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背景下图书馆知识管理与服务创新

2022-11-22

山西青年 2022年18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图书馆用户

张 艳 任 涛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都是近年来基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深度开发和应用而产生的新技术,对社会发展和组织管理都有巨大的变革作用。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中,两种技术的广泛应用都能够促进图书馆行业服务水平和资源丰富度的提升。由于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是数字化、智慧化和智能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则是数字化、智慧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新技术的引入能够完全贴合图书馆未来发展形态,立足于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然而,图书馆行业采用传统人工服务的模式已经相对成熟,服务模式和服务策略都是根据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范围进行制定,而在新技术的引入下将对传统的服务工作模式造成冲击,一些传统的服务模式将无法适用,新技术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如果不正视新技术与图书馆知识服务间的关系,仅是对新技术的引进和利用则无法实现服务模式和策略创新路径的开辟,智慧型图书馆的打造将缺乏驱动力。图书馆的创新发展只有在新技术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深度融合和交互作用下,才更具动力,更能适应于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知识获取需求[1]。

一、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关系

(一)大数据与图书馆知识服务

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中主要实现图书馆资料信息的动态分析、精确查找图书资源、深入发掘用户需求三个方面。大数据技术是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对管理对象日常行为所产的数据信息进行捕捉、管理、计算、分析,通过对集合数据的处理计算为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相较于依据传统的决策方式,大数据能够更加精准地分析目标现状,同时大数据技术对数据信息高效的捕捉和管理还能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信息。在图书馆传统的知识服务工作中需要通过统计调查的方式来获取近期读者用户的阅读行为,进而更好地配置相关阅读资源,这类统计调查是片面的,不具有前瞻性,而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引入,对图书馆读者用户阅读信息的收集将是动态的,并能根据不同群体读者的喜好进行分类。

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传统的工作内容中向读者提供的书籍资料查询手段较为单一,一般是采用人工查询或图书馆查询系统查询的方式,通过书名、作者、关键词或者主题词等片段信息来开展检索、读者只能明确书籍名称、作者信息或者主题范围下才能获取到书籍的相关信息。在此情况下,许多读者的一些个性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而大数据技术可以根据图书馆图书资源的借阅信息、更新信息、搜索信息等进行处理,并能根据读者的模糊搜索将符合读者需求的图书信息进行推送,读者还可以通过获取图书馆在线APP软件对图书的馆存量、借阅信息进行查询,大大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工作的效率。图书馆行业知识服务工作重点在于对图书供需关系的探究,只有深入了解读者需求才能便于图书馆资源的整理,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分组,通过一定的算法计算来得出组别数据相关性的分析,从而更好地归纳出图书与读者的供需关系,引导图书馆知识服务工作的开展[2]。

(二)人工智能与图书馆知识服务

人工智能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该技术通过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新时代背景下的人工智能技术有着更为广泛和实际的用途,区别于传统人工的工作方式,人工智能具有自主学习、程式化工作、知识发现、深度推理等有益效果,如何有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是现阶段各行业应重点研究的问题。图书馆知识服务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应具体体现在知识构建、知识发现及知识推理三个方面。

在知识构建中要求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应首先结合图书馆知识服务工作特点对读者用户进行精准的画像,为每一用户建立其特殊的服务渠道进而实现读者的个性需求。在人工智能知识构建的过程中还应强调与智慧型图书馆建设相衔接,基于专架信息开发将图书馆不同分类、学科融合等融入图书馆人工智能知识构建,以此解决图书馆管理人员在知识服务工作中对学科问题处理时的短板。而在知识发现上,人工智能技术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联系在于配合读者信息收集工作,利用智能化的数据收集将使得知识服务工作所收集到的读者信息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还应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对图书馆引进新技术的综合调控,将人工智能技术体现在大数据收集、智能设备服务、图书馆数据库系统等技术中,使得知识服务工作更加准确获取到读者信息。而知识推理则要求图书馆知识服务工作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更多的权限和功能应用空间,基于人工智能的知识发现对其中收集的读者用户资料信息进行智能的推理分析,进而挖掘出更具价值的读者需求信息。人工智能技术的知识推理更多的是与大数据技术进行配合,不再需要传统人工参与就能直接发现大数据技术下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与实体现实之间的联系[3]。

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环境下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路径探究

(一)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创新路径

通过对大数据技术与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的关系分析可以得出大数据技术应用是基于传统人工管理员工作更为系统、全面、准确地对读者用户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因此,大数据技术的创新路径主要体现于图书馆用户体验、读者个性化服务、研究读者阅读动向三个方面。

在用户体验方面,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图书馆线上和线下用户自助导航功能进行优化。可借助搜索引擎算法对图书馆现有搜索方式进行改进,同时运用大数据技术在后台对用户信息资料的分析,根据用户检索关键词内容进行筛选和匹配,从而在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检索结果。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图书馆自助导航功能进行开发,针对读者的搜索特点和需求特点为其提供专门“好书推荐”“图书馆优质图书”等内容,也可使“图书馆借阅排行”等统计信息在进行关键词检索时更具针对性,更能针对读者的阅读特点。

在读者个性化服务方面,图书馆知识服务下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创新应体现在利用技术特性为读者提供多元化选择和个性化需求上。例如,面对读者在图书馆内需要进行电子阅读的时候,图书馆可以利用大数据通过扫描读者在图书馆阅读的基本状况,根据读者在线下阅读的信息进行分析,将合适的图书推荐给读者,同时寻找相匹配的电子图书,使读者既能够找到纸质版,也可以在线上找到电子版,帮助读者以合适的方式继续完成阅读。对读者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是图书馆知识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而通过大数据技术的相关应用创新将能有效提升知识服务的工作水平。

在研究读者阅读动向方面,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知识服务工作中的提出就是为了实现图书馆图书资源配置具有前瞻性,通过大数据技术应用将更为精确地对整个图书馆读者范围的阅读信息进行统计,同时能够自动从实时热点信息、科研动向信息等外部信息提取关键词,通过相互匹配的方式,从宏观角度来分析出读者的需求变化,这一应用功能的实现不但能够有效减少图书馆对于读者信息调查统计的成本投入,也能够缩短数据信息处理周期,更加迅速、准确地为图书馆书籍资源配置提供相关数据[4]。

(二)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的创新路径

人工智能能够自动判识读者的需求,并根据读者需求特点自动选择知识信息。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关系分析可以得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更多的是体现在配合图书馆知识服务工作及对图书馆智能化设备的综合应用和调控上。因此,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路径主要是通过与大数据的相结合对智能服务系统、智能检索系统进行优化改进以实现对读者智能化的服务。图书馆智能服务系统是为了向读者提供多元化服务和减少图书管理员的人力资源投入而建立的,是建立在一系列数据库、数据处理系统、深度学习系统等软硬件设施基础上,并通过交互式指令和自动化设施实现,图书馆的人工智能系统引进交互式设备使用户发出的需求指令得到相应的反馈。

另一方面,图书馆的智能服务系统还应注重线上平台的打造,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学习性特点的展开对线上用户画像的记忆存储,使得图书馆线上平台能够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功能应用。而在智能检索系统的优化上,需根据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调控特点为用户提供智能语音检索、书籍快速借阅和归还、意见收集三项工作一体化的服务,改变用户在传统检索模式下需要登记借阅信息、查询信息、人工取存流程中造成的时间浪费,并且在智能检索系统下还能够对读者的阅读评价进行收集,便于向大数据系统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5]。

三、新技术背景下图书馆知识服务发展策略探究

(一)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发展策略

大数据技术是信息时代的产物,能够从数据的管理、计算、分析为行业发展提供决策和引导,但大数据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数据信息泄漏、数据反馈模板化、数据收集困难等问题也需要各行业在技术应用中制定一定的策略进行规避。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应用同样面临着上述难题,只有在大数据技术基础上收集庞大且具有时效性的数据信息才能够驱动其进行计算分析,图书馆读者数量较少、阅读时间不一致、大数据设备投入较少,仅靠人工记录是无法满足实现大数据的功能,也无法将大数据应用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中应用发展。通过实现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知识服务工作由线下向线上的转型,以及建立获取用户使用图书馆线上平台时的信息数据库,才能为大数据系统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同时图书馆线上平台还能通过与其他软件关联,使图书馆大数据系统获取到用户对其他领域行业的偏好,从而确保图书馆大数据技术分析结果更能反映时下热点和动向。同时,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应用发展还应注重对读者的隐私保护,对数据库进行多重加密,只提供大数据信息获取的单向通道,避免用户逆向操作来获取到他人信息。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中具有重要作用,新技术的发展策略探究强调数据信息的获取和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使大数据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知识服务工作。

(二)人工智能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是智慧型图书馆打造的重要举措,在智慧型图书馆的战略布局中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体现在知识服务的各项工作开展中,还与图书馆管理体系建立与线上线下平台链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更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点。因此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发展策略探究应立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专业人才的培养及安全制度的建立三个方面。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方面应强调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智能设备等技术的融合,改变图书馆传统面貌,逐步实现图书馆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图书馆的存储资料不再需要传统人工管理员参与,而是利用芯片或算法程序即能实现数据信息的传递与存储。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并不是完全脱离于人类操控,还需要运维人员定期对人工智能系统及设备进行修复、更新、检修,同时对图书馆管理人员展开相应的技术培训,使得在图书馆知识服务工作实际开展中管理员能够有效利用智能设备进行工作。而在安全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使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知识服务工作,规范化知识服务工作内容,避免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下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缺失,同时安全制度还能在人工智能技术投入知识服务工作初期进行有效的评估,使智能化设备在工作中发挥效能。

综上所述,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应首先明确新技术对知识服务工作间的联系,以改善用户体验、获取用户信息为核心对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下知识服务工作的创新路径的探究。新技术背景下图书馆知识服务工作还应进行不断的优化,避免因为技术的缺陷或不成熟而影响知识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图书馆用户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图书馆
数读人工智能
关注用户
飞跃图书馆
下一幕,人工智能!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