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词异曲《阳关三叠》音乐分析与演唱处理

2022-11-22郑雪梅

黄河之声 2022年9期
关键词:全曲渭城安西

郑雪梅

一、《阳关三叠》的简介

(一)《阳关三叠》歌词的创作背景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画家王维送别友人时所作的诗篇。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幼年聪慧,自十四岁便离家到京城,二十岁开始为官,二十五岁后开始了半官半隐的生活。善写山水田园诗、还写了送别诗、纪行诗等。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之前,具体时间不详。友人元二因为公务须赶赴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今新疆库车),诗人一路从长安送到渭城(今陕西咸阳)客舍的分别地。诗人所用语言虽然朴素,却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友人送别的画面,渭城清晨刚下的细雨打湿了道路上的尘土,放眼望去,客舍与旁边的杨柳也因细雨的洒洗而更加的清新翠绿。劝君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人。在这个画面中,诗人与友人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互诉不舍……

(二)《阳关三叠》歌名的由来

诗名为《送元二使安西》又是如何成为我们现今所熟知的歌曲《阳关三叠》呢?这一问题许多学者都进行了分析论证。

在游素凰的《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歌乐传唱探讨》中这一问题是这样阐述的,《送元二使安西》因送别地点为渭城,故又称《渭城曲》。《渭城曲》因原诗中之地名阳关,又称《阳关曲》,且已合宫调而歌唱,这解释了《阳关三叠》中“阳关”的由来。“三叠”则指因传诵不足,以三叠歌之,三叠指的是《阳关曲》演唱的方法。后人又将《阳关三叠》作为乐曲的名称。

在王兆鹏的《千年一曲唱〈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传唱史考述》中这一问题这样解释,《送元二使安西》在盛唐已开始传唱称《渭城曲》,中唐时期也被称作《阳关曲》,在文献里也被称作《渭城》、《阳关》。在宋代被称作《阳关三叠》,伴奏乐器有古筝和笛子。明清时期,《阳关三叠》已由声曲乐歌转变为器乐曲,古琴为主要演奏乐器。

在杨玉锋的《被误读的“乐府”——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与〈阳关曲〉辨析》中对于《渭城曲》《阳关曲》《阳关三叠》之间的关系与前两者的观点都不相同。他认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在唐代被称作《渭城曲》,而唐代的“阳关调”“阳关唱”并非所指就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而是指歌词的声调。乐府中的《阳关曲》不等同于王维所作的诗,与《渭城曲》更不可能相同。他认为从《渭城曲》到《阳关曲》《阳关三叠》是由于音乐曲调世传和宋人的误解导致的。

可见《阳关三叠》作为歌名是历史的积淀的缘故。

二、同词异曲《阳关三叠》音乐分析

(一)赵季平与《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作为古诗词艺术歌曲出现在《赵季平创作歌曲精选》。在这本书籍中,赵季平将第六章命名为“阳关三叠”,并将自己所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阳关三叠》收录其中。由此可见赵季平先生对“阳关三叠”有着别样的情感,他用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作为歌词,以《阳关三叠》为曲名,创作了这首古诗词艺术歌曲。

1、作曲家简介

赵季平,1945年甘肃平凉市,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之后又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他的音乐创作所涉题材广泛,包括电影音乐、合唱、舞剧、歌剧、交响乐、民族管弦乐、创作歌曲、古诗词艺术歌曲等。由于他扎根中国音乐本土,钻研学习了许多民间艺术,使得他所创作的作品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进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代表作品影视歌曲《好汉歌》、组曲《大红灯笼高高挂》、管弦乐组曲《乔家大院》、民族管弦乐曲《风雅颂之交响曲》、古诗词艺术歌曲《幽兰操》等。

2、音乐分析

(1)曲式分析

整个乐曲结构为带引子和尾声的一部曲式,由杨一博为曲子配钢琴伴奏。全曲共48个小节,第1-6小节为全曲的引子,第7-21小节为A乐段。第22-42小节为引子和A乐段的完全重复。其中A乐段又可以分为4+3+2+6,即abcd四个乐句,整个乐段是非方整的结构。第43-48小节为乐曲的尾声,尾声是同引子基本相同,只是在结束时用了属到主的完满终止。

乐曲虽然名为《阳关三叠》,但却与“三叠”两个字有很大不同。全曲只有两个乐段,属于完全重复关系,且每段内并无歌词的重复。所以无论是段与段之间还是段内均与“三叠”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此曲与传统意义上的“阳关三叠”有很大的不同。

(2)伴奏分析

乐曲的引子部分的音乐在横向可以看作是有三个声部同时进行的,最高声部为旋律声部,下面两个声部则是柱式和弦的伴奏织体;在纵向的琶音的先后弹出。两者相互融合,加上乐曲刚开始以p进入,使引子具有中国古诗词的古典韵味。

A乐段中,ab两个乐句的左手是主持续音的连续弹奏,右手是与歌唱旋律相辅相成的单音旋律,除“城”字之外,在歌唱旋律拖长时,右手给予单音旋律的辅助,推动音乐的继续发展。因此a乐句为“起”,b乐句为“承”。c乐句力度为mf,右手的伴奏织体也变为有力度的柱式和弦,节奏也变成了律动感更强的切分,左手也加上了重音符号,与ab两个乐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称它为“转”。d乐句左手为震音,右手变为八度的旋律音,称它为“合”。abcd四个乐句构成了“起承转合”逻辑关系的四句式乐段。

(二)夏一峰、王震亚与《阳关三叠》

现今传唱最广的版本就是近代古琴家夏一峰先生根据清代张鹤1864年篆刻的《琴学入门》的演奏版本进行编谱,作曲家王震亚为其编配钢琴伴奏而成的。全曲在个别地方调整了原谱的节奏,删去了少数牵强的唱词,将其曲调用于伴奏中,保留了歌曲原貌。

1、夏一峰、王震亚简介

夏一峰,原名福云,江苏淮安人,近代金陵琴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清贫、琴容端庄、指力紧实、音节稳准、气韵流畅,能操弹二十余曲。以《平沙落雁》、《渔樵问答》、《鸥鹭忘机》、《秋塞吟》、《良宵引》、《静观吟》最为擅长。

王震亚,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致力于对中国传统音乐领域的研究和创作,在民族和声理论的探索、京剧音乐的挖掘和整理、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古琴音乐的改编和创作等方面。在中国音乐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都作出过杰出的历史贡献。代表作有《五声音阶及其和声》、《播种之歌》、《洗衣妇》、《黎明之歌》等。

2、音乐分析

(1)曲式分析

全曲是没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一叠为一段歌词,一共三叠。第二第三叠均是在第一叠的基础上的变化重复称之为“三叠”。共69个小节,调式为降B商调式。第1-16小节为第一叠,第17-36小节为第二叠,第37-64小节为第三叠。将第一叠歌词分成两个乐段,四句诗词一部分即主部,剩下不规则的长短句为另一乐段称之为副部,主部与副部无论是从歌词还是从音乐材料上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其他两叠亦是如此。第64-69小节为全曲的尾声。

(2)伴奏分析

音乐的前五个音为引子,是根据《琴学入门》中琴歌《阳关三叠》中引句“清和节当春”改的,通曲来看这几个音及其节奏型都出现在了每次唱词之前。以第一叠为例进行分析,主部的引子八度相叠的音模拟了古琴的厚重,营造出一种古色古香的气息。伴奏织体、节奏上第二句是第一句的承接,第三句在歌词旋律音区和伴奏上形成了左右手音型交替变化,与前两句形成对比,第四句是前三句的综合,四句在伴奏上也形成了“起承转合”的关系。副部旋律上出现了八度的上行大跳,伴奏出现了左右手不同音区的同音重复,还出现了重音符号,与第一乐段形成并置的对比关系。“历苦辛……”一句右手是与旋律声部相同的柱式和弦,左手伴奏织体为密集的十六分音符,烘托出杂论繁忙的气氛,与歌词部分相得益彰。

三、词异曲《阳关三叠》演唱处理

(一)赵季平《阳关三叠》

1、演唱的技术要求

赵季平先生的这首《阳关三叠》篇幅不长,整体音区较低,仅有“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出现了八度大跳,加之乐曲的速度较慢。对于女高音来说,唱好中低音区是关键。良好的发声状态是歌唱的前提,在歌唱时,努力保持“打开的腔体稳定、控制的呼吸稳定、下沉的喉结稳定、共鸣的位置稳定”。“渭城”“雨”“新”的音高都在小字一组的d上,而且都是长音。在这几个音的演唱上,女高音容易出现因提气导致的声音虚,漏气的毛病。要想唱好这几个音就要必须要保持低喉位,控制好呼吸,贴着咽壁吸着唱,充分的运用胸腔共鸣,将声音集中,切不可因声区低将歌唱的整个状态泄掉。

对于歌曲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是全曲的高潮句,出现了八度的大跳,要想把握好大跳音程的演唱需要歌唱技能多方面的相互协调配合。首先要做好气息的控制能力。良好的气息支持是歌唱的根本,对于大跳这样的相对难度的音程来说更是要有很好的气息支持,切不能因为一个跳跃,气息就跟着跳起上浮。演唱整曲时要注意各声区音色的统一,加上通畅的歌唱管道,做到声音线条清晰、上下畅通、收放自如。

2、咬字吐字要求

全曲四句,其中第一第二第四句结尾“尘”“新”“人”的“en”“in”都属于人辰韵的范畴,演唱时在口中的形状为横形,其发音特点为洪亮级,因而在演唱时容易将字咬得又扁又亮。所以在演唱时应该适当延长介母“e”“i”的发音,贴紧后咽壁,气息半穿鼻腔发出鼻腔音“n”,同时要注意“n”的发音要短,基本属于一带而过,这样发出的字才字正腔圆。

(二)夏一峰传谱《阳关三叠》

1、对歌曲的整体把握

这首作品篇幅较长,大量长音在高音上延长,对歌者的气息的分配以及体力的要求较高。其中主部突出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特点,也是全曲感情的基础,力求平稳,以诉说的口吻进行演唱;与其形成对比的长短句的副部,则需要更强的张力,去表现送别时对友人远行的不舍、牵挂、伤感。

2、分段对比分析

(1)第一段

主部,由钢琴模拟古筝的音色作为引子,演唱时以mf的强度进入,通过歌词着重营造出诗人送别友人的画面及不舍伤感之情。在咬字吐字上注意字的行腔归韵,节奏上注意附点音符,以诉说的方式进行演唱。

副部,演唱“遄行,遄行”的八度大跳时应该在间奏时提前做好呼吸的准备,注意“行”为重音,因此“遄”字不宜唱得过重,两个八度的大跳歌词的重复将对比乐段推向小的高潮。“长途越度关津”一句作为过渡,“历苦辛,历苦辛”一句由中弱作渐强处理,之后“历历苦辛”重音做出对比而后渐弱以一个p的强度结束第一段。

(2)第二段

主部,相比第一段的主部演唱的力度并无改变,但在旋律上发生了加花变奏。在“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中“劝君更进”几个音由一拍两音节奏拉宽为一字一拍,更加推动旋律的进行,增加了音乐的流动性,体现出诗人在劝酒时的豪迈洒脱。

副部,此段相对第一段的副部来讲扩充了一句“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襟”,将离别的伤感掉泪描写得淋漓尽致。

(3)第三段

主部,这一段中和了前两段的主部,“渭城朝雨浥轻尘”“劝君更尽一杯酒”同第二段的此句,“客舍青青柳色新”“西出阳关无故人”同第一段的此句基本相同。

副部,此段相对于前两段更加长大,“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力度加强,速度加快,将全曲的气氛充分调动起来,接着“千巡有尽,寸忠难泯无穷”采用顿音的演唱方法,力度逐渐增强,配合共鸣腔体的张力,达到情感上的全面迸发,将全曲推向高潮的顶峰。接着“的伤感”几个字做了渐慢减弱处理,这样一强一弱急剧夸张式的对比,将作者的不舍与伤感完全呈现在我们面前。演唱时需要将自己带入其中,方能体会作者真挚的感情。

(4)尾声

尾声,“噫”字弱唱,“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的力度渐强回到与主部相同的力度,情绪也似主部主题般深沉而含蓄。“鸿雁来宾”一句又作渐弱处理,与钢琴极弱结束全曲,给听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猜你喜欢

全曲渭城安西
浅谈递归算法的教学策略
萨拉萨蒂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艺术特征分析
《九宫大成》所收【番鼓儿】曲牌旋律研究
渭城的雨
渭城的客人
送别
要钱还是要命
“基地”大头目被美无人机炸死
唐诗中的“渭城”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