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生人际交往状况改善策略

2022-11-22

山西青年 2022年18期
关键词:高职生团体辅导

陈 静 宋 涛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常德 415000

当前多个高校都已经成立心理健康工作室内,系统化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每一年的新生都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试,筛选出了大量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各有不同,其中较为严重的主要有自杀倾向、抑郁、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学生们的学习,也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等。对此,需要学校加强重视,尤其是高职学生,需要学校积极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引导和干预,有效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确保学生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环境。

一、基于团体心理辅导高职生人际交往概述和现状

(一)团体心理辅导概述

对于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采用存在注意心理疗法和团体心理疗法来治疗。从该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当前高职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际关系冲突导致的。对此,需要从团体出发去解决,通过团体力量对高职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该方法是一种先进、可靠、专业的心理咨询技术方法,可以通过创设团体活动情境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是一种通过团体行为内的人际交互作用,营造一种信任、支持的团体氛围,让整个团体中的人员都可以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以此形成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模式的一种咨询形式。在此互动模式下,学生们可以明确自己的想法、观念,在交流中、探讨中、互动中更好地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发展自我,以此改善、调整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帮助成员们形成新的人际交往态度和行为,最终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此外,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发展性的心理辅导方法,其可以让个体在团体中主动学习、体验、感悟、提升、认知自我,最终形成健康的人格[1]。

(二)人际交往问题概述

人际交往问题是当前困扰高职生的主要心理问题。该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和效率,也影响学生们的个性发展、心理健康情况。研究发现,当前高职大学生们的人际交往问题已经成为诱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可以帮助大学生们在社会交往、互动中赢得尊重、信任、理解,可以让大学生们感到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满足;而不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则会导致学生们感到压抑、消极、寂寞,不利于身心健康,对此需要学校加强重视[2]。

(三)现状

对当前社会的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可以有效应用于本科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中,重点培养高职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效改善高职生人际交往现状,解决问题。但是,在高职生人际交往障碍问题的解决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也没有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对此,需要高职院校加强重视,科学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和技术对高职生人际交往障碍问题进行解决。

二、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生人际交往状况改善中的注意问题

在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生人际交往障碍问题进行解决时,需要教师对高职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性格特点、学习背景、生活经历等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并以此有针对性地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此过程中需要制定多层次、趣味性、丰富性、多方面、认知性的活动,并确保活动进度的合理性,避免操之过急,避免活动过于严肃,影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选取学生对象时,需要对学校各个专业的学生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想法,以此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制定计划。在每个专业中随机选择出一定数量的男生和女性共同组成多个小组,制定8周左右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计划,可以分为多个阶段进行。在此过程中可以设立观察组、实验组,对于观察组不给予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实验组需要给予团体心理辅导,重点对两组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并根据学生们的心理特点组织开展活动。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制定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生人际交往策略,帮助学生科学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和方法,以此建立信任、合作的人际关系[3]。

三、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生人际交往状况改善策略

(一)科学开展活动,明确流程

第一,科学设计活动阶段。通过调查研究对高职学校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进行了解,通过多次回访有效掌握了高职生人际交往的情况,并制定了人际交往综合量表,选择部分在人际交往方面有问题的高职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团体辅导。对于辅导工作主要安排了两名教师,一名是学科教师,一名是心理辅导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准备阶段。教师们先要向学生们介绍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作用、要求,要求学生们签订团体辅导意见书,对学生们每次参加活动的情况进行分析,引导团体成员们先熟悉对方、认识对方、了解自己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要求学生们探讨、解决:对于人的定义,你们自己最害怕什么?如何和陌生人交往,建立关系?自己曾经有过类似的经验吗?第二,实施阶段。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团体辅导目标和总目标,对其进行细分,确定为三个阶段的目标,具体包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相互包容,接纳;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对此,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点问题:当别人向自己寻求帮助的时候自己是如何做的?自己会主动找别人寻求帮助吗?如果在一定的场合中展示自己的优点和特长?第三,总结阶段。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之间相互道别、总结,与学生们一起总结团体辅导的方法和经验,彼此之间可以建立互助关系,鼓励学生们将自己在团体辅导中的经验和方法、体验等,应用到自己后期的人际交往活动之中[4]。

第二,活动分析。对高职生们的初期人际交往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有部分学生在一定的社交场合中会感到紧张,有压力;有部分学生感到自己的压力和困惑没有可以诉说的人;有部分学生觉得自己的心里很消极,害怕向别人暴露自己的缺点。对此,教师们需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问题,让学生们打开心扉,树立自信心,以此明确辅导的重点。通过初次辅导发现,学生们的自我评估结果真实、可信,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们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接纳程度,学生们的活动参与想法和感受、行为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们对他人有了明显的信任和依赖感,可以在各种环境下和他人交流,学生们的焦虑感、不安感都有所下降,有效改变了自己的错误认知,提高了自我接纳能力[5]。

(二)明确团体辅导内容

高职教师们在对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时需要科学采用人际交往理论方法、心理学知识、团体辅导理论知识等,确保整个辅导活动科学合理,有效改善高职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强化学生的社会交往意识,促使学生可以积极信任人际关系,从容进行人际交流、互动、合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心理小游戏、小组探讨、心理剧表演、教师点评和总结、成员分享、探索交流等活动,以此确保辅导目标的实现。对于第一个阶段,主要让学生们之间先认识了解,可以通过交朋友、了解自己、意见淘汰几个环节进行;对于第二个阶段主要引导学生们之间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可以通过面对面直接交谈、小组游戏、趣味活动等几个环节进行;对于第三个阶段,主要帮助学生建立信任合作的人际关系,可以通过能力提升,个人引导,相互帮助等几个环节进行;对于第四个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人际合作能力,可以通过多个趣味性小游戏进行,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具体辅导前,教师还需要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在辅导前和辅导后对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改善情况进行检测。测量的内容,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交谈困扰情况、交友问题困扰情况、人物接待困扰情况、异性朋友困扰情况等。

(三)制定团体辅导方案

第一阶段主要以相互认识为主,引导团体之间签署契约,培养团体之间的默契感、责任感、凝聚力,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自我介绍、相互交流、个性名片、寻找朋友、你我联盟等活动进行;第二阶段主要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发展自我为主,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自我画像、认识你我、才艺表现等趣味性活动进行;第三阶段主要以信任合作为主,引导学生们之间深入了解,帮助团体成员之间初步建立信任感,初步合作。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个人旅行、信任摔跤、帮助别人等活动来进行;第四阶段主要以学会沟通为主,让学生们初步体验沟通的乐趣,教师可以通过你画我猜、我动你猜、绕口令等趣味性小游戏来进行;第五阶段主要以做一个受欢迎的人为主,让学生们了解沟通的技巧和方法,重新审视自己的人际关系,了解自己的性格,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有效沟通创建学生的自我人脉系统。总之,在活动的最后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相互之间分享心得,相互交流,巩固辅导效果,让学生们反思自己,学会在生活中应用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享经验、写留言、分享观点来进行[5]。

(四)加强反思和总结

对辅导前后学生的改变情况进行分析,对辅导前实验组和观察组学生们在人际关系敏感性、焦虑情况、人际信任、自我肯定等方面分析表明,结果趋同;对辅导后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差异现状。对此,可以发现团体辅导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测试的数据信息具有可靠性、完善性。对此,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可以有效改善高职学生们的人际交往关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二,加强对学生人际交往敏感度的分析。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降低学生们的人际交往敏感度,在此方面人们已经开始了研究。人际关系敏感度是一种不稳定的主观体验,其影响因素多,具体包括学生的人格特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社交困扰、回应对方的心理倾向、社交心理变化等。对此情况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来解决,可以让学生们从心理上、行为上、思想上重新审视、改变自己的人际交往观念和能力,以此降低学生的人际交往敏感度;第三,加强对学生交往焦虑情绪的分析。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的交往焦虑情绪,可以将学生和自己在某方面有共同需求的人结合在一起,通过创设一定的氛围可以让学生们找到彼此之间交往的共性特点,让自己被接纳、认可,以此减少心理抗拒情况的发生,最终降低自己的焦虑情绪,主动与他人交流、交往、互动;第四,对学生们的人际信任能力进行分析。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大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交往技巧和方法,可以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效能感,可以在交往的过程中了解他人、自己;第五,对学生的自我肯定能力提升情况进行分析。在团体心理辅导下,有效提高高职生的自我认知和肯定能力。自我肯定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可以让学生们爱护自我、接受自我,可以对自己的品德、身体、能力等进行科学分析,正确看待自己的价值,接受自己的各方面情况。在团体辅导中,教师主要通过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分享、交流意见和想法,观察他人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此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别人,最终形成自己的自我观念;第六,教师需要科学分析最终的辅导效果,需要做好后期的追踪工作,确保效果可以在后期继续维持[6]。

总之,团体心理辅导方法是一种可靠、科学有效,基于心理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方法和咨询形式。其可有效帮助高职学生解决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和困境问题,有效提高高职生的人格品质、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水平。对此,高职学校教师需要加强重视,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一方面需要积极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方法解决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以此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高职生团体辅导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