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骏教授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经验撷要
2022-11-22张万林查必祥季荣郝琳周超高兵张雅婷杨骏
张万林 查必祥 季荣 郝琳 周超 高兵 张雅婷 杨骏
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合肥 230038 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叉神经痛是指局限在三叉神经支配区内的一种短暂性、阵发性、反复性剧烈疼痛,临床以头面部骤发性烧灼样、刀割样、电击样剧痛为主症,发作严重时可伴有同侧面肌抽搐、面部潮红、流泪[1]。三叉神经痛年发病率在4~5人/10万,多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西医常采用药物治疗、微血管减压手术等方式治疗三叉神经痛,但药物不良反应较大,而手术具有风险,往往不易被患者接受。临床研究证明,针灸治疗本病疗效好,而且不良反应少[3-4]。
杨骏教授系安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第五、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针灸学会会长,从事针灸临床及科研工作30余载。杨师严以治学,学贯中西,善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各种疑难病症,尤其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本病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明察病机,以立治则
三叉神经痛在古代医籍属于“面痛”“偏头痛”“颊痛”等,本病病位在面部,病因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多责于风邪,可夹火、寒、湿等杂合致病。《素问·太阴阳明论》载:“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头为清阳之府、诸阳之会,阳经经脉皆上聚于头,风邪来袭,头面部首先被侵犯,致使面部经脉不通,气血阻痹,发为面痛。内因多为脏腑失调、情志内伤,从而使湿阻、风动、痰瘀内生,邪阻经络,不通则痛;或因气血亏虚,阴阳失衡,脉络失养,不荣则痛。临床上本病病情迁延,多虚实夹杂。杨师认为无论外因内因,皆致使面部经络受阻或久病经络失养而诱发,以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为关键病机,提出了“行气血,调虚实,通经络”的治疗原则。临床注重局部整体结合,行气活血,调整虚实,以助经络畅通,祛除痛症。
2 溯本清源,中西互参
杨师深谙经典,精晓现代医学理论,提倡衷中参西,以中为本,以西为用。在临床诊治三叉神经痛时,常借鉴神经解剖学及脑科学等理论知识,基于疾病发生机制,精选腧穴,穴少义精,而达“四两拨千斤”之效。同时善于运用针刺手法,结合电针、艾灸等方法,大胆创新针灸方案并施于临床,效如桴鼓,极大地提高了针灸的有效性。
2.1 巧选腧穴,辨经施治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学术界大多认可微血管压迫神经脱髓鞘学说及癫痫样神经痛学说[5]。本病属于西医痛症范畴,杨师化繁为简,从疾病的本质思考,头面部浅感觉传导的基本过程为头面部皮肤和口、鼻腔黏膜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经过周围突传至三叉神经节胞体,之后传至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经过纤维交叉到对侧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胞体,最后投射到中央后回下1/3,产生相应的感觉[6]。杨师认为,可通过针刺调节头面部感觉传导通路的异常传导信号,从而抑制痛觉的产生,因此临床上结合三叉神经的解剖结构与经典医籍,选取顶颞后斜线下2/5(对侧)、上关、下关、鱼腰、颧髎、水沟、承浆等穴位。
头针的应用基于大脑皮层定位,采用针刺头皮,进而影响相对应的皮质功能。顶颞后斜线区相当于感觉中枢在头皮的投影,其下2/5能够控制对侧头面部感觉,调节中枢对于脸部痛觉的整合。上关、下关位于面颊部,分别为足少阳与足阳明的腧穴,两穴相配具有行气止痛、舒经活络之功。研究发现,此位置与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节、脑干的三叉神经中脑核有直接联系[7]。杨师采用双针互透法,上关透下关,下关透上关,可直接刺激局部,将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到它所支配的器官和大脑中枢,以起到直接抑制疼痛的作用。刺激量是决定针灸疗效的关键因素,透刺时并深刺,增强局部刺激,使针感强烈并扩散到整个面部。
三叉神经从神经节发出三大分支,分别是眼支、上颌支、下颌支,分别支配脸部皮肤、口腔、牙和牙龈、眼球等处的感觉,临床上三叉神经痛多累及上颌支和下颌支。杨师认为本病病位在面部,与手、足三阳经密切相关,根据“腧穴之所在,主治之所在”的取穴原则,诊治时仔细辨病辨经,根据疼痛部位针对性地对应选取鱼腰、颧髎、水沟、承浆,按痛施治。杨师强调头面部疼痛辨其经脉至关重要,明确病变经脉,以达治病求本。
2.2 神归其室,住痛移疼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导,它不仅是脏腑气血盛衰在外的体现,而且主宰着人的精神、情感、意识、感觉等高级功能活动。痛属于感觉意识,由神所控制。三叉神经痛发作时,表现神情紧张,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甚则痛不欲生,而且患者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恐惧状态,加重了病情的程度。杨师认为神与痛的关系密切,痛使神乱,神乱则痛剧,正如王冰[8]所言:“心寂则痛微,心燥则痛甚。”《本草纲目》云:“脑为元神之府。”[9]府指的是所居之处,说明了脑是元神的活动场所[10]。百会、印堂位于督脉上,开窍醒神、安神宁心,故通过针刺调神安神,使神归其室,能够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以往研究发现,针刺百会、印堂能使下丘脑内产生镇痛物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影响中枢痛调制系统,发挥镇痛效应[11]。
2.3 整体调节,畅达气血 《黄帝内经》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对于人体具有重要作用,是构成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营运于周身,循环不息,运行不止,既是脏腑组织活动的根本,又是脏腑组织活动的产物。“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具有主导地位,而正气充足依赖于气血的旺盛和调达,气血失调以致正气不足则发病[12]。经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以濡润组织与器官,若头面部经脉经气不通,使得气血运行失调,不能滋养面部,不通则痛,或久病不荣则痛,最终表现为三叉神经痛。《标幽赋》曰:“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13]杨师治疗三叉神经痛时必取合谷、太冲。合谷、太冲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足厥阴肝经腧穴,阳明经多气多血,偏于调气;厥阴经少气多血,偏于调血,两穴相配,一阴一阳,一脏一腑,一气一血,一升一降,使得气血同调,促使脏腑原气运行周身,通畅全身经脉气血,达缓急止痛之效[14],并且针刺时针尖朝向头面,针向病所,加强对头面气血的疏通。发病日久,久病必虚,伤血耗气,痛则更甚,此时杨师另取足三里、中脘,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合穴,又为胃之下合穴;中脘为胃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胃为水谷之海,后天气血生化之源,合募配穴,上下相应,针刺两穴可扶正培元,补经脉气血之虚损,使新血生、瘀血除、脉道通、气血调和。《灵枢·终始》有云“病在上者,下取之”,局部与远端取穴,皆可疏通面部经脉,共达舒经活络,通达气血之功。此外,远端取穴还能够避免过多刺激面部而触发扳机点,引起三叉神经痛发作。
3 杂合以治,行之有效
《扁鹊传》曰:“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15]杨师强调临床治疗疑难杂病采用应多种治疗手段,以提高临床疗效。电针临床广泛运用于痛症,在针刺腧穴得气后使用脉冲电流作用于穴位,选取恰当的波形、频率和强度,以达到镇痛效果。杨师将电针接于上关、下关,采用高频、低强度、疏密波,通电30 min,认为电针直接作用于三叉神经干,可增强阻滞异常神经冲动的效果,以抑制痛觉的传导。此外同时在下关穴进行温针灸,使热力透达腧穴,畅通面部经气,正如 《灵枢·官能》所言:“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现代研究发现,艾灸能够抗炎镇痛[16]。腕踝针具有起效速、持续时间长、留针方便的特点,杨师深知患者痛疾,推己及人,诊疗结束常依据患者疼痛部位选取恰当的进针点,留置一枚毫针于患者手腕,胶布固定,嘱咐留于次日,减少三叉神经痛发作频率,每每用之,收获奇效。
4 验案举隅
患者崔某,女,57岁,于2021年1月16日初诊。 主诉:左侧面颊部疼痛一年余,加重2个月。现病史:一年前清晨洗漱时出现左侧面颊触电样疼痛,就诊于当地社区诊所,诊断为三叉神经痛。予以卡马西平口服治疗,服药后有效,偶有再发。2个月前因过度疲劳后复发,发作时疼痛难忍,自行服用以上药物未见明显缓解,遂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刻下症:左侧面部疼痛,疼痛部位以面颊上、下颌部为主,呈阵发性,发作时甚则不能入睡,平素时感头晕,面色少华,纳差,舌淡紫苔白,脉弦细。查体:左侧面部感觉敏感,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8分。 辅助检查:头颅磁共振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诊断:三叉神经痛;中医诊断:面痛(气虚血瘀证)。治则:气血双补,活血化瘀。针刺取穴:顶颞后斜线下2/5(对侧)、上关、下关、颧髎、水沟、承浆、印堂、百会、合谷(双)、太冲(双)、足三里(双)、中脘。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消毒取穴部位,采用0.35 mm×25 mm毫针针刺,上关、下关采用双针对刺15~20 mm,行小幅度捻转法,使针感扩散到整个面部,并在两穴分别连上电针(频率:100 Hz,波形:疏密波,强度:低强度);顶颞后斜线下2/5沿头朝百会穴透刺10~15 mm,百会、印堂、合谷、太冲斜刺8~10 mm,且合谷、太冲针向头部,中脘、足三里直刺15~20 mm,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同时取2段长约2 cm的艾条点燃,戳一小孔放于下关穴针柄,中间以小硬纸片格挡,防止温度过高造成烫伤。诊疗结束后,取腕部上2穴(位于腕横纹上二横指,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腕肌腱之间,相当于内关穴处),留置一根0.35 mm×40 mm的毫针,以患者自觉针下无任何感觉为度,以医用胶布固定,嘱患者次日自行拔针。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治疗5次后,患者左侧面部疼痛减轻,发作频数减少;治疗4周后,患者疼痛消失,饮食、睡眠正常。随访3个月未复发。
按语:本案患者有三叉神经痛病史,又因过度疲劳而复发,结合纳差,面色少华,舌淡紫苔白,脉弦细,辨证为气虚血瘀证,因劳耗气,气虚则血滞,面部脉络不通,不通则痛,故当行气活血,调整虚实,畅通经络。杨师依据头面部感觉传导通路和疼痛部位,选取顶颞后斜线下2/5(对侧)、上关、下关、颧髎、水沟、承浆,可抑制异常的神经冲动;印堂为调神要穴,移神定痛;合谷、太冲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足厥阴肝经腧穴,两穴相配气血调和;胃为气血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足三里为胃经合穴,中脘为胃经募穴,刺之气血双补;针刺同时配合艾灸、电针、腕踝针以巩固疗效。诸法合用,可达行气血、调虚实、通经络之功。
5 结语
三叉神经痛发作时疼痛剧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目前西医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医病因病机也较复杂。杨师不拘于古,中西互参,认为本病的关键病机在于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提出了“行气血,调虚实,通经络”的治疗原则,并大胆创新地提出针灸治疗方案。临床上强调他山之石亦可攻玉,从现代解剖学的头面部浅感觉传导通路出发,并与传统针灸理论相结合,巧选腧穴,利用针刺抑制三叉神经的异常神经冲动。临证时仔细辨病辨经,根据疼痛部位与疾病虚实,针对性地选取腧穴,穴少义精,注重调神,注重局部结合整体;善用针刺手法,多法结合,杂合以治,采用针刺、艾灸、电针等综合疗法,共奏通经活络、畅达气血、调整虚实之效,为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其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