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歌《燕燕做媒》音乐创作探究
2022-11-22何统通
何统通
引 言
戏曲音乐在宋朝时是第一个高峰期,随后无论元、明、清还是民国时期,戏曲一直就是最流行的艺术形式。从昆曲和乱弹到后来的京剧,中国各个区域皆有代表性的戏曲展现在历史舞台。到今日,京剧、豫剧、黄梅戏、粤剧和昆曲等受众人数极大的戏曲仍然活跃在全国各地,很多地方小戏虽然不断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但伴随近些年人们对传统戏曲保护的意识开始逐步加强,也仍然在一定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改革开放后,其他国家各地区的不同风格文化如狂风暴雨般涌入我国,这些新潮和奔放的文化对于我国当时的人民群众而言可谓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在如此文化涌入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背景下,我国传统戏曲受到了猛烈冲击,很多地方小戏就此彻底消失。进入21世纪后,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戏曲需要有意识地保护和传承,能够和流行文化一样与时俱进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各相关部门和人士分别推出了许多措施,或卓有成效,或收效甚微,显然传统戏曲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并非易事。纵观近二十年传统戏曲所遇到的流行和传承障碍,起矛盾点在于迎合潮流与保持传统,这的确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对立点。优先前者会让戏曲失去其本真和原始性,优先后者仍然不能改变吸引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目光,而戏歌便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登上历史舞台。戏曲流行趋势下降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一个主观原因是其音乐结构比较大,而当下的年轻人更喜欢短平快的音乐形式。歌曲这一形式无论是专业领域还是其他领域因为其结构较小,在任何领域都是主流音乐形式。将戏曲元素充分融入到歌曲中,形成戏曲风格的声乐歌曲,既可以在流行方面通俗化,也可以在专业领域融入化。最早的戏歌是由闫肃作词,姚明作曲的一首京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作品《说唱脸谱》。该歌曲一经推出便引起广泛关注,且不断出现不同歌手演唱的不同版本,其流行程度可见一斑。该歌曲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和它将时代元素与京剧元素的完美融合密不可分,该歌曲的伴奏大量运用了流行音乐中最常用的电声乐器,并将我们熟悉的历史人物和京剧行当巧妙地在歌词中展现出来,以快节奏将京剧中的流水板式模仿出来。该作品的成功流行为传统戏曲在当下社会的传播传承提供了重要启发,随后不断有新的戏歌被创作出来。如《梨花颂》、《门前清四大碗茶》和《故乡是北京》等。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以京剧为元素的戏歌,而《燕燕做媒》却是以相对小众的沪剧为元素的戏歌作品。戏歌的出现不仅给予传统戏曲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路径,同时也给予了专业声乐领域更大的选择和发挥空间。
一、戏歌《燕燕做媒》的叙事性分析
《燕燕做媒》是传统沪剧《罗汉钱》中的一个片段,该选段的剧情在《罗汉钱》中并非核心部分,其中的主要人物燕燕和婶婶也并非主要角色。但这些并不影响该选段最为脍炙人口,因为剧情中既有冲突矛盾也有幽默温情,这些都是观众最喜闻乐见的元素,虽然并非核心剧情,却起到了丰富故事发展的重要作用。
歌词一开始燕燕大声热情地喊了一声“婶婶”,随后第一句唱词“燕燕也许太鲁莽,有话对侬婶婶讲”,其中“鲁莽”和“有话”在一开始便埋下了吸人眼球的伏笔,是怎样的话会让燕燕开场如此热情大声地向婶婶打招呼?是怎样的事情会让燕燕自己都觉得鲁莽呢?大声地招呼,“鲁莽”和“有话”三个元素的递进下,人们对接下来的对话充满好奇与期待。燕燕随后并未藏着掖着,直截了当地说“我来做个媒,包侬称心肠,人才相配门户相当。”怪不得燕燕前面会说自己鲁莽,一个少不更事的年轻小姑娘竟敢替别人做起媒来,而且是直接找到了女孩子妈妈,也就是自己的婶婶。作为《罗汉钱》中的配角燕燕,在整个故事中并没有足够的铺垫让大家知道她是一个怎样的人,但仅仅这几句唱词便塑造出燕燕是一个心直口快,开朗单纯的女孩子,这样简单却大方的女孩很难不受到大家的喜爱。燕燕的形象构造在此已经足够,但接下来她说“问婶婶呀,我做媒人可像样?”,并且连续问了两次。这简单的重复两句话,一方面承接前面所塑造燕燕开朗大方的人物形象,但另一方面也透露出燕燕的一些不自信,毕竟年纪轻轻第一次主动做媒人,在一个少女的心中多少是能够感觉到一些忐忑的。在第一段的唱词中,燕燕的大方性格和对待此事的颇有忐忑的心态形成了对立,而恰恰是这种对立冲突让燕燕这个角色极度真实,贴近生活。音乐随后进入三小节的间奏,这个间奏并非单纯的音乐结构,在真实的剧情中其实是婶婶听了燕燕的话后快速地思考过程。随后婶婶说“燕燕侬是个小姑娘,侬做媒人不像样。”婶婶在燕燕都没有说具体是谁的情况下便下了定义燕燕不是个合适的媒人,因为以婶婶的长辈身份和年龄代沟,显然她不会认为燕燕这个年龄能够承担这样的事情。婶婶的态度一定给观众泼了一盆冷水,按照正常逻辑燕燕会感到失望,但恰恰燕燕是个年轻小姑娘,怎可能如此轻易地放弃?她迫不及待地说:“只要做得对,管啥像不像,我来试试也无妨。”这一句不仅符合燕燕的性格,也让大家的热情重燃,继续期待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婶婶说:“燕燕姑娘呀,我就听侬讲一讲,我家艾艾许配哪家年轻郎?”婶婶被燕燕说服,愿意听听燕燕的安排。随后燕燕说:“就是同村李小晚”,话音未落婶婶立刻说:“哎呀!这门亲是不稳当,配了这门亲,村里厢有人讲,年轻姑娘太荒唐。”从婶婶如此快速的反应明显可以看出她的情绪一下子被激了起来,后来的说法也印证了她的态度是坚决反对的。好不容易婶婶被燕燕说服听听她的做媒安排,没想到立刻又被泼了一盆冷水,故事一波三折地发展着。不过到此刻燕燕的人物形象已经塑造得足够多了,燕燕绝不会因此而放弃,她仍然会拿出有理有据有节的论述:“叫婶婶呀,婚姻只要配相当,配相当呀,管啥人家背后讲。”三言两语便打消了婶婶担心被村里人嚼舌根的顾虑,而将做媒的核心“配相当”说了两次,从主客观两个角度再次化解了矛盾。在沪剧《罗汉钱》中该选段到此便结束了,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从二人在剧情中的反应已经知道了燕燕做媒的结尾。《燕燕做媒》被改编为声乐歌曲后,增加了一个音乐材料与前面形成对比的乐段,大概的意思是婶婶在接纳了燕燕此次做媒后,对燕燕的行为深感赞美,并且赞扬这一定一段佳话美名扬。歌曲在上升到美好姻缘的层面上进入高潮,在一个美满幸福的结尾里结束。无论是原版的沪剧选段还是经过改编后的声乐歌曲,《燕燕做媒》这部作品的剧情语言非常通俗,就如同生活中的家长里短一般,而剧中人物特别是燕燕的形象塑造不仅鲜明而且十分真实,正是这些不同角度和方面无比地贴近生活,恰是该作品能够广受关注的重要原因。
二、《燕燕做媒》的音乐创作探究
该戏歌直接以著名的广东音乐《紫竹调》作为其旋律,广东音乐不仅传播范围广泛,而且,由于广东自明朝起便是中国对外交流的主阵地,所以广东音乐本身也是兼收并蓄形成的。究竟是《紫竹调》的音乐元素为沪剧所用,还是广东丝竹乐融入了沪剧的音乐元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段旋律无论是作为戏曲、歌曲还是器乐曲都极具欣赏性。《燕燕做媒》作为声乐歌曲后,在原有的基础上最后增加了一个与前面音乐形成对比的乐段,扩展了音乐结构,增加了歌曲的表演时长,同时也给这首沪剧选段增加了一个完美的结尾。所以该歌曲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面的旋律和歌词直接来源于戏曲选段,最后增加的部分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都是重新创作。第一部分采用分节歌的形式,同一段旋律搭配不同的歌词以此进行叙事,第二部分是单独的旋律单独的歌词。虽然沪剧从音乐角度来看偏南方音乐,但是由于戏曲的复杂性比民间歌曲强得多,所以戏曲的音乐部分比民间歌曲要更为复杂多彩。
(一)调式调性特征
《燕燕做媒》原是沪剧《罗汉钱》选段,后经杨霖希编配伴奏成为一首歌曲。前文曾述该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旋律歌词直接来自《罗汉钱》,第二部分经过后人创作加入。歌曲第一部分以一个降号定调,2/4拍记谱,为D羽调式六声音阶(加变宫),第二部分以一个升号定调,2/4拍记谱,为G宫调式六声音阶(加变宫)。前后形成异宫异调转调,调式调性对比明显。不过第二部分的音乐材料虽然和第一部分形成对比,但是仍然能够看出是根据前面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二者的共同点在于皆为六声音阶,且加入的偏音都是变宫音si,在旋律中起到润饰作用,并未对调式调性造成实质性影响。前后部分的调式调性对比如此大凸显出第一部分中剧情发展得一波三折,而第二部分却是一个拉高层次和皆大欢喜的结局,音乐完全服从于故事发展的逻辑。第一部分的多处强调了徵音do,羽调式相对委婉温柔,但是燕燕形象是大方直爽甚至有些倔强的。整个第一部分不断出现冲突矛盾,羽调式的音乐色彩恰好适合于这种复杂的对比,而徵音的大量强调使该部分的羽调式具有了徵类调式色彩,其作用便是在其中塑造燕燕的人物音乐形象。
(二)旋律特征
前文曾述,歌曲第一部分的旋律是原样的广东丝竹乐《紫竹调》,无论是沪剧还是广东音乐,都属于南方音乐体系。但是中国戏曲的音乐比民间音乐更为复杂和精彩,在《燕燕做媒》这首歌曲中,旋律部分并非我们印象中南方音乐温柔委婉的状态。首先第一部分速度为Allegro快板,具体速度为每分钟120,这种速度就不会是柔和的歌曲。第一部分接二连三的矛盾和燕燕这个人物形象的大方倔强,就注定旋律一定是紧凑且颇有起伏的。歌曲中以二、三度调式内级进为主要的音乐进行方式,频繁的五、六度跳进穿插于其中,配合歌曲的情绪起伏和矛盾冲突。歌曲首句的下半句以mi-do形成大六度上行跳进,在几段歌词中所对应的歌词是“有话”、“侬做”和“这门”,这几个词在歌词和剧情中都是制造伏笔和矛盾之处。所以该作品无论是在原版戏曲中还是歌曲中,其旋律的设计和歌词的设计都是颇有想法的,完全符合了故事中的细节。而在第二部分中同样保留了mi-do的大六度上行跳进,但这里是通过大跳上扬式的旋律发展来突出“人间佳话美名扬”的更高层次的精神愿景和音乐氛围。歌曲的前后部分虽然在调式和音乐材料形成对比,但在更高层次的剧情内涵上仍然是统一的。
(三)腔词关系特征
该歌曲的腔词关系不似旋律那般紧凑,因为在歌曲的Allegro快板速度背景下,即便并不复杂的节奏也会显得紧凑。歌曲呈现明显的南方戏曲“一字多音”的腔词关系,并且应用了大量附点和切分的节奏型,在很多乐句乐节的结音处加上短促的装饰音,使歌曲的润腔丰富多彩。“一字多音”的应用虽然是南方戏曲整体的特征,但是在该歌曲中却更显生动。该歌曲歌词所表达的剧情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其中的燕燕和婶婶的对话如同一场博弈,互相试图说服对方,其语言表达必然需要快速的大脑思考,而语言的叙述一定是既坚定又含义深刻的。所以该歌曲的腔词关系和歌曲速度充分地表现出了剧情的复杂性,给予音乐更强生活化表达。
(四)伴奏特征
该歌曲的第一部分采用分节歌形式,同一段旋律搭配不同的歌词推进剧情发展。但是不同的剧情代表着不同的情绪,所以杨霖希在钢琴编配上设计巧妙,以不同的和弦,不同的织体和不同的音响层次配合剧情的发展。第一段中燕燕活泼地登场,伴奏的左手部分采用连续的八度加强音程加强力度,凸显燕燕的直白性格,右手部分以顿音断奏表现燕燕开朗俏皮的形象,伴奏很好地将燕燕这个人物的各种特点以音乐方式表现出来。随后燕燕进行做媒想法的语言叙事,对于纯粹地推动剧情发展的描述,伴奏部分更多地使用了连音和分解和弦的形式,使故事的发展更为流畅。婶婶对燕燕做媒的想法首先表示否定,随后以燕燕还是个小姑娘为由进行劝说,该部分的伴奏中适时地加入了一些变化音使伴奏音乐具有了一些游离感以配合婶婶的态度。燕燕随后态度坚决并且进行了有理有据有节的叙述,伴奏部分继续以顿音断奏和八度加强的方式对燕燕的倔强和颇有道理的言语进行音乐表达。婶婶被说服愿意听听燕燕的想法,此刻伴奏部分以有条不紊的柱式和弦和分解和弦起到了舒缓气氛和过渡的作用。当燕燕说出是同村李小晚后,婶婶很惊讶并且很抗拒,歌曲的最强矛盾点到来,伴奏部分再次以八度加强低音突出矛盾的强度,且再次以变化音造成音效不和谐感配合矛盾的对立。随后燕燕再次进行反驳,同样坚决的态度和有理有据有节的论述,伴奏部分同样以顿音断奏和柱式和弦配合燕燕的语气和性格。第二部分歌曲进入最后皆大欢喜且美好愿景的情感抒发,伴奏部分以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连续的琶音式进行,音乐充满流动性,一个美满的景象和即将成就的人间佳话即将出现。
结 语
《燕燕做媒》作为为数不多的根据地方戏曲改编创作的戏歌,剧情发展跌宕起伏,矛盾与统一环环相扣,音乐的表达充满特点。地方音乐的特征、沪剧音乐元素和声乐歌曲的专业性皆在该作品中得到体现。该歌曲以及其他同类音乐作品的出现与普及,为传统戏曲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也为专业声乐的表演提供了更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