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农机自动化技术实现农机智能操作

2022-11-23陈庭芳博兴县农业农村局山东博兴256500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1期

陈庭芳(博兴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博兴 256500)

目前,中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有利支持,特别是在农业方面,通过技术改革推动现代农业上一个新的台阶,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投入,增加作物产量。而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作为农业机械化的基础,利用信息、计算等技术,实现农业机械的智能化,为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 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

农业机械自动化是指将各种信息科技应用于农业机械设计中,其中包括计算机技术、电子学、系统工程以及液压气压技术等,可以改变传统操作模式,使其不依靠人力也能够完成多项田间作业。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以农业智能操作代替人力进行田间作业,比如灌溉、除草、施肥等,并具备监控、报警以及检测危险自动断电等功能,均可以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缩短作业时间,减少因操作错误而发生的事故。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农业生产力大幅减少,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降低农民的额外负担,精简复杂的工作流程,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率。

2 农机自动化技术实现农机装备智能操作的应用价值

2.1 简化农机装备智能操作要求

在自动操作当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模型之一就是控制模型,在此方面具有较高的难度,因此容易出现多种问题,比如控制失准、误差较大等,这些问题对农机装备智能操作的未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在农业机械装备当中所使用的控制模型,同样也被多种问题困扰,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农机自动化技术会代替人工,进行机器的运转和控制,减少机器运转期间的误差,将其控制在标准范围内,确保农业机械装备控制模型的操作可以满足当前需求,不仅可以降低农业损耗度,还为今后的自动化控制开拓新的研究方向[1]。

2.2 提高农机装备智能操作性能

农机智能化操控需要依靠多方面的调节工作,其中包括控制调节机械方法、技术动作的完成和延迟时间、算法,必须要保证这三者相互协调配合,才可以使智能自动控制的精准度得到保障,扩大使用范围,使其能够更加科学规范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2.3 强化农机装备自动化控制的一致性

农机装备自动化控制产生的不一致问题,主要在于人工操控产生的误差无法避免,相对于人工,机械有着更高的精密度和更低的差错率。传统农机自动化技术比较简单化,机械操作更加方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农机自动化技术与算法相互结合,使机械不局限于简单操作,增加实用性,扩大应用范围,减轻人工作业量。在农机自动化技术中添加算法,可以保证农机装备自动化控制一致性,在保障流畅作业的基础上,增加复杂的技术动作,从而缩短作业时间,节省成本[2]。

3 自动化技术在农机装备智能操作与农机装备工程的应用

3.1 诊断故障中的应用

农机装备工程项目在实施阶段中,无法完全避免的问题就是设备故障。传统设备故障通过仪器探查,随后进行诊断,这种方法的诊断效率不高,如若发生精密部件故障时,人工和仪器很难检测出来,无法正确诊断,容易产生一定的隐患。农业自动化技术可以依据系统设备呈现出的数据进行精准分析,依据分析得出设备故障的位置以及故障原因,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法,诊断准确率更高。

3.2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农机装备智能操作当中最为主要的作用是可以协调电力,确保电力系统能够顺畅运转。将其应用于农机自动化技术中,逐步代替了机电控制器,可以满足供电体系切换自动化的需求,现今为止,它作为农机装备智能操作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可以协调整个系统,保证其顺利运行。

3.3 算法的应用

以往传统自动化控制基本通过人工进行各种操作,而机器自动化仅局限于一些较为单一的技术动作。当前是信息科技飞快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技术逐渐应用于各个行业中,为中国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3]。将其应用于农机装备智能操作中,操作人员将工程师设计好的算法引入其中,可以对各类机器进行操控,可以使其进行一些较为复杂、难度高的技术动作,相较于传统自动化控制,进步程度较大,还可以保障技术人员的生命安全,增加了机器的灵活性,对比以往的操作时间大幅度缩短,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3.4 温室大棚智能化监控设备的应用

温室大棚种植作物对于温度以及环境都有要求,只有通过人工进行温度调节,才能满足各种作物的生长需要。由于温室大棚的温度需要严格按照农作物的生长要求来进行调节。应用智能化监控设备,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实时调控温度,还可以实现自动浇灌,减少了人工成本的同时还可以完全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与此同时,智能化监控设备还可以控制整个大棚,整体工作效率得到了稳定提升。它不仅可以实时监控大棚内的温度,还可以监测农作物生长过程,如若在生长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及时通过监控设备解决,降低意外情况造成的农作物损耗,应用价值较高。

3.5 节水灌溉自动化设备的应用

农作物灌溉在农业发展当中有着重要作用,由于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干旱地区较多,因此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往往都需要人工灌溉的方法,虽然可以达到农作物需求,但是灌溉效率较低,容易产生水资源浪费。采用节水灌溉自动化设备,可以有效减少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还可以节约水资源[4]。节水灌溉自动化设备其中含有传感器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农作物生长进行实时监控,分析是否缺水,选择恰当的时机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同时还可以提前设置好出水量,确保水资源能够合理利用,避免浪费,还可以保证农作物生长情况,避免因为灌溉不足或灌溉过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6 其他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

农机自动化技术可在多个方面进行应用,不局限于温室大棚与灌溉方面,还可用于拖拉机自动化、收割机自动化等。将各种新型科技与计算机技术相互融合应用,可以稳定提升中国农业经济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使更多农民都能切身感受到农机自动化技术的便利,应当扩大宣传范围,加强人才培养工作,保证大多数农民能够掌握农机自动化技术。

卫星遥感是通过人造卫星搭载遥感仪器进行探查,可用范围较广,可用于土地、水源、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具有成图时间短、成本低廉、覆盖面积广等优势,遥感技术发展现今,无人机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根据相关研究表示,无人机技术可以观察到距离地面的100~800 m[5],飞行距离远,将其应用于农业当中,可以在无人状态下监控农作物收割工作,通过悬停的方式将现场作业情况进行传输,使得操作人员实时掌握收割情况。

4 结论

综上所述,农机自动化技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加了产量,相较于以往操作更为简单便捷。通过实际应用可以看出,它既可以准确判断所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诊断,还可以优化设计,具有较多优势,为中国农业继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趋势,相信在未来通过不断改进与优化,将会发展的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