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RTK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2022-11-23胡凤华山东省五莲县水利局山东五莲262300
胡凤华(山东省五莲县水利局,山东 五莲 262300)
GPS-RTK技术凭借着较高的空间定位精度和高效测量方式在农田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一技术有一定的数据控制程序,减轻了人工操作的负担。在农田水利工程测量工作中,需要充分地整合不同的技术方案,利用GPS-RTK技术解决在以往测量工作中作业周期长和处理繁琐等相关的弊端,落实高精准度的工作原则,为农田水利工程测量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1 GPS-RTK技术的原理
为了使GPS-RTK技术能够在农田工程测量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和效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技术要点和原理的深入性解读,以此来为后续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保障。在这一技术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也称为载波相位,动态拆分技术利用已有的基准站位置对卫星载波进行观测之后,再通过观测到的数据与每一颗卫星的位置进行有效的协调,尔后再发送相应的载波完成信息的传递,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这一技术方案属于动态化的定位技术,能够实时地提供相对应的数据,同时也可以接收连续性的卫星信号,通过电台将收集到的一系列数据进行传输,在流动站中接收相关的数据之后,再配合着卫星信号来搭建良好的数据链,利用拆分处理的方式,得出最终数据值之后进而做好信息的记录工作,使最终测量结果能够具备较强的可靠性[1]。在实际处理的过程中,也可以将不同的数据制定为不同的坐标,配合着基准站的坐标,得出流动站的坐标之后再通过坐标转换得出相对应的坐标系。在技术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完成数据的传输和处理,配合着无线通信网络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从而为后续测量工作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基础。在实际系统应用的过程中往往在测量区域的中心架设不同的基准站,并且周边没有任何的遮挡物,利用电磁信号来减少各种干扰问题,避免对后续的测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2 GPS-RTK在农田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
2.1 前期准备工作
由于农田工程测量包含的内容较为复杂,周边环境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为了避免对后续的测量产生一定影响,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视程度,做到科学的规划,为后续测量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保证。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需要先建立不同的控制网络,考虑结构类型以及精度等,要选择网络覆盖面积较大和精准度较高的位置,可以通过三角网的方式来进行精准性的测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一方法时要采取分段测量的方法,避免对最终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技术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完全代替以往的全站仪设备完成导线测量,测定图根点,之后再灵活地调整现有的工作方案,使整体实施水平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2]。在前期准备工作中要确定流动点的距离,例如距离要达到10千米左右,从而为最终数据准确性的提高奠定坚实的保障。同时也要充分地发挥职业技术方案的优越性,严格按照整体的测量流程以及标准来进行日常的操作,使整体测量水平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
2.2 工程放样
在利用GPS-RTK组进行测量时工程放样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利用一定的仪器和方法将预定的点位进行有效的标识,使整体测量能够具备较强的准确性。在实际操作时,需要利用全站仪器进行边角的放样之后,再利用经纬仪进行交会放样,这一方法能够准确的实现当前的测量目标。在进行点位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反复的移动相关目标,和测量要求进行相互的匹配,在确认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才可以进行日常的测量。在技术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设置出信息点的坐标和半径等,之后再传输到电子信息中配合着接收机来满足信息传递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方式具备快速和方便的优势,更加准确的测量出最终的数据。
2.3 碎部地形的测量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包含的内容较为复杂,尤其是碎部地形较为常见,所以在利用GPS-RTK技术时需要加强对碎步地形的深入性测量,以此来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需要先建立相对应的图根和控制点之后再架设相关的仪器,配合着经纬仪和电子软件来进行数据的有效编码,在空旷的地区能够迅速完成地形的测量工作,在夜间的测量也非常的方便。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需要先将接收机保持在某个测量点中,在完成某个区域的测量之后,要利用特定的软件进行输出,最终结果能够具备较强的准确度[3]。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全面的监督以及管理,和测量要求相互的匹配。如果发现相关数据存在不准确的问题,需要进行再一次的测量,直到符合相关的标准,全面的优化当前的工作模式。
2.4 注意事项
在当前农田工程测量中利用GPS-RTK技术优势较为突出,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科学性,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优化措施的深入性分析,优化当前的工作方案,从而使最终结果能够得到充分保证。首先在实施工作中需要选择正确的参考站,需要满足坐标准确性的工作要求,从而使整体工作能更加顺利的实施。在实际参考点选择方面需要建立在地势较高和视野开阔的区域,避免出现各种干扰的问题,不要设置在树林之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建立动态化的作业流程,先打开接收机之后再设置参考站,利用手持器来进行数据导向连接,之后再开展断面测量等相关的工作程序,全面优化当前的测量模式,避免各种矛盾问题的发生。其次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可以配合着大比例尺来完成数据的有效整合,保证测量本身的准确性,在技术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采集的碎部点属性信息融入到计算机中之后,再配合着绘图软件来进行成图。不仅可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还有助于避免出现诸多的突发情况,全面地提高整体测量效果。在测量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测量过程的全面监督以及管理,同时严格按照测量的标准和要求来进行日常的操作,在获取相关数据之后,需要按照现场情况进行严格的核对,及时地发现其中的不正确之处,之后进行再一次的测量,保证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在完成测量之后,需要进行再一次反思掌握技术的实施要点,可以将整个测量过程记录到大数据库中和技术要点相互地匹配,为接下来的测量工作提供重要保障,充分地发挥GPS-RTK技术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对于严重的误差要选择多条路径来进行测量,误差值要控制在5 cm左右,为了消除其中的误差,可以在基准站附近设定特定的吸收电波材料来进行有效的处理,使最终结果能够具备较强的准确性。
3 结语
在当前农田工程测量中融入GPS-RTK技术优势非常突出,能够解决在以往工程测量中所产生的问题,并且更加快速地完成当前的测量任务,为农田工程的使用提供重要的保障。但是这一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GPS-RTK技术的有效研发以及创新,更加符合当前的工程测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