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演柳凤英

2022-11-22

黄梅戏艺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鸣凤唱词婚外情

□ 石 玲

黄梅戏传统戏《小辞店》是严凤英大师的代表作,据说她的名字就是因剧中人物而来。严凤英对这个角色倾注了太多的心血,让这本戏成为经典之作,但由于剧情涉及婚外情而一度被禁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小辞店》这出戏又逐渐回到了人们的视野,搬上了舞台,成为很多剧团保留剧目、看家戏。九十年代初,还被拍成了三集黄梅戏电视剧。

《小辞店》又名《卖饭女》《菜刀记》,剧情很简单,说的是两对没有爱情的夫妻走到一起引发婚外情,后导致凶案发生,女主角跟着殉情的故事,折射出封建婚姻制度的可悲。这出老戏久演不衰,上座率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在农村,受欢迎度之高,是其他戏没法比的。

戏中主演柳凤英是灵魂人物,也是一个悲剧人物。

唱词中说道,“成了婚的没有爱,有了爱的不能成婚”。在男权社会,女人是附庸存在,门当户对,父母之命,造就了男人绝对的支配地位。柳凤英跟许多女性一样,没有爱情,没有选择的权利,搭伙过日子而已。他的丈夫吃喝嫖赌,不务正业,还有家暴倾向。可能是职业的原因,她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优秀的男士,一比较就感觉自己婚姻何其不幸,渴盼有一个她真正爱慕的人走进她的内心。如果只是一个单纯的家庭妇女,也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可眼界一旦宽了,想法自然就多了。虽然她看中的那个表面上样貌清秀、老实本分的蔡鸣凤对她也未必是真爱。蔡鸣凤跟柳凤英撒谎说自己没有结婚,一个人在外漂泊。三年时间没有感觉到蔡鸣凤对柳凤英有多不舍,反而回家送别的那种态度倒更像是急于脱身。

潜山市黄梅戏剧团重新复排《小辞店》,本人有幸在其中饰演柳凤英一角。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认真观看电视剧版、汪菱花版、满玲玲版,我理解的柳凤英是这样的人:

其一,很能干。“清早起梳油头身穿五彩,抹灰尘扫店堂细作安排,柳凤英在十字街做买做卖,全靠我一个人里里外外”,她成婚之后早已习惯了这种日子,买菜进厨,除请了一个打杂的跑堂伙计“小德伢”外,其余所有的事都是一人打理。她开的这不大不小兼卖杂货的饭店,由于地段好、人缘好,生意自然也就不错,一家人所有的开销全指着她。

其二,生活作风没问题。“奴店中来往的客人山人海,哪一个不想我他除非是个痴呆,就是那正人君子奴心也不爱,就是那富豪客小女子也不贪财”,这些唱词说明柳凤英美丽大方,招惹她的人虽多,但她并不是那水性杨花之人,随便跟人搭讪。她需要真爱,一见倾心的那种。

其三,敢爱敢恨。如此能干女子,自然也是多情之人。婚姻的不幸让她特别渴望能有一个懂她之人。蔡鸣凤的出现,激起了她的心灵涟漪。她不怕世俗偏见,与蔡鸣凤做了三年露水夫妻。其实,这三年她活得不易,为爱所困,压力可想而知。如果不是蔡鸣凤要回家,这种“夫妻”关系还会延续,至少在柳凤英看来,真情大于一切,哪怕是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分手后,她已无心打理生意了,一人前往浠水找寻蔡鸣凤,得知蔡鸣凤遇害,已然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碰死在蔡鸣凤的坟台前,让人唏嘘不已。

我团复排的《小辞店》演出后,受到了很多戏迷朋友的喜爱。他们说,这是带有正能量的,经典唱段没有删减,韵味还是那么浓,柳凤英还是那么惹人爱怜,加上丑角魏大蒜的穿插,整出戏看点多,令人动情,让人捧腹。

行话说,“男怕《访友》,女怕《辞店》”,说的就是《小辞店》唱词多,唱功不好的会很吃力。《小辞店》以平词居多,而平词最大的特色就是抒情。“花开花放”“喊一声蔡郎哥”以及两人分手时的“对板”,荡气回肠,百听不厌。如此接地气的好戏,生命力最是顽强。

我饰演的柳凤英,打破了一些喜欢看老戏的观众们的审美,觉得柳凤英有些“洋气了”,不过瘾,却吸引了更多的年轻观众走进剧场,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黄梅戏不正是需要培养年轻观众吗?

猜你喜欢

鸣凤唱词婚外情
唱词(外一首)
英国婚外情离婚较十年前减半
向死而生
不同乎?相同也!
那唱词本上,满是回忆
鸣凤之死
婚外情的解决办法
广西文场的曲词艺术特征研究
悲剧婢女形象对比
丈夫有婚外情,离婚能索赔吗