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三线建设的历程、经验及启示

2022-11-23罗依平李益平

关键词:贵州建设发展

罗依平 李益平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5)

从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大规模开展三线建设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规划和部署下,大西南地区以基础设施建设、国防科技和工业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有规划、有组织地推进各项建设工程,大力发展经济,创造了西部地区国防科技和工业发展的奇迹。贵州地处西南腹地,是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1]。三线建设期间,贵州立足自身优势开展经济建设,时间跨度大、资源投入多、门类较齐全,极大地发展了贵州交通运输行业、提高了能源开发能力,改善了贵州国防和工业基础薄弱的局面,促进了贵州经济增长,为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奠定了相应基础。

一、贵州三线建设的基本历程

(一)1964-1966 年:贵州三线建设初具雏形,战略部署资源准备阶段

20 世纪60 年代中期,面对复杂多变、危机四伏的国际环境和东西部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国内现状,毛泽东立足备战,作出加快三线地区经济建设、调整生产力布局的战略决策,紧接着全国响应,陆续开展基地选址、企业搬迁等工作。1964 年10 月,冶金工业部决定将大连钢铁厂的两座50 吨电炉和本溪钢铁厂的两台锻锤搬迁到贵阳钢铁厂,迈开了企业搬迁的第一步[2]。自此,贵州三线建设正式拉开序幕。

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从全国各地抽调到贵州参与建设,三线建设所需的物资和搬迁企业也于1964-1966 年持续不断地运入贵州。基于贵州较为落后的发展模式,1964 年7-8 月,中共中央西南局、国家计委等部门在四川西昌召开的会议上,提出优先发展铁路和电力建设,六盘水确定为重点开发区,对贵州重点项目作了初步部署。1965 年初,贵州省政府等部门为协调管理三线建设,围绕铁路、能源、国防科技工业、重工业等具体建设项目积极组织人员,成立支援三线建设领导小组。此后,贵州三线建设以能源开发和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先导,以国防工业为重心,大力发展相互配套的能源、冶金、机械等完整工业体系的规划蓝图基本形成。

(二)1967-1968 年:贵州三线建设停滞缓建,经济受损进展艰难阶段

1967-1968 年,贵州三线建设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很多建设项目被迫停滞缓建,人力、物力和财力遭受严重损失。由“文化大革命”引发的一系列恶性事件致使国民经济从1967 年开始出现滑坡,“三五”计划没完成的建设项目被推延到“四五”计划才逐步完成[3]。各级经济指导和管理机构,基本陷入瘫痪状态[4],部分三线建设工人受“左”倾错误思想影响,罢工甚至离开工作岗位现象时有发生。普通劳动力日渐不足,导致对能源的开采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变缓;原材料和科研人员的短缺,国防尖端项目的研制也停滞不前。

(三)1969-1972 年:贵州三线建设持续铺开,全面掀起建设高潮阶段

1969 年3 月,中苏珍珠岛冲突爆发。同年6月,林彪鼓吹“用打仗的观点,观察一切,检查一切,落实一切”,提出了不切实际的庞大国防建设计划。在浓厚“备战”思想指导下,一批停工已久的项目陆续复建,贵州三线建设重新启动并进入建设高潮阶段。1969-1972 年,贵州的基础设施、重工业以及国防建设总体成就显著,主要体现在交通运输、重工业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建设三个方面。

在交通运输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意识到便利的交通是开发和发展的基础,于是贵州三线建设在建设配套工业体系同时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在铁路运输建设方面,贵州三线建设期间先后建成了川黔、贵昆、湘黔三条主要铁路干线。在中央“先取川黔、次取贵昆”的统一部署下,1964 年川黔铁路和贵昆铁路相继复工,在贵州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复工后仅一年川黔铁路便顺利竣工。1966年贵昆铁路也正式交付运行。湘黔铁路在停建一段时间后,1970 年贵州全省发动湘黔铁路大会战,促使湘黔铁路复工,最终在1972 年正式通车。在修建主要铁路干线的同时,贵州三线建设兼顾便于开采矿物资源的铁路支线,1970 年建成开发磷矿的开阳支线、1972 年建成夺煤保钢的水(城)大(湾)支线、1975 年建成工矿企业专用的湖林支线,为进一步开采和运输矿物资源打下基础。在其他运输建设方面,贵州在铁路和新兴城市周围修建公路,开辟航空通道,形成了更加紧密复杂的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改善了贵州交通闭塞的落后局面,促进了贵州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在重工业建设方面,贵州的煤炭能源开采和电力建设为工业发展提供保障,而冶金、机械等则成为贵州的主要重工业项目。1965 年5 月煤炭工业部部长张霖之指出:“煤炭工业建设以西南为重点,西南又以贵州为重点,贵州又以六盘水煤炭基地为重点”[5]93。不难看出,六盘水煤炭资源不仅是贵州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而且在三线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65 年,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尤其是六盘水煤矿项目的牵头、规划和监督管理等工作,国务院在六枝成立了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在中央和地方的高度重视以及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下,六盘水地区新建、续建和改建了一大批项目,煤炭开采量也逐年上升。据统计,到1972 年底,贵州已经开工建设和投产的矿井规模达到年生产煤1 672 万吨[6]227,逐步改变了“北煤南调”的局面。在大规模建设同时,为满足贵州电力负荷急剧增长的需要,贵州陆续新建和扩建了一批电站。其中,修建的猫跳河梯级水电站是贵州电网的主力发电厂之一,乌江渡水电站则是三线建设期间西南地区单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冶金工业方面,扩建的贵阳钢厂和新建的贵州钢绳厂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钎钢和钢丝绳基地。机械电子工业方面,全省新建、扩建的机械工业企业有100 多个,电子工业企业52 个[7]。

在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方面,由于一大批知识分子、技术工人、党员骨干以及科研单位内迁,给贵州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动力,人才资源配置得到优化,自主科研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在此基础上,国家先后投资了数十亿用于国防工业建设。1964 年开始在贵州安顺建设歼击机和教练机生产基地(011 基地),1970 年投入生产;1965 年在遵义筹建江南航天基地(061 基地),1971 年投入生产;1965 年在都匀筹建振华电子生产基地(083 基地),1966 年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72 年,贵州国防科技工业三大基地的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基本建成,开始投产的生产企业达74 个[2]。自此,贵州国防科技工业实现了从设计、科研到制备,从元件、装配到整体组装的综合能力提升。

(四)1973-1978 年:贵州三线建设收缩配套,填平补齐项目收尾阶段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综合实力得到提升,国际关系有所好转。1971 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 年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加上三线建设上马过急、规模过大、投资占比过高引起经济比例失衡等一系列问题逐渐被中央重视,压缩调整三线建设迫在眉睫。1971 年,周恩来在听取国家计委汇报时提出要“整顿企业”,抓住时机尽力扭转“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国民经济严重受损的局面。1972 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共同下发《关于整顿国防工业产品质量和加强配套问题的指示》,要求进行一次质量大检查,具体分析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8]。1973 年,中央对“四五”计划的工业高指标进行压缩修整,建设重心逐步偏离重工业转向农业和轻工业建设。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改变了以三线地区建设为重点的“备战”方略,贵州基本建设投资开始减少,逐年增加对沿海地区的投资比例。1973 年,用于沿海地区和三线地区的投资比重大体上持平[9]。贵州也不再新建项目,而是以原有项目为基础进行填平补齐的配套建设和改造。

在这一时期,贵州三线建设人员陆续撤离,为了降低建设规模,大部分在建项目采取延长建设工期、压缩建设规模甚至直接停建、缓建的调整措施;因条件不成熟,计划动工却仍未动工的项目直接被取消,重点调整改造见效快的项目。1972-1974 年,全省工业总产值逐年下降,直至1975 年邓小平领导各方面进行整顿后,生产状况才再度有所好转,全省工业总产值开始大幅度上升。1976 年,全省安排的34 个大中型项目都进入扫尾工程,进行投产,全省完成基建投资6.02亿元[10]。到1978 年,贵州三线建设基本结束,此后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二、贵州三线建设的主要经验

(一)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到“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表明了他反对教条主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观点。三线建设期间,毛泽东从我国国情出发辩证地看待苏联的发展计划,在深刻把握国情的基础上准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作为三线建设的重要理论来源,“备战备荒为人民”“不占高产田,少占可耕地,不迁居民,因地制宜”“三不四要”①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深度落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真实依据。党中央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三线建设实际进展,不断汲取理论知识和总结实践经验,为三线建设顶层设计、战略实施和进程监督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实现科学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的辩证统一。

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和“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各级党组织和各级地方政府统筹规划,尽全力支援三线建设。全国各行各业积极响应,专家学者、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等一大批建设者辞别亲友,离开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条件艰苦的贵州参与建设。据1965 年的统计,贵州三线建设半年间从全国抽调18 万人,贵州省内施工队伍共约6 万人,还有集体所有制建筑合作社1.8 万人[11]。其中不乏优秀的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三线建设冲锋在前的主心骨和主力军。三线建设者怀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生献子孙”“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奉献精神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甚至生命都奉献给了祖国大地。在一、二线地区的大力支援和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下,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短时间内形成了三线建设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彰显了全国人民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二)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艰苦创业勇于创新

贵州三线建设是一个不断继承和创新的过程,继承是三线建设的根本,创新是三线建设的活力源泉。1964 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意识到工业集中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仅有单薄的农业基础是不行的,另辟蹊径地提出改变“三五”计划“主抓吃穿用”的指导思想,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为把新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打下坚实基础,因此三线建设本身就是一个思想和战略创新的过程。1964 年,毛泽东对三线建设进行部署时曾说:两个拳头,一个屁股。农业是一个拳头,国防是一个拳头,要使拳头有劲,屁股就要坐稳,屁股就是基础工业[12]。这句话透露出他把发展基础工业视作三线建设重要任务的同时,不忘考虑人民群众吃穿住行的问题,不忘发展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农产品行业,把农业视作和国防一样重要的国家发展利器,在后续勘探选址时要求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

在贵州三线建设过程中,三线建设者依靠已有技术和生产经验,在诸多项目中不断彰显出艰苦创业和开拓创新的优良品质,创造了很多超过当时技术条件和经济能力的奇迹。“先生产,后生活;先厂房,后宿舍”“出大力、流大汗,誓为三线做贡献”“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是三线建设者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精神的真实表露。贵州地貌复杂,山脉众多,发展交通和开发资源都面临着技术难度较高、可循经验不足、工作环境艰苦等一系列难题。但是经过技术工人大胆尝试,交通运输体系逐渐完善,不仅建成了复杂的铁路、公路等主要交通运输体系,而且疏通整治了重要的河道险滩,改善了河航运输条件,民用航空也不断发展。在资源开采上,不少矿区比如六盘水矿区的木冲沟矿井、大河边矿井等均提前开工掘进,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实现开采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开新局的奇迹。同时正是依靠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精神信念,贵州地区首创性地建设了航空、航天和电子三大高科技国防基地,开创了生产电子计算机、航空发动机、飞机等高技术含量装备的历史,是贵州乃至整个国家国防事业发展的一次飞跃。

(三)立足省情布局建设,倾力打造一体化工业配套体系

贵州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与其险要隐蔽的地理环境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密切相关的。贵州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符合勘探选址“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同时贵州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能资源,能为贵州工业发展提供能源保障,因此贵州三线建设立足于这两项优势发展相互配套的交通、能源、冶金、机械等门类齐全的重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

在三线建设具体过程中,贵州各地区也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建设。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区,是贵州省的省会城市,经过三线建设,贵阳市逐渐发展成为贵州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到1978 年,基本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黔桂、川黔、贵昆和湘黔四条呈“十”字形的铁路干线,贯穿全省联通全国[13]。六盘水地区储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于是在六盘水建设煤炭基地,并搬迁一大批相关企业到六盘水参与建设;贵阳市开阳县磷矿资源丰富,为了便于磷矿开采和运输,配套建设了开阳铁路支线;乌江渡干支流滩多流急,水能资源丰富,于是选址建成乌江渡水电站;遵义、安顺和都匀三市山林山洞众多,符合国防工业“进山洞、隐蔽、保密”的建设要求,最终建设成航天、航空和电子三大国防工业基地。因此,贵州三线建设过程中尊重客观实际,因地制宜,立足各地优势开展建设,并且致力于建设配套的一体化工业体系是其成效显著的主要原因。

(四)理论教育深入人心,助力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

三线建设期间,正值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极探索的关键时期,面对当时复杂的周边环境和国内经济困难现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始终坚定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决心。三线建设关系民族存亡和社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切实利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整合有限的社会资源建设三线地区,是三线建设顺利开展的前提。

邓小平曾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1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得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本质要求。贵州三线建设庞大的内迁任务、简陋的生存条件和艰苦的工作环境,要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调动和维持建设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感化群众,让群众明白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引导群众坚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首先,加强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与战斗堡垒作用。毛泽东指出:后方建设关系国家安危,战争胜败,必须放在首要位置,只有组成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才能很好地完成后方建设任务。贵州三线建设期间,重视对党员的学习培训,组织学习三线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与群众同甘共苦,带领群众攻坚克难。同时督促党员干部勇于创新、刻苦钻研提升自己专业技能,以身作则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其次,提高群众思想觉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高效完成三线建设任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带领人民不懈奋斗[15]。对三线建设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出发分析三线建设的意义,宣传毛泽东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群众对党初心和使命的认识,使群众对三线建设战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党组织的性质有一个科学的定位,加强党员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紧密联系群众,了解群众思想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宣传党的先进理论,引导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

三、贵州三线建设的当代启示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6]。要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永葆党的先进性,维护社会稳定,必须传承和弘扬三线建设精神,从三线建设中寻找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政治信仰保持党的先进性

毛泽东总结苏联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失败历史教训,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体革命实践相联系,根据内忧外患的基本国情作出建设战略大后方的重大决策,并且正确认识到三线建设不仅要把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起来,更要在重工业和国防科技上有所突破,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把握和有效运用是三线建设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战略源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三线建设期间,党员和群众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定政治信仰,发挥党组织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得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

习近平指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1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就是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反作用于客观实际。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能够以规律性的认识科学把握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18]。习近平在延安考察时指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结合时代条件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19]因此,我国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应当继承历史沉淀下来的宝贵经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行动指南,保证政治方向的正确性,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二)传承弘扬三线建设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永葆党的初心本色

三线建设孕育了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为核心内容的三线建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塑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2018 年,中宣部发文正式将“三线精神”列为新时代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20]30三线建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初心和时代使命的生动诠释,是三线建设者价值观的共同凝聚,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源同质,其核心都是力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新时代深入研究和阐述三线建设精神的核心价值,传承弘扬正确的思想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同志的历史记忆,“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追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体现,是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因素。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解决区域发展差距、经济不协调问题,是缓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改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现状的重要路径。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东西南北发展各有千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注定是一项长远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三线建设期间,中央相关政策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企业、优秀人才和先进设备向三线地区内迁,促进了一、二线地区与三线地区之间发展要素的流动,优化了我国工业生产力空间布局、缩小了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为贵州乃至大西南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奠定了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前“均衡发展”和20 世纪80 年代“非均衡发展”两大战略的调整实施,证明了要持续有效地缩小发展差距,应制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既不能理想化地追求各地区之间完全均衡发展,也不能单纯寄希望于先发展东部地区,再带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发展。合理的发展现状应该是在维护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正常发展的情况下把政策向中西部地区稍加倾斜,促成一个发达地区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之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和谐局面。

结语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作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贵州三线建设是我国三线建设的典型代表,在这期间贵州基础设施、重工业、国防科技工业的建设,为贵州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贵州三线建设的主要经验,在新时代对于党和人民政治信仰教育、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都提供了历史的借鉴。由于时代背景特殊,“备战”思想过于浓厚,加之“文化大革命”影响,贵州三线建设也经历了一些错误尝试,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这也是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有益探索。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传承和弘扬三线建设精神、规避三线建设错误发展理念,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注释

① 三不四要:尽量不占良田好土、尽量不拆民房和搬迁社员、不搞高标准民用建筑,要支援农业用水、用电、用肥和养猪用潲水。

猜你喜欢

贵州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