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音乐《禅院钟声》椰胡演奏版本之比较分析
——以张尊连及文传盈演奏版本为例

2022-11-22龙怡民黄颖仪

黄河之声 2022年6期
关键词:广东音乐滑音文传

龙怡民 / 黄颖仪

一、广东音乐《禅院钟声》的概况

(一)作品简介

《禅院钟声》由粤乐作曲家崔蔚林于1939-1940年间创作,是一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粤乐作品。此曲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的不满,使长期处于抵抗日本侵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的人们与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社会到来的向往与追求,因此该作品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最终成为广东音乐的经典之作,流传至今。

(二)作品分析

《禅院钟声》这部作品采用了的是“乙凡线”调式,其调式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大量地在乐曲中运用7、4两音,使得音乐的情感呈现出凄凉、悲切、哀怨及缠绵。这首作品中借用了“禅院”之名,意喻希望人们去追求平和与安逸,但实际上这首乐曲始终给人以一种深深触动内心的感伤,表达出一股浓烈的悲痛、哀怨之情。

二、椰胡演奏技法的对比

椰胡主要用于演奏软弓时期的“广东音乐”以及为粤剧、粤曲和其他广东戏曲伴奏,也用于新型民族管弦乐队作为中音拉弦或次高音拉弦乐器,既可独奏亦可重奏、合奏,其音色圆润、柔和、醇厚,风味浓郁,擅长于演奏恬静优美或哀怨凄凉的曲调。椰胡的琴筒由半个椰壳制作而成,常用小贝壳作为琴马,在广东音乐中演奏的椰胡也被称为广府椰胡,它采用五度定弦即g~d1定弦,且音域较窄约两个八度g~g2,它在广东音乐演奏时常用的技法有滑音、装饰音以及花指等传统演奏技法。

(一)运弓力度处理的差异

运弓作为弓弦类乐器在演奏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关键是控制弓毛、弓杆与琴筒摩擦的力度及角度,做到肩、臂、腕互相配合并达到平、直、匀、稳四大要点。在演奏椰胡时,由于运弓力度的不同会带来不一样的音乐效果且每个演奏家对作品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因此两者在作品的力度处理上都存在着差异。张尊连演奏力度处理上变化大,力度强弱分明,为突出音乐效果,他在旋律的强弱处理上十分注重弓速与弓弦长短交替的运用,以丰富其演奏表现力,强的时候走快弓速且运弓短,弱的时候走慢弓速且运弓长,使其达到明显的强弱效果;文传盈注重音头的加强但是其力度整体变化与张尊连相比没有明显的波动起伏,力度较为平缓,虽然演奏时也有强弱变化但在演奏中以原谱的演奏强弱标记为主,在运弓上对弓速的运用没有太大变动,主要对乐曲进行原谱的完整再现。

(二)演奏速度处理的对比

音乐中的速度,基本可以归纳为慢板、中板和快板这三种类型。在乐曲中,通常把紧张、激动、热烈欢快的情绪用快板来体现;对深情、亲切等情绪常用中板来体现;慢板通常用来表现悲壮、叙述以及歌颂等情绪。

张尊连演奏版本比文传演奏版本的全曲耗时更长,但其慢板的演奏时长比文传盈的短,这说明他在慢板的速度处理上,运弓整体速度偏快,其旋律流动性增强;而文传盈在慢板的速度处理上整体运弓速度较慢,加深了椰胡音色的厚重感。其演奏旋律悠长,耐人寻味,一幅男子在诉说自己悲痛经历的画面油然而生。在快板的速度处理上张尊连演奏的时长更长,他在快板的速度处理上采用慢起渐快的手法,拉宽渐快的时间线,由慢速一点点过渡到快速,其运弓从满弓向短弓过渡,运用椰胡的快弓现代演奏技法将该曲推到高潮并渐慢回到原速来结束整部作品,而文传盈在快板的速度处理上则是由慢到快过渡的时间线较短,快弓在快板部分旋律上占据主要支配地位,保留了渐快的传统音乐风格,加深广东音乐的韵味。

(三)椰胡技法处理的对比

1、椰胡滑音技法的差异

广府椰胡的滑音是演奏者有意识地控制手指在琴弦上进行上下滑动而发音,它与广东方言的语调有着密切联系,它的适当运用给乐曲增添浓厚的地域风格性韵味。在广府椰胡的滑音技法中,常用的有上滑音、下滑音和回滑音这三种以及音程跨度较大的大滑音。

张尊连使用的滑音次数比文传盈使用次数多,在演奏速度上也是比较慢,滑音的厚重感增强,浓郁的广东音乐地域性风格油然而生,听众听完仍意犹未尽;文传盈在乐句尾声处使用一次滑音,与原谱相比这个下滑音在此处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原本沉寂的尾声因这个滑音的出现如同注入灵魂般变得活灵活现,其结尾的终止感强烈为该乐曲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2、椰胡装饰音技法的差异

在演奏广东音乐作品中,为了凸显其广东音乐风格性韵味,会适当在旋律音上加入一些装饰音对作品进行修饰,丰富乐曲曲调,它属于色彩性的演奏技法。在广府椰胡的装饰音技法中,常用的有倚音、颤指音和波音这三种。

张尊连比文传盈使用装饰音次数要多,他将颤指音都运用在“7”音上,注重突出乙反调式的特点,烘托凄凉、哀怨之情,并加入“4”音的倚音,丰富旋律主干音,加深广东音乐韵味;文传盈在原曲谱基础上加入倚音和颤指音两种装饰音技法,在“7”音上使用颤指音,突出调式特点以及情绪感染,将旋律进一步细腻化,注入丰富的情感色彩,展现出婉转独特的广东音乐风格韵味。

(四)广东音乐花指技法处理的对比

广东音乐花指技法,又称加花,为了丰富旋律、突出广东音乐韵味而使用的常见手法。传统广东音乐的记谱简洁,演奏者为了传递乐曲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推动情绪进一步升华通常在时值较长的音符和疏松的节奏型之间适当加入其他音符,使其更具广东音乐风格韵味。加花也是演奏者运用胡琴独有的风格性演奏技法对原曲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

张尊连的二度创作丰富乐曲旋律,广东音乐风格性韵味也因此更加的浓厚;而文传盈的二度创作更多是在原谱基础上进行,注重对传统的广东音乐风格的再现。从两者的加花对比中,能让我们更加鲜明地对比出两者在加花技法使用上的不同,以及音乐风格韵味也随之有了明显的变化,这对于日后众多椰胡演奏者及学习者来说,具有借鉴作用。

三、椰胡演奏版本对比的思考

(一)个人演奏风格的思考

同一时期的演奏家由于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的不同,其演绎出的艺术风格也各不相同。为了进一步了解个人演奏风格,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与探讨。

1、个人演奏风格的差异

由于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以及对演绎作品所追求的艺术层次不同,因此个人演奏风格会形成较大的差异。两位演奏家在演奏《禅院钟声》这部作品时,由于他们对该作品有着不同的理解,导致乐曲的演绎侧重点不同,使得他们演奏该作品时给听众带来的听觉体验也存在着差异。张尊连的演奏注重情感的表达,为了突出广东音乐韵味,他在演奏过程中每一个乐句都运用了广东音乐独有的滑音风格性技巧,并在乐句尾部的音上都釆用了传统揉弦技法,并使用快弓的现代演奏技法的处理,突出其大胆创新、热情豪迈的个人演奏风格;而文传盈注重对浓郁的广东传统音乐韵味的完整再现,在力度和速度处理上都按照原谱的标记,他在演奏过程中揉弦运用范围很广,几乎每个乐句都离不开揉弦,他通过灵活运用揉弦来凸显广东音乐韵味,虽然他对滑音的使用较少,但是每次滑音的出现都恰到好处都为作品带来情绪的升华,他同样加入快弓的现代技法并使其与作品完美结合,突出其温婉细腻、内在饱满的个人演奏风格。

2、个人演奏风格不同的成因

(1)不同的个人演奏风格与演奏者所处环境相关。

张尊连出生于山东青岛,因其长年生活在北方且受北方人文大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他为人洒脱、大气的性格,他的演奏风格以洒脱豪迈为主,在情绪的表现上也更加激动且有张力;文传盈祖籍海南人,一直在广东学习和工作,对广东的方言以及音乐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南方人文大环境的影响下,便形成了他细腻、温和的性格,他在演奏过程中注重音色的干净清晰以及广东音乐独特韵味的展示,因此形成了婉转细腻的个人演奏风格。

(2)不同的个人演奏风格与演奏者所受教育背景相关。

张尊连从小接受北方胡琴教育,在他中学期间曾跟随蒋青教授学习二胡并得到蒋风之的亲传,成为蒋派二胡传人之一,“蒋派”演奏风格以典雅细腻、富于变化而著称,他对其进行传承与创新,因此便形成了古朴深邃、热情豪迈的个人演奏风格;文传盈在学琴期间一直接受广东胡琴教育,毕业后便加入余其伟的广东音乐五架头演奏组并受到广东音乐的影响,他演奏十分注重广东音乐韵味的流露,这便形成了他内在饱满、柔美细腻的个人演奏风格。

(二)对椰胡演奏学习的启示

1、传统椰胡演奏技法与现代胡琴演奏技法有机融合

传统椰胡因其圆润浑厚的音色,多被用于演奏恬静、优美或哀怨的一些速度较慢的音乐作品中,它的演奏技法与传统二胡演奏技法相同,如滑音、揉弦、花指以及颤指音等多种传统演奏技法。在演奏《禅院钟声》这部作品时因椰胡自身琴筒呈椭圆形,琴弦较粗,按弦指距较宽,为了凸显它的韵味,演奏过程主要采用滑音、揉弦以及花指这三类传统演奏技法为主。该作品由慢板与快板两大部分组成,演奏慢板旋律主要围绕滑音、揉弦以及花指这些传统演奏技法进行展开,通过传统技法的灵活运用将广东音乐韵味展现的淋漓尽致;而椰胡在演奏快板旋律时因其存在一定的自身局限性,快板的出现便是对传统椰胡演奏技法的挑战。因此演奏家演奏快板时,采用传统的滑音、揉弦等椰胡演奏技法与现代胡琴演奏的快弓技法有机融合,需要通过控制手腕的力度实现椰胡演奏快板时弓法上采用一弓一音、缩短弓长加快弓速的方法,要求两手紧密配合,弓段要均匀且运弓力度要集中。即使在快板演奏时仍要保持每个音的饱满和清晰程度,使音极富颗粒性,并突破椰胡自身不够灵活轻巧而无法演奏快板的限制。通过两者不断的磨合,我们不仅可以欣赏椰胡慢板时所表现出圆润浓厚、旋律悠扬的韵味,还能感受到融合了快弓现代演奏技法的椰胡给我们带来全新的听觉体验。该曲既有广东音乐风格韵味又加入了现代胡琴演奏技巧,两者的有机融合为椰胡今后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一个全新探讨的角度。

2、广东音乐风格性技巧的灵活运用

广东音乐风格性技巧是岭南音乐文化衍生出的产物,也是先人们长期实践、探索出来的结晶。它结合了广东当地的音乐文化特色,巧用加花丰富乐曲的旋律韵味,通过揉弦加深乐曲的情绪表达,运用滑音增强乐曲的语气感,为了使广东音乐更加生动并被大众所接受,这些广东音乐风格性技巧的灵活运用便显得尤为重要。以本文《禅院钟声》为例,两位演奏家在演奏该作品时加入花指、揉弦以及滑音等广东音乐风格性技巧。在花指的运用上,他们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对音进行加花扩充,将原有时值的节奏型进行进一步的展开,丰富乐曲的表现力,推动情绪的变化,展现其独有的广东音乐韵味;在作品的长音处以及乐句的尾音处灵活运用揉弦,通过控制揉弦的力度来把握乐曲情绪的跌宕起伏,将听众带入到音乐中来,使听众近距离感受该作品的哀怨、悲痛之情;巧妙运用广东音乐独有的滑音风格性技巧,做好滑音与乐句之间的气口衔接,把握指尖与琴弦上下滑动的度数使该作品从气韵上得到升华并突出其独特的音乐魅力。除了花指、揉弦以及滑音这三类广东音乐风格性技巧以外,该作品中还运用到了颤指音、倚音等装饰音对作品进行修饰,为其增添浓郁的音乐色彩,触动听众的内心,将情感更深层次的传达出来。因此为了给大众提供更优质、更有韵味的广东音乐,演奏者要擅于灵活运用广东音乐风格性技巧并将其作用到每一部广东音乐作品中。

结 语

本文选取了张尊连及文传盈的《禅院钟声》作为代表进行关于广东音乐的研究,通过各方面的对比以及分析,引发了我们对广东音乐与现代胡琴演奏技法有机融合的一些启发。两者的个人演奏风格的差异都给听众带来不一样的听觉盛宴,也让我们对个人演奏风格的差异与形成有进一步的认识,帮助我们在今后椰胡的学习和演奏中更好地把握广东音乐风格性技法的使用以及灵活运用想象力来对广东音乐作品的韵味有更深入的领悟。■

猜你喜欢

广东音乐滑音文传
新时期广东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论广东音乐的发展和与中国钢琴音乐的交融
百岁文传源:中国第一架无人机总设计师
学校管乐团对传承广东音乐的价值和意义
声乐演唱中的“滑音”技术探讨
板胡演奏垫指滑音技术探微
广东音乐中的拉弦类乐器
赤子心相报滴水恩
琵琶音乐中的滑音技巧
一个父亲的生死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