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
——以J 老师为个案
2022-11-22陈小英
文 陈小英
本研究采用个案叙事研究方法,以J 老师为个案,通过访谈收集该教师成长的故事,挖掘故事背后的意义,运用U 型理论对该教师关于自我认知、关于学科的认识、关于幼儿的知识以及相关情境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反思。本研究以期帮助教师认识自身经验在专业发展生涯中的价值,探讨与分析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案例与建议。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研究对象J 老师,女,1988 年出生,职业学院大专毕业后在一家单位从事财务,于2019 年成为一名幼儿教师。笔者关注J 老师在专业发展中的经历与体验,进一步了解其专业化成长情况,将研究主题聚焦于教师发展中的各阶段的事件。
(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021 年3 月到5 月初,笔者对J 老师进行了为期两个月左右的访谈及观察,收集相关资料,便于研究和分析。笔者先拟定访谈提纲,在实际访谈过程中注重随机应变。受访者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感受。
二、U型理论指引下的专业成长历程
U型理论也叫微笑理论,呈现先沉淀再上升的成长过程。在个人层次转变方面,我园结合“U 境”图示展现J 老师的成长历程。
对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J 老师来说,初任幼儿教师的第一年有些“手忙脚乱”。J 老师直言:“刚到幼儿园,遇到的困难很大,因为从没有接触过这一行。我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学习,也没有什么实习经历,一切从零开始。”
J 老师刚进幼儿园,园部安排她带小班。“刚开始带班,我跟随一位工作9 年的教师,她给了我很大帮助。”J 老师认为:“以前不太懂,以为当幼儿教师很简单,就是看护幼儿,现在觉得幼儿教师的工作太复杂了,要做很多事。”
J 老师直言:“我第一次组织的公开活动是小班语言活动。这节活动基本上以我讲为主,幼儿都是在被动地回答我的问题。这次活动过后,听课教师给了我很多建议,希望我更新教育理念,真正将幼儿推在前面。小班幼儿喜欢游戏,应该引导他们在玩中学,在游戏中提高他们说完整的短句的能力。”
由于学的不是幼教专业,J 老师遇到的问题比较多。“弹钢琴应该是我遇到的最大问题。一开始,我用‘一指禅’弹琴,后来左手也能跟上,但只会一级伴奏。我练习了一个月,才知道每首歌都有不同的曲调。我记得有一首歌叫《小鸟落落》,它是F 调的,练习那首歌时,我跟着视频一步步练习,足足练了一个月。后来,我掌握了方法,许多歌曲都能两只手一起弹,但不会变伴奏。”
J 老师认为,家长对教师的认同很重要。“开学时,我们班有一对双胞胎男孩,每次来幼儿园都会发脾气,要么躺在地上哭闹,要么站在门口不进来。我坚持每天迎接他们入园,还在他们表现好时奖励小贴纸、棒棒糖。我经常把他们进步的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他们的父母。”
在回忆对自己影响较大的事时,J 老师又提起了上述双胞胎男孩的妈妈。“他们的妈妈应该是带着美好的愿望,把两个幼儿送进幼儿园的。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两个幼儿每次进幼儿园时,不肯走进幼儿园,总是在大门口‘表演十八般武艺’。在我的耐心接送和引导下,到了第二个月,两个幼儿的情绪趋于稳定,乐意走进幼儿园。记得一天晚上,幼儿的妈妈特意在QQ 群里发了一段充满感激的短信。这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我觉得当一名幼儿教师真好!”
三、U型理论指引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建议
(一)建章立制,完善工作体系
幼儿园要按照“科学、管用、有效”的原则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一层抓一层、逐层抓落实”的幼儿园工作体系,增强全体教师的主体性和责任感。幼儿园要将制度作为工作开展的“压舱石”和“推进器”,全方位、多层次推进规范化建设,做到职责明确、权责清晰,工作有程序,考核有标靶,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二)多措并举,加快教师成长
幼儿园要在教师培养中实行动态化管理,采取分层教研、分类指导、分步提高等方式,组织教师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研训,切实增强梯队式研训成效。专业入门期和达标期的“合格型”教师,以学习常规、适应教学活动为导向,以一对一师徒带教、相互观摩实践活动等形式,不断提高专业入门期和达标期组织活动的能力,在学习、效仿、追赶骨干教师的过程中逐步明晰发展目标。专业推进期和拓展期的“发展型”教师,以全面发展、培养特色为目标,鼓励他们参与园内外培训、观摩学习,既能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又能更好地提升教师钻研教材、实践课程、反思提高的整体能力,不断突破个人发展的“瓶颈”,获取超越自我的信心和动力。专业成熟期和风格期的“引领型”教师,以反思体悟、传帮带为主线,不断彰显个人优势和特色,引领不同团队教师在对话中成长。
(三)转变观念,注重专业提升
幼儿园要在课程游戏化精神指引下,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沉浸式、浸润式教研,以学期为单位,围绕各类游戏区域的创设、材料提供、观察与组织、幼儿的表现等开展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