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指导下的急诊脑卒中信息化平台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2022-11-22赫小丹李博金婉婉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21期
关键词:检验科溶栓科室

赫小丹,李博,金婉婉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全科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类型,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脑神经功能障碍,影响预后,临床主要以静脉溶栓为最佳治疗方式[1]。脑血管防治指南提出,静脉溶栓治疗具有明显的时间限制,要求患者在发病4 h内应用阿替普酶来进行溶栓治疗;美国卒中协会指南指出要求患者入院及行溶栓治疗时间应控制在1 h内[2]。但目前,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仅有少数达到该治疗标准[3]。常规救护模式中,患者或家属需经历挂号、缴费、检查、会诊等一系列流程,使患者滞留时间过长,错失溶栓治疗最佳时机,导致预后效果较差。因此,在医院建立适当的救护模式,缩短时间窗势在必行[4]。多学科联合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模式是指通过临床2个及以上学科,针对某种疾病,通过学科组讨论后提出最佳治疗方案的诊疗模式。急诊脑卒中信息化平台是集护理信息系统、临床科室系统、影像系统、检验系统为一体的电子化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可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利于多学科团队协作[5]。为此,本文就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指导下的急诊脑卒中信息化平台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12月治疗的98例患者,采用计算机分层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9)、观察组(n=49)。对照组年龄25~78(38.65±8.65)岁;男23例,女26例;观察组年龄22~77(39.25±9.01)岁;男28例,女2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及选取标准(1)诊断标准:符合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经过CT或MRI检查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6];主要临床症状为血压明显升高、头部剧烈疼痛、呕吐、失语、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等。(2)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发病至就诊时间≤4 h;首次发病,未接受相关治疗;梗死面积小于一侧大脑半球的1/3。(3)排除标准:急性出血性脑卒中;近半年内进行大型手术;合并头颅内或全身恶性肿瘤;精神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系统性疾病。

1.3 研究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常规急救模式。在患者入院后,接诊至诊室或抢救室,进行体格检查、病史搜集、影像学CT或MRI检查确诊、紧急联系相关科室进行会诊,送至相关科室进行溶栓治疗,最后指导家属办理入院相关手续。

1.3.2观察组 在此基础上实施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指导下的急诊脑卒中信息化平台抢救流程。

1.3.2.1成立急性脑卒中MDT团队 成立以急诊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外科等科室辅助团队。每班设立溶栓护士以及溶栓医生岗位,分配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医技团队24 h备班,当启动绿色通道后便准备开展溶栓治疗[7]。

1.3.2.2完善急性脑卒中MDT救治流程 采用多学科优化策略,将各学科串联成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并建立完善的卒中MDT救治流程。(1)迅速识别疑似卒中症状与体征。患者就诊时,根据本院的急诊分诊流程,简要询问患者发病时间,并用脑卒中评分量表中面部下垂、言语异常以及上肢偏移中任意一项识别并分诊为疑似卒中。通知团队立即转运实施抢救[8]。(2)MDT模式脑卒中信息化平台搭建。该平台由信息采集、绿色警铃系统以及信息共享3部分组成。①信息采集功能。a.蓝牙信号感知定位系统:患者入院,急诊医生与护士迅速判定为卒中患者后,将定位手腕带佩戴至患者左侧手腕,且护士遵医嘱对患者实施开放气道、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采集血标本送往检验科检验,并做好送往影像科的准备。患者在急诊门口通过识别,系统可自动向MDT团队发送信息,同时各医技科室通过腕带识别可自动采集患者入院信息以及所在区域,且平台可自动获取患者各个部门到达时间点,形成全程的就医时间轨迹[9]。b.个人数码助理终端扫描:利用终端扫描药品箱以及血标本送检盒,获取各时间的发生时间,当出现延迟,系统可自动记录延迟时间以及拒绝理由。此外,该系统配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并记录患者情况[10]。②绿色警铃系统。绿色警铃系统与各科室办公室系统相连接,根据卒中黄金治疗时间特点,由主机发出报警,相应的科室以及接受主机语音提醒,神经内外以及神经外科医生迅速前往急诊中心,包括检验科、医学影像科在内的医技科室人员迅速做好接诊准备[11]。③信息共享。急诊中心操作员将采集的患者基本信息上传平台系统,同步到数据库。患者血标本可直接放置在检验科检验,检验科仪器产生的检验数据可通过平台在急诊终端平台显示。患者可被直接运送至医学影像科做检查,无需登记,影像科医生对患者完成CT检查,必要时行急性MR检查,影像片以最快的速度通过触发办公室自动化系统传送至急诊接诊医生,临床医生以最快速度解读结果,确认脑梗死部位以及范围,及时通知导管室,介入医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溶栓或取栓治疗[12]。

1.4 观察指标

1.4.1各抢救环节所用时间 记录患者就诊至急诊医生接诊时间、就诊至CT完成时间、就诊至CT完成解读时间、就诊至溶栓治疗时间。

1.4.2脑神经功能 采用NIHSS评价,该量表包括凝视、视野、意识水平、面瘫、上下肢运动、肢体共济失调、忽视、构音障碍、感觉、语言10项,总分0~42分,分数越低,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越好[13]。

2 结果

2.1 各环节所用时间观察组各环节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溶栓治疗前及溶栓治疗后各时段NIHSS评分NIHSS评分在处理主效应、时间主效应、处理效应与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各环节所用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溶栓前后各时段NIHS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疾病的75%,具有病情危急、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特点。经统计,再灌注时间每延续0.5 h,患者远期良好预后的可能性下降12%[14]。目前,临床主要最佳治疗方案为在时间窗内给予阿普替酶静脉溶栓,通过抢救具有可逆性的缺血半暗区带,减少梗死范围,促进脑组织功能的恢复。而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较短,尽早对患者实施溶栓治疗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以及致残率[15]。为此,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救治工作,缩短患者就诊至溶栓治疗时间是急诊急需解决的问题。常规急救模式中,存在各单元串联状态缺乏有效整合、各部门信息采集重复滞后、急救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等缺点,导致患者的急诊滞留时间延长,往往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导致患者预后较差[16]。

本研究中,观察组就诊至急诊医生接诊时间、就诊至CT完成时间、就诊至CT完成解读时间、就诊至溶栓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NIHSS评分在处理主效应、时间主效应、处理效应与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说明,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指导下的急诊脑卒中信息化平台的应用价值较高。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指导下的急诊脑卒中信息化平台中,由医务处的带领下,成立由相关科室组成的MDT团队,当患者入院后,急诊接诊护士以及医生迅速判断患者为疑似卒中患者后,评估意识、语言及生命体征,患者的急诊中心立即开启脑卒中信息化平台通道,由绿色警铃系统向相应科室发出信息提醒后,急诊医生以及相关科室医生通过蓝牙信号感知定位系统对腕带识别后对患者所在区域进行定位,迅速到达门诊准备会诊,缩短医生急诊时间。通过信息共享,检验科对急诊送检血标本检验后迅速出具检验结果。患者可直接进入影像科开展影像检查,无需先缴费、排队,且专科医生可针对性为患者选择合理额扫描方案,杜绝不必要的检查,缩短CT完成时间。检查结果通过系统迅速发送至急诊终端,无需等待,医生直接在平台终端解读头部扫描结果,缩短CT解读时间,临床医生尽早帮助患者制定诊疗方案。MDT团队通过检查结果确诊后,迅速开展溶栓治疗。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指导下的急诊脑卒中信息化平台不仅完善急救组织管理,而且5个“迅速”保证患者在急诊超早期就诊,减少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保证患者在时间窗内得到救治,提高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指导下的急诊脑卒中信息化平台在急性脑卒中抢救中应用,可缩短就诊至溶栓治疗时间,对改善脑神经功能,提高远期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检验科溶栓科室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控制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基层医院检验科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医院检验科生化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