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义复合词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2022-11-23王楚蒙

山西青年 2022年9期
关键词:复合词反义构词

王楚蒙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一、反义复合词的界定

反义复合词是由两个意义上有着相反或者相对关系的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即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相反或相对的含义通过一对反义词就可以表达出来,从这个角度说反义复合词是一个既矛盾又对立的统一体。

反义复合词虽出现很早但一直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学术界才出现了几篇介绍反义复合词的文章,例如:

刘才秀(1987)的观点是:对于反义复合词来说,正反两个语素的顺序是固定的,不可以按照语言习惯随便颠倒[1]。

戴惠本(1993)针对反义复合词的构成、结构、词素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剖析[2]。

此外,在一些关于反义词或偏义复词的文章中也曾零散地出现过有关反义复合词的内容,但都不能构成体系。例如:

徐朝华(2002)阐述偏义复合词的时候谈到了反义复合词的一些问题[3]。

在专门介绍这类词的文章中学者们的观点也不一致,为此,我们还应该做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对反义复合词作一个严格的界定。

在对反义复合词进行界定时要注意,反义复合词必须是词,因此要将短语排除在外。谭达纯《略论反义相成词》将反义复合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共收集了371个反义复合词[4]。但是他在对《现代汉语词典》进行统计时,发现其仅仅收录了178个,这一明显区别表明,除去这178个反义复合词以外,剩下的193个只能划分到词组之中。谭氏认为,所有的成对出现的单音节反义词构成的组合都应该归入词的范畴,但是,实际上通过对他收录的词进行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些所谓的“词”,其实大都应该被归入“词组”之中。如“你我”“对错”等。

反义复合词是由单音节反义词组成的复合词,这就需要明确什么是反义词。有些学者认为“反义词是语素含义相反的词”。有些学者用“对立”来说明反义词,笔者参考了各家的说法认为,反义词要在特定的词汇范围里,一定要同时存在于一定时间的特定的语言符号系统中。即使是属同一种语言(或方言)不同时期的词语,也不能有反义关系。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间就不应该有交叉,反义复合词在共时范畴上存在对立关系,但如果就历时范畴而言,对立关系并不能成立。

具体来讲反义词是在同一逻辑范畴内表达相对立的意义。两个概念之间所存在的对立关系就是反义词所代表的逻辑含义,如以下两种概念:一种是“矛盾概念”,例如“阴”和“阳”之间,就属于绝对对立的关系,它们之间没有中间过渡状态,属于非此即彼的关系。另一种是“对立概念”,例如“黑”和“白”,无论是“黑”还是“白”都处于对立关系的两个极端,它们之间还存在着中间状态如“灰”。

人们常常会产生对立联想,这是受社会经验、心理活动等方面的影响。对举和对比常常被用在社会交际的时候。反义词毕竟是一种语言现象,有些词也确实具有相反的意义,但它们往往不被当成反义词去运用。虽然有些词在含义上没有明显的对立关系,仅仅因为常被用于对比,揭示不可调和的矛盾,慢慢地也就变成了反义词。例如一年的四个季节,根据时间排列,“春”和“冬”是两个极端,分别是“开始”和“结束”的代表,开始和结束之间的对立性较为明显,这种对立性和反义词的逻辑要求相符,但是“春”和“冬”实际上并不存在反义的联系,在社会交际中无法体现反义词的特征。而“春”和“秋”在生活中时常会对举使用,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春种秋收”这个成语中“春”“秋”两种属性之间存在着对立。

二、反义复合词构词语素组合考察

(一)反义语素的意义组合类型

1.极性反义

反义双方分别在逻辑关系中的两端,并且它们两个之间有其他情况存在。下面的公式对这类词比较适用:

A=-B(如果A,则非B)

B=-A(如果B,则非A)

-A≠B(如果非A,也非B)

-B≠A(如果非B,也非A)

例如“长短”中,“长”相当于“不短”(A=-B),“短”也一定“不长”(B=-A);“不长”不一定就是等于“短”(-A≠B),同理“不短”不一定就是“长”(-B≠A),当然也可能存在着一种既不长又不短正合适的中间情况。

属于这一类的有:“褒贬、裁缝(名词)、裁缝(动词)、迟早”

2.互补反义

互补反义是指两个语素间没有中间状态,可以用下面几个公式解释它们的关系:

A=-B(如果A,则非B)

B=-A(如果B,则非A)

-A=B(如果非A,则B)

-B=A(如果非B,则A)

属于这一类的有:“雌雄、存亡、阴阳”

3.假性反义

假性反义表示这类反义复合词的两个语素间不存在很明显的反义关系,仅仅因为人们喜欢将它看成是日常交际中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例如:“手足、言行”。

(二)反义语素的语法分类

1.两个语素的词性关系

名语素+名语素。例如:“恩怨、凤凰、利弊”

动语素+动语素。例如:“取舍、胜败、收支”

形容语素+形容语素。例如:“甘苦、寒暄、浓淡”

方位语素+方位语素。例如:“内外、上下(名词)、上下(动词)”

许多反义复合词两语素的词性是大致相同的,不相同的情况很少。例如“动静”这个词语中,“动”和“静”这两个语素的词性明显不同,“动”主要属于“动语素”,“静”是形容语素,“是否”中的“是”与“否”词性也不一样。

2.与构成语素的词性关系

20世纪80年代马真先生曾对先秦时期复音词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在其著作《先秦复音词初探》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她认为一般来说联合式复合词的词性和构成该复合词的词性相同[5]。例如“岁月”,其中“岁”和“月”词性均为名词,则它们组合构成的联合式复合词“岁月”也为名词;“来往”,其中“来”和“往”词性均为动词,则它们组合构成的联合式复合词“来往”也为动词。但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这一结论并不适用于所有联合式复合词。一部分反义复合词就出现构成语素与复合词词性不同的情况,构词语素与复合词间的关系可大致分为同质与异质两种。

构词语素和复合词间的同质关系指两个构词语素与复合词的语法性质相同。例如:

名词+名词=名词:“兄弟、主客”

动词+动词=动词:“浮沉、呼吸、进退”

构成语素和复合词之间的异质关系是指两个构成语素的词性与复合词词性不同。例如:

名词+名词=副词:“始终、朝夕”

动词+动词=名词:“买卖、盈亏”

形容词+形容词=名词:“大小、长短”

形容词+形容词=副词:“始终、多少”

三、反义复合词的对外汉语教学

(一)教学难点

1.词汇意义

反义复合词的含义与语素义联系密切。有些词的意义可以直接从语素意义中推断出来。当然,有时也可以是只包含一个语素的意义。例如:“动静”一词保留了“动”的意义,却模糊淡化了“静”的意义。此外,词义还可能需要使用者明确其概括义、隐喻义及引申义等,例如:“死活”一词,“活”是生存的意思,“死活”引申义为“无论如何”。另外,部分反义复合词的含义与语素并不相关,难以从字面推论。例如:“横竖”,他们本来都指形状,但这个词的意思表示“无论如何”。这种词义与语素义对应关系的复杂性给学生对意义的判断造成困扰,汉语学习者没有办法准确地提取出词义,因此怎样正确地使用反义复合词是教学的难点。

2.语法意义

反义复合词两语素大部分是同为名词语素、同为动词语素或同为形容词语素。然而相关研究表明,语素已有的词性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复合词的词性,复合词的词性可能在语素词性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例如,“多少”在“这件衣服多少钱?”这句话中就是“how much”的意思,而不是其构词语素的形容词性,因此,理解语素的词性并不代表我们掌握了反义复合词的词性。如何判断反义复合词的词性对外国学生来说也是学习的难点。

3.色彩意义

通过联想形象色彩能反映出物体的某些特征。通过对两个反义词语素的高度概括,可以简洁地展现属性、关系、时间、空间范畴等意义,但是部分反义复合词是通过隐喻从两个反义词语素里衍生出来的。

反义复合词大多是情感色彩丰富的中性词汇,但也有部分受到使用习惯或者特定语境的影响,导致褒贬不一。例如,“手脚”一词经常被用来描述为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行动,带有贬义。色彩义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运用反义复合词。汉语学习者仅仅通过观察这些词的修辞意义,很难判断这个词适合的语境。

(二)教学建议

对外汉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和外国友人有学习汉语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改善对外汉语的教学方法并提高其教学质量。杨吉春(2008)认为,词汇教学应放在首位,尽管现代汉语反义复合词的数量有限,但其语法、语义和文化特征不容忽视[6]。正确认识反义复合词,理解其功能和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学习反义复合词还可以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保持委婉、含蓄的态度,学好反义复合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文化进而加深对中国的热爱。

尽管好处很多,但反义复合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在教学中也存在许多的困难。例如,词汇的数量较少,教材编写者未能按照适宜学习的顺序呈现内容,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等。这对原本就很难理解反义复合词的留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如何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为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创造更为良好的条件,本文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1.结合语境进行教学

在教授一些兼类反义复合词时结合语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可以讲授特点比较鲜明的例子,例如,在讲授“反正”和“死活”时,可以通过例句让学生体会到,在相同语境下不同词语的选择可以影响语句效果。

(1)她反正不肯去。

(2)她死活不肯去。

很明显,句(2)比句(1)更能强调说话者的情绪状态,从而达到生动夸张的效果。对于那些有多个意象的反义复合词,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例如“这本书多少钱?”和“这对他来说多少有点难”。这两个例句中,显然“多少”这两个词有着不同的含义。

2.进行多维度的教学

学习者分析语素,能够在语义、语法、语音等方面提高对一门语言的认知。然而,由于文化、历史等环境差异,学生在修辞、文化背景方面必定存在较多疑难问题,毕竟目标语言的文化与母语的文化不同,所以反义复合词教学应考虑多种因素,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从外到内解释的方法,并要强调这部分是这个词在汉语中的常见用法,同时,可以给学生介绍其中涉及的文化知识,例如长幼有序的观念、含蓄委婉的态度等,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避免在排列构词语素时出现错误,也可以帮助外国学生避免在与中国朋友交流时产生误会。

本文提出的一些教学建议还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具体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需求进行适当的变动。

四、结语

反义复合词的形成,受到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影响。它的构词方式表现为并列式,通常由两个含义相反的单音节语素组成。笔者从内、外两方面对其构成进行了阐述,并从构词语素的意义组合类型、反义复合词语法分类这两个方面对反义复合词进行研究。从意义组合方面而言,反义复合词可以分成极性、互补、假性三种类型。

本文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本文对理论的梳理总结也有待完善,期望在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复合词反义构词
基于生成词库理论的英语隐喻性复合词研究*
类型学视野下汉语和维吾尔语反义复合词的对比研究
中日文化词汇在英语中的构词体系对比及利弊分析
从意象图式的角度探析英语中的名名复合词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认识反义词
反义疑问句小练
这山望着那山高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
从构式语法角度分析英语复合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