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筝《秋望》的演奏技巧分析

2022-11-22李佳忆

黄河之声 2022年8期
关键词:滑音演奏者古筝

李佳忆

引 言

《秋望》是王中山创作的一首古筝协奏曲,该曲目在创作之后广为流传,并且其曲调以及古筝的演奏技巧让听众对该曲目很容易产生情感方面的共鸣,抒发了自身的思乡之情。其作为陕西筝派的重要作品之一,其在古筝演奏技巧方面的要求较高,对于演奏者自身的情感表达能力要求也比较高,需要对该曲目的古筝演奏技巧进行分析与改进。

一、作品介绍与分析

(一)创作背景

《秋望》创作者王中山先生自幼就跟随多位古筝老师进行学习,其在与赵曼琴先生进行学习时,很快掌握了“快速指法体系”,并且在学习与古筝演奏的发展中不断进步[1]。其古筝演奏风格铿锵有力、激昂向上,能够以琴声震动听众心灵,即便在演奏完成之后还会让听众沉浸在演奏之中。王中山先生创作的古筝曲目大多都是将古筝自身的音色与现代技法相互融合,实现对曲目自身的弹奏风格的改变。在《秋望》这首古筝曲目中,王中山先生受到了杜牧的《长安秋望》这首诗的启发,他根据诗中描绘的场景创作出了相应的古筝曲目《秋望》。在该曲目中,王中山先生除了将陕西地区的戏曲特色加入其中之外,还融合了现代音乐特色,在音乐中描绘出了秋天作者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

(二)作品分析

《秋望》曲目在演奏方面可以分为三种结构,也就是三重奏的曲目形式。《秋望》主要的曲目演奏为定弦,定弦是比较传统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在《秋望》这首曲目中,定弦除了五声音阶之外,王中山先生还将偏音加入到了其中,使其形成了七个音节[2]。王中山先生对古筝定弦演奏进行创新突破,使其在演奏效果上出现新的形式。而且在该曲目的演奏过程中,王中山先生将陕西地区的戏曲特色加入其中,其结合了陕西地区的秦腔老调的板腔变化,将其与古筝曲目融合在一起,对古筝曲目的演奏提供了新型的演奏风格。

二、古筝演奏技巧特征

古筝演奏是我国独特的一种演奏形式,其表演形式流畅柔和,能够贴合我国人民的欣赏需要。在古筝演奏方面,我国内部分为南北两派,其主要的演奏风格方面具有差异性,是因为在不同的地区的文化以及历史背景影响下,两派古筝演奏的风格会有着不同的变化。在演奏中,主要的演奏技巧特征在于弹奏的两只手上,在弹奏过程中,右手的变化相对较少,其主要负责在演奏过程中反复“弹”这个动作,期间会使用到不同的手指以及相应的弹奏方式来控制好自身演奏的力度,改变古筝自身的音色与表达能力。右手演奏是古筝演奏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方式,右手也可以在演奏过程中将其演奏技法分为三种,分别为单音技法、多音技法以及历音技法。在右手弹奏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手指来协调以实现对于古筝乐曲的完美演奏。左手在古筝演奏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按”的手法为主,其能够让古筝在演奏中发出更加动听的声音,有利于古筝演奏的优美性进行体现[3]。在古筝演奏的过程中,一般以右手的弹奏为主,其表达的是古筝乐曲的主要音色曲调,而左手的弹奏则会在右手弹奏的主要基础上对其进行润色以及加工,使乐曲的节奏以及音色变得更加动听,因此需要在弹奏古筝时调整好相应的左右手配合程度,以保证在弹奏古筝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功能发挥,互相补足双手之间的功能缺失,完美演绎出古筝乐曲。

三、古筝《秋望》演奏技巧分析

(一)大搓

在古筝乐曲《秋望》中,大搓是其中使用的比较精妙的一种古筝演奏手段,大搓主要是将弦抓起来,以体现出乐曲中的“扬”的部分。在《秋望》中,开篇的第一、三句乐曲就开始使用大搓作为其实际的演奏手段,在演奏中,大搓的手法可以将《秋望》中陕北的民风体现出来,带有浓厚的陕西戏曲的特色。同时,在开篇将大搓作为主要的演奏手法,让整体的乐曲演奏出现了热情奔放的感觉,立刻可以将听众带入到整体的古筝乐曲的意境中去。在演奏技巧方面,大搓的演奏主要分为两种,其可以分为勾指与托指两种指法,想要将大搓弹出抓耳的效果,需要演奏者在大搓的弹奏期间加强弹奏的稳定性。在大搓的弹奏中,勾指与托指两种弹奏大搓的方式之间最重要的不是用力,将音弹实与弹奏力度过大并不能混为一谈。因此在学习大搓的演奏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是将音弹出来的同时加强其稳定性,由于勾指与托指在弹奏中经常会出现的错误就是两者之间弹奏出来的音并不均衡。为了保证两种弹奏手法可以实现均衡,需要演奏者有意地加强弱方的弹奏力度,降低演奏力度较大一方的弹奏力度,以求在《秋望》开篇之时就能够将听众抓住,让其能够瞬间代入到创作者以及演奏者的情感中。

(二)刮奏

刮奏是古筝演奏中的重要演奏手法之一,其能够起到的作用与大搓类似,都是将乐曲中的强烈情感推升到极致。在《秋望》这首乐曲中,在第一部分中,除了大搓的手法使用之外,其还加上了刮奏的手法表现。这部分说明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认为大搓的表现手法对于情感的推进力度仍然不足,还需要再次加强对于情感推升,因此将大搓与刮奏两种演奏手法结合起来,以求将情感推升到一个顶点。在该部分中,创作者将刮奏以及大搓的演奏部分加上了渐强的符号,意味着演奏者在该部分使用刮奏的时候需要逐渐加强弹奏力度,同时还可以在刮奏之前加上一个扫弦,这种扫弦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渐强的刮奏的表达效果。

在第二部分中,创作者的乐曲在该部分中表达的情感更加激烈,在情感表达中,刮奏的力度相对于引子部分更强烈,并且节奏更快。因此演奏者在演奏该部分的时候需要控制好自身的情感递进,同时加大力度进行演奏。在尾声的部分中,其与引子部分的乐曲结构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但是在情感表达以及演奏的情感递进方面与引子部分是截然不同的,该部分的刮奏的演奏力度在逐渐减弱,并且最终的节奏也在减缓,演奏者需要注意此时的演奏情绪的平缓,逐渐停止演奏收尾[4]。在刮奏的演奏手法的使用中,演奏者需要注意自身的演奏稳定性,因为在刮奏的演奏中需要演奏者加强自身对于刮奏力度的控制,由于刮奏需要较强的弹奏力度,但是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刮奏的力度过大又会影响整体《秋望》弹奏的流畅性与弹奏效果。因此在《秋望》演奏中出现刮奏以及大搓手法切换或者共同进行演奏的时候,演奏者需要注意节奏的快慢,同时加强自身对于相应的刮奏手法的力度控制,尽可能保证在演奏中使用刮奏表达出强烈的情感同时保证演奏自身的流畅度。

(三)遥指

遥指是古筝演奏中常使用的一种比较顺滑的手法,遥指可以分为单指摇以及三指摇,在《秋望》的乐曲演奏中,常见的是三指摇的遥指演奏方式,该种演奏方式需要将三根手指集中在琴孔的前端位置进行演奏,能够保证古筝演奏中有一种高山流水般的倾斜之感,但是在演奏过程中的音色会比较单调,因此还可以使用悬腕摇的手法,这种古筝演奏手法能够帮助演奏者实现更加灵活地演奏,并且在演奏中还能实现对于古筝自身的音色的灵活调整,有效避免在演奏过程中出现音色单调的情况出现。在《秋望》这首古筝曲目中,由于其加入了陕北的戏曲模式,因此在表现方面也需要加强其对于《秋望》遥指的弹奏力度,以表达出秋天到来之际的萧瑟之感。遥指在《秋望》中的使用与其他古筝乐曲中的使用方式有些不同,因为乐曲的自身特殊之处,遥指在《秋望》中的使用风格会更加多变,并且在遥指的使用手法方面也会出现结合。在第一部分中,基本的遥指手法就是悬腕摇,这一手法在《秋望》第一部分中可以表达出较强的情感,呈现出一种递进的状态。因此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需要加快自身弹奏的节奏,保证密度的集中,同时加重弹奏力度,让听众被古筝的声音淹没,更具有冲击力地感受到古筝中相应的创作者情感[5]。

遥指作为比较顺畅且灵活的古筝演奏手法,需要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注意自身的演奏节奏问题。演奏者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保证在使用遥指手法的时候有凝而不散的感觉。《秋望》这首乐曲中蕴含着思乡之情,其整体风格是慷慨激昂中带有悲伤与思念,因此演奏者需要加强对力度与密度的控制,同时兼具两种特点,进而保证遥指在《秋望》演奏过程中的质量,加强乐曲的情感抒发力度。

(四)颤音与上下滑音

《秋望》这首乐曲的创作过程中使用了陕北的戏曲唱腔作为元素融入进去,因此在演奏过程中,想要通过古筝自身将陕北戏腔的韵味表达出来,就需要在古筝演奏中加强左手的演奏技巧,以韵补声。左手在《秋望》的演奏中主要的补韵手法就是颤音与上下滑音的应用。颤音与上下滑音是《秋望》中主要的能够体现陕北特色融合的方式,在乐曲中,其主要将颤音与上下滑音进行搭配互相使用,以保证能够在古筝乐曲中体现出陕北戏腔。在《秋望》中,大多使用的颤音都是重颤音,这也表现了陕北的戏腔中的遒劲有力,同时搭配上下滑音的使用,会突出秦腔的特色。《秋望》中的上下滑音的使用中,其演奏的力度相对较大,而且下滑音的弹奏节奏相对较慢,体现出乐曲的一种沉重感,在上滑音的时候,演奏者的收尾要快,需要保证上滑音以极快的速度收回来,能够在《秋望》中表现出来秦腔的特点,让古筝演奏与秦腔风格完美融合。演奏者在颤音与上下滑音的演奏时需要注意两者之间的转换以及上下滑音之间截然不同的演奏方式,将自身对于《秋望》中秦腔的理解加入其中,让其在思乡之情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出地域特色。

(五)声部演奏

在《秋望》乐曲中,其可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在不同的部分中,其对于三个声部的演奏思路也是不同的。在引子部分中,其主要为了营造出秋天的氛围,因此在其中的第一声部演奏中有着大量泛音的使用,其在后续的古筝演奏中可以营造出较好的空灵氛围。第二声部集中在高音区,而第三声部则是将整体显得有些漂浮的音色降下来,使用四分音符进行弹奏。因此在引子部分,其能够体现出悠远空灵,并且带着淡淡忧伤的秋天氛围。第一部分中,第一声部仍然在维系着引子中的氛围,但是第二三声部已经开始逐渐变化,其开始引入陕北秦腔的特色,第三声部开始加强力度,将情感向上推进,使其更加强烈。第二部分的乐曲中,第一声部与第二声部之间的音区发生改变,第一声部的音区转向中高音区,持续加强演奏密度,将情感推上了顶点,同时第二声部变动到中低音区中,同时与第一声部之间形成相互之间的呼应。第三声部的演奏中,其主要以琶音为主,与第一二声部的演奏与情感表达之间形成相辅相成关系,该部分也是《秋望》乐曲中情感表达最为激烈的一部分,因此在该部分表达的过程中需要演奏者控制好自身的演奏力度以及演奏的稳定性,进而实现对于情感的有效表达。

在第三部分中,三个声部的演奏都开始逐渐向着平缓过渡,因为情感的最激烈时刻已经过去。因此在第一声部的演奏中,其会与引子部分的演奏形式类似,并且在后半段的演奏中会具有更加平淡的演奏强度,实现首尾呼应。第二声部中主要将音区集中在中音区,以实现情感的逐渐平缓。第三声部需要加强弹奏的密度与力度,增加《秋望》乐曲的结束感,宣告整首乐曲的演奏完毕。

四、古筝《秋望》的艺术表现力

古筝乐曲的艺术表现力主要通过演奏技巧体现出现,因此在《秋望》乐曲的演奏中,其艺术表现力与秦派古筝的演奏技巧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秋望》在情感方面主要表达的是在秋雨天气中,创作者看到秋天景象,突然心中升起了思乡之情。在演奏技巧方面,整体的乐曲表达方式为散板,引子部分中为了让听众能够更快地代入到景色中,创作者将悬腕摇以及大搓手法融入其中,在开篇阶段就将自身的演奏热情调动起来,对听众的情感造成一定冲击,让其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其中秋雨天气的感觉。第一部分为了将情感逐渐推进,采用了密度较大的三指摇,同时加强了重颤音的使用,让本应该清灵的音色变得压抑沉重,思乡忧愁的情感开始体现。之后通过颤音与上下滑音的交替使用,同时将秦腔特色融入其中,实现了情感的升华,将创作者的思乡之情体现出来。

结 语

《秋望》这首古筝乐曲结合了陕北秦腔特色,运用现代的演奏手法,将其与古筝演奏相互结合。在演奏过程中能够体现出秦腔戏曲的粗犷风格,实现了传统技术与现代演奏风格的相辅相成,表达了其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因此希望更多的乐曲作品都能将传统与现代的音乐元素实现良好地结合,创作出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

猜你喜欢

滑音演奏者古筝
器乐演奏舞台艺术实践音乐表演心理调控探究
声乐演唱中的“滑音”技术探讨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板胡演奏垫指滑音技术探微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第一次弹古筝
我爱古筝
琵琶音乐中的滑音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