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音乐中的法国印象主义探究
——以《伊比利亚》组曲第一首《回忆》为例
2022-11-22项欣怡王琼
项欣怡 / 王琼
引 言
伊萨克·阿尔贝尼斯(Isaac Albeniz,1860.5.29-1909.5.18)出生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康普罗同,是西班牙著名作曲家与钢琴演奏家。作为西班牙民族音乐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作曲家,他以创作钢琴作品为主,是19、20世纪之交西班牙民族乐派的主导人与奠基者之一。
作为音乐上的天纵奇才,伊萨克•阿尔贝尼斯通过钢琴将充满豪放与律动感的音乐介绍给全世界,用音乐向世人展示了独特的西班牙民族乐派,促进了西班牙民族乐派的产生,并为其发展带来黄金期,奠定了西班牙民族乐派在世界音乐史中的地位。
一、《回忆》中的西班牙民族风情
西班牙民族音乐有着区别于欧洲其他国家音乐的鲜明特色。由于西班牙地处的伊比利亚半岛是欧洲与非洲的交通枢纽,因此受到不少阿拉伯文化与吉卜赛文化的影响,西班牙音乐热情开朗、节奏明快,极富鲜明的个性,且与西班牙鲜明泼辣的民间舞蹈不可分离。
1883年,年仅23岁的阿尔贝尼斯有幸受西班牙音乐学家、西班牙民族乐派鼻祖菲利普•佩德雷尔(Felipe pedrell)的鼓励,他开始搜集并整理西班牙民间音乐,以他成长时期常年沉淀下来的西班牙民风民俗为背景,以西班牙各民族的歌曲、舞曲为素材,结合现代作曲技巧,将不同流派风格与民间音乐的音调相结合,创作真正属于西班牙民族风格的作品。
《回忆》(evocación)里的西班牙民族风情体现在作曲家将Fandango基本风格特征的融入,其旋律音调基本保持在8度之间,没有太大的跳跃,缓慢而悠长,和声处理与色彩随旋律变化而变化,并且在乐句的结尾或开头处常常伴有装饰音的运用,这种早期西班牙旋律风格特征充分表现了西班牙西北部与东北部的民族民间音乐旋律风格特征。
(一)具有西班牙民族特色的凡丹戈舞曲
热情的音乐与激情的舞蹈,鲜明的节奏与乐观的吉卜赛人都是西班牙鲜艳的符号,然而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弗拉明戈,还有许许多多特有西班牙民族风情的舞曲体裁,如《回忆》里出现的凡丹戈舞曲。
凡丹戈舞曲是一种三拍子或六拍子的爱情舞曲或舞歌,小调居多,并常用响板、吉他进行伴奏。本曲第55—58小节与115—118小节左右两手交替演奏的旋律中,都出现了八分音符后接三连音后接八分音符的凡丹戈舞曲伴奏节奏型。无论是爱情舞曲还是舞歌,都会在表演过程中突然停顿,用打响指或跺脚附和节拍节奏,待音乐重新响起后再继续表演,因此,凡丹戈舞曲带有明显弗拉明戈舞曲的特点,但又不局限于弗拉明戈舞曲,且与霍达舞曲体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纵横交错的节奏节拍
在同一速度,同一乐句或乐段中,不仅有多种不同的节奏型在空间位置上进行纵向交错,同时,在同一声部内也有不同节奏型进行横向交替,产生纵向交错节奏与横向交错节奏综合出现的节奏类型,这也是阿尔贝尼斯常用的一种节奏方面的写作手法。
选取本曲高潮片段其中的75—78小节为例,作曲家运用了三层各不相同的节奏型构成纵向交错的节奏节拍,在右手声部的横向进行中,3/4拍与6/8拍不断交替构成横向交错的节奏节拍,同时,在左手声部的横向进行中,6/8拍与3/4拍也不断交替构成节奏节拍的横向交错。综合该片段整体来看,就是纵横交错节奏,这为听众营造了一种独特的音响效果。
(三)多重节奏节拍的层次性
在乐句或乐段中,声部具有不同层次的划分,同样节奏也具有不同的层次,有时可能会比声部的层次性更为复杂与细致。乐句或乐曲中不同层次的节奏有着不同的性格,表达着不同的情感,我们只有将这些节奏分开练习,准确掌握节奏内音符的具体时值,才能减少在正常演奏过程中由于过多或过少情感的投入所造成乐句、乐段的草率与不稳定性。
以本曲第103—106小节为例,可将这一乐句中四个层次的节奏组织分为5种节奏型。从这五种节奏型中我们不难看出,每一层次单独抽离出的节奏型都不尽相同,且中声部的节奏型相比较高、低声部而言要更难一些,甚至同一层次出现两种节奏型。并且在这四个层次的节奏中,高声部与低声部同时保持与拍号一致的3/4拍基本节奏,起到固定节奏、稳定速度的重要作用,而两个中声部节奏层所包含的3种节奏型是非常特殊与关键的,其6/8拍的节奏形态,为这一乐句带来舞曲性质的律动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将这四个层次的声部与节奏分别练习,保证练习时的规范性,这样在演奏过程中,即使是根据舞曲性质在节奏上需要有所拉伸,但也不会跳脱出基本的节奏大框架。总之,各层次之间的节奏特征要像各层次的声部特征一样能明显有别于其他不同的层次,各层次独立性越强,那么最终呈现出的视听效果也将越好。
二、《回忆》中的印象主义来源
(一)社会背景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的欧洲开始进入印象派时期,包括印象主义音乐在内的几种艺术形式在这个时期可谓丰富多彩。随着浪漫主义晚期的悄然结束,许多作曲家也开始了寻找新的创作灵感之旅,更新与完善作曲技法从而得到更多的色彩音乐。
(二)个人经历
受阿尔贝尼斯以欧洲为主的外国求学经历影响,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有着典型欧洲乐派的作曲技巧。例如本曲《回忆》便是在古典的调式调性基础上,加入了利底亚(Lydia)、多利亚(Victoria)、洛克利亚(Locke Calabria)、弗里几亚(Fremont Guinea)和混合利底亚(mixed Lee Lydian)这些欧洲音乐所特有的自然大小调。
尽管外国音乐对阿尔贝尼斯有所影响,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班牙人,他创作的西班牙民族风格作品并不像其他作曲家如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Глинка)的两首《西班牙序曲》(《阿拉贡霍塔》和《马德里之夜》)、里姆斯基-科萨科夫(Nikolai Andreivitch Rimsky-Korsakov)的《西班牙随想曲》、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Franz Liszt)的《西班牙狂想曲》那样采用西班牙音乐的传统曲调表现西班牙的民俗风光,而是将西班牙民间的歌曲舞曲元素融入他的音乐创作之中。正如德彪西对阿尔贝尼斯的高度评价:“他并没有原原本本引用民间音乐中现成的主题,而是将其基本特征融入作品中,因为民间音乐早已毫无痕迹地渗入了他的音乐。”阿尔贝尼斯以他常年沉淀下来的浓郁的西班牙民风民俗为背景,将西班牙各民族的传统曲调作为主要素材并融合不同的流派风格。在他后期的一些作品中,如这套《伊比利亚》组曲,印象主义的创作风格时常显露并极具现代气息。这得益于1893年他迁居巴黎并开始了法国求学之旅,与肖松、杜卡斯、丹第、福雷和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等等法国音乐家之间的交流以及在创作观念上的相互影响。
三、《回忆》中印象主义创作手法的体现
这首1905年于巴黎创作《回忆》,由降a小调开始,以降A大调结尾,拍号为3/4拍。以歌曲作为其主要体裁,曲式结构为奏鸣曲式,全曲在这段科普拉旋律上展开,左手在主(降A)、属(降E)持续音上以切分节奏贯穿全曲。
(一)全音阶的运用
本曲中对全音阶的运用是最典型的印象风格的体现。(所谓全音阶就是完全以全音关系排列,每两个音之间的距离皆为全音的音阶,是现代乐派作曲理论之一。其前身是勋伯格提出的十二平均律原则,即在音乐中忽略音级关系,使十二个音都成为主音。)
在《回忆》的第15—18小节可以看到右手旋律演奏出的实际音高便是省略4音的全音阶,由于全音阶独特的相等音距带来特殊的音响效果,加之每一分句的起始音高与起始音型完全相同,在演奏时可以适当突出这4个小节的右手旋律,同时控制左手音符速度、音量与力度的均匀,讲究左右两手在同一音区、同一把位上的相互配合从而产生出永无止境的音响画卷与逼真的听觉感受,尤其注意不能让左手的“调外音”突兀冒出而打断右手的全音阶旋律线条。
(二)持续低音的运用
这首音乐作品中出现的另一个印象派特点就是经常使用持续低音来增强音乐作品的连贯性,营造延绵不绝的长乐句氛围,同时明确作品调性。这种作曲技法在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作品里较为常见。
以降a小调开始的《回忆》,在其第1—10小节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左手在每小节的第一拍都出现了一个大字组的降la。将低音降la作为主持续音,不仅将音乐一步步向前流动推进,更加深了作品的深刻性,与印象派持续低音带来连贯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由此可见,阿尔贝尼斯在调式调性的创作手法上借鉴了印象派的写作手法,和声使用不拘泥于功能进行,而是为色彩服务;打破传统音乐作品正向功能进行的方向,而采用属到下属的反功能进行。
(三)使用严格平行和弦
作曲家在本曲第91小节的左右手都使用了一连串的上行音符,从实际音响效果出发,右手是连续上行的大三度音程,同时加上左手的低音构成增三和弦,严格按照增三和弦的音程关系向上进行连接,保持固定的音程结构关系从而构成同样的音响色彩。轮廓模糊,色彩朦胧,在视觉与听觉上难以分辨其色彩的变化,犹如色块堆叠而成的印象派画作。
(四)不受限的乐句与弹性速度
与德彪西这位“自由大师”一样,阿尔贝尼斯同样认为乐句本身的流畅感以及乐句之间的呼吸感不应被小节线所限制,而应该随乐句流动而流动,随乐句停滞而停滞,随乐句呼吸而自然结束。本曲的17—20小节以两小节为单位,它们的结构不同,和声不同,织体也不相同,看似为两个乐句,然而作曲家却用一个大连线将这4个小节连接在一起,以及两个不同音高的降Si承前启后。这使得乐句不受小节限制,似断非断,音断气不断。
全曲中总共出现了12处自由延长记号、5处的分段双小节线与5处的a Tempo,谱面上丰富的表情术语,从一开始的esxpressive到Molto meno mosso再到moltorit. et dim.速度从Allegretto到了Largo……可以说作曲家给了演奏者们非常多的自由空间去充分地发挥想象进行表达、演绎与二度创作。在速度稳定的大框架下处理好乐句的拉伸是表达弹性速度的关键点,这需要演奏者们练习时就做到心中有度,情绪收放自如。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管弦套曲《形象》其中也有一首3乐章的《伊比利亚》。与阿尔贝尼斯不同的是,德彪西的印象派风格构成了一首《伊比利亚》,将印象主义作为一种终极目标。是以,德彪西的《伊比利亚》在印象主义中带着色彩鲜明的西班牙风情。
而阿尔贝尼斯的《伊比利亚》则是将印象主义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融入他的西班牙音乐素材中,用印象派写作手法为曲子增添不一样的音响色彩效果。这首不一样的《伊比利亚》将带着听众认识更多面、更生动、更贴合人们生活的西班牙。
结 语
《回忆》作为整部《伊比利亚》组曲里第一册第一首曲目,作曲家运用了大量的印象主义作曲手法,表达出模糊朦胧的效果,犹如梦境一般,将听众带入其中,将印象主义融入西班牙民族风情所呈现丰富细腻的听觉效果,用音乐带给听众感性的冲突。
从印象主义角度看,本曲无论是在素材引用、乐曲主题、曲式结构、调式调性,还是西班牙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运用上,其创作手法与同时代的作曲家相比起来都是位于前列的。他冲破传统作曲技法的束缚,从西班牙民族乐派的角度出发,以西班牙传统音乐为素材,运用西方的作曲技法并融入印象派作曲技法,是大胆且前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