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叙事,让教师专业成长看得见

2022-11-22李玮玮

好家长 2022年8期
关键词:儿童游戏课程

文 李玮玮

我园是一所有72 年办园历史的园所,致力于民间故事游戏活动课程的开发研究。在课程实践中,我园组建教师、儿童、家长共同参与的学习共同体,以民间故事为载体,通过“实践叙事”,让教师在学习共同体的推动中,寻求彼此在教育研究上的支持、合作,提升观察解读儿童的能力,积累与儿童经验关联的、丰富的、有效的指导策略,不断改进教育实践行为,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实践叙事——捕捉、判断教育情境

长幼叙事:这是针对工作三年以下的新教师推行的一种园本研修策略,叙事方法简单,方便操作。我园积累大量的活动现场素材,采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审视看似司空见惯的细节,引导新教师去发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精彩时刻,通过解读故事中的暗示与提示,找出藏在故事里的教育智慧,发现其中的教育意蕴,逐渐学会观察儿童。

学习故事:我园鼓励工作三年以上的教师学习撰写学习故事,通过持续捕捉并记录儿童在区域游戏中的行为,发现并解读儿童自身各领域发展水平与特点以及儿童之间发展的差异性,做出针对性回应,提高教师对区域游戏的支持、引导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着重关注儿童在活动中的投入度,关注他们面临的新问题,把握学习契机,积累与其经验相关联的、丰富的、有效的指导策略,进而提高教师把握时机和改变策略的能力,使教师以有意义的、相应的方式支持儿童的游戏。

课程故事:在课程审议中,鼓励骨干教师尝试撰写课程故事,从课程角度系统反思活动中的环境、材料、内容、组织方式的适宜性,进行调整和改造,提高课程审议能力。在骨干教师的辐射下,以年级组共同体为平台,在课程中审议、后审议过程中找出问题,逐步树立课程意识,助推专业成长。

科研故事:在参与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肯定会有很多不同的感悟。我园利用科研故事归纳众人的想法,全面且真实地看到园本化科研和课程实践的效果,找到突破口,从儿童的经验、兴趣、需要出发,有效把握与实施课程。

每篇实践叙事都是从一个普通教师的身份、一个普通教师的角度、一个普通教师的目光、用娓娓道来的故事记录儿童成长的方方面面。教师彰显自己的教学智慧,让个体经验与群体智慧相互交融,有效推进了课程实践。同时,我园见证了一线教师在研究中专业发展的真实轨迹。

二、共研突破——定焦、解读儿童行为

我园把实践叙事当作促进教师反思的途径之一。这些故事被记录后,我园一定要让教师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是有用的。

例会研讨:我园每周组织教师集中交流。起初,讲述的教师不知道如何说,不敢说或者大家只是被故事的情节吸引,较少思考故事背后的真正意义。针对这一现象,我园现场集中梳理,明确每次交流时要把握好三个关键要素:呈现儿童的真实行为、抓住关键的情节和问题,突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同时,我园在研讨中明确规定:每次教研现场确定一个小主题,提前一周告知教师;教师要学会找出发言中的关键词,围绕研讨主题把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内容环节跟大家一起分享;教师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针对这个话题的建议。有了明确的主题,教师开始关注隐藏在这些故事背后的教育行为,关注资源利用、同伴支持、顺应需求等支持儿童发展的关键点。教师通过分析第一手资料,尝试分析各种照片、绘画、涂鸦表征和影像纪录,力求从中悟出儿童想要回答的问题,找到激发他们活动的潜在主题,生发下一步计划。

个案解读:实践叙事必须依靠活动中大量的观察纪录,通过观察熟悉,熟悉《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关键经验点,在具体的故事中逐渐厘清儿童游戏与学习的关系。教师经常有这样的困惑:“我们知道观察儿童的重要性,但是难以做到,想要观察而不会观察。我们每天都在看,但看不出什么,看到儿童的行为不会解读,不会分析症结,不知道如何应对。”……为此,我园给教师提出观察建议:儿童在游戏中想玩什么?儿童可能正在建构什么样的知识或技能?儿童提出了什么问题?遇到了什么困难?什么是有意义的发现?什么具有挑战性?儿童想从同伴那里获得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路径去记录,我园希望更好地提高观察与解读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书籍引读:我园根据教师困惑归因,定期有针对性地推荐书籍,如《聚焦式观察:儿童观察、评价与课程设计》《儿童行为观察与案例》等。借助书籍的学习力量,帮助教师用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反观当下的教育行为。

三、成效感悟——贴近儿童的主动思考

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教师逐渐学会用一颗敏感的心观察每个细节,在观察的同时提供材料,支持儿童的学习。例如,L 老师的纪录中有这样一段话:幼儿园的“一米菜园”里,每棵植物都是我园和儿童亲手种下的。今天,儿童在53 天前种下的格桑花种子开出了第一朵小花。我和儿童商量,一起记录这个特别的时刻。走进这个区域,我看到的画面是洋洋小女孩安静地蹲在格桑花旁做观察纪录。今天天气闷热,周围有些嘈杂,她竟然能如此专注。在与她交谈中,我听到了这样一句话:“我就喜欢坐在这里看着花儿。”我从中看到了儿童持续的观察能力、良好的学习品质。又如,在班级开展“小鲤鱼跳龙门”民间故事游戏后,W 老师写下来这样一段话:今天,儿童想尝试自己搭建龙门,产生一个搭建愿望比较容易,但如何在一段时间维持持续的热情,与同伴合作建构有益的经验?当儿童在几次尝试后都遇到龙门倒塌时,失败的体验和儿童个体经验的差异性催生出新的问题。龙门为什么会倒塌?如何建好龙门的“地基”?为此,我引导儿童从放置的角度和支撑的方式中寻找原因,再次尝试……我希望通过开展这个活动,激发儿童更多的学习能量,诸如坚持、勇敢、合作、团结等。

每当看到这样的纪录片段,管理者都非常感动。这些体现了教师把握寻常时刻的一种教育智慧。对教师来说,实践叙事的园本研修方式最大的意义是什么?我想,当教师能够真实地通过观察了解儿童的需要,能够逐渐把视线转向儿童,成为走进儿童心里的人,同时把作为叙事者的教师引向自我教育反思层面,这正是一种我园需要的专业能力。我园希望在教师心中,课程意识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是幼儿园与教师、教师与儿童之间一种亲密的联系,更是他们的日常教育生活本身。

实践叙事的全面推进,改变了教师对待教育与儿童的态度。每篇实践叙事都是教师成长的缩影,从中可以看到教师课程实践能力的成长。在这过程中,我园觉得教师成长需要力量支持。教师成长是不断认识、理解、接纳、认同的变化过程,每位教师在准备亮相的那一刻,一定积聚着众多期待的目光。这种力量支持源于同行者的用心陪伴,逐渐形成共同认知。当这个课程理念认知成为共识时,它会形成一种学习习惯,被认同并践行。

实践叙事既是一种研究方式,又是一种表达方式。每篇实践叙事,都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很多故事源于教师在生活中的偶然发现。只有当教师对儿童需求及其蕴含的教育价值敏感时,课程的丰富与延伸才会成为可能。在实践中,我园坚持把问题探究、同伴支持、顺应需求等作为支持儿童发展的关键词,鼓励教师通过实践叙事的方式不断反思教育行为,看见自己的专业成长。

猜你喜欢

儿童游戏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