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利用环境促进幼儿发展
2022-11-22周宇凯
文 周宇凯 陆 姣
幼儿在与环境积极的相互作用中实现自身发展。环境教育能够培养幼儿的环境意识,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幼儿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模式,认为渗透式教育是幼儿环境教育的最佳模式,并提出幼儿环境教育的具体思路。
一、创设幼儿感兴趣的环境
(一)适当增添新玩具,满足幼儿探索欲望
刚进幼儿园,幼儿难免产生陌生感。一般情况下,幼儿喜欢“家”的温馨,来到幼儿园就像是换了一个“新家庭”。要让幼儿适应新家,必定要有物质上的“诱惑”。幼儿园的环境要尽量温馨、有趣,能让幼儿喜欢并融入这个“新家庭”。有一次刚开学,幼儿哭闹不停。我拿来教室里的新玩具介绍给幼儿。渐渐地,哭闹声少了,幼儿专注地玩起来。因此,教师应抓住机会,利用环境资源,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兴趣。
(二)设计特色区角,幼儿能够自主选择
我班在原有常规区角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通过不同途径收集材料,教师根据材料布置出“和茶馆”。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主动参与,充满兴趣。区角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不可或缺的,教师在设计班级区角游戏时,应合理规划区域,如较安静的游戏区可以放在一起,角色游戏区可以放在一起等。这样一来,幼儿在游戏时避免被干扰,教师能够有序开展游戏。
二、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布置
(一)幼儿创设园内环境
幼儿是幼儿园的小主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幼儿资源,引导幼儿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布置。这样既可以省去教师创设的时间和精力,又可以让幼儿更喜欢自己所处的环境。一次在美工区时,幼儿做了各种各样的月饼,用了很多不同的材料。游戏结束后,我与幼儿在公共区域一起创设了“月饼柜台”。幼儿自豪地介绍自己做的月饼,并带动其他班级幼儿积极参与制作。
(二)班内展示幼儿作品
美术区是幼儿喜爱的区域游戏之一。在这里,幼儿愿意动手做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并乐于创新。这些作品该如何展示?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作用,将幼儿作品展示在教室。环境是隐性课程,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隐形老师”。在创设环境时,教师应该让幼儿动手参与布置,融入幼儿的作品,让幼儿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三、良好的精神环境有利于幼儿发展
当人们走进不同的班级,就能感受不同的气氛。有的班级走进去,幼儿会甜甜地跟你打招呼。因此,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幼儿的内在素养教育。
教师也是环境的一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成长。教师必须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兴趣、爱好、个性差异,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精准施教。一次参观,某位老师在点名的时候用了一点“小心思”,不是让幼儿说“到”,而是加上一句“老师妈妈好”。看似简单的一个细节,让幼儿体会到亲人般的关怀,有益于塑造团结、友爱班级体。幼儿善于模仿,教师的说话方式、举止行为甚至穿着打扮,无形中影响着幼儿。因此,教师要提升自身修养,为幼儿树立榜样。
环境创设需要师幼的共同努力。教师应满足幼儿的需求,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让家长愿意将幼儿放心地交给幼儿园,共同为幼儿创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