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广播剧声音设计路径

2022-11-22吕小诗

艺术家 2022年6期
关键词:广播剧音调听众

□吕小诗

(吕小诗/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在新媒体时代,微媒体形式如抖音、快手等越来越受到普通观众的欢迎,广播领域也是如此,“微型广播剧”由此诞生。相较于传统的广播剧,微型广播剧存在概念上的变化,即新的表现形态呈现出“短时长,小布局”的特征,同时产生了新的表现方式。所以,无论在形态上还是手法上,主创人员都需要从各个环节体现微型广播剧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

一、现代广播剧的基本特点

广播剧的声音特性是广播剧的重要属性。广播剧必须以音频为载体,以电台为表现手段,主要由播音员和配音员演出。声音作为广播剧的精髓,除了人物解说与对话,还会借助音乐、相关场景的配合,达到广播剧的实际效果。因此,除了单纯的情节讲述,广播剧还会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情节完整、可听性强。因广播剧的属性限制,不具备可视性,整个剧情内容都由演员与音响师共同推进,不像影视节目的剧情那样分散,具备一定的时代发展优势。

新媒体时代广播剧的发展,需要多样化地利用“微”元素的优势,将故事的主题内容以短小精湛的方式呈现给受众。尤其是对于广播剧内容的删减,主创人员要以原作内容为基础,清晰简化故事发展情节,将人物集中起来,使受众通过软件播放就可以完成故事的聆听,放松身心。也正是这样的优势推动广播剧在新媒体时代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新媒体时代广播剧声音设计的具体策略

(一)声音设计的戏剧性象征与共情

广播剧的特色之一就是声音的表现,所以对声音有很高的标准和要求,表达需要有艺术张力和感染力。声音设计内容包括多个方面,如自然人声、音乐配乐等,把这些不同类型的声音加入广播剧,能够提高广播剧的整体感染力和表现力。声音设计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具备更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张力,充满较强的戏剧性,具备更丰富的情感色彩,让听众有入神和共情的感受。此外,戏剧性表达也是广播剧声音设计艺术表现的重要渠道,创作者通过对背景音乐与人物对话的声音设置,完成背景和人物对话的交代,将一个富有生机活力的故事展现出来,这也是提升广播剧感染力和艺术力的重要途径。

戏剧性作为广播剧声音表现力和艺术渲染力的灵魂,如果在前期不注重戏剧性的表达,就会导致声音设计部分不连贯。例如,一些广播剧从头到尾只有解说和独白,这样的设计就完全没有戏剧特点,不能将内容完整地呈现给受众。此外,整体包装能从宏观角度上充分体现广播剧的戏剧性,只有注重广播剧的整体性,在竞争中才能有优势。铺垫、高潮相互交错,内容层层推进,将声音、故事和剧情发展融合,达到“声”临其境的效果。

(二)创作形式的推敲

除戏剧性外,新媒体时代广播剧还应具备另一种特征,即丰盈饱满的创作形式。随着抖音、快手短视频的普及,短小精悍成为广播剧的时代特征。人们往往对长时间的视频内容不感兴趣,而是追求短时间的“快餐式”视频。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获得听众的喜爱是新媒体时代的广播人需攻克的难题之一。因此,在完成声音设计前,我们要仔细推敲广播剧的创作形式,构筑其核心内涵。作为新媒体时代广播剧的创作者,我们应该明白新媒体时代信息内容的质量非常重要,宁缺毋滥仍然是新媒体时代广播剧永恒的主题,盲目堆砌故事情节和内容,对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关联性避而不谈,往往会导致广播剧变成“大杂烩”,不仅使听众不明其表达的真正含义,还影响了本应具有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广播剧的输出离不开人声,更离不开其他背景音乐的支持,声音符号是广播剧的情感表达窗口。例如,在广播剧中要想展现大自然的环境,不仅要有外界的打闹嬉戏声和动物的声音,还可以加入流水声、春虫声等来烘托,使听众能更快融入,感受到大自然的情境。值得一提的是,情境的切换必须做好铺垫,并提前讲述人物关系,选择好时机,将时间、地点、人物等交代清楚。

(三)声音设计的真实性

广播剧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所以要体现真实。如果新媒体时代的广播剧太偏重于戏剧化,过于注重剧本的跌宕起伏,而偏离了受众的日常生活,就会背离作者的创作初衷,甚至走进浮夸的误区,失去广播的意义。所以,广播剧的声音设计需要以真实性为基础,凸显新媒体时代人民的生活。例如,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虽然在视觉上该剧表现的是战争的残酷和场面的混乱,但声音经过精心编排和设计,保持了应有的丰满度,其清晰度也令每一个声音元素都与它的画面对应,同时保持着丰富触感的联系,让人真真切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以及生死听天由命的压迫感。以上实例不是简单的录音或剪辑,也不是对已有的拟声资料的堆砌,而是经过仔细设计与编排及应景式铺垫,声音语言也经过精细设计与创作,是新声音情境的体现。

所以,对于一般的广播剧而言,应该在保证真实性的基础上寻求创作的戏剧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点缀,二者只有相辅相成,才能促进新媒体时代广播剧的良性发展。但是,真实性又离不开生活,需要扎根于生活,人声、音乐的配合也要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取材也颇有讲究,需要结合流传于民间的材料进行加工,最终成品务必真实。

另外,声音单元化能使广播剧的各个模块更具体和真实,使剧中细节精细,情感更细腻。每个声音元素对于整部广播剧来说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声音的某个片段让听众觉得失真,恰好又在情节的衔接处,就会影响情节的真实性,对整部广播剧也有不良影响,使听众无法融入其中。

(四)合理设计声音的其他要素

1.人声

有些广播剧作品需要借助大段的解说词辅助描述或解决逻辑关系,这样会显得空洞且缺失感情色彩,没有意境和情感的烘托。其实,情感往往隐藏在对话中,人物之间的交流就夹带着情感的宣泄。演播者可以通过设计人物对话,辅以音效来交代广播剧的环境和相关人物关系,以及进行人物刻画,推动剧情发展。

2.对话交流

在当下的广播剧中,有些演播者只是一味地在普通话上下功夫,没有带着剧中应有的真实情感进行交流,不仅影响了对话人的状态,还影响了整部剧情情感的表达。在优秀的新媒体时代广播剧中,剧中人物对话力求自然。对此,演播者可以先在相关的真实场景中训练,使情感和声音完全融入后,再进行编排和调整,达到真实性与戏剧化的无缝衔接。

3.音乐

音乐是一部广播剧的情感“助推器”。合适的音乐风格能使听众快速融入剧中环境,让听众感同身受。所以,广播剧的音乐搭配和数量编排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欢乐氛围下的广播剧搭配略显阴沉的音乐,则显得不合时宜;一味堆砌音乐数量,也显得没有头绪,这样只注重数量的累积,而忽略了质量提升。这两点都是音乐编排需要注意的地方,只有搭配合适,才能使听众觉得舒服。

新媒体时代广播剧搭配音乐也要有整体感,不能只考虑局部,而忽略整体的重要性。音乐对情感的烘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力大于平铺直叙的对话,更能深入人心。所以,整体统一编排的音乐能够递进加深整体感情,而不是使情绪变得七零八落。情绪只有汇聚在一起时才能迸发出巨大能量,而分散的情绪只会让情感的表达弱化,无法使听众感受到情绪能量的强烈冲击。

4.特效音

特效音是广播剧中常见的声音之一,能够起到烘托气氛、立体化场景的作用。特效音的使用,需要考虑特效效果、情节场景和人物状态几个方面。首先,特效音选用要正确,才能达到最好的特效效果。以特效音流水声为例,当广播剧的旁白用人声描绘的场景里有流水经过时,特效音里针对流水声有多种选择,如水流湍急的哗啦啦的流水声、流水比较缓慢的吱吱吱的流水声,以及瀑布流动的流水声。虽然都是流水,但是给人的听觉效果不一样,营造的画面感不同。只有选用正确的特效音,才能配合广播剧情节,达到最佳效果。其次,特效音的使用要充分考虑情节场景。特效音本质上是情节环境氛围营造的辅助工具,能够起到营造氛围、加深紧迫感和推动广播剧情节的作用。所以,广播剧选用特效音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情节环境。以雨声为例,其是广播剧中相对常见的特效音。当广播剧想要营造愁闷孤独的意境时,就会采用小雨的特效音进行辅助;当广播剧想要加快推动故事进程、引出突发事件时,一般采用的是暴雨的特效音。最后,特性音要与人物状态相贴合。人物的语言状态、肢体状态、情感状态及心理状态是广播剧人声描绘的重点,但是对人物状态的反映,离不开特效音的辅助。例如,当人物的肢体状态是穿衣服时,就需要伴随“沙沙”的特效音;当心理状态是被惊吓时,通常会采用“轰”的特效音。

5.音响

音响最重要的作用是为一部广播剧营造出空间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关门声、拉门声、走路的沙沙声、水声、物体撞击声等,这些声音相互配合,使听众闭上眼睛就感觉已经身在其中。所以,好的音响声能增强广播剧的真实性,从细节上体现出广播剧的整体质量,让听众“声临其境”。而现在大部分广播剧都只注重声音的质感,忽略了声音的空间感。空间感是影响广播剧核心情感的法宝,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

在新媒体时代,广播剧比较注重体现声音的层次感,这往往需要通过音响来体现,展现声音的美感和空间感。如果只是盲目地将声音进行简单的排列组合,就无法体现出相应的美感和层次感。而编排师就是将这样杂乱无章的音效进行编排后,组成符合当下广播剧的音响组合模式,为故事的情节、过渡和脉络发展服务。

6.音调音色与修音

一部广播剧的质量好坏,是否能被大众接受,除了广播剧的剧本这一影响因素,广播剧声音效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广播剧本质上就是通过声音输出,将剧本的故事情节以声音输入的方式,传入人体大脑并形成画面。声音是广播剧的基础,所以广播剧对音调音色和修音都十分重视。音调音色在广播剧声音录制时就要做好选择与调整,而修音是广播剧声音录制的后期修改。从音调音色的角度进行分析,音调需要根据人物特性和情节的需要进行调整。例如,人物是娇小柔弱的小女子,音调就是细腻柔肠的;人物是五大三粗的老爷们,音调就是低沉豪爽的。音调是可以训练优化的,而音色是先天具备、难以更改的。所以,广播剧需要根据人物的特性,选择相应的音色。从修音角度分析,修音是广播剧录制完成后的后期处理,就是将广播剧录制过程中的音调、音色、杂音进行再次调整,使广播剧的声音呈现更加完美。但是修音并不是万能的,只能做局部微小的调整。所以,演播者在进行人声配音时,一定要使用正确的音调,选用适合人物特性的音色。

一部优秀的广播剧最重要的是声音设计,通过作品的声音设计来烘托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凸显真实性为基础,提升广播剧的艺术感染力,让受众通过声音就能引发情感共鸣,感受剧情戏剧性的内容呈现。此外,演播者还需要合理地对人声、背景音乐和音响等进行设计,通过合理安排使剧中故事实现主题的升华。如今,新媒体时代的广播剧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融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新元素,以符合新媒体时代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新文化与新风向。要想让广播剧成为新媒体时代受人民大众喜欢的剧种,我们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挖掘与发展。

猜你喜欢

广播剧音调听众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耳朵里的声音大戏:新中国广播剧风雨历程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2018中国广播剧年会在辽宁丹东召开
听众
听力障碍幼儿音调异常矫治的实施建议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怎样让竞职演说“挟持”听众
表达心情
广播剧创作中的新闻理念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