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靖远县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2-11-23雒国良甘肃省靖远县农业农村局甘肃靖远730699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1期

雒国良(甘肃省靖远县农业农村局,甘肃 靖远 730699)

靖远县隶属于甘肃省白银市,是西部历史文化名城和甘肃省文化大县,当地汇集了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以及红色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在时代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发展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但是当地的经济水平相对一般,无法有效推动当地的产业发展以及文化发展,所以在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前提下,积极应用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工作对于促进靖远县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数字乡村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靖远县经济发展水平,还可以传播当地的特色文化,这对于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以及收入水平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推动乡村产业变革

当前乡村发展的过程中依旧以第一产业为主,虽然第一产业的发展质量与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着直接关系,但是对于当地群众来说,传统的第一产业无法高效带动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必须积极组织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统筹规划乡村的发展模式,加快建设乡村数字资源体系,依托相关数字化技术,打造乡村第一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并且,完成数字乡村建设后,拓宽了当地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农产品生产水平也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有效发展。除此之外,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当地特色文化也将得到有效传播,如果可以对当地的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应用,文化产业将得到充分发展,从而真正实现靖远县的产业变革。

1.2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在完成数字乡村建设后,乡村设施网络化、生产工作数字化以及产品销售定制化等内容都可以有效实现,乡村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且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加持下,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乡村的经济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乡村发展也将变得更加高效。

1.3 转变乡村发展模式

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作用下,乡村产业将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各个产业的关系也将变得更加密切。例如,通过数字化信息技术可以将靖远县的农业生产与农耕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在文化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使互联网用户可以对靖远县的农产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对于促进当地农产品销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通过特色文化的有效彰显,当地的旅游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也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推销,通过让游客免费品尝的方式,了解到当地产品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优势,进而有效提升产品销售水平[1]。为了确保游客在外地也能够购买到靖远县的特色产品,当地政府应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建设网络销售平台,促进交易效率的提升,有效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2 当前数字乡村建设面对的主要难题

2.1 群众数字化建设意识不足

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是一项前期投入较大、建设难度较高,并且回报周期较长的工程。所以当地群众对于开展该项工作的积极性相对较低,并没有认识到乡村信息化、数字化的重要意义,群众的数字化建设意识亟待加强,这对于在乡村营造出良好的数字化发展氛围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否则数字乡村建设工作将受到严重阻碍。

2.2 数字化资源相对欠缺

数字乡村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当前各类信息平台的开放程度有待提高,乡村发展机制的灵活性存在不足,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导致乡村数字化建设资源得不到有效应用,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无法推进。

2.3 建设力度投入不足

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乡村农业生产经营领域依旧是信息化程度不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数字化技术在农业生产工作中应用较少,从而导致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并且没有相关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乡村发展过程中,工作人员无法采集乡村发展相关数据,不能根据数据信息为乡村的后续发展做规划,尽管可以收集少量的乡村发展信息,但收集成本以及保存成本较高,不利于数据信息的应用。除此之外,大多数企业的数字化建设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生产经营数字化改造尚未完成,农村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能为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提供助力。

3 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的有效实践方式

3.1 构建完善的数字化体系框架

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开展,相关部门应当加快乡村数字化体系框架建设。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优化乡村大数据平台数据结构,确保相关数据可以实现对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流通、农业监管、乡村公共服务等全面覆盖,并将采集完成的数据上传至数据库中。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处理以及有效应用,建设乡村发展过程的监测分析模型,为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的推进提供基本保障。其次,应用数字化技术,构建乡村全域地理信息结构,在应用全域地理信息结构的过程中,可以对乡村地理信息的有效信息进行标注,并制作空间分布动态图,全面掌控乡村农业相关信息,以及乡村业务数字空间化和可视化[2]。除此之外,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建设出乡村智能监控系统,对农业生产环境进行监测,实现对乡村生产资源的全面管理,进一步提升乡村农业生产的数字化水平。

3.2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

由于群众对数字化乡村建设意识不足,积极性不高,制约了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相关部门应建设相应的示范产业,发挥产业的带头作用,让乡村群众切实看到数字化建设的实际价值,调动群众对数字化乡村的建设积极性。例如,可以在乡村内部建设绿色生产技术工程,引进先进的农产品加工设备,构建绿色生产体系,注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使得农民切实感受到该项工作的先进性以及高效性,有效推动数字化乡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并且,随着先进技术的有效应用以及数字化工程的建设完成,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向乡村群众展现建设成果,这对于进一步激发群众开展数字化建设的热情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3.3 强化基础设置建设,提高数字化服务水平

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相关建设内容可以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高质量服务,可以促进数字化建设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为了进一步提升乡村数字化服务水平,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在数字化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对服务流程、服务窗口以及服务内容进行标准化建设,该项举措可以进一步提升乡村服务的长效性,使得群众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群众办事跑零次,进一步提升群众过对于数字化建设的满意度[3]。②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因为农业生产是乡村的主要产业,所以服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将农服务作为重点。加强对益农信息服务功能的建设,构建出全覆盖、多功能、便捷化的信息服务体系,确保农民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提升乡村农业发展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手段,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并在工作过程中强化群众对该项工作的认同感,确保数字化建设工作可以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