 158100)

引言

一、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能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来让学生在周边事物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以帮助他们树立科学观和培养其创新精神[1]。

二、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对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来说,大多数小学学校对小学科学课程并不重视,只是将其视为小学数学的延伸课程,是辅助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逻辑理解能力的一门课程,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很明显呈现出课时不足的情况,如数学课程在小学生的课时安排上,能够达到每天平均至少两节课的课时,而小学科学的课程却只能达到每周两个课时。课时的严重不足,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都使得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推进受到阻碍,从而无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无法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水平。

2.小学科学课程的师资资源配备不合理

小学科学课程的师资资源配备不合理,使得小学科学课程无法正常开展,从而阻碍小学生树立的良好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而小学科学课程的师资资源配备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师资力量配备不合理。由于学校对小学科学课程的不重视,使得在师资力量的配备问题上存在着问题。大多数小学学校并没有特意招聘小学科学专业类的编制教师,多数情况下,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兼职代任,或从外招聘临聘教师,这就使得整个学校的小学科学教师在专业上的水平参差不齐,缺少专业的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使得小学科学的课程开展受到阻碍,从而无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

第二,教学硬件配备不足。小学科学课程除了由教师口述板书传授科学知识外,最重要的就是动手实践[2]。在进行小学科学课程的过程中,提供相应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材料,构建一个良好的科学学习环境,能够调动小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实践得出结果,根据结果进行探讨分析,从而结合课本知识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发挥小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理解能力。但就目前来说,由于大部分小学学校对小学科学课程的不重视,使得他们在科学课程方面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的配置并不完善,甚至资源十分短缺。没有教学设备和教学材料,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能通过口述或板书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力,口述和板书的枯燥乏味往往无法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上无法直观地观察科学实验过程,对于知识的掌握只能靠着死记硬背,使得小学生们的逻辑思维无法得到很好培养,并且,学习效率也是大大降低。

第三,小学科学课程在教材的编制上不合理。小学生虽然学习能力比较强,想象力比较丰富,对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也比较大,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还不成熟,还比较弱。但是在小学科学课程教材的编制内容上,往往是与初中的物理、化学等学科相结合,这就使得小学科学教材的知识难度大、知识内容偏深奥,知识涉及面广,小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吃力,导致失去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率[3]。

三、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1.教师要转变角色,科学定位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提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往往都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课堂上的知识传授的内容、传授的方式、传授的知识重点等全由教师根据课本内容决定,学生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只是教学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近几年,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教育领域也发生了改革,在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方面,科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注意角色的转变,不能再在课堂上占据掌控地位,应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细心呵护小学生们在科学领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他们学习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积极参与到科学实践中去。在实现教师‘教书’价值的同时,也实现教师‘育人’的价值。而教师在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上主要发生的角色转变包括以下三点[4]。

第一,转变为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学龄初期的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因此,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会感到好奇,为了了解大自然环境中的“为什么”,孩子们会由好奇心牵引,对大自然进行探究,但是在探究的过程中,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有限,往往又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放任他们自行探究,那么他们就会在探究的过程中受到很多挫折,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因此失去探究的积极性。因此,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第一点,就是需要教师转变为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在小学生们对大自然环境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孩子们进行适当的指导,组织孩子们共同去学习。

第二,转变为探究活动的引导者。小学科学课程中,最主要的教学形式就是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探究活动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探究活动目标,然后根据探究活动目标来准备探究的材料,从而进行探究,得出结果,分析结论。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来确定探究的具体内容和探究活动的流程。

设置目标与雷达站初始横向距离x(0)=0 m,初始高度y(0)=50 000 m,初始横向速度vx(0)=100 m/s,初始纵向速度vy(0)=200 m/s,仿真时长为500 s,目标运动轨迹如图1所示。

第三,转变为探究活动的参与者。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是为了使整个探究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但在探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由于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不足,也会时常发生操作失误及不会使用操作设备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往往导致的结果就是探究活动中止或探究结果不准确。那么,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出现,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参与到活动中来,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给予帮助和解决,使得整个探究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使得得出的探究结果正确。

2.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以科学探究为主

小学科学课程最重要的就是探究,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究活动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大自然的一些变化,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利用探究活动得到的理论解决很多问题。因此,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心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进行探究,让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做科学”来达到学科学的目的。

第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无论是学习哪种学科,有问题才会激发兴趣,有兴趣才会想要去了解,想了解才会想要学习,因此,问题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当学生在周边事物中发现问题,就会想要去弄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比如,当学生将一大一小的铁球放入水中发现一个沉一个浮,那么,他们就会想为什么会出现一沉一浮的现象。当学生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就会十分想要了解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因此,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沉与浮的探究活动中,做到积极参与,勤于动手,使探究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并根据探究的结果得到想要的答案,使心理上产生满足感,进而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二,拉近师生距离,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亲切和蔼的态度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5]。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教师是掌控者,这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教师只有尊敬和惧怕。在发现问题时,大多数学生不敢提出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要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时第一时间提出来,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与教师做朋友,与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使整个小学科学课程能够顺利落实推进。

3.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都使得传统的知识型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计算机网络的崛起、大数据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各个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转变,使得教育行业不得不进行改革,从注重培养知识型人才转变为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是注重培养“知识第一、成绩第一”的知识型人才,而在改革后的现代教育理念中,则注重的是培养“能力第一、创新第一”的创新型人才,从“授人以渔”转变为“授人以渔”,这种培养方式的转变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就体现为,将教师口述板书的知识传授方式转变为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进行思考的首要前提条件,学生对周边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去思考“为什么”,然后带着“为什么”去进行探究,寻找结果,反复实验后,进行实践,从而下定论。就好比牛顿在树下休息,看见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于是对苹果落地产生了兴趣,而后对发生的这种现象产生疑惑,为什么苹果是从树上掉到地上,而不是往天上飞呢?带着这样的疑惑,他进行多次实验,最后得出“地球万有引力”之说。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还得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6]。

第二,鼓励创新,培养能力。在科学的领域,并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然后进行反复实验得出结果,科学的领域是无边无际无穷大的,它甚至包容人们的各种无中生有、奇思妙想、异想天开。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注重他们的发散思维,去创新更多的问题,然后不断鼓励他们采取各种手段,从不同角度全面去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实现培养创新精神的目标。

第三,使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能够动手参与,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中的实验教学策略

在小学阶段就让学生接触到科学,能够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同时对于促进他们认识这个世界有着非常大的意义,还能够通过科学学科的学习,认识到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科学现象,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之一。并且,在小学科学的学习中,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能够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相关的科学实验,进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同时对他们的动手能力进行锻炼。针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应当丰富实验操作环节的设计,发挥创新精神,让科学实验能够更好地进行下去,以此来让学生学好科学。

1.科学实验对生活场景进行融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导入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是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合理选取生活中包含的科学实验基础上,将整个实验的过程融入相应的生活场景之中,构建生活情境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实验的整体效果,增强课堂实验教学与生活的关联,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出现的事物进行探索。基于以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经验,在实验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情境,需要充分考虑实际环境中所出现的科学事件的复杂性,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选择合适的生活中的场景,在尽可能保证生活情境的合理性、真实性的情况之下,对实际科学实验进行教学。生活场景融入的目的是消除其他因素产生的干扰作用,适当降低学生在进行科学实验时的难度,保证学习、教学能够正常开展。其优势在于利用生活化场景增强学生分析生活中科学内容的代入感,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能够对科学实验教学提起兴趣。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金属》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收集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然后带到实验课堂上,对他们收集到的金属材料进行实验。这样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探索能力,同时也丰富了科学实验教学课堂的多元性,借此来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是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合理地选择进行实验的材料,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实验中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新精神。有结构的材料,在外形上首先能够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对材料的结构进行探索,不知不觉中提高他们对实验的主动性,同时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到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塑料》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寻找有结构的塑料产品,然后教师也根据学生的特点准备一些具有结构特点的材料。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出示自己寻找到的材料,让他们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材料的结构性进行分析,这样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讨论与合作能力,还能加深他们对于结构特点的掌握能力,然后再由教师展示自己准备的材料,首先对塑料的结构进行阐述,让学生自己在所有同学收集的塑料中寻找符合教师口述结构的东西[2],然后对结构的形成进行教学。例如,对于长方形的塑料结构,教师可以将圆形结构的塑料进行熔化,之后在放入长方形塑料的模具中,得到冷却之后看圆形结构的塑料是否转换成长方形,最后就可以向学生阐述塑料在经过加热之后,具有重塑性的特点。先由教师进行实验示范,然后阐述实验的原理,学生再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对于实验的目的性、理解上也更加清晰,也能够更好地记住所做实验的步骤,提高小学科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3.建立多元评价,是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动力

对于小学阶段进行的科学实验,多以小组配合共同进行为主,而建立多元的评价措施,是为实验教学提供有效性的动力之一。实验之后的评价能够对学生进行实验的兴趣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在传统的评价方式中,多以对学生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笼统的评价,很难体现出评价的真实意义。同时,在一部分的教师中,只是对实验进行了操作,而没有对学生实验进行评价,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对科学实验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就可以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表现、实验方法创新、观察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多方面入手[4]。对于表现好的同学要及时提出表扬,在学生中树立榜样的目标;对于实验过程中表现不好的学生,也不能直接进行批评,教师要指出他们的错误,然后引导他们进行改正,帮助他们建立信心,以此来促使他们在后期进行的实验中得到更好的表现。除此之外,对于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也需要了解到其真正的内涵,明确通过科学实验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学生透过科学实验能够领会到什么样的科学知识,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去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实践能力,促使他们综合能力的养成。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好奇心、求知欲都比较强,在小学开设科学课程,能够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及逻辑思维能力,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在落实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需要对小学科学课程进行改革,使小学科学课程在顺利落实推进的前提下能够发挥科学学科的重大重要。而针对小学科学的改革,也提出了几点方案。如,需要转变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从掌控者变为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科学小学生
恩施州创新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我是小学生
科学拔牙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