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
2022-11-22邢孔萍卢秋咏
昌 捷 ,邢孔萍 , 卢秋咏
(1.佛山播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100;2.农业农村部生物饲料重点实验室,江西 赣州 341000)
腹泻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症状,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肠黏膜结构损坏、消化吸收障碍、电解质失衡以及脱水等病理变化,是引起哺乳期仔猪死亡及生长缓慢的最直接原因,给养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哺乳期仔猪腹泻发病急骤、损失大,尽管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但过于关注具体的病症,试图通过治疗来降低损失,往往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文章分析产生腹泻的影响因素,重点从生物安全、饲养管理、环境控制和营养调控等方面,来阐述综合防控哺乳期仔猪腹泻的方法。
1 哺乳期仔猪腹泻的影响因素
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分析,包括仔猪自身、母猪、环境、管理等因素。
1.1 哺乳期仔猪的生理特点
初生仔猪被娩出后,失去了胎盘的保护,不再有胎儿时期稳定的温度和营养来源,不得不独立面对外界环境。
1.1.1 缺乏先天性免疫力
猪的胎盘结构跟人类不同,母体和胎儿要经过6层组织才能实现物质交换。如此,胎盘屏障既隔离了可能的病原或抗原大分子,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也同时限制了胎儿获得母源抗体。初生仔猪体内没有抗体,正是哺乳期容易感染病原致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1.1.2 初生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
初生仔猪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少,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调节体温的能力差。感受寒冷时,容易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消化道所分泌的酶最适的作用温度,正是机体的正常体温,一旦体温异常,消化功能立即受到影响,而导致腹泻。
1.1.3 宫内发育迟缓仔猪多
产仔数作为重要的母猪育种指标,现代母猪产仔数越来越高,而子宫空间变化不大,导致了仔猪平均初生重下降,且个体之间差异大,增加了宫内发育迟缓仔猪的比例。这些仔猪各种生理机能发育都相对不足,抗病力更差。
哺乳期仔猪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容易感染疾病,且多数情况下表现出现腹泻症状。
1.2 哺乳母猪的影响
通过摄入乳汁,哺乳母猪是初生仔猪唯一获得营养和免疫物质的来源,也是整个哺乳期最主要的获得营养和免疫物质的来源。
1.2.1 母猪奶水量不足
高产母猪要哺乳更多的仔猪,而瘦肉型的母猪采食量很难满足泌乳需求,往往产奶量不能满足仔猪的生长和健康需求。此时,仔猪会因为饥饿,寻找并采食可能不能消化或者携带有病原的其他物质,而导致腹泻。
1.2.2 母猪奶水品质问题
1.2.2.1 免疫抗体不足
初乳中富含免疫抗体,包括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以及母猪通过接触病原或接种疫苗主动免疫后,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仔猪通过摄入初乳,通过被动免疫而获得保护。如果初乳中免疫抗体不足,或者没有产生足够的、与仔猪环境相适应的特异性抗体,仔猪很容易被病原感染而生病。相比经产母猪,初产母猪接触的病原相对少些,这也是初产母猪分娩的仔猪更容易腹泻的主要原因。
1.2.2.2 乳汁中的炎症因子
当母猪感染子宫炎、乳房炎或肢蹄脓肿等疾病时,炎症因子随着血液进入乳腺,继而通过乳汁被仔猪摄入导致腹泻。
1.2.2.3 乳汁中的内毒素
当母猪便秘时,粪便长时间聚集在大肠中,其中大肠杆菌死亡后自溶释放出大量的内毒素,透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继而通过乳汁被仔猪摄入导致腹泻。
1.2.2.4 乳汁中的霉菌毒素
母猪摄入霉菌毒素超标的饲料,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这些毒素不能被机体降解,长期富集在体内,通过乳汁被仔猪摄入而引起腹泻。
1.2.2.5 乳汁中长链脂肪酸含量高
当母猪采食量不足时,会动用大量自身的体脂生成乳脂。从母猪体脂到乳脂的转化过快,或者降解脂肪酸所需的某些营养物质限制时,大量中长链的脂肪会进入乳汁。这些乳脂不能被仔猪有效利用时,会产生脂肪性腹泻。
1.3 饲养环境的影响
1.3.1 温度
比起其他阶段的猪,哺乳期仔猪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总表面积与体重的比值)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一旦环境温度低于体温和体增热时,机体会散失大量的热量。哺乳期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散热之后体温下降,引起消化不良很快导致腹泻。日温差大,也容易引起仔猪腹泻。
1.3.2 饮水温度
仔猪饮水温度过低时,降低消化道温度、散失体温,而引起腹泻。
1.3.3 湿度
在环境温度高时,湿度会增加猪只体感温度而产生热应激,同时也是细菌繁殖的最适环境;在环境温度低时,湿度会降低猪只体感温度而产生冷应激,同时也是某些病毒繁殖的最适环境。所以,湿度很容易导致仔猪感染性腹泻。
1.3.4 贼风
低于环境温度4℃的风直接吹到仔猪身体上时,仔猪可能产生强烈的冷应激,而导致腹泻。
1.3.5 病原体载量
当环境中病原体载量高时,极易引起仔猪感染性腹泻。这些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
1.3.5.1 病毒
天气寒冷潮湿时病毒性腹泻相对高发。如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瘟病毒、猪轮状病毒、伪狂犬病毒、猪蓝耳病病毒以及猪圆环病毒2型等病毒,都可能导致哺乳期仔猪腹泻。
1.3.5.2 细菌
天气炎热潮湿时细菌性腹泻相对高发。如产气荚膜梭菌(红痢)、大肠杆菌(黄痢和白痢)。
1.3.5.3 寄生虫
球虫是导致6日龄以后哺乳期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2 仔猪腹泻的防控措施
哺乳期仔猪的健康,离不开强壮的个体、质优量多的母乳和清洁的环境。
2.1 生物安全
哺乳期仔猪的抗病力不足,生物安全对防控仔猪腹泻至关重要。
2.1.1 清洗消毒
实行全进全出的批次化生产流程。每批仔猪断奶后,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干燥,并空置1周以上。待产母猪进入产房前,也需要进行洗澡消毒,不能通过母猪体表把病原带到产房。分娩后每周带猪消毒1次,及时清理产床上的所有污物。
2.1.2 避免交叉污染
饲养员分班,每班只饲养一个批次的母猪,进猪舍之前,要沐浴、更衣、换鞋,每栋猪舍的用具也应专用,不要随便进出不同的栏位。谨慎进行交叉寄养,及时隔离或淘汰病弱猪。
2.1.3 给母猪免疫
哺乳期仔猪很难通过主动免疫获得抗体,只能通过母乳的抗体来获得保护,所以母乳中的免疫抗体对控制仔猪腹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1.3.1 后备母猪的驯化
用本场的病料驯化后备母猪,并注射本场常规免疫的所有疫苗,检测抗体稳定后,方可进入繁殖种猪群。让后备母猪适应本场的生物环境,获得本场病原的特异性抗体。
2.1.3.2 繁殖母猪群免疫
根据本场的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近年来,因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病、产气荚膜梭菌和大肠杆菌细菌病,导致的仔猪腹泻死亡率极高。建议加强关注这几种疫苗,市面上有多价苗可以选择,根据产品说明进行免疫。让母猪泌乳时获得最高的免疫力,乳汁中含有最高的特异性抗体。
2.1.4 合理的种猪群胎龄结构
合理的种猪群胎龄结构,决定了养殖场群体免疫水平的稳定性,保证哺乳仔猪从初乳中获得稳定的免疫抗体。
2.2 母猪的饲养管理
获得活力强的初生仔猪,是防控仔猪腹泻的基础,与妊娠期母猪的管理密切相关。哺乳期优质充足的奶水,则是基于妊娠和哺乳期2个阶段母猪良好的饲养管理。
2.2.1 妊娠期母猪的体况管理
根据母猪的体况,执行个体化饲喂方案,保持合理的背膘。这是保证仔猪健康、产程顺利、减少子宫炎和哺乳期高采食量的前提。
2.2.2 围产期合理的饲喂管理
为缩短产程,减少母猪难产、子宫炎和乳房炎的风险,产前3 d开始逐步减少饲喂量,产后逐步增加饲喂量,到产后1周时,根据带仔数需求,基本实现自由采食。
2.2.3 哺乳期母猪的饲喂管理
增加饲喂次数,尤其是夏季猪舍温度高时,在早晚气温低时增加两次饲喂,提高母猪的采食量。保证有足够的营养来源生成奶水,减少母猪的体脂损失,降低脂肪性腹泻的同时,避免仔猪误食其他物质。仔猪获得充足的母乳,才可能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进一步降低仔猪的腹泻风险。
2.3 仔猪的饲养管理
2.3.1 保证初生仔猪摄入足够初乳
仔猪出生后,立即断脐、擦干体表,放到母猪乳房侧,让其吸吮乳汁。体表的液体蒸发会带走温度,降低仔猪体温,尽早擦干仔猪身体是必要的。获得初乳中免疫球蛋白提高抗病力的同时,初乳也是仔猪机体内获得能量的唯一来源。仔猪初乳摄入不足时,体温下降比较快,极易导致腹泻。保证每头仔猪摄入300 mL初乳,仔猪将会获得比较好的成活率和生长性能。
在仔猪吃初乳前,将母猪整个乳房部位清洗消毒干净,并挤出每个奶头前面几滴奶水弃用。有饲养价值的弱仔猪,可以人工辅助饲喂初乳。具体方法:在母猪分娩时,挤出初乳收集在保温瓶中,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的针管吸取初乳,并分次注入弱仔猪口腔内。仔猪每千克体重应获得3次30 mL母猪分娩6 h内的初乳(免疫球蛋白最高),每次间隔时间1 h以上,直到仔猪会自己吃奶。母猪如果因疾病无初乳,应立即将仔猪寄养给其他正在分娩的母猪。
2.3.2 哺乳期仔猪的补料
为帮助仔猪消化系统适应植物性日粮,顺利实现断奶,一般在7日龄开始添加教槽料。也作为母乳的营养补充,对哺乳期仔猪的生长有一定的帮助。因教槽料中含有高含量的乳制品、单糖、双糖和鱼粉等,都是细菌繁殖很好的培养物,所以保持少添勤喂很重要,至少每天要清洗1次教槽用的食盘。教槽料不要在猪舍内存放,细菌增殖非常快,仔猪吃了容易腹泻。
2.4 环境控制
为控制仔猪腹泻,产房最关键的环境控制参数,主要是温度、湿度和通风3项指标。
2.4.1 温度
哺乳期母猪和仔猪共同生活在产房,母猪的最适温度为15~20℃,而仔猪刚出生时需求34~36℃的温度,之后逐日降温。母仔需求的温度差异极大,生产上常用保温箱建立小的环境,满足仔猪的温度需求,产房大环境满足母猪的温度需求。产房温度过高,导致母猪热应激时,会严重影响母猪的采食量。
仔猪初生后的24 h内,还不能灵活地进出保温箱。因此,在母猪分娩前,应调节产房大环境温度,可以超过母猪最适温度4℃。在仔猪出生落地处、母猪乳房侧安置保温灯,避免仔猪受凉。
2.4.2 干燥
保持产房干燥非常重要,严格落实这一点,可以大幅度降低哺乳仔猪的腹泻率。合理设计母猪和仔猪的饮水器,堵住猪舍内的跑冒滴漏。保持猪舍温度的同时,加强通风。产床或地面一旦有积水或潮湿,用干粉消毒剂吸水干燥。
2.4.3 控制贼风
舍外进入的冷风在到达猪体表前,应跟舍内的空气充分热交换。母猪和仔猪都不能直接有贼风侵袭,避免冷应激导致仔猪腹泻。有必要时,设置挡板保护仔猪。
2.5 营养调控
与哺乳期仔猪健康关联最大的3个阶段的营养,分别是妊娠母猪饲料、哺乳母猪饲料及教槽料。
2.5.1 妊娠母猪料
2.5.1.1 提高仔猪活力
营养设计在满足维持妊娠的同时,兼顾仔猪初生后的活力。所有减少仔猪宫内发育迟缓的营养,都是有效的手段。比如添加精氨酸、亮氨酸、谷氨酰胺、叶酸、维生素B12、L-肉碱等。
2.5.1.2 控制母猪便秘和难产
母猪料中使用适度的纤维、添加益生菌或生物饲料,促进母猪肠道蠕动,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减少便秘的发生,也是控制难产的有效手段。
2.5.2 哺乳母猪饲料
待产母猪一般提前7 d进入产房,以适应环境减少应激。
2.5.2.1 控制便秘和难产
同妊娠母猪饲料一样,需考虑纤维含量和添加益生菌或生物饲料,但是哺乳母猪对营养浓度要求高,配方空间限制了纤维原料的添加,可添加钾、镁等矿物质,调节肠道渗透压。
2.5.2.2 免疫营养
围产期是母猪身体最虚弱的时间,分娩时产道打开,子宫很容易感染细菌,应加强抗病营养。如添加维生素E、维生素C、酵母葡聚糖、核苷酸、功能性小肽、植物提取物等,提高机体抗氧化和抗炎的能力。
2.5.2.3 抑制母猪体脂的降解
饲料中添加单糖、双糖,或者L-肉碱等,可抑制母猪体脂的降解。同时,L-肉碱还可以通过乳汁被仔猪摄入后,有助于长链脂肪酸的利用,减少脂肪性仔猪腹泻。
2.5.2.4 提高采食量
现代高产母猪需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转化生成乳汁,避免过多降解体脂导致脂肪性腹泻。所以,要改善饲料适口性,选择消化率高的原料,添加酶制剂助消化。只有母猪消化吸收好,才能吃得多。生物饲料含有大量有机酸、酶制剂和益生菌,并将很多大分子养分降解成了易吸收的小分子,可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
2.5.3 教槽料
哺乳期仔猪消化道比较娇嫩,应选择低抗原、高消化率的优质教槽料。添加益生菌或使用生物饲料,有助于调节仔猪的肠道菌群,减少腹泻率。
2.6 控制霉菌毒素
选择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清洁饲料,勤清理猪场的料塔、料管和料槽,避免饲料发霉变质。
3 哺乳期腹泻仔猪的后续处理
3.1 及时淘汰病弱仔猪
弱仔猪可能来源于先天,也可能是因疾病导致衰弱,评估确定其没有饲养价值后,应立即淘汰。这些病弱猪可能本身携带病原,也容易成为病原攻击的对象,而成为带毒者和散毒者。
3.2 腹泻仔猪的调理
给腹泻仔猪饮用30℃左右的温水,水中添加电解质和复合维生素。纠正电解质紊乱,防止脱水。
3.3 离开问题母猪
确认因为母猪的原因导致的仔猪腹泻,而且不能很快排除原因的,应将该母猪断奶赶出产房。如果仔猪体重已经达到5 kg,可直接断奶,用教槽料饲喂;如果仔猪体重过小,选择已经断奶的、且母性好的健康母猪做奶妈猪,继续哺育这些仔猪,直至断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