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2-11-22李俊宜何平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17期
关键词:依从性协作冠心病

彭 婷 雷 琼 李俊宜 周 维 何平平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护理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1]最新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是造成中国居民病死的首位原因,2019年共造成458.43万人病死,占中国总病死人数的43.03%,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已成为世界主要的疾病负担。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学科划分的不断细化,人们对医疗的需求不断增加,单个专科的治疗已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协作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护理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围绕MDT的概念、发展、心血管疾病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MDT在我国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1 MDT协作模式的概念

MDT模式是一种综合照护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多学科为基础,由不同学科专家组成相对固定的工作小组,运用互补的专业技能、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整合医疗机构的优势资源,共同为患者提供规范化、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案[2]。MDT小组由医师、护士、药师、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护士作为MDT的重要成员,负责为患者制订、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充当患者与不同学科专家之间的协调者,致力于优化MDT管理流程,在工作中发挥着枢纽作用[3]。

2 MDT协作模式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美国医学界专家认为,现代医学无法用单一的学科解决相对复杂的疾病,由此提出“整合医学”的概念,其主要表现形式为MDT协作[4]。Wagner[5]在20世纪90年代将MDT协作模式引入到慢性病治疗中,认为MDT协作模式是治疗慢性病最有效的方法。目前,MDT协作模式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已有60余年的发展历史,成为国外老年病治疗的主要方式。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学者提出了“整体医疗”的构想,MDT协作模式应运而生。

3 MDT协作模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3.1 冠心病

3.1.1 生理指标 许永顺[6]采用“多学科-社区-家庭”模式对11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血脂、血压、血糖、体重指数等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戴炳媛等[7]对126名冠心病患者进行长达1年的MDT健康教育,其冠心病的知晓率、治疗率以及血压达标率和血脂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基线水平,其体重指数、臀围、腰围和收缩压均有明显改善。

3.1.2 心理指标 陈春英等[8]运用MDT团队合作式的自我管理教育方法,对60名初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实施12个月的干预,改善了患者情绪障碍,使其学会自我情绪管理,缓解焦虑、抑郁状态。戴炳媛等[7]采用MDT合作健康教育,使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及躯体症状困扰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张新洋等[9]对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MDT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负性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3.1.3 术后康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10]。吴芬亮[11]对34例患者进行MDT专案护理,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提高舒适度,加快术后恢复进程。邢程等[12]对60例行PCI术的患者实施MDT护理,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身体状态,促进预后转归。徐英等[13]对初次接受PCI手术的患者进行6个月的MDT心脏康复训练,有效提高患者康复计划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减少再入院率。

3.1.4 健康行为 陈腊年等[14]采用MDT教育干预模式,提高患者服用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依从性,纠正不良行为,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陆舞英等[15]采取MDT健康教育模式,增强出院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张丽艳等[16]通过MDT延续性护理,提高患者服药和生活依从性,降低再入院率。

3.1.5 生活质量 孙丽莎等[17-18]采用MDT管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干预,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张丽娟等[19-20]将MDT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提高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曹宏玲等[21]对50例冠心病患者实施MDT管理模式,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3.1.6 医疗质量 何雪辉等[22]采用MDT护理模式,减少了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患者的球囊扩张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沈玉萍等[23]对162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MDT应急处理流程,缩短患者急诊等待时间,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3.2 心力衰竭

3.2.1 生理指标 燕莉莉等[24]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MDT康复团队模式干预,心室收缩末期直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左静[25]对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MDT护理,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每搏输出量水平均升高,心脏功能得到改善。

3.2.2 心理指标 蔡晓林等[26]对40名心力衰竭患者予以MDT护理,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Chen等[27]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MDT管理,患者的抑郁情绪得到明显缓解。左静[25]对50名慢性心衰患者实施MDT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改善心理状态。

3.2.3 生活质量 蒋维连等[28]对65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MDT团队指导,通过3个月的干预,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素养及生活质量。赵田田等[29]对60名慢性心衰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MDT护理,患者在身体领域、情绪领域、综合领域、其他领域的生活质量均显著提高。

3.2.4 自我管理 王海荣等[30]对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MDT指导,患者在药物、饮食、心理和社会适应、症状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提高。Chen等[27]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MDT管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3.2.5 医疗质量 陈碧红等[31]对150名心力衰竭患者实施MDT医护协作型护理模式,降低患者病死率和再住院率,提高其药物依从性和生活质量。Chava等[32]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MDT查房模式,平均住院时间由5.7 d降低至5 d,住院时间和30 d再入院天数明显减少,改善医疗质量,减轻医疗系统的经济负担。

3.3 高血压

赵慧群[33]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6个月的MDT护理干预,其知识水平、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血压控制水平得到明显提高。Fortuna等[34]对1007名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为期2年的MDT干预,并对134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更密切的随访,持续追踪4年,患者药物依从性和顽固性高血压的控制率得到提高,血压控制率从51.0%增加至67.4%,并在干预后保持稳定。

3.4 心律失常

杜宜修等[35]选取80名心房颤动患者,采用护士主导的MDT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6个月后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健康结局,降低再入院风险。刘萍等[36]对首次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60例患者采用MDT随访模式,3个月后,患者在饮酒、体重控制、服药管理及健康自评等方面均有改善。

综上所述,将MDT协作模式应用于心血管疾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标,减少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采取健康行为,加速疾病的康复进程,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但是,目前MDT协作模式在制度建设、团队管理、人员培训上缺乏完整的体系,医务人员人力不足、激励措施不够,使得MDT协作活动参与度不高。加上“重医轻护”等传统观念,护士为主导的MDT协作小组仅能在规模较小的范围内实施,没有获得医院乃至社会的资助,难以长期运作,建议医院高度重视,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并推广MDT协作模式,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依从性协作冠心病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鲁渝扶贫协作进行曲
扶贫协作中的山东力量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协作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应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