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饲粮、肠道健康和咬尾之间的联系
2022-11-22本刊编辑乔春玲编译
本刊编辑/乔春玲(编译)
在目前的生猪生产中,猪咬尾现象仍然是影响猪只健康和福利的重要因素。饲粮是导致猪咬尾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丹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猪的饲粮、肠道健康和情绪之间的联系,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猪咬尾是一种病理行为,常发生于猪的断奶和育肥阶段。咬尾会导致被咬猪疼痛和猪只间的疫病感染,并会产生群体应激,因此是一个重要的健康和福利问题。
尽管导致猪只咬尾行为的原因很多,但可以肯定不当的饲养管理和过高的饲养密度会增加其发生率。欧盟委员会总结了以下风险因素:营养、环境、健康、资源竞争、饲粮(饲料成分和品质、采食量、形态、阶段饲喂模式、供应不足)、料槽结构和清洁度。
丹麦奥胡斯大学动物科学系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揭示饲料成分和饲料供应对猪咬尾的影响,以及饲粮通过微生物群肠-脑轴与肠道健康和咬尾行为的联系。
“虽然已知,如果猪只缺乏某种营养,猪只的觅食和探索欲望未被满足,就会导致猪只咬尾。但人们仍不清楚与饲粮相关的风险因素的背后机制。过去几十年来对小鼠、大鼠和人类肠-脑轴微生物群进行的研究结论,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与饲粮相关因素的机制。研究表明:猪只肠道微生物群与咬尾行为之间存在联系,可以找到减少咬尾现象发生的方法。”Cecilie Kobek Kjeldager说。
1 肠道微生物群、肠-脑轴
许多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肠道和大脑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沟通,通过所谓的肠-脑轴影响动物的情绪和行为。
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生态失调,或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由饮食因素引起,并会引起许多疾病,包括与大脑、精神状态和行为有关的疾病。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猪只饲粮在影响肠-脑轴方面起主要作用,对咬尾有显著影响。
2 饲养管理因素
这项研究通过研究猪只的日常饲养管理,发现饲粮中蛋白质(包括色氨酸)含量不足或过量、猪只缺乏饱腹感、饲料粒度过细、饲粮中膳食纤维含量低以及饲养密度过大均会引起猪只咬尾。
这些因素可以导致猪只产生应激、胃溃疡、肠道微生物群平衡失调、肠上皮破坏,并通过微生物群、肠-脑轴影响动物的应激敏感性,从而导致猪只咬尾。
3 蛋白质和氨基酸失衡
丹麦研究人员指出:饲粮中蛋白质水平过低、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失衡、矿物质缺乏可能会增加猪只诸如咬耳朵和咬尾巴等有害行为的发生。
蛋白质缺乏会削弱猪只抗应激能力,诱发猪只产生行为的抑郁症状和增加攻击性,猪只觅食、探索和尾口接触行为增加,从而增加咬尾风险。与此同时,供应过剩则可能会增加猪焦虑行为。
此外,饲粮中矿物质缺乏时,猪只更容易被血液(见红)吸引(由于血液中含有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咬尾,在有猪只的皮肤破损时,引起其他猪只围攻,暴发咬尾症。
研究小组认为,足够氨基酸水平(包括色氨酸在内),以及饲粮中某些膳食纤维的含量超过营养标准,可能刺激猪只建立有益的肠道微生物群平衡(例如,微生物多样性和产短链脂肪酸的细菌),可防止炎症并提高抗应激能力。
色氨酸的最佳水平:色氨酸是5-羟色胺的前体,它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许多生理功能,包括情绪、应激敏感性、肠道运动调节、食欲、免疫功能、睡眠和记忆。色氨酸代谢受肠道微生物群调节,过量的色氨酸也可代谢为潜在有害物质。因此,研究人员指出,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仔细考虑维持猪的肠道和心理健康的最佳色氨酸水平是否与最佳生长水平不同。
4 抗生素的作用
抗生素有用而且必要,因其可杀灭可能导致咬尾风险的特定细菌,但抗生素的使用也会扰乱肠道微生物平衡,从而增加猪咬尾风险。
5 结论
总之,虽然猪咬尾原因众多,但是,通过饲粮调节的肠-脑轴,微生物群的不平衡应被视为咬尾的一种重要原因,也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由Cecilie Kobek Kjeldager领导的研究小组建议采用综合方法,包括重视肠道健康、增加饱腹感、维持有益的肠道微生物群平衡和充足的饲料供应,避免应激,以减少猪咬尾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