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路径

2022-11-23张志明山东肥城市委党校山东肥城271600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1期

张志明(山东肥城市委党校,山东 肥城 271600)

在当前地方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农业调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完善的农业体系,全面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有效增强现代农业生产的综合价值。虽然,农业信息化在“互联网+”的促进下取得了蓬勃发展,但仍有一些问题较为突出,如农民信息化意识较为薄弱、商业规划不完善等,所以便需要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扩大农业物联网的覆盖范围,真正实现跨区域农业信息协同治理的目标,以此推动农业信息化更好的发展[1]。

1 “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意义

在“互联网+”背景下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意义如下:首先,能够让农业生产逐步实现智能化的目标,促进农业生产逐步往精细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该合理应用这些技术,这样既能减少人工方面的成本,同时也将促进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其次,有利于实现农产品销售的网络化,让农业生产与经营市场能够更好地对接起来,有效改变现代农业的经营模式,彻底解决传统农业经营的无序性,有效推动农业经济更好的发展;最后,有利于实现管理环节的数据化,帮助农民制定科学的决策[2]。通过充分利用农业信息数据建立集农业政策、技术及服务等一系列功能的云平台,以此保证农业生产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高效化。

2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路径

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互联网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因农村互联网基础建设本身较为薄弱,且起步时间也较晚,故导致发展速度缓慢,所以在应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从而严重阻碍现代农业的信息化建设。而要推动农业信息化目标的顺利实现,提高覆盖面是发展首要,因此,当下最具现实意义的发展莫过于网络基础建设,如光纤入户等。通过专项拓展农村地区的电信服务市场,便能够为宽带进农村奠定坚实的制度保障[3]。而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特殊区域特殊的网络服务,从而有效提升网络的利用效率。

面向广大农民的知识宣传及技能培训亦是普及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涉农人员培训机制的不断完善,促使广大农民积极学习“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商务知识,让农户操作电脑等终端设备的灵活度得到大幅增强,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科技与农业服务信息的全方位覆盖,继而为农业的信息化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2.2 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通过将精准管理和智能决策与传统农业更好地结合起来,有效增加现代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这样有利于为广大农民提供精准的服务和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案,真正实现生产资源的高效配置。其中,可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促使传统农业的智能化转型,这对农业信息化服务范围的提升亦是大有助益。但是,在现代农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还有很多,主要集中在各种服务方面,包括通道、模式以及主体等,将资源整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运用其中,由此建立包含三层目标体系的协同服务模式,最大限度提高现代农业的生产力,推动现代农业更好地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4]。

2.3 发展农业电商

在现代农业的生产过程中,“互联网+电商”模式发挥着重要的积极性作用,所以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完善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确保互联网交易管理与销售系统及农产品的交易属性相契合。通过将电子商务系统与传统农业发展全面整合,确保将更多的信息服务送到农业生产重点户,以此为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助力。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得电商与农业之间亦有多种交易模式可供选择,如C2C与B2B等模式,并积极完成网络交易和订单处理操作程序。这样通过将电子支付运营商更好地进行整合,不断完善在线支付系统,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的支付服务水平,从而有效确保网络交易的成效。

2.4 实现监管的信息化

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通过积极转变以往的监管模式,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监管机制,这样才能够为农产品安全质量提供重要保障,有效提升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同时,通过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农产品安全追溯机制,积极将RFID技术、智能监测技术更好地整合,全面优化信息查询、责任认定和流向跟踪等几个环节,从而最大限度提升农产品的安全监管力度。

农业信息化发展主要依赖于开放性的互联网金融环境,所以便可以积极构建现代农业金融体系,打造互联网金融平台来解决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资金问题,全面优化现代农业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各个监管部门的管理与引导作用,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2.5 加大跨区农业信息管理力度

在当前社会发展正式进入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互联网+农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性,但现代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速度较为缓慢,所以为了推动农业信息化更好的发展,便需要不断加大协同治理跨区域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力度,科学部署农业信息化工作。但是,为了使跨区农业信息化管理方面的问题更好解决,便需要构建完善的法律政策,坚持施行权责利一体的措施,加大“互联网+农业”的深度融合途径,全面落实协同治理理论基础。同时,还应该准确把握当今时代不断发展的机遇,有效提高跨区域公共问题的管理水平。其中,通过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制度,将各个主体的参与激情充分调动起来,让其积极参与到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行业中[5]。但是,因协同治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所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和繁琐,所以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完善的监理系统,构建良好的管理协同体系,这样便能够真正提升跨区农业信息的管理实效性。

3 总结

总之,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逐步朝着信息化的方向转变,合理地将农产品生产与互联网平台紧密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信息化模式进行多渠道营销,这样不仅能够使中国现代农业各项资源不足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而且还能够逐步消除农产品的供销障碍,有效提升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需要不断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互联网平台,采取一体化营销模式,更好地推动中国农业的信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