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绿地更新中场所精神的思考
——以上海北外滩滨江绿地为例

2022-11-22虞金龙

中国园林 2022年10期
关键词:城市绿地场所绿地

虞金龙

施惠珠

吴筱怡

1 背景

1.1 城市绿地概念及更新目的

1.1.1 城市绿地概念

城市绿地是指城市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是衡量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绿地”的定义从最初的“绿化用地”到如今的“公共开放空间用地”[1]。当前中国城市更新与绿地更新已经从大拆大建的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对存量绿地实现由量到质的功能更新,创造绿地新的使用价值,提高公共空间场所绿地的品质,保护和延续绿地的场所精神。

1.1.2 城市绿地更新目的

当下城市中远离自然的人们渴望在城市中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系,而城市中的绿地就是一个重要场所。城市绿地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最初提升城市环境的生态需求,到“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共享需求,再到今天市民的“花园生活”需求,反映了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城市绿地的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绿地更新对于城市软实力提升和场所精神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探索城市绿地功能的生态性、生活性和艺术性的多元化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城市绿地更新的必然,更新的最终目标是在城市中找到人与自然、社会、艺术和谐共生发展的理想模式。在城市绿地中,可以把城市公园、生态楔形林地、住区中心绿地等“绿核”和生态溪流、湖泊等“绿肺”看作节点,与道路绿地、街心花园等共同贯通连接成网状,形成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系统[2]。进而实现城市绿地生态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兼容,实现体系化的城市绿地更新目的。

1.2 场所、场所精神及其研究文献综述

场所的原文是“place”,与空间“space”相比,场所的概念不只着重于三维抽象化的诠释,更加聚焦于“人”本身,围绕人的知觉、行为、生活与心灵体验等,偏向从体验者视角去解释场所与其所包含的意义[3]。建筑学家诺伯舒兹在他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这本著作中认为“场所精神”意为任何独立的主体,包括人和场所,都有其守护神灵。每个场所均需要具有独特的气息,才能促使人们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成为人们喜欢的场所[4]。

中国的学者也对城市当中构建场所精神做了一定的研究,栗媛媛提出场所精神主要表现为该地区存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风俗习惯和历史文脉所有特征的总和;场所精神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也会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发生变化[5];乔怡青提出人与空间的有规律的互动关系就是所谓的场所精神[6]。

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场所精神的研究,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场所,其场所的物质构成与精神内涵是多方面的,直接与深层的人类心理结构、行为意识形态、人格结构和生活体验相关联[7]。场所精神构建的多样性也包含更多的层次,因此风景园林师的任务是对场地、场景、场所不断地解读与重构,即对场所景观形式背后蕴含的自然属性、生活属性与人文属性进行研究与总结,理解场地所承载的时间、自然、历史文脉、艺术等内涵,建立起场地到场所的文化认同感与精神归属感,营造多样性城市绿地场所空间,使之成为城市形象、文化承载与人们喜爱的生活与艺术场所。

2 城市绿地更新中场所精神的研究

中国城市绿地的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如上海人均绿地面积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双鞋”到现在的“一间房”。城市绿地的形式、功能与场所精神在与时俱进;但城市绿地更新的场所精神研究还不够充分和完整,仅停留在形式、功能和生态需求等外在层面的更新,在更新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理念和实操缺憾,使其不能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本文通过系统阐述绿地更新中的场所理念,构建以“可达性、自然性、文化性、艺术性、融界性”——“五性”组成的城市绿地场所设计脉络思想,形成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的场景与语境,进而营造场所精神的多样性,给予绿地场所空间价值更大的提升。以上海北外滩滨江绿地(以下简称“北外滩绿地”)为例,通过“五性”设计脉络的方法与具体的实践来解析城市绿地中的场所精神。

北外滩绿地位于上海黄浦江滨江绿地的虹口区段,总占地面积约76 000m2,绿地南侧为黄浦江上港客运码头,一江之隔是陆家嘴金融中心,项目与百年外滩、陆家嘴共同构成“黄金三角”。绿地现状可达性比较差,功能相对单一,艺术性不足,场所无法产生互动形成引力点。由于上述的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开放型城市公共绿地如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如何满足人们对绿地的需求?如何在城市更新中不断释放绿地的魅力?如何带动城市更新中绿地新的功能释放和生态的多样性?甚至在这样的城市核心地点,如何打造有特殊记忆点的城市会客厅形象?

2.1 可达性

绿地的可达性主要体现在市民到达公园的难易程度,因而时间、距离、费用等是主要的阻力因素[8]。然而本文认为可达性不仅包括交通和视觉的可达性,也包括场所文化和信息的可达性;城市绿地建立人与自然、街区、滨水等的关系,实现观光聚焦、生活游憩并产生场所中的社交互动,这种关系的建立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人与场所之间的可达性。

北外滩绿地是由工业生产链向生活与城市形象带转换的区域,即上海母亲河“一江一河”的外滩形象区域,针对城市居民到滨江绿地需克服的空间阻隔、场地自身的视觉吸引力以及不同游览者的需求进行分析,合理规划好可达的场地到场景的转变,成为引起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场所,进而降低人们进入绿地与各场所的阻力,包括交通阻力、引力点导向和自身因素阻力(无障碍)等。在该项目中做出系统的空间规划(图1),总体包括4个层面的内容。

图1 北外滩滨江绿地景观空间布局图

2.1.1 城市绿地引力点的营造

场所引力点是人群到达场所的缘由,而鲜明独特的场所主题,是建立可达性的前提。在城市绿地更新中,结合场地人文历史、生态多样、生活憧憬和艺术共享的场所功能,以主题故事实现空间内涵的表达,在梳理场所脉络中重构区域个性,重拾生活与艺术之美,让城市绿地实现重构与新生,才能实现城市绿地场所可达性与城市精神认同感,从而提高居民与游客的期望值,成为思想与行为导向。

北外滩绿地中“种子”雕塑的城市形象设计,阐述了北外滩“种子花园”的生活与生命主题。“种子”如同扎根于这片土地的上海城市发展生态群落,展现出一种新生的力量萌发与生生不息的上海精神,设计时还巧妙植入海派文化内涵,使之成为有灵魂的公共艺术场所,实现场景聚焦的可达性提升。原始场地中这里是北外滩绿地的公用电梯,在整个绿地空间中有碍观瞻,因此在满足原始功能的前提下,用“种子”这一主题,对构筑物进行艺术化包装,成为城市空间里独特的艺术小品(图2)。

图2 种子雕塑与花园

2.1.2 交通行为的可达性

人的行为参与到场地中才能带动场所空间的价值,交通的便捷直达,游赏过程中道路蜿蜒的趣味性等,都传递出绿地场所精神与人的互动程度。设计上我们特别注重北外滩滨江绿地与城区主道路东大名路的中轴主入口形象,在现状基础上结合大弧线的空间结构,直观地引导人流进入绿地,地面的流线和绿化的层次起伏加强了游人行为的流动与活力,于是可达性变得风景化与艺术化。

2.1.3 视觉信息的可达性

城市绿地周围用地性质和人群往来决定着绿地形象展示过程中场所传递的信息,首选通过可视实物来展示。比如北外滩绿地草坪中的“水滴”雕塑艺术小品,通过其鲜明的特征聚焦,在视觉的吸引力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实现游客与市民用自媒体进行可视信息传播(图3)。

图3 草坪花园可达性场地分析

2.1.4 不同城市客群需求下的可达设计策略

人们因地域、职业、收入、健康、出行方式、心理偏好等方面的不同,其对绿地的需求也不同。北外滩绿地改造的整个空间考虑人们不同的使用需求,可达性由不同的线性路径肌理构成,特别注重联系滨江通道的规划路径,从纵向和横向的交通组织,提升了从城市街区、社区到达滨水区域以及沿滨水的花园的可达性。可达策略首先考虑的就是入口广场与城市道路的连接、形象与功能的复合,考虑人与人、人与花园、人与城市之间,白天与晚上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建立无障碍进入沿江绿地的花园步道;夜景灯光是北外滩绿地给予市民与游客的第一印象(图4);延续黄浦江的河流线性肌理作为铺装肌理,设计贯穿街区、江岸与绿地的游园步道,贯连到黄浦江边的上港邮轮码头,提升游客与市民到达滨水区域的可达性。通过园路视觉导向、绿地景观美化、艺术家具小品等,丰富上海浦江水岸各类空间活动,提升上海国际化观光水岸的场所吸引力与形象展示力(图5)。

图4 道路渗透森林和夜景灯光的导向

图5 绿地功能与设计分层图

2.2 自然性

自然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是复杂的自然环境要素的综合体。这里的自然性是自然生态系统在城市空间中的延伸,它不仅是原生自然环境的载体,还起着构建城市多元生境、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满足人们生活游憩和城市文化形象等重要作用,应该说它具有自然与人工的双重属性[9]。

2.2.1 尊重保留场所的自然本底元素

尊重并保护原有场所的自然本底,因地制宜做到设计的合理性与前瞻性。以往城市绿地更新的一些案例中,往往进行粗暴的大拆大建,几乎完全取缔场地的原生自然环境和肌理,摒弃原有场所的人文记忆,阻断了场所精神的延续,使得人们对原有场所的记忆变得模糊,今天的城市更新更应注重在保留场所的自然本底与人文记忆的基础上,进行中微更新。

2.2.2 城市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向自然演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的前提,在城市绿地中,人工促进现有植物形成多样性的植物群落,可以实现群落的自我更新和演替,提高城市中绿地的自然生产力,在环境意义上修复人在城市中的生存环境质量,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10]。

设计尊重场地基本自然条件,是为了激发场地自然属性的活力,成为不断生长的拟自然空间,才能在自然性层面上延续场所精神。绿地设计中包含对原有植物与自然条件的保护利用,同时植入丰富的乡土植物和适应性植物。例如:在北外滩绿地更新中充分利用原来已经存在的香樟等大树形成的阴生环境,根据光度与湿度要求建成了香樟林下阴生植物花园,采用模拟自然生境种群与群落配置手法,使苔藓与蕨类充分展露出林下阴生植物的特点,与创造湿润小环境的雾森共同组成阴生花园,与众不同的阴生植物成为林下花园的主角,形成绿地多元生境的创新实践。既促进了原有场地单一林相空间向植物多样性的转变,又促成生物多样性的多元表达,激发出场地自然性的生长活力,在构建城市生态系统的同时又满足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并起到观赏游憩作用,仿自然的生境体验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趣的,从而形成市民自发参与的自然花园学堂。

2.2.3 营造“五彩缤纷”的花园式绿地

城市绿地更新“生活花园”理念的提出,是基于对城市自然性中孕育的生态美与和谐生活观的理解,反映了城市发展的绿地功能与城市、市民的需求契合。城市中的花园,是让场所的自然性得到生活功能的外延与自然空间的放大。通过乡土植物与适应性植物品种多样性的研究,设计中侧重开花与色叶植物多样性的引入,带动城市绿地呈现五彩缤纷的自然季相变化。

在花园的营造中,各种植物品种多样性是实现“城市生活花园”多样性的一种趋势与路径,如林缘与林下花境的多样性带来了场所绿地生态系统的园艺多样性。对花境品种、色彩多样性进行研究,注重搭配,营造四季有景的花园。我们把北外滩绿地建成镶嵌在上海母亲河黄浦江边的“花园项链”,它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系统,并成为上海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是对公园城市理念、园艺学、美学和社会学结合的城市花园的先行先试的探索。如在原有的香樟林下引入半阴植物让人们感受人工创造的自然野趣。通过种植不同品种的杜鹃,提升了植物的多样性,营造了美妙的森林场景,形成上海市中心滨江边独有的半阴杜鹃专类花园。种子花园在种植时形成足够的生长与步行空间,实现了动态生长的“春生、夏发、秋花、冬态”四季生活意境效果,也是低造价、低维护与主题意境相吻合的长效花境。

2.3 文化性

城市绿地与文化的关系:城市绿地作为城市文化的主要自然资源物质载体,绿地形成的空间同时为其提供主要物质依存,这两者之间的特殊依存关系决定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考虑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分布和格局,同时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网络的构建需要以城市绿地作为物质载体[11]。可以说几乎不存在没有文化精神内涵的场所,同时风景园林师对于场所精神的认知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这种主观认知的创新与客观场所精神的契合都将使得场所的文化与内涵更加有记忆点。

2.3.1 场地历史文脉、人文文脉的在地性

城市绿地承载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艺术、人与社会关系的作用。城市绿地被场地历史文脉所浸润,在历史的时间轴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在绿地更新当中,需要对文化的可持续性进行思考。设计能勾起人们回忆的场所,才能打动与直抵人心。场所中诗意的空间要“留情”,绘画的画面要“留白”,生活的真情要“在地”;有内涵的绿地场所能让观者有联想,思者有升华,行者有足迹;在城市绿地中的文脉肌理,不能在场所中做满,而要留出可介入的空间,给予场所文化融界的可能性。

文化的传承不只是连接、延续历史,而是重构之中契合当下需求,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文化植入可“引导”出场所新的意境与语境,为场所空间带来了流动,通过北外滩滨江绿地的历史与人文挖掘分析(图6),运用历史美、花园美、场地美的再创造,让人们穿越时间和空间,提升城市的内涵、格调与承载力。创造经典的“景”,成为不过时的“场”,形成场地时间轴上“景与场”的新场所精神。

图6 上海北外滩滨江绿地历史人文发展历程

2.3.2 挖掘场地的专属性和特殊性,注重记忆点的营造

场地本身的地理区位、历史人文背景、自然特征、人群和社交属性都是场所精神的多样化属性。北外滩绿地的重新整体提升是为了适应上海城市发展的要求,是为了彰显与诠释一江一河外滩世界会客厅的形象,是为了承载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是为了让市民与游客感受绿地更新后的获得感。在北外滩绿地改造提升中打造千米滨江花园走廊,因地制宜地连接滨江通道、横向漫步道与主题特色场景花园,把生态与航运的“码头滨河绿地”华丽变身为“生活花园项链”,成为上海绿地更新的样板探索地,成为城市界面与黄浦江之间的公共形象展示区与国际化的城市滨水会客厅。

2.4 艺术性

艺术性在本文中是指场所的艺术表达、绿地场所精神的美好表现程度。绿地艺术环境提升人的品位,与室内的艺术展、美展相比,城市绿地公共景观艺术更接近与亲近人的生活。北外滩绿地通过艺术创造性的文化小品,期望城市与人共同建构起空间艺术,让市民与艺术交融,建立艺术化的社交行为。

对风景园林师来说,设计是走向崇高艺术又扎根土地的实践过程,是对生活的艺术化抽提,并将艺术与审美传递给市民。

2.4.1 场所元素的艺术化

场地元素即场地的构成元素,如北外滩滨江绿地,有码头、水岸、游轮等,在尊重场地元素的前提下,进行艺术化的概括和升华,产生丰富的公共艺术形式。滨江绿地中利用游艇元素,通过景观设计的转译手法,演变成新颖的坐凳包厢形式,并赋予“揽月号”场所空间新的定义,游客仿佛乘船扬帆起航,驶向美好的远方(图7)。

图7 揽月号观景包厢

此外通过元素艺术化的转变,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绿地小品(坐凳、铺装、包厢、设备箱)。使人性化的便民设施成为艺术化的作品,北外滩绿地中因地制宜布置的仿花瓣、浪花、钢琴键等艺术坐凳,供市民停留的包厢等,具有美化空间边界与交融场地的功能,满足人们心中的花园艺术梦境(图8)。

图8 海浪、花瓣等艺术坐凳

2.4.2 艺术蓝图的构建

城市绿地设计中对于艺术性的表达,很多时候体现在对美好蓝图的提炼和描绘,艺术蓝图让场地在一幅鲜明的规划图下,成为一个不断成长的艺术场地,将场地的元素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在北外滩绿地中2个展现城市形象的雕塑设计讲述了“种子”遇上“水滴”的故事,花园、游路贯穿其中,构建了成长型的场地,表达了生生不息的上海精神。创意来源于草地上微小的“水滴”与上海浦江之“潮”的碰撞,回忆起上海潮起潮落又奋勇潮前的劲头。利用“水滴”雕塑进行包裹装饰原有的3个通风井(图9),是对场地公共功能的叠加,镜面上用月亮形孔洞进行通风换气,内部用白光在晚上打出皎洁的月光,形成和自然属性中月亮的呼应,成为北外滩绿地中与实际功能相结合的艺术创作。

图9 草坪上的水滴雕塑

2.4.3 科技创新与场景智能体验

艺术的表达,往往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智能化的灯光,场景投影科技,能够更快地展现场所的精神释放出场所能量,更好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呈现出自然环境中难以出现的景象,包括历史印记、美好场景等。北外滩绿地主道路的星光步道引导人们走向心中美好的目的地,心心相映的镜面雕塑灯光满足通风透光功能之余,更像是映射空间的花田碧海,释放出场所精神的能量(图10)。

图10 夜景科技景观艺术

2.5 融界性

融界性,顾名思义就是边界环境的融合,其中边界分刚性与柔性2种。刚性边界具有划分空间的特性;而柔性边界具有模空间的融合。柔性边界在城市绿地设计中营造出一种整体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和谐空间[12]。

2.5.1 在场所边界上融合人的元素,增加人的参与性,通过人的活动,使边界变得“活起来”,提升城市绿地吸引力

北外滩绿地位于滨江边,在不破坏原有绿地植物生态和道路的基础上,植入了800多米长的滨水花境花园带,在滨水岸线上,融合了水浪型坐凳,在码头平台上通过叶脉型花箱,实现岸边和岸上景观视野的交融,成为城市会客厅的花园观景露台,让绿地与码头增加了社交性和聚集性。

2.5.2 “生活味”市井烟火气的渗透和融界

用花园生活的热情与温度来彰显出一座城市的价值追求。城市绿地不只是满足基本的生态功能需求,更多成为生活的舞台与秀场,每个元素包括人,在此空间中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带动城市的活力,实现场所与精神的融界。

生活味具体指人情味、泥土味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活气息。我们利用北外滩绿地的滨江码头平台举办“江畔市集”和室外开放花园论坛,在150m长、20m宽的3 000m2的艺术空间里,以“秋日花园”“金穗稻浪”“爱心秋千”“梦幻花墙”“花艺表演”“轻生活馆”“星空帐篷”“艺术写生”“移动花车”9个板块的创意市集,完全贴近广大百姓市民,每个空间都是可沉浸式的体验空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参观游览。

3 结语

场所,述说着场地的故事,连接着过去与当下的社会精神,对未来的可能性发展具有“引导性”。通过可达性、自然性、文化性、艺术性和融界性“五性”的综合网络体系设计与实践方法论,在与场地、自然、新旧历史人文的对话中,延续原有的文化记忆,赋予场所新的内涵,并引入艺术、科技、技术,生成新的场所精神,这样的场所更符合未来城市、街区、绿地的发展,打破了物质与精神、私享与公共的边界,让城市绿地从单一的生态绿地功能,向生态的可持续,生活的更丰富,生命的多样化发展,以营造“花园式”场所精神,带动城市绿地效应的多样化拓展。

通过北外滩绿地特定的场所,围绕“五性”方法论验证场所的重构、新生与精神的升华;在知行合一中,论证城市绿地从最初的生态需求,到随着城市的发展对绿地有了共享需求,最后到花园式的生活与精神需求。场所也是一个展示城市形象与公共活力的地方,北外滩滨江绿地城市会客厅的功能定位,以花园场所主题营造带动了城市形象的创新与城市活力的提升,展示了场所精神多样性特质。在“景”与“场”的场所上,将生态、生活、人文、艺术、公共形象等进行融合,场地在依托于往昔记忆的基础上,展望着“时间轴”上的未来,同时通过北外滩绿地更全方面的印证了“五性”的场所精神。场所的“五性”设计体系在重构着人与自然、城市、社会的关系中回归到场所意义的本质,是构建城市绿地魅力,打造有故事、有灵魂、有生命力的场所与精神。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或拍摄。

猜你喜欢

城市绿地场所绿地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远离不良场所
编制城市绿地养护规范和标准应注意的事项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城市绿地功能与作用的重新认识
透水性铺装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初探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