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外治白发源流考

2022-11-22吴双黄雪莲叶肖琳叶新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外治医家外用

吴双 黄雪莲 叶肖琳 叶新苗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杭州 310053 2.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诗经·采绿》云“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1],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头发的清洁与健康。在遗传因素、毛囊色素干细胞活性失常、药物、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现代人白发问题越来越严重[2],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中药外治白发的方法已历经千年,有其独特优势。本文通过查阅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现代研究成果,对中药外治白发的发展源流进行详细梳理,以期为现代医家治疗白发提供思路。

1 秦汉时期的诞生

远古至夏春秋时期,古人的美容意识已经萌芽[3]。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第一次对白发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多角度的阐释,认为头发的生长与精气血、情志因素相关,也点明了脏腑与头发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实,齿更发长……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素问·六节藏象论》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以上论述说明头发的乌黑荣润需要肾气充盈。另外,情志变化也可影响脏腑的功能和气血的运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喜伤心”“忧伤肺”“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的理论。

《汉书·王莽传》记载:“莽闻之愈恐。欲外视自安,乃染其须发,进所征天下淑女杜陵史氏女为皇后,聘黄金三万斤,车马、奴婢、杂帛、珍宝以巨万计。”[4]西汉末,王莽为了掩盖内心的慌张,把头发和胡须都染成黑色,让外人以为他心情安定,但书中未记载他染发的材料。

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医帛《养生方》中记载了第一个“黑发”专方,方云:“黑发益气,取……行,复盛,以一复行……食,火毋绝,卅……冶,以……裹,……八月为药。”[5]《华佗神方》中也记载了6首中药外治头发疾病的方子,如“治头风白屑神方”[6]240“治头发脱落神方”[6]240“治发落不生神方”[6]241“治发臭神方”[6]242等,其中就包括2首治白发神方,“治发色黄白神方:黄芪、当归、独活、川芎、白芷、芍药、莽草、防风、辛夷仁、干地黄、藁本、蛇含各一两,薤白半升,乌麻油四升半,马鬐膏二升”[6]241,“治白发使黑神方:胡粉、白灰各一分”[6]241,2首治白发神方经过历代相传,甚至在《外台秘要方·第三十二卷》[7]887-888中都有记载,说明汉代医家用中药外治白发已经行之有效。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道教的炼丹术的发展,佛教和印度医学的传入,促使了中医药的发展,亦丰富了中医美容的内容[8]。医家们在批判性继承晋以前美容方经验的同时,也结合当时人们的需求进行创新,并且开始将治疗和美容保健结合起来,“文质并重”的美学思想应运而生,“文”强调美的后天人为性,“质”强调美的本质[9]。

晋代葛洪具有美学思想家和美学专家的双重地位,由于对“文”的重视,他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出现大量的美饰方[10],书中的“治面疮黑发秃身臭方第五十二”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美容医学专篇[11],内含3个外治白发方:“疗须鬓黄方:烧梧桐灰,乳汁和。以涂肤及须鬓,佳。”[12]“染发须,白令黑方:醋浆煮豆,漆之,黑如漆色。又方,先洗须发令净,取石灰、胡粉分等,浆和温,夕卧涂讫,用油衣包裹,明日洗去,便黑,大佳。”[12]除此之外还记载了“又拔白毛,令黑毛生方:拔去白毛,以好白蜜敷孔中,即生黑毛。眉中无毛,亦针挑伤,敷蜜,亦毛生。比见诸人水取石子,研丁香汁,拔讫,急手敷孔中,亦即生黑毛。此法大神验。”[12]另外,东晋范汪[13]所著的《范东阳方》中也载有外用胡粉、石灰来黑发的方法:“染发方:胡粉一分,白灰一分,右二味以鸡子白和,先以泔浆洗令净,然涂之,即急以油帛裹之一宿,以澡豆洗却,黑软不绝甚妙。”

3 隋唐、宋元时期的兴盛

3.1 白发病因病机的系统梳理 隋唐和宋元医家综合前人经验对白发进行了病因病机的研究与总结,认为白发可由气虚、血虚、血热、肾虚和情志等因素引起。隋代巢元方[14]《诸病源候论》曰:“足少阴,肾之经也。肾主骨髓,其华在发。若血气盛,则肾气强。肾气强,则骨髓充满,故发润而黑;若血气虚,则肾气弱。肾气弱,则骨髓枯竭,故发变白也。”表明了头发变白与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有关。张子和[15]在《儒门事亲》中言:“至如年少,发早白落,或白屑者,此血热而太过也。世俗止知发者,血之余也,血衰故耳。岂知血热而寒,发反不茂。肝者,木也。火多水少,木反不荣。火至于顶,炎上之甚也。大热病汗后,劳病之后,皆发多脱落,岂有寒耶?”提出发早白乃血热太过之故。清代何梦瑶[16]在《医碥》中也举病例论证了张子和“火多水少”之说:“按子和所论甚是。尝见人年三四十,后顶发脱落者,其人必躁动多火,常患目疾。顶发茂密者,其人必沉静少火,从不病目,可验也。”这一理论也为后世医家治疗白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北宋王怀隐编写的《太平圣惠方》综合阐述了头发相关疾病的病因和证候,书中“治发黄令黑诸方”和“染髭发及换白变黑诸方”两个篇章中含有中药外治白发方共21首,如染髭发令黑方:“没石子、乌药、鸡肠草、莲子草、青胡桃皮、酸石榴、马齿苋、青盐、熟干地黄、东南柳枝皮、獖猪鬃、麝香。右件药。都捣。用蜜水和为剂。以春大麦面裹。入瓷罐子内盛。用盐泥固济。候干。更泥。泥三度为妙。然后用熟火十斤。烧罐子令黑熖尽。冷之取出。入麝香同研如粉。以生姜自然汁调如稀饧。遇寅日染之良。”[17]

3.2 中药外治头发的剂型发展 隋唐时期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是中药外治头发相关疾病及美发的兴盛时期。黑发不仅显得年轻,同时也与政治仕途息息相关,诗人刘禹锡在《与歌者米嘉荣》一诗中讲到:“近来年少轻前辈,好染髭须作后生。”诗中反映了当时重少轻老的风气,想要继续得到重用,就必须染黑胡须,不然会被摒弃[18]。

唐代的美容方药在配方与制作上更加完善,同时,方药的剂型也更为多样[19]。《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记载了若干中药外治头发的药方。根据许霞[20]对《千金要方》的统计分析,书中剂型总数达42种左右,其中染发膏、染发水和洗发水是首载的剂型,为中药外用的半固体或液体药剂。可用来外治白发的7首方剂中也首次出现了染发水、洗发水:“又方:黑椹水渍之,涂发令黑。”[21]“又方:大豆五升,醋浆水二斗,煮取五升,沐之。”[21]

唐代《外台秘要方》是继《千金方》之后的又一部大型方书,集唐以前美容方剂之大成,该书卷三十二为美容专卷,内容更加系统而丰富[22]。书中共载录黑发外用方12首,包括“令发黑方”5首,“变白发染发方”4首,“发黄方”3首,如“疗生发黑不白,泽兰膏方:细辛、续断、皂荚、石南草、泽兰、厚朴、乌头、莽草、白术各二两,蜀椒二升,杏仁半升去皮。右十一味切,以酒渍一宿,以炼成猪脂四斤,铜器中向东炊灶中煎,三上三下膏成,绞去滓拔白者以辰日涂药,皆出黑发,十日效。”[7]887“又生长发令黑,有黄白者皆黑,魏文帝用效,秘之方:黄耆、当归、独活、芎、白芷、芍药、莽草、防风、辛夷人、干地黄、藁本、蛇衔各一两,薤白切半升,乌麻油四升半,马鬐膏二升。右十五味,切,以微火煎,三上三下,白芷黄膏成,去滓,洗发讫,后涂之。”[7]887

4 明清时期的成熟

明清医家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同时,不断完善外用药方,发展创新了治疗白发的学术理论,中药外治白发在这一时期逐渐走向成熟。明代朱橚等认为头发的润泽美丽与足少阴、足三阳经相关,其编写的《普济方》载录有治疗须发黄白的方剂62首,头发美容保健方剂217首,外用方分别占45.00%和86.00%左右[23]。美容保健方能起到乌发、养发、生发和洁发等多种作用,如《普济方》:“槐桃膏:荣养髭发。瓦松(半生半烧灰)、铁粉(铧铁醋淬十遍捣研)、羊粪(半生半烧灰)、槐枝(细锉各一两)、胡桃仁(一斤)。右除瓦松等三味外。将胡桃仁与槐枝捣作一团。填小瓶中令实。又取槐枝斫长二寸。密插于瓶中。与瓶口齐。更取一瓶子。须盛得前药瓶子者勘合。然后置地坑陷空瓶子与地面齐。其向上瓶子。即壅马粪火烧一宿。候冷开之。其向下瓶子腹中有油清。则取此油调前三味涂头。每日净洗。再换药。”[24]书中方剂之繁复,说明这一时期医家已在治疗白发上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且治疗效果良好。

经研究,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的“须发”这一节中,常用养血祛风、止痒止屑或染发等外治法治疗发白、发落[25]。书中明确记载可供乌发和防脱的外用药物分别在40种以上,另外还有十多种药物组合,“发白”中记载“橡斗、毗黎勒浆、椰子浆、盐麸子、菱壳、芰花、莲须、红白莲花并涂须发”[26]“百合、姜皮并拔白易黑”[26]“狼把草、黑豆煎醋染发”[26]“蜜、蜡、鳖脂、猪胆、狗胆、犬乳并点白生黑”[26]。龚延贤认为心与发白关系最密切,在《寿世保元·须发》中指出:“医者所论,人须发眉,虽皆毛类,而所主五脏各异。故有老而须白、眉发并白者,或发白而须眉不白者,脏气有所偏故也。大率发属于心,禀火气,故上生。”[27]

清代宫廷美容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28],《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记载了“令发易长方”[29]192“令发易长又方”[29]192“令发不落方”[29]193“香发散”[29]22和11个“洗头方”[29]194-201。香发散:“发有油腻,勿用水洗,将药掺上一篦即净,久用发落重生,至老不白。零陵草一两,辛夷五钱,玫瑰花五钱,檀香六钱,川锦纹四钱,甘草四钱,粉丹皮四钱,山奈三钱,公丁香三钱,细辛三钱,苏合油三钱,白芷三两。共为细末,用苏合油拌匀,晾干,再研细面,用时掺匀发上篦去。”[29]22此方的出现,说明当时人们在乌发的同时对发香也有了要求,中药外用美发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5 现代应用

外用中药使药力直接作用于头发、头皮,可直达病所,故现代许多医家也常用此法治病,已成功研制出多种中药酊剂、中药洗剂等,剂型和用法更加多样而成熟。潘秋华[30]用自拟中药乌发汤按摩包裹头发,配合口服自拟养血补肾酒,外治为主、内调为辅的方法治疗白发患者286例,总有效率达79.37%,其乌发汤组成为首乌45 g,旱莲草25 g,桑椹30 g,黑豆45 g,女贞子15 g,乌梅15 g,石榴皮30 g,当归20 g,川芎25 g,鸡血藤20 g,黄柏15 g,黄连10 g。 王富宽等[31]采用按摩头皮加中药酒剂外擦的方法治疗青少年白发93例,在1~2个疗程内治愈52例,显效36例,总有效率达94.62%。

6 结语

中药外治白发的方法从古至今得到了较完备的保存,受到了医家们的传承。此法首见于秦汉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发展,隋唐、宋元时期进行病因病机梳理,从气血、肝肾、情志等多种角度阐述白发发病机制,方药的数量和剂型也明显增加,明清时期逐渐成熟,如今现代医家所用的剂型更加丰富,内外合治的手段更加多元化。在白发问题与日俱增的今天,中药外用治疗白发的作用不容小觑,更多有效的剂型或用法有待进一步挖掘。

猜你喜欢

外治医家外用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含黄蜀葵花外用制剂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研究进展
归藤止痒洗剂外用治疗慢性手湿疹6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治治疗哮喘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中医外治药物(贴剂)疗法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对病机十九条中“心”与“火”的质疑
“网球肘”的外治验方
皮肤科病人的外用药物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