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意义探索与实施路径
2022-11-23石双华
石双华
(北京教育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学院, 北京 100011)
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界对劳动教育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伴随着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确立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逐步完善,“劳动”被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2]2021年4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进行修改,其中将第五条修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了教育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路径与目标。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要求“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4],这为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基于此,我们有必要探索在“双减”背景下劳动作为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探索劳动在教育教学中对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重要作用及其可行性路径。
一、“双减”与劳动教育的双向促进
(一)共同指向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整体育人目标
“双减”政策提出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并分别从家校社角度规定了若干具体的减负措施,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全国各地都相继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从严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同时强化学校教育的作用,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丰富课程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教育教学活动发生的主要场所,学校要发挥育人主阵地作用,就必须从青少年的身心需求和成长规律出发,关注学生整体发展。
劳动产生于人类需求。在人类发展实践中,劳动创造了人的多样的社会关系;伴随着多样性社会关系的历史进程,人也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教育部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5]具体说来,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进而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整体育人目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提出:“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并对劳动教育的途径、学段要求以及评价等做出了具体部署。[5]基于此,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重视劳动教育的意义,充分探索劳动教育的途径、环节和评价,以切实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二)“双减”为劳动教育提供了外部支撑
劳动教育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这就需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到真实的个人生活、生产和社会性服务任务情境中。“双减”政策的落实使学生的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得以减轻,有了更多自主可控的活动时间和良好的身心状态。学生能够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投入身心进行观察思考,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劳动教育的开展需要良好的教育生态提供保障。良好的教育生态是尊重规律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双减”政策的推进落实有助于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符合学生发展规律、以家校社三方为支撑的良好的教育生态体系。这一教育生态体系中的诸要素之间积极互动,使教育生态以整体、系统的方式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双减”政策是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有力保障,为进一步推动以劳育人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良好环境。
(三)劳动教育为落实“双减”政策提供了内在动力
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不仅仅在单一的知识性识记和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而且还在手脑并用、身心参与和体验感悟中获得。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劳动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5]这就需要在校内开展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课程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知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观念;在校外课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增强劳动技能,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在多种多样的劳动实践中,学生继承劳动的优良传统,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进而实现劳动形式的创新创造。
劳动教育校内校外实施途径的指向,与“双减”工作的推进落实方向彼此呼应。“双减”政策的推进落实,显性层面表现为学生校外培训以及校内课后作业负担的减轻;隐性层面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即需要关注学生校内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学生校外活动的开展方式,指向学生的实际获得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劳动教育的开展为“双减”政策的推进落实提供了内在动力。
二、劳动及其与德智体美的辩证关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2]。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对劳动、劳动教育内涵的诠释及对其与德智体美的辩证关系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当代教育教学实践的走向。
(一)劳动与劳动教育的内涵诠释
“劳动本身经过一代又一代变得更加不同、更加完善和更加多面了。”[6]995因此,对于劳动内涵和价值的理解也要加以辨析澄清。作为实践形式的劳动,在一般意义上指的是生产实践。在这一意义上的生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价值的活动,是人类创造满足自身需要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资料的社会性活动与过程。广义的生产实践包括物质生产、人自身生产和精神生产三个子系统,狭义的生产实践仅指物质生产活动。在现代社会中,从生产实践层面理解劳动,一般指的是生产者进行的,以直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为首要目的,围绕着特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生产这一逻辑展开的实践活动。劳动资源的开发围绕着生产要素而展开,其关注的资源重点主要是生产要素数量的完备性和质量的高效性。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育作为独立的社会过程从现代生产劳动过程中分离出来,但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劳动在现代教育进程中与教育相结合,其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劳动教育关注学生价值性、精神性劳动品质的确立,以学生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为行动目的,遵循教育的生长性逻辑,始终指向教育的终极目的——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劳动的现代教育进程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的教育载体,如劳模故事、反映劳动精神和劳动文化的文学艺术作品等等,虽然不属于生产要素的范畴,但是由于其都蕴含着对学生正确劳动观念、劳动精神的教育影响力量,因此都可以纳入劳动教育资源开发的范畴。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代学校教育和教学同现代机器大工业的生产劳动相结合。二是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科学活动和各种第三产业的社会活动等相结合,这体现出新时期劳动实践的多样性和劳动空间的不断拓展。因此,从社会实践的课程形式来看,劳动技术课可以拓展为包括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生产技术、职业技术、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内容庞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三是“劳动+学科”的“五育融合”课程体系。以劳育人不仅仅停留在生产劳动的形式当中,也不局限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当中,而是将劳动与各学科教育有机融合,结合学科差异和特色,让学生在日常的学科课程或跨学科的劳动主题教育课程中升华对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的认知,进而提升劳动素养。这三种结合形式呈现了生活育人、活动育人、学科育人三种基本融合形态,将学生的劳动素养显性化、生活技能情境化、知识运用系统化。
(二)劳动与德智体美的辩证关系
(1)劳动与德
道德产生于协调劳动关系。恩格斯说:“在社会发展的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产品生产、分配和交换用一个共同规则约束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同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不久便成了法律。”[6]260这些规则就是人类最初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的产生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协调劳动关系的需要。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是道德的教育;而道德的教育,是关于人的道德品格生成的活动。只有到人的存在中即人的实践生活中去寻找,才有可能如实地把握人的道德品格生成的过程。学生要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有道德的人,则必须在有道德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发展自我。只有在个人综合性的生活活动中,综合性的德性品质才会生成。学生的实践,也就是学生的个人生活活动。一方面,要透过对学生的个人生活活动的观察和思考,来找寻影响其道德品格生成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而采取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展开教育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则是寻求劳动与教育结合的有效形式和路径,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面对复杂现象和社会现实问题时所应具备的道德理解、道德判断以及道德选择能力。
道德德性的生成前提是以交往理性为思维逻辑的生活世界,而这一生活世界中社会交往关系形成的基础正是劳动。伴随着现代社会劳动含义的丰富化,劳动教育价值内涵的规范化、科学化,劳动与道德已经联接成为社会交往关系中最紧密的关系。劳动是创造并发展社会关系的基本途径,而道德则是协调并促进社会关系发展的价值规范,二者分别从显性和隐性的角度促进着社会关系中人不断趋向于更全面的发展,指向共同的育人目标。
(2)劳动与智、体
劳动产生于人类需要,在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劳动改变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也促使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思维等功能。在此基础上,劳动又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因此劳动在人类增智和强体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人类自然属性的智力和体力,也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劳动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类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改造自然对象以及改造人自身,其所依赖的基础条件就是人类的智力和体力。智力的发展促进人类掌握进行劳动实践活动的方法、手段和路径,体力的发展提供人类进行劳动实践活动的身体素质条件。智力体力的双向结合,推动着人类劳动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新问题、新需要,促使人们不断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增进对自我体质和意志力的新了解,以更好的智力和体质促进新问题的解决、新需要的满足。现代教育过程中的劳动实践活动又不断推进着学生智力和体力的新发展:在增智方面,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智力及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得以提升;在强体方面,学生掌握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促使其体力得以发展,体质得到增强,意志力得以提升。
(3)劳动与美
马克思主张从人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改造中去寻找美的根源,而对客观物质世界进行实践改造的基本途径则是劳动。劳动与美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在以劳育人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美的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呈现。
首先是劳动过程中外显的美。外显的美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属于生活本真之美,可以直观地表现为劳动产品本身所体现出的美、劳动的力量之美、劳动过程中的秩序之美等等。例如学生在农业实践基地种菜、打理菜园的劳动过程中感受果蔬蓬勃生长、生机盎然的自然生态之美,浇水施肥的劳作力量之美,农业种植流程的井然有序之美。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参与劳动,不仅可以发现有关比例、对称、多样统一等美的外观形式法则,更可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美的认知,对自然之美有更深的体会。除此之外,学生通过劳动互助的体验增加彼此之间的团结协作,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之美。可以说,劳动是学生美育素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载体,为其提供了发现、感受美的多种路径。
其次是劳动过程中内隐的美。外显的美可通过直观感受、互动体验来捕捉,而内隐的美则需要建立在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多维发展的基础上,需要调动学生的审美意识、心理、情感和对美的感知。这种内隐在劳动过程中的美具有间接性,建立在对劳动的热爱、崇尚基础之上,更多表现在价值层面。例如,学生通过劳动活动中对现代科学技术的体验,对技术创新之美的热爱和崇尚,对劳动实践中人的原始力量实现的美感体验。
最后,劳动即美,通过劳动丰富对美的深层认知。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活动,人们关于社会发展进步的意愿,关于真、善、美的客观标准同人们一定时期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劳动又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基本方式,因此劳动即美,劳动和美不可分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理解劳动与美,不难发现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是合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所有创造美的活动都是具体的劳动。在多样的劳动形式的背后,实际上就是人与对象之间自由或不自由关系的表达,人们可以改变劳动的形式,却不能取缔劳动本身。所有创造美的劳动的共性是自由自在性,无论是农业种植活动、工业生产活动还是第三产业服务活动,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劳动的自由性。当人通过劳动对客观世界加以改造,所获得的劳动成果或经历的劳动过程,即是美。因此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也可以逐渐丰富起自身对劳动的认知,真正体验劳动带来的整体性感受,体会到改造劳动对象、实现自我目的的快乐和自由之美,并得以提高认识的思维能力,获得精神自由,得到改变、发展和完善。
三、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的路径
(一)精准定位劳动教育课程的性质和理念
以课程的形式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地开展劳动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学校针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整体布局,明确劳动教育相关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真正实现以劳育人的教育目标。
作为育人的基本途径,劳动教育课程需要帮助学生调动系统的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感受劳动的美,进而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例如,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以“创造——从劳动开始”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立足“双减”,强调课程定位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倡导学生的实践性学习,关注学习方式的变革。该主题源于学生发现的问题:“教室里的植物因为假期未按时浇水而枯萎,该如何解决?”该主题在课程理念上秉承“以问促学、以劳育人”,以问促学要求学生具有发现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方法,同时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设计问题解决的步骤、路径,并付诸劳动实践。以劳育人即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劳动教育,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通过劳动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数据收集与设计、调试与完善、应用与改进等活动体验,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在劳动过程中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经历设计、创作、实验和改进的全过程,促进劳动意识、创新精神的提升。
(二)积极探索“劳动+学科”的有机融合途径
劳动作为育人的基本途径,其与教育的结合方式并不单一:首先,在形式上,学校教育可以结合现代机器大工业的各类生产劳动开展活动,例如各类学农活动、社会生产体验活动;其次,在内容上,设计体现劳动实践多样性和创造性的各类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后,在校本化整体育人体系中,开发“劳动+学科”的“五育融合”系列课程。劳动育人是以劳动作为基本途径实现整体育人,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不是某个课程或某个活动的单一任务或目标。因此,在“劳动+学科”的融合课程体系中,需要把握学科的差异,在尊重学科本质的基础上探索具体的实施路径。例如,小学道德与法治“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四大发明—印刷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一课就充分证明了生活本身就是教育的场所,生活与社会不是符号化的,更不是属于单一学科的。真正的教育就是要面向生活,指向活生生的人的发展。
在以往未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课堂上,某小学对上述课程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上课形式一:讲授相关知识→组织印刷体验(教师示范—学生体验)→评价印刷作品→愉快地带走自己的作品(家长满意)。上课形式二:到博物馆里学习(参观+听讲解)→完成任务单→体验印刷活动(讲解员示范—学生体验)→愉快地带走自己的作品(教师+家长满意)→吸睛的新闻报道。
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无法将我国印刷术的历史意义真正展示出来,无法真正激发学生在劳动中捕捉问题的意识,也无法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的目的。在经过重新定位、整体设计后,劳动实践走入学科课堂,教师秉承“先做不讲、实践试错”的劳动实践思路,将呈现方式调整为:发现问题(上墨不均、上水过多、排版错序列等)→解决问题(分析讨论、反复试验)→教师引导与梳理(立足学科、综合体验)→学生总结经验、提升认知→收获成果、形成价值判断。
经过一次次实践试错,学生对印刷术之“术”的技术性和艺术性有了更深的认知,而不是停留在对这一文明的符号化的认知层面;对印刷术作为“四大发明”的重要意义有了实实在在的感受和体验。在原来未经过“劳动+学科”有机融合的课程呈现方式中,学生对于印刷术这一大发明的重大意义,对其在世界上、在历史上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并未产生真正的认知,因此在形成价值判断和价值认同的教学目标的达成上出现断层,未达到整体育人的目标。在调整后的课程中,学生在真实的劳动过程中提升了问题解决能力,体会到了印刷术的技术之力,感受到了印刷术的艺术之美,进而提升了对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认知和开拓创新精神的认同,形成了基于自我价值判断基础上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可以说,在经过“劳动+学科”的有机融合和重新设计定位后,该课教学以做促学、以问促学,真正实现了以劳育人的实践目标。
在探索“劳动+学科“有机融合的路径上,除了需要学科教师转变理念、明确目标之外,更需要学校的整体布局、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深层互动,需要学校各主体共同探究构建校本化的整体育人体系,切实开展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以劳育人课程。
(三)促进政府、学校、社会与家庭的多方联动,优化开展劳动教育的环境
“双减”政策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教育教学实践在操作层面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例如,循序渐进的育人过程与规定时长的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缺乏进行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所需要的专项经费;缺乏开展活动所需要的相关安全保障;有关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校内部门协作、校内外机构合作、家校合作等一系列机制尚未建立;教师工作量面临重新核定;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评价机制亟待建立;等等。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双减”政策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发展目标、实施步骤与配套政策支持体系;促进政府、学校、社会与家庭的多方联动,优化开展以劳育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政策环境与资源渠道。通过政策与制度的制定,保障以劳育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充分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积极性,集聚一切可能的要素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