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2022-11-22刘静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院校高职

刘静

(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广州 510000)

2016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并实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我国社会未来的接班人,青少年身体素质水平与国家社会发展存在直接关联。高职院校应依据体育教学目标与特点,开展契合学生发展的体育教学。但受限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开展尚存问题。因此,如何在明确当前体育教学面临困境的前提下,进行体育教学变革与优化,成为高职院校的重点研究课题。

1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必要性分析

1.1 是促进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需求

《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面临更为严格的要求。鉴于此,高职院校应做到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并对学生喜好以及具备发展潜力的体育项目予以支持。该意见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应结合当地人文、自然等资源进行体育赛事活动的大力开展,并为相关社会体育组织举办的学生性竞技活动予以支持,实现对全民健身氛围的良好构建,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是实现全民运动、全民健身的重要一步[1]。

1.2 是推动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求

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等是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确保学生毕业后胜任专业岗位,并拥有健康良好的体魄,这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因此,高职院校应以体育教学为载体,在发展学生职业属性的前提下,从学生身体、心理等方面进行教育深化,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相关体育知识,另一方面发展学生体育素养,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与习惯,进而为国家输送综合型职业人才。

1.3 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需求

在素质教育理念全面渗透的背景下,学生素质的发展不仅依靠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等的学习与掌握,还包括情感态度、身体素质、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培养。而作为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体育教学的改革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神经系统机能等方面的提升,且能够引导学生树立顽强拼搏、团队合作、坚持不懈等精神。同时,通过对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可以为学生自身创新力、观察力、思维力等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面临困境分析

2.1 教学形式与方法单一

长期的应试教育理念灌输,使得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仍以单一、滞后的教学手段为主,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依旧以教学示范、理念灌输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尽管此种方式能够帮助掌握体育技能,但教学手段存在的问题与弊端愈发凸显,学生在体育教学期间始终处于被动位置,再加上相关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积极性,进而对体育教学的开展产生影响[2]。同时,部分教师在授课期间除了使用常规的教学器材之外,对其他先进教学辅助用具的应用相对较少,导致体育教学模式单一滞后,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反感心理。以郑州市某高职院校为例,经调查问卷发现,86%的教师仍以讲解示范教学为主,仅有14%的教师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开展教学。

2.2 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

现阶段,高职院校仍以传统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体育教学质量以考试成绩来衡量,通过对学生运动技能掌握熟练度、体育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考量来确定学生的体育成绩,而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素质发展等方面缺乏合理评价,致使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另外,部分高职院校针对体育教学评价的设置,仍存在结构不完整的问题,不仅影响了教学评价的合理性与真实性,亦对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3]。针对教学评价的开展,经调查发现,85%的学校评价内容仅有体育技能、理论知识、学习态度、身体素质等,仅有15%的学校评价内容有进步程度等指标。

2.3 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体育课程的结构设置,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成效,而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结构的设置发现,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如体育课程设置以学生理论知识、体育技能的教学为主,而针对学生体育学科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或者针对校内、校外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比例不科学,甚至部分院校未将学生的运动训练、校外体育活动等内容纳入体育课程,导致体育课程结构设置存在不完整、不合理等问题,无法通过体育教学来发展学生素质能力,再加上大部分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使得体育教学开展受阻。

2.4 教师队伍素质的匮乏

体育教学的高质量开展,需要以高水平体育教师队伍为支撑,但是目前,仍有部分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师队伍构建方面相对滞后。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部分院校选择以兼职体育教师聘用的方式开展体育教学,其兼职教师多为退休教师、体育专业毕业生等,虽然在教师队伍人员配比方面,可以满足其具体需求,但是易造成师资队伍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同时,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存在以下问题:运动技能突出、经验能力丰富,但是自身学历相对较低;学历高的教师在运动技能掌握、教学经验等方面存在欠缺。因教师队伍素质能力的匮乏,导致当前高职体育教学开展受到严重限制。

3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变革优化路径分析

3.1 注重体育课程结构的完善设置

要想实现对体育教学的优化与完善,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变革的进一步深化,应重视对体育课程结构的优化设置。首先,高职院校应优化校内与校外体育活动的比例,将社会体育课程纳入体育教学体系,依据对当前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进行校内体育教学内容与校外活动的有机融合,实现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接触社会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4]。因此,高职院校需以各学期为不同阶段,开展多形式的社会体育活动,依据学生素质发展进行校外活动的合理设置,确保其课程结构能够达到合理性、完整性的目的。其次,重视对多形式体育活动的开展,依据对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特点与条件分析,开展多种类、多形式的体育活动,确保不同兴趣爱好以及基础条件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若条件允许,高职院校在设置体育课程内容时,应消除以往班级、专业以及年级的限制,针对某类别的体育课程内容,可以实现让所有感兴趣的学生共同参与其中,转变以往体育教学形式,丰富学生体育活动内容。最后,需以体育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为前提,进行体育实践活动与理论教学比例的合理设置。可依据对当前体育教学现状以及学生基础的分析,将理论知识课程比例控制在10%~15%,并做到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进行体育实践内容的穿插,以及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体现,实现对体育课程结构的优化,为体育教学功能与作用的发挥打下基础[5]。

3.2 注重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设置

教学评价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以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推动体育教学的变革。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体系,构建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主,集成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以及课程建设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教师评价内容要从以往的考试成绩转变为学生运动技能、理论知识、学习态度、行为表现等方面,并融合对教师教学能力、专业素质以及科研精神等方面的评价[6]。而针对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开展,则需从课程教学管理、体育基础设施配置、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等内容,实现对体育教学的多元化评价。此外,为确保体育教学发挥出最大教育功效,高职院校应立足于学校发展实际,结合当地资源进行本地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通过优化校本教材,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综合发展。

3.3 注重教学方法手段的改进优化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能否顺利开展,受到教学方法应用的直接影响,合理且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显著提升体育教学成效的同时,为学生体育素质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因此,要想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变革,必须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支撑。教师需立足于当前教学实际,结合学生个性特点以及发展需求,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优化[7]。首先,需以学生身心特点,转变教学形式,尊重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主体性,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据对学生基础能力、学习态度、个性爱好、智力水平等方面的考虑,进行教学形式的转变,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参与的良好氛围。例如,教学期间结合比赛训练法创新体育课堂,依据对学生基础特点的分析,组织开展比赛活动,以期通过比赛训练来加深对相关技能、理论知识的掌握,并实现对学生体育活动参与进行调动。而学生在参与比赛活动期间,教师需观察每一位学生比赛期间的表现与状态,帮助其挖掘自身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巩固训练来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技能的全面掌握。在体育比赛活动期间,教师还需引导其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并加强对学生竞赛心理素质的发展与培养,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稳定掌握。其次,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师需注意教学方法的优化,切不可脱离教学内容,必须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教学目标、任务来优化教学手段。最后,应结合学生需求进行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演变,将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融入体育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工作任务量,另一方面则可以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优化学生课程体验,以全新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入到体育教学中。

3.4 注重专项体育打造创造就业契机

专业体育即职业体育,即高职院校在推动体育教学变革过程中,可创造关于体育就业方向、就业岗位的契机。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高质量开展,可以为学生提供体育类的就业方向、就业岗位,意味着学生能通过体育教学实现对自身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而要想实现通过开展专项体育来促进学生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体育人才的培养。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看似是专业体育院校的目标,实则不然,某些学生出于体质、天赋等因素,可能在大学阶段才发掘出自身的体育天赋[8]。因此,不能因学生非体育专业学校出身,而被埋没才能,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专项体育的打造,拓宽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的路径。第二,为教育部门输送人才。尽管现阶段大部分体育教师的培养被专职体育学院所占据,但是纵观现阶段我国教育人才紧缺的发展态势,普通高职院校依旧能为教育部门拓展人才输送路径。同时,普通高职院校可以从冷门体育项目入手,结合体育项目发展,进行冷门体育项目就业人才的培养,进而实现对专项体育教学的打造,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变革[9]。

3.5 注重体育教师队伍职业素养强化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除受到硬件要求影响之外,教师专业素养以及业务能力匮乏也是阻碍体育教学改革优化的关键性因素。要想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学创新改革,除要求教师具备常规教学、体育技能之外,还需重视对自身终身学习意识、业务拓展能力的发展。鉴于此,高职院校需通过加大对体育教师队伍的完善力度来推动高职院校教学的优化。首先,需为体育教师营造自我发展、自我培养的空间,引导体育教师重视对自身职业素养、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定期开展有助于发展教师体育科研素养的活动,立足于现阶段体育教学开展现状的分析,从体育专利、体育学术、体育成果、体育课题等方面,鼓励教师参与其中,通过获取一定的成就来推动自身科研素养的发展。为保证其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高职院校需立足于自身发展,构建契合体育教师发展需求的科学平台。其次,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准入门槛,积极引进高素质、多经验的体育人才,以此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水平。

3.6 注重对高职体育教材的创新改革

体育教材是学生内化体育理论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支撑体育教学达成教学目标的基础前提。因此,体育教学的优化,需要以教材改革为支撑。为确保其教材改革契合高职体育教学改革需求,应结合以下几点来实现全面创新。第一,以不同专业学生体育素质发展需求为立足点,进行教材改革,如幼师、旅游、航空等专业在学生体型、体态方面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需要依据其专业要求进行教材内容的调整和完善;矿业、安保等专业,则对学生心肺功能、身体体魄等方面有一定要求,其教材可以结合专业需求进行针对性改革。第二,针对不同专业进行针对性、补偿性体育训练的增设,以此帮助学生增强自身职业防护能力,确保学生身体素质不受到职业因素的影响。因高职院校涉及诸多专业、工种的划分,所以不同专业开设的体育课程需具有针对性与独特性。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求各院系依据其不同专业需求的分析,进行体育教材的针对性改革,以确保其体育课程的开设,符合不同专业学生身体素质发展需求。

4 结语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普遍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变革与优化。对此,高职院校需以深入剖析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困境与问题为基础,结合学生个性发展以及体育教学目标,提出体育教学变革与优化的路径,进而提高体育教学水平与成效,为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院校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