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远意义研究
2022-11-22李子乔
李子乔
(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通辽 028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路径之一。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该文首先以民族传统体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关键词,查阅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民族传统体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其次,探讨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1 民族传统体育推广的三个阶段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内,一个或多个民族内传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健身性、娱乐性、互动性等特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主要经历了主动推广阶段、社会认可阶段、自信推广阶段3个阶段。
主动推广阶段(1978—199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我国从经济、政治、文化、体育、艺术等层面深刻反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后期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自此之后,各种民族传统体育赛事频频举办,尤其是民运会的定期举办,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认可推广阶段(2000—2011年)。主动推广阶段所取得的成绩,使越来越多的群体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中,有利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体育课程,学生参与其中,扩大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广度与深度。北京奥运会增设武术项目,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推向世界,自此,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范围内开花结果,吸引了世人的眼光。
自信推广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提升文化自信。国家层面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程度,民族传统体育开始走向巅峰,互联网加速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各种传统体育赛事在海外的举办,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影响力。
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各民族间交流融合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之一,社会要通过搭建平台,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各个民族间的交流,同时,不同的民族间要相互尊重、互相包容,交融共生,有序和谐发展[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只有当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将理想慢慢变成现实,促进中国梦照进现实。
3 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选择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路线,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单纯选择竞技体育路线或者传统的保守继承路线显然是行不通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特有的,符合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使民族传统体育扎根于中国,走向世界的最好方式就是使民族传统体育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传统体育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的思路[3]。下面将从思想基础、价值取向、物质条件、制度保障4个方面来阐述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远意义。
3.1 思想基础是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媒介
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各异,甚至很多民族间语言、文字不同,这种现象对于国家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使不同的民族,更好地交流合作,促进民族融合,保证民族团结和稳定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向上发展的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不同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适合自己民族的体育运动项目,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多,具有很多共同点,在历史的发展中,各个民族间经常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切磋和借鉴学习,随着交流和互动的增多,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实现了增强体质的目的,而且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载体,对维系民族团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在我国定期举办的少数民族运动会,使各个民族间进行文化和思想的交流,通过交流拉进了民族间的感情,促进了不同民族的融合,保证了民族稳定,使国家的认同感不断增强。可见,民族传统体育的弘扬,为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基本的思想基础[4]。
3.2 价值引领是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纲要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悠久灿烂的文明,也沉淀并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伴随历史遗留和传承下来的文明,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价值[5]。首先,民族传统体育是经过历史沉淀并最终形成的体育运动项目,是我国劳动人民共同智慧的结晶,既是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同时也是人们进行交流、互动、学习、提升的平台,民族传统体育已经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6]。其次,人们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和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敢于拼搏、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奋进。最后,民族传统体育讲究礼仪文明,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规则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比赛的过程中注重礼仪,在比赛的各个环节,注重“切磋”和“点到为止”,这些对于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匪浅。
3.3 物质条件保障是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桥梁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地区尤为明显,弱化这种矛盾的途径主要有2 种:一是促进不同地区间的交流和合作,在交流合作中实现共赢;二是以强带弱,经济好的地区,带动经济较差的地区发展,实现“一帮一带”,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民族传统体育正是弱化这种矛盾的有利推手。民族传统体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物质意义,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有效整合,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如民族传统体育服饰、器械以及民族传统体育衍生产品的生产、销售,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二是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举办,带动了当地城市改造升级,拉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如各种武术比赛吸引了全国各地观众参加、观看比赛,带动了当地的住宿、旅游、消费等,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三是赛事场馆的建设为后期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比赛场馆在后期实现一馆多用,场馆的非比赛期,可以供当地居民使用,丰富了当地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居民体质。
3.4 制度保障是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纽带
民族传统体育需要传承,也同样需要保护[7]。制度保障是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内容,制度保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5 个方面。(1)整合资源。民族传统体育融合各民族优秀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文化,同时在比赛过程中,实现运动场馆和设施的充分利用,有效地整合了运动资源。(2)交流提升。在民族传统体育比赛过程中,不同民族间的运动员,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共同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比赛,不仅搭建了比赛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在比赛交流的过程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再认识。(3)导向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促使人们形成一种内敛、自省、反思的性格,相比较于西方运动项目的个性张扬,民族传统体育更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形成包容有序的良好社会秩序。(4)凝聚人心。无论是个人参加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是多人完成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于凝聚人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比赛时,队员相互鼓励和帮助,为比赛的获胜而努力,对于凝聚人心起到了重要作用。(5)传承创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沉淀过程中,融合了优秀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其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时俱进。
4 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化,经历时代考验的产物,当代人需要珍惜这份精神财富,将其古为今用,促使其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进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涉及面广、影响力大,深挖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