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寇志明《诗人鲁迅:关于其旧体诗的研究》 中典故的英译策略研究

2022-11-23廖志勤

关键词:旧体诗译法典故

侯 尧 廖志勤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寇志明是鲁迅研究专家,早在研究生期间,他就对鲁迅的旧体诗兴趣颇深,并将其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1]。该论文后来几经修改,最终于1996 年付梓出版,名为《诗人鲁迅:关于其旧体诗的研究》(以下简称为《诗人鲁迅》)。其中,寇志明不仅对鲁迅的生平进行了简介,还英译并注释了鲁迅现存的64 首旧体诗,“他(寇志明)试图通过他(鲁迅)那些引经据典的旧体诗,来理解鲁迅内心的想法,通过其中大量的典故探究,捕捉鲁迅的思想轨迹”[2]。然而,正是这些晦涩的典故和传统的诗词格律,使得鲁迅的旧体诗翻译具有一定困难性,加之鲁迅生前并不重视发表自己的旧体诗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旧体诗不被倡导,最终导致国内外长期以来对其旧体诗翻译研究的关注度不高[3]。以往关于鲁迅旧体诗的翻译研究,学者们主要集中于诗歌本身的翻译:杨宪益的《鲁迅选集》、戴乃迭的《鲁迅作品选》、左丹的《鲁迅诗歌英译初探》、吴钧陶的《鲁迅诗选》、詹纳尔的《鲁迅诗选》、黄渠新的《鲁迅诗歌》和陈颖的《鲁迅诗全译》;翻译传播:吴钧的《鲁迅诗歌翻译传播研究》;译文比较:北塔的《述论鲁迅诗歌之英文翻译》、蒋颖的《社会符号学视角下鲁迅旧体诗英译研究》等。而学界对其中典故的研究较少,且只关注典故的隐喻处理,如黄琼英的《鲁迅<自题小像>中典故英译的关联理论评析》和吴钧的《论鲁迅诗歌英译与世界传播》,对于翻译策略的研究不够。翻译策略指的是翻译过程中的思路、途径、方式和程序。它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贯穿整个翻译过程,并对后者有较强的解释力,有利于有效认识翻译实践与主体[4]。因此,本文拟以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为理论基础,试图探究寇志明在翻译鲁迅旧体诗中典故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以丰富鲁迅诗歌的英译研究。

一、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

寇志明曾言,《诗人鲁迅》的目标读者是“西方世界中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包括专家学者、大学生和一般英文读者[5]。而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正是一套适用于目的语文本的翻译策略系统。它主要关注源语文本的基本信息、修辞方法、风格特点、思想主题以及文化内涵等,并使之与目的语相匹配,从而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是在“社会文化语境”和“翻译目的、读者对象等”两大因素的推动和制约下,从更为宽广的范围讨论汉语古诗“译与不译”“译什么”以及“如何译”的问题。它们最终也影响了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中各种策略和具体方法的选择,使得后者形成了三个明显的层次——最高层是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其次是四种分策略,最下一层是具体的翻译方法[6]。这三个不同的层次又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在两大因素的影响下,以一种系统性地、整体性地以及动态性地方式指导汉语古诗的翻译实践。

由于汉语古诗相比于其它文学体裁,具有较为显著的特点,如结构整齐、语言简洁、意蕴丰富、韵味悠长等[7]。汉语古诗翻译策略体系便根据这些特点,从古诗英译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出发,提出四大策略——译诗语言的易化策略、译诗形式的多样化策略、译诗词语的转换策略以及附翻译扩展策略[8],四种策略间具有层次性和相关性的特点。同时,每种翻译策略下又包含多种具体的翻译方法。具体而言,译诗语言的易化策略是指,在翻译汉语古诗的过程中,为了化解古代语言与现代读者的矛盾,译者在规避原文历史性的基础上,以目的语读者容易理解的英语来进行移译的翻译策略;译诗形式的多样化策略是指译者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传达(或不传达)汉语古诗的体裁和韵律,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出译文的翻译策略;译诗词语的转换策略是指以各种方式将汉语古诗古旧名物及典故等转换为更简略、更清楚的词语,从而使目的语读者更容易理解的翻译策略[9];附翻译扩展策略则指的是译者按照社会文化需求、目标对象、出版要求等,通过自译、释义、赏析、研究、考据等方式,增加除译作外其他相关信息的翻译策略[8]。由于本文研究的是鲁迅旧体诗中典故的英译,故重点探讨译诗词语的转换策略。

二、鲁迅旧体诗中的典故及其分类

(一)典故的定义及其功用

典故一词,由来已久,最早出现在汉代,当时指的是典章制度、旧制旧历,也指掌管礼乐制度的一种官职。而我们今天所讲的典故,其意义则有所不同。《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典故解释为“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和词句”[10]291。《全唐诗典故辞典》对典故定义为:典故就是诗文中引用古代故事和前人用过的词语,有来历和出处的,一般分为事典和语典[11]2。凡属作品中引用或化用史实、故事、戏曲、神话、传说和典章名物,以及前代作品中有影响的诗、词和文佳句,均收作典目[11]1。故此,典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事典,即引用的古典故事;二是语典,即引用的有来历和出处的词语。

典故的使用(即用典),在中国典籍和文论中常常出现,是古代文人抒情、言志和讽谏的重要方式。《文心雕龙·事类》曰:“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将其解释为“道古语以剀今”“取古事以托喻”。所以,典故历来就具有借古喻今,“明理征义”的作用。寇志明也认为,鲁迅在那些更加“公开”的作品中没有展现出来的个人怀抱,可以通过他的旧体诗及其中的古语、典故窥见一二[12]ⅸ。由此可见,典故对于诗歌意境构建和思想情感表达具有重要性,研究鲁迅旧体诗的翻译就必须关注到其中典故的翻译。

(二)鲁迅旧体诗中典故的类别

1.语典

据粗略统计,在鲁迅现存的64 首旧体诗中,共引用典故82 处,其中语典45 处,事典37 处。语典主要援引自《楚辞》和其他古诗文,如“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12]64中“芰裳”源于屈原《离骚》中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后一句则语出陆游《双清堂夜赋》:“人静鱼自若,风定荷更香。”鲁迅通过对莲蓬人“芰衣荇带”的外貌装束,“风定犹香”的内在神韵的描绘,赞美了其绰约的风姿和高尚的节操;除此之外,还有对古语的引用,如“绝交阿堵兮尚剩残书,把酒大呼兮君临我居”[12]75中的“阿堵”典出《世说新语·规箴第十》:“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遶牀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故而后来人们就将“阿堵物”作为钱的别称,鲁迅也借此表达了对金钱的蔑视和对钱奴的痛斥。

2.事典

事典则覆盖广泛,不仅包括具有特殊含义的人名、地名和典籍,神话、传说、历史事件等也均有涉及。本文根据鲁迅旧体诗的特点,将其中的事典分为历史典故和文学典故两大类。具体如下:

(1)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通常指的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器物以及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受到时代背景、修辞风格和创作意图的影响,鲁迅的旧体诗大多都是讽喻诗,因此其诗歌中历史典故在事典中出现次数较多(有26 处)、种类比较丰富。根据鲁迅旧体诗中的引用情况,又可将其细分为物名典、地名典、人名典和故事典四类。如“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12]64中的“濂溪”就是人名典,指的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其酷爱莲花,著有名篇《爱莲说》,鲁迅也借此劝谏他人应向周敦颐先生学习,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2)文学典故

文学典故则与历史典故相反,通常都是人们主观臆想或构造出来的虚拟的故事,主要包括神话、传说、寓言等。如《题三义塔》中的“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12]268一句就用了“精卫填海”的神话来表达诗人对日本法西斯政权的抗拒和对世界和平的不懈追求。

三、《诗人鲁迅》中典故的翻译策略研究

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与文化相关的内容一直都是文学翻译的难点,加之词汇层面语义的易变性和中西方语言之间语言系统和社会文化的差异性,因而在翻译过程中,就会发生源语目的词语义不对等的情况,同时也容易造成文化冲突和文化缺失[13]113。因此,对于典故的翻译译者应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来规避此等情况,将文化词语简洁明晰化,使目的语读者更容易理解。据笔者研究发现,在翻译鲁迅旧体诗中的典故时,寇志明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具体的翻译方法——释译法、换译法、增译法、省译法、直译法,以及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法。

(一)语典的翻译策略

释译法指的是对源语文中的古旧名物和典故加以解释或以注释进行说明的翻译方法。它主要包括两种:一是文内释义,即译者在文本内部使用特殊符号对目的语读者难以理解的词语进行解释;二是文外释义,即译者采用尾注或脚注的方式对文中的词语进行进一步的阐释或者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从而减少读者的阅读障碍[14]。因为汉语古诗中的语典来源广泛,出处众多,故而译者常常采用此方法进行翻译。

如《祭书神文》中“绝交阿堵兮尚剩残书,把酒大呼兮君临我居。”[12]75的译文如下:

“I am severing relations with that‘thing’[money],

yet will have my worn volumes still!

Lifting high my wine,in toast I cry for

Thou approachest my domicile.”[12]78

前文已经说过,“阿堵”表面意思是“这个东西”,实际上指的是钱币。寇志明在此便采用了文内释义的方法,首先将“阿堵”译为“thing”,然后通过括号注释的方法将其解释为“money”,既还原了诗歌的本意,又方便目的语读者理解源于文本,可谓一举两得。

再如《惜花四律·其一》中的“鸟啼铃语梦常萦,闲立花阴盼嫩晴。”[12]90的译文如下:

“The chirping of birds,the twinkling of bells

Oft intertwine in my mind as I dream;

Standing idly′ mid flowery shadows,

I long for a ray of sunlight′s gleam.”[12]91

“铃语”说的是在唐代,宫中之人在花枝上系上铃铛,并以红绳拴之,如有鸟飞来,便牵动铃铛将其吓走。鲁迅借此典故,充分表达了其真挚的爱花、护花、惜花之情。寇志明在翻译该典故时,便采用了文外释义的翻译方法,在译文结尾做出注释①,指出该典故的由来以及用意,方便目的语读者理解。

(二)事典的翻译策略

1.历史典故的翻译策略

换译法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用现代常用的词语替换原文中不易理解的古语和典故的翻译方法,其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化解语义和语用矛盾[15],还原源语文本的意义和效果,避免文化冲突,方便目的语读者理解。此方法适用于历史典故中物名典和地名典的翻译。如《自嘲》中“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12]204的译文如下:

“What′s to be done underill-boding stars

with such a change of luck,

Before I′d even dared rise up,

my head already struck!”[12]205

华盖是中国天文中的星官之一,共十六星,形如伞状,旧时人们认为其代表孤傲、孤寂、超然的命象,而流年遇“华盖”又逢煞就会意志消沉、精神苦闷。此句中,鲁迅用“华盖”这一典故表面上说自己流年不利,交了霉运,实则表达了对当时国民政府统治下豺狼当道的黑暗社会的愤慨。寇志明在翻译时,用“ill-boding stars”替换了原文中“华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信息有所缺失,但是这种替换不仅还原了原诗的意境,同时也使得译文与西方的星座文化相对应,从而使目的语读者产生相同的文化感受。

再如《题三义塔》中“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12]268的译文如下:

“By chance he meets a kindly heart

and leaves the fiery dwelling;

Inold Nippona lofty tomb

commemorates our starveling.”[12]269

中国古代的先民认为东海之上有五座神山,瀛洲就是其中之一。传说瀛洲上有千丈之高的玉石山,山中有玉醴泉,其形如酒,其味甘甜,人若饮之,便可长生不老。而诗中的“瀛洲”指的是日本,鲁迅借这一有着美好寓意的中国仙山之名表达了对热爱和平的日本友人的衷心祝福。考虑到西方读者的文化接受程度,寇志明将“瀛洲”这一中国神话中的地理名词替换为“old Nippon”,从而使得译文达到了与原文相同的效果。

增译法是指译者在意译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文化信息,使得目的语读者更易理解的翻译方法。由于受到诗歌形式和韵律的限制,某些典故词字数较少,如若直译就会导致目的语读者无法完整接受相关的文化信息,此时便可采用增译的策略,补全信息,避免文化信息缺失。此方法适用于历史典故中人名典的翻译。如《阻郁达夫移家杭州》中“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12]302的译文如下:

“Long ago didtyrant Qianfrom this mortal world ascend,

[but today in old Hangzhou],it′s as if he′ll never go.

Wronged Prime Minister Wu Zixu,

[once the god of the tidal bore],

now drifts aimlessly with the wave,

his body to be sought no more.”[12]303

这句诗中包含了两个人名典——“钱王”和“伍相”,前者指的是五代时期吴越国王钱镠,后者则指的是春秋时期吴国的相国公伍子胥。该句诗的意思是,残酷暴戾的钱王虽已死去,但他的幽魂仍在杭州城的上空游荡,而效忠吴国的伍子胥最终却落得个葬身鱼腹、尸骨难寻的悲惨下场。鲁迅借这两个典故暗示当时杭州黑暗的政治环境,以劝诫好友郁达夫不要对浙江的国民政府当局抱有幻想。如若直接英译他们两人的名字,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读者可能难以理解其用意,故此寇志明将其增译为 “tyrant Qian” 和 “Wronged Prime Minister Wu Zixu”,尽可能补全二者的文化信息,避免文化缺失。

此外,“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在词法、语法、句子结构、语序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16]。如在这一句当中有“虽然……但是……”这一逻辑关系存在,但限于诗歌字数以及汉语行文习惯,并没有将衔接词列出,这也是汉语语言的一大特色。然而,英语行文讲究形合,若无逻辑连接词就会导致语篇歧义和意象混乱。考虑到东西方语言的差异后,寇志明在翻译此句时就增加了逻辑词“but”,来使译句语义更加明确,译文更加流畅,目的语读者更易理解。

再如《自题小像》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12]102的译文如下:

“A cold star might convey men′s will,

but the Fragrant One lacks judgment still;

So I shall offer my blood up for

Xuan Yuan,our progenitor.”[12]102

“轩辕”即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黄帝,其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由此也引申为“中华民族”或“中国”。鲁迅以“血荐轩辕”表达了自己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爱国之情,而寇志明在音译“轩辕”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解释,增添了“our progenitor”这一文化信息,既与上一句的“for”形成押韵,实现了形式上的音韵美,又在内容上完善了诗歌意境的建构,可谓一举两得。

省译法与增译法相对,是指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为避免目的语读者因文化冲突造成的误读而故意将其部分省去不译的翻译方法。此方法适用于历史典故中故事典的翻译。如《无题·大野多钩棘》中“下土唯秦醉,中流辍越吟。”[12]158的译文如下:

“This lower world fell to Qin,

all of Heaven′s caprice,

And now amidst the torrent′s course

our boldYue songscease.”[12]159

其中“秦醉”典出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穆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翦诸鹑首。”[17]158据传当年秦穆公受邀与天帝一同饮酒,天帝喝醉了,朦胧之中便将秦境之地赐给了穆公,后人便以“秦醉”谓侥幸取得政权。鲁迅借此典故暗指国民政府窃取了中国的统治权。“越吟”是源于战国时的越人庄易。当时他在楚国为官,然而生病时还吟唱越国的歌,以示其不忘故乡之情。该句暗指蒋介石在北伐的中途就公开背叛了革命。考虑到文化的差异性,寇志明在翻译时,仅仅译出了典故的比喻意义,省去了典故的主人公,便于目的语读者直观理解。

再如《自嘲》中“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12]204的译文如下:

“A worn-out hat to cover my face,

I cross the busy market place;

In a leaky boat loaded with wine,

′mid torrent float as though supine.”[12]205

“漏船载酒”典出《晋书·毕卓传》:“得酒满数百斛……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18]1404鲁迅在此寓庄于谐,用该典故表达了即使自己身处黑暗的社会环境之中,却仍然怀有临危不惧、激流勇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寇志明在翻译该句时同样采用了省译法,只翻译出了目的语读者所能理解的该典故的意思,即“In a leaky boat loaded with wine”,而省去了典故的主人公“毕卓”,以避免读者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理解障碍。

2.文学典故的翻译策略

混合法指的是在翻译实践中,为了进一步缩小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译者采用两种或多种翻译方法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在具体的英译过程中,由于文学典故往往内涵丰富、意蕴深邃,单一的翻译法难以使目的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同样的阅读感受,译者便常常采用混合法。

如《庚子送灶即事》中“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12]69的译文如下:

“Our household,of every last thing depleted,

Still more thana yellow lambhas been deleted!”[12]69

“黄羊”典出《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月晨炊而灶神形现,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以后,暴至巨富……故后常以腊月祀灶,而荐黄羊焉。”[18]903鲁迅借此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家庭普遍贫穷、家徒四壁的现状,揭示出封建迷信(祭神)对劳动人民的危害,以及自己对那些家庭破产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寇志明在翻译时采用了直译法加释译法相结合的翻译方法。首先在译文中将其直译为“a yellow lamb”,又在文外加以注释②,并解释了该典故的出处。

再如《赠人二首·其二》中“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12]285的译文如下:

“Bya Shaanxi girlof dignified face,

an ornamented zither played;

Rafter dust undulating in cadence...

the night wind,by music allayed.”[12]285

该句中的“秦女”指秦穆公之女弄玉,相传其“善于吹笙,不由乐师,自成音调”[19]176,鲁迅借此指代擅长音律的秦地女子。译者在翻译该典故时采用了省译法与换译法相结合的翻译策略。首先,寇志明省去了“弄玉”这一形象,然后将秦地女子换译为现代读者更加熟悉的“a Shaanxi girl”,使西方读者更容易明白诗人所指。

结语

典故是古典诗词中的点睛之笔,其本身所拥有的凝练性、含蓄性和文化性使得诗歌既典雅有趣,又言简意赅,辞近旨远,从而强化了诗歌的情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本文以寇志明所译的鲁迅64 首旧体诗为研究样本,以汉语古诗翻译策略体系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其诗歌中典故的翻译策略。从寇志明的译文中可以明显看出,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译者根据典故的具体特点,灵活处理:对于语典,受制于诗歌形式,译者往往无法在译文中直接再现其深意,故大多采用释译的翻译策略;对于物名典和地名典采用换译法,将其转换为目的语读者所熟悉的词语;人名典采用增译法,尽量补全人物信息;对于故事典,为避免文化冲突采用省译法;而意蕴丰富的文学典故则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法。总而言之,所有这些翻译策略的使用目的都是为了保证译文的忠实性和可读性,最大程度地还原诗歌的意境,从而实现更好的翻译效果。

最后,感谢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重点项目“鲁迅诗歌英译研究”(项目编号:SCWY22-04)的资助。

注释

① The Brilliant Emperor of the Tang dynasty (reigned 926-933) had a younger brother called Prince Ning.The resourceful prince invented a method of scaring birds away from valuable flowers that they might damage.A bell was suspended from a tree near the flowers and a cord run from the bell to the porch of a house or pavilion, enabling its occupants to frighten birds away from the flowers at will by the mere tug of a string.A similar device may have been employed in the garden of Lu Xun ' s home.[12]98

② Thehuang yangis literally a yellowish-brown sheep or goat, thought to be a rare and valuable offering sure to win the Kitchen God′s favor if a family were fortunate enough to be able to provide it.[12]70

猜你喜欢

旧体诗译法典故
旧体诗词的现代走向
再谈现当代旧体诗词“经典化”与“入史”问题
读成语典故偶得六首
闻鸡起舞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青年杂志》刊发旧体诗现象新论
试论当代语境下段维的旧体诗
“快”字的不同译法
“好”字译法种种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